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平台建设系列标准
国际BIM标准ISO19650系列解读

国际BIM标准ISO 19650 系列解读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建筑信息模型 (BIM) 的普及使用,建筑行业需要有一套标准来规范 BIM 技术在跨专业、跨项目、跨国界的协作工作中的应用。
为此,国际 BIM 标准 ISO 19650 系列应运而生,为基于 BIM 的信息管理提供了基础框架。
该标准源自英国行业标准 PAS 1192 系列,经过重新调整结构和术语,以适应全球范围内的使用。
ISO 19650 对 BIM 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国际BIM标准的起源:从PAS 1192 到ISO19650ISO 19650是一系列国际标准,它定义了在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时,在资产的整个交付和运营阶段有效管理信息的协作过程。
ISO 19650系列、标准,使世界各地的团队可以通过一种通用的信息管理方法来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并且使建筑信息模型(BIM)所需的时间及成本能更好的被预测。
继英国政府在2011年提出BIM 2级倡议之后,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公开可用的规范,逐步形成英国行业标准PAS1192系列。
BIM Level 2 成熟度的概念被国际范围内众多国家所接受。
相关的标准列表如下表格 1 英国行业BIM标准PAS 1192表格 2国际BIM标准ISO 19650ISO19650-3:2020建筑和土木工程信息的组织和数字化,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管理——资产运营阶段ISO19650-4:2022建筑和土木工程信息的组织和数字化,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管理——信息交换ISO19650-5:2020建筑和土木工程信息的组织和数字化,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管理——以安全为前提的信息管理方法国际BIM标准ISO 19650系列,直接基于英国行业标准 PAS 1192 系列转换而来,各册内容如表2所示。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基础标准-北京地标

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基础标准》(征求意见稿)2013年8月前言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标准编制计划的要求,由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清华大学等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以《中国建筑信息化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CBIMS) 》为理论基础,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北京BIM 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成果,并结合北京市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资源要求、BIM 模型深度要求、交付要求。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化建设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BIM课题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
为使本标准更好地适应BIM应用的需要,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与补充之处,请将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至(地址:北京市二七剧场路东里新11号楼2层北段,邮政编码:100045,联系电话:68013347,邮箱:**************)。
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联系电话: 68017520 ,邮箱:bjbb3000@163. com。
主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参编单位:清华大学BIM课题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叶大华曲际水顾明叶嘉张弘弢梁进于洁匡嘉智卜一秋刘玉身王文军马玉骏高洋唐琼李明华张志尧李扬陈丽萍陈德成王煜泉参编人员:陈辰陈宜何喆侯晓明孔嵩李晨曦李淦李华锋李建波李志文刘永婵罗威龙湘珍吕晓栾春马晓均沙春健石磊王春光王肃王希赵超邹红云主要审查人:邵韦平欧阳东杨秀仁罗能钧彭明祥薛锋陈宇军目录1 总则 (6)2 术语 (7)3 基本规定 (9)4 资源要求 (10)4.1 建模软件 (10)4.2 BIM协同平台 (10)4.3 构件和构件资源库 (11)5 BIM模型深度要求 (13)5.1 BIM模型深度 (13)5.2专业BIM模型深度等级表 (15)6 交付要求 (24)6.1一般规定 (24)6.2 合同交付物 (24)6.3 特定交付物 (25)本标准用词说明 (26)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 (6)2 Terms (7)3 Basic requirement (9)4 R esources requirement (10)4.1 Modeling software (10)BIM-base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104.2 ................................................................BIM component and BIM component library114.3 ...............................................5 BIM model depth requirement (13)5.1 BIM model depth (13)5.2 specialty BIM model depth scale (15)6 Delivery requirement (24)6.1General rules (24)6.2 .................................................................................Contractual deliverables24Specific deliverables256.3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e standard (26)1 总则1.0.1为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推动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的应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制定本标准。
中建西北院BIM标准

