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如何学习99乘法表

如何学好九九乘法口诀表九九乘法表的特点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
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
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
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九九表只需45/81项。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
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
现在,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
九九乘法口诀背诵经验谈孩子应该怎样背诵九九乘法表:今天中午看幻想数学大战,里面的主人公淘气包知修三年级了还不会背九九乘法口诀表,我一时之间有一点错愕,难道世界上还有不会背诵九九乘法口诀的人吗?小九九真的这么难背诵吗?铁甲正好今年上二年级,也是需要背诵的,一年级放暑假时老师就留言让小朋友利用暑假把小九九背下来。
下面我就说说铁甲背诵乘法表的过程。
我们是采取横着背的方法。
最初我也是怕他推脱不背,第一天只让他背了前两行,最简单的,两下就记住了。
第二天背第三行,就是1×3=32×3=63×3=9,这个也挺容易,没费什么劲就背下来了。
然后让他把一二三行汇总背熟。
第三天背1×4=42×4=83×4=124×4=16就不太容易了。
3×4=124×4=16各背十遍才拿下。
然后再把一直四行汇总背熟。
第四五六七八天都是如此,每天背一行,如果有一个记不住的就大量的读,十遍二十遍的来。
然后再把前几天的汇总再背熟。
唉,花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终于把乘法口诀表背下来了。
在此期间,家长绝对不能心软,他说如何累啊,如何难背啊,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一切事情背下来再商量。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各年级知识点: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计算方面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轻松掌握一年级乘法运算

轻松掌握一年级乘法运算在一年级数学学习中,乘法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掌握好乘法运算,对于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轻松的方法,帮助一年级学生快速掌握乘法运算。
一、认识乘法符号乘法运算可以用乘法符号“×”表示,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的关系。
在乘法运算中,被乘数放在乘号的前面,乘数放在乘号的后面,乘号可以用叉或者点表示。
例如,3 × 4,表示3乘以4。
二、认识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也是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乘法口诀表:1 × 1 = 11 ×2 = 21 × 3 = 3...1 × 9 = 92 × 1 = 22 × 2 = 42 ×3 = 6...2 × 9 = 18......9 × 1 = 99 × 2 = 189 × 3 = 27...9 × 9 = 81通过反复朗读乘法口诀表,可以帮助学生记住乘法表的内容,从而更加轻松地进行乘法计算。
三、乘法的交换律在乘法中,乘数的顺序不影响乘法的结果。
例如,2 × 3的结果和3 × 2的结果都是6。
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
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乘数的顺序,从而简化计算。
四、乘法的分配律乘法还具有分配律,即一个数与两个数相加的和的乘积等于这个数分别与两个数相乘后的和。
例如,2 × (3 + 1)等于2 × 3 + 2 × 1。
学生可以利用分配律简化复杂的乘法运算。
五、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乘法运算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学计算,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在学习乘法时,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提高兴趣和理解。
例如,买苹果的数量和苹果的价格相乘可以得到总价,这就是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例子。
一年级数学整理乘法口诀表