中建西北院BIM设计标准1.0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2 西安前 言根据我院BIM发展的实际需求,BIM设计研究中心结合BIM设计的特点,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国际标准,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 BIM设计资源标准;4 BIM设计行为标准;5 BIM设计交付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BIM设计研究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和BIM设计研究中心联系,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更加符合我院BIM设计的实际需求。
本标准编制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BIM设计研究中心本标准编写人员:崔旸孟丹杨佼佼葛鸿鹏慕征王德俊朱丹张军勇张东于付勇张健本标准审核人员:赵元超曾凡生王研季伟杨德才目 次1 总 则 (1)2 术 语 (2)3 BIM设计资源标准 (3)3.1 BIM设计软件选取 (3)3.2 BIM设计系统及硬件配置要求 (3)3.3 BIM设计人力资源架构 (3)4 BIM设计行为标准 (4)4.1 BIM设计的流程 (4)4.2 BIM设计的内容 (5)4.2.1 建筑专业 (5)4.2.2 结构专业 (10)4.2.3 机电专业 (11)5 BIM设计交付标准 (20)5.1 BIM交付的内容 (21)5.2 BIM交付的深度 (21)5.2.1 BIM交付物深度 (21)5.2.2 信息粒度 (22)5.2.3 建模精度 (31)5.3 BIM的交付要求 (42)5.4 交付物数据格式 (42)1 总 则1.0.1为保证我院BIM 设计质量,推动我院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的应用,提升我院BIM设计水平,促进我院综合效益的提升,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为试行版。
1.0.2本标准适用于基于BIM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本标准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行为中BIM应用的通用原则和基础标准。
施工-运维bim标准

施工-运维bim标准一、引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利用虚拟模型来设计、施工、管理和运维建筑项目的技术。
BIM技术能够整合建筑项目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实现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
在建筑施工和运维过程中,BIM技术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本标准旨在规范施工-运维BIM的使用,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术语和定义1.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指利用虚拟模型来设计、施工、管理和运维建筑项目的技术。
2. 施工-运维BIM:指在建筑施工和运维阶段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3. 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指建筑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和维护的整个过程。
三、施工-运维BIM的原则1. 安全原则:BIM模型应能够反映出建筑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供实时的安全信息和预警。
2. 协作原则:BIM模型应能够促进各方的协作和沟通,提高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效率。
3. 可视化原则:BIM模型应能够提供直观的可视化信息,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项目的情况和需要。
4. 数据共享原则:BIM模型应能够实现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集成,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施工-运维BIM的应用范围和流程1. 应用范围:施工-运维BIM可以应用于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运营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
2. 施工-运维BIM的流程:包括BIM模型的创建、交付、协作和管理等不同阶段。
(一)BIM模型的创建1. BIM模型的创建应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管线、材料等方面的信息,并应具备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
2. BIM模型的创建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
(二)BIM模型的交付1. BIM模型的交付应包括模型文件、数据库、元数据等信息的交付,确保模型能够在不同平台和软件上进行使用和分析。
新加坡bim建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加坡bim建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虚拟建筑模型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加坡的建筑和工程行业。
通过使用BIM,建筑专业人员可以创建、管理和可视化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建筑的几何形状、空间关系、材料、数量和属性等。
新加坡作为亚洲区域领先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开发中心,早早意识到了BIM技术的潜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积极主导制定了一系列BIM建模标准,以规范和统一建筑行业在BIM建模方面的操作和实践。
新加坡BIM建模标准的制定背景可以追溯到多年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采用BIM技术。
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和指导,不同的项目在BIM建模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信息交流和合作受阻。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BIM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新加坡政府决定制定一套适用于全国建筑行业的BIM建模标准。
新加坡BIM建模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使得不同项目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协作和信息交流。
通过遵循标准,建筑专业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共享和管理建筑项目的信息,减少沟通和协调的成本和风险。
其次,新加坡BIM建模标准还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通过制定标准,建筑行业能够推动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的应用,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新加坡建筑行业的竞争力,还能为国内外的建筑专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最后,新加坡BIM建模标准的推行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用BIM技术,建筑项目可以更好地优化设计和施工过程,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这符合新加坡政府提倡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建立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新加坡BIM建模标准的制定和推行对于新加坡建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促进协作和信息交流,还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BIM系统建设及技术应用