三五( ) 四五(
•十八 ) •二十四
三六( ) 四六(
•二十一 ) •二十八
•二十五 五五(
) •三十
五六( ) •三十五
•三十六
六六( ) •四十二
•四十九
一七得(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 七七(
)
•八 ) •十六 ) •二十四 ) •三十二 ) •四十
•四十八 ) •五十六
•六十四
一八得(
六九(
) 七九( )
•
八九( )
九九( )
•乘 法 口 诀 表
一一得( •一
)
一二得( •二 二二得(•四
)
)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 •九
)
)
)
•八
•四
一四得(
)
•五
一五得(
)
•六
一六得(
)
•七
二四得(
) •一十
二五(
) •十二
二六(
) •十四
•十二
•十六
三四( ) 四四(
•十五 ) •二十
•
•第三关:比谁 快
•卡片上的数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来的?
•6
•3
•2
•4
3
5
4
2
•3
•9
•1
•2
6
6
7
•
•小博士智力挑 战
•( )里最大能填几?
•(•7)×4<29 • 43>5×(•8) •(•6)×8<55 • 60>(•6 )×9
• 7×(•4 )<30 • ( •6 )×6<38
•
•小博士智力挑 战
一年级数学下册九九乘法表背诵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九九乘法表背诵方法乘法口诀背诵法一、机械族的机械记忆法机械族的精灵口才很好,擅长读背。
因此,他们很喜欢反复读诵乘法口诀。
不过他们的方法很特别哦!1、竖着背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着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接下来,依次是四四十六的竖列、五五二十五的竖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
这种方法有个规律,几的竖列,就逐渐增加几,可以按此规律帮助记忆。
2、横着背比如第一横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横行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类推,第几行就几句,最后九句,从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
这种方法也有个规律,第几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几。
3、拐弯背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时接着背二二得四,这时拐弯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弯往下三四一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回到一四得四接着拐弯。
这样背的一个特点是,从一到九的口诀都有九句,几的口诀就逐渐增加几。
二、理解族的理解记忆法理解族的精灵擅长逻辑推理。
当他们能按顺序熟读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 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
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三、对比族的对比记忆法对比族的精灵们擅长观察和比较。
于是他们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1、积的得数相同的:(两个乘数不重复的)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一八得八、二四得八二六十二、三四十二一九得九、三三得九三六十八、二九十八二八十六、四四十六三八二十四、六四二十四六六三十六、四九三十六2、两个乘数相同的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3、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的二七十四、五八四十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4、积是整十数的二五一十、四五二十五六三十、五八四十四、故事族的故事记忆法故事对于故事族的精灵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口诀比较特殊,他们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记忆,如: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遇到妖怪,孙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金箍棒就打。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定理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定理,你都记住了吗?小学生数学必背公式定理要求: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衡,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一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二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Ѕ=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三基本定义与运算规律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9这十个数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背加减乘法口诀表(通用版),让孩子背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背加减乘法口诀表(通用版),让孩子背熟不丢分!1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2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717 -9= 8 17-8=918-9=9九九乘法口诀表1×1=11×2=22×2=41×3=32×3=63×3=91×4=42×4=83×4=124×4=161×5=52×5=103×5=154×5=205×5= 251×6=62×6=123×6=184×6=245×6= 30 6×6=361×7=72×7=143×7=214×7=285×7= 35 6×7=427×7=491×8=82×8=163×8=244×8=32 5×8= 40 6×8=487×8=568×8=641×9=92×9=183×9=274×9=365×9= 45 6×9=547×9=638×9=729×9=81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背诵方法快速背熟乘法口诀方法:①先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发现乘法表的规律,再加以引导.②背过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所以可以借助这个铺垫先背2和5的乘法口诀,其余的再采取同样的方法.③背完后,练习时可以采取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太全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吃。
公式S= a x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公式S= a X a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公式S= a X 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公式S= a x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吃公式S=(a+b)h吃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Xn公式:L= n d= 2 n圆的面积=半径X半径Xn公式:S= n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n dh = 2 n 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 n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X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X5 = 2 >5+4 X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Q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x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 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单价磁量=总价2、单产量燉量=总产量3、速度刈寸间=路程4、工效明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沏数=积一个因数=积少一个因数被除数喺数=商除数=被除数书被除数=商M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M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吒90-(5^6)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 升= 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用最小公倍数)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用最大公约数)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 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
个位上是0 或者5 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 进行约分。
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X利率刈寸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
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
0 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3. 14141432、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
如3. 141592654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3. 141592654……34、什么叫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5、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如:3x =ab+c一般运算规则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嗨份数=份数总数甘份数=每份数2 1倍数河咅数=几倍数几倍数勻倍数=倍数几倍数弓咅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锻度=时间路程钳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斗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繇数=商被除数书=除数商M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 周长S 面积a 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幼长S=a >a2 正方体V: 体积a: 棱长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6 S表=a X a >6体积=棱长X棱长>棱长v=a >a >a3 长方形C 周长S 面积a 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 体积s: 面积a: 长b: 宽h: 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S=2(ab+ah+bh)体积二长瀝犒V=abh5 三角形s 面积a 底h 高面积=底冷高吃s=ah吃三角形高二面积X2号底三角形底二面积X2嚅6 平行四边形s 面积a 底h 高面积=底犒s=ah7 梯形s 面积a 上底b 下底h 高面积=(上底+下底)X高吃s=(a+b) x h吃8圆形S面积C周长n d=直径r=半径周长二直径x!=2xn半径C= n d=2n r面积二半径x半径xn9 圆柱体v: 体积h: 高s; 底面积r: 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犒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X2体积二底面积犒体积=侧面积吃泮径10 圆锥体v: 体积h: 高s; 底面积r: 底面半径体积二底面积犒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