BIM系统建设及技术应用1.BIM系统建设管理总承包部依据项目公司提供的BIM标准体系,结合本项目的相关特征,全面开展BIM系统建设、应用工作。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提高后期运营维护效率及移交效率,便于甲方顺利接收后的管理工作。
1.1 BIM系统工作机构总承包部组织各工区项目部成立BIM系统与技术应用小组,负责工程各阶段的BIM系统建设与技术应用。
1.2 BIM系统应用范围建设期BIM系统应用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各站点的场地布置及隧道轴线设计、型钢及钢筋混凝土设计、结构深化、预埋件及变形缝设计、预制混凝土管片设计、管片螺栓及防水材料设计、设备区及公共区装修深化设计、设备区以及公共区综合管线设计、机房设备及管线的工艺布置设计、基于BIM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系统及基于BIM的盾构施工监控功能等。
1.3 BIM系统各方职责BIM系统各方职责分工表1.4 BIM系统建设及应用要求(1)提高对BIM信息模型应用的认识,发挥模型在项目实施中虚拟化设计、可视化决策、协同化建造、透明化管理的巨大作用,改变传统设计、施工方式。
(2)选择技术实力强的BIM技术支持咨询单位负责项目BIM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形成系统化管理要求。
(3)强化施工单位BIM技术资源的配置能力建设,选拨有经验有能力有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施工阶段的深化设计和具体应用实施。
(4)强制推行BIM技术在施工中全面应用,加大BIM技术应用效果的检查和考核奖励,并在项目建设中持续推广。
(5)制定BIM模型信息输入的统一性要求,在共享平台上开展信息交换,督促各方按要求提供需要信息。
(6)BIM系统的深化设计成果必须通过项目公司审查后才能作为指导现场开展施工的依据,并将深化设计成果交于项目公司存档。
2.BIM技术应用管理本工程将在站点的设备区以及公共区综合管线设计、机房设备及管线的工艺布置设计、设备区装修深化设计、公共区装修深化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技术应用,同时考虑到建设期施工管理要求采用先进施工手段的要求,拟进一步开展BIM信息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物资、设备等管理行为),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国标《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工程建设标准,提出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基本要求,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基础标准,可作为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及相关标准研究和编制的依据。
本篇,将对《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过程、主要技术内容以及国际BIM标准进行系统介绍。
一、编制背景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并特别要求“完善建筑业行业与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相关的信息化标准”。
我国已在2010年将BIM的国际标准之一ISO/PAS 16739:2005《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Release 2x, PlatformSpecification (IFC2x Platform)》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GB/T 25507-2010《工业基础类平台规范》。
但我国的BIM应用工程建设标准仍属空白,无法为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各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实践及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
2012年1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编制计划》(建标[2012]5号),国家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列入制订计划,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编制。
二、编制过程2012年3月28日,《标准》编制组成立会召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领导以及《标准》编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标准》编制组组长黄强研究员作《中国BIM标准发展战略与实施研究框架》专题报告。
编制组成员讨论了《标准》编制大纲(草案)和拟研究的课题内容。
会议确定了BIM技术与我国的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紧密结合的P-BIM路线,以及以既有产品成果为依托、实现上下游数据贯通、达到数据完备性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以三维空间数据及图形的BIM发展、具有可拓展性和前瞻性,统一数据库的存储和获取、考虑数据安全机制等技术要求。
中国BIM系列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该组热轧带肋钢筋焊件应 复验 。
中国 B I M 系列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为配合国家标; 隹《 建筑 工程信 息模 型应用统一标 准》 的编制和 实施 , 中国 B I M 发展联盟组织 申报 中国工
程建设协会系列 B I M 标准 ,并于近 日列入标准编制计 划。2 0 1 3 年 7月 2日, 协会标; 隹《 地基基础设计 P —B I M
软 件技术 与信 息交换标准 》 、 《 绿色建筑 设计评 价 P — B I M 软件 与信息 交换标准》编制组成 立暨第 一次工 作
会议在武汉东湖 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 三本协会标准 召开编制组成 立暨工作 会议 , 标 志 着 中国 B I M 系列标 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软 件技 术与信 息 交换标 准》 、 《 工程 地质 勘察 P —B I M
裂, 抗 拉 强度 5 8 0 MP a ② 钢 筋焊 缝 处 脆 性 断 裂 , 抗 拉 强度 5 5 0 MP a : ⑧钢 筋焊 缝 处脆 性 断裂 , 抗 拉 强度
5 2 0 M Pa 。
参 考文 献
[ 1 ]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J G J 1 8 -2 0 1 2钢 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S 】 .
[ 2 ] G B / T 2 2 8 . 1 —2 0 1 0金 属材 料 拉伸试 验 第 l 部 分 室温试 验 方
法[ S ] .
[ 3 ] G B/ T 2 3 2 -2 0 1 0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 方法[ s ] . [ 4 ] G B 1 4 9 9 . 2 —2 0 0 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部分 : 热轧带肋钢筋[ S ] .
第 8期
庞 维 军: 解读《 钢筋 焊接及 验收规 程} ) J G J 1 8 -2 0 1 2中检验 结论 判定 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BIM标准
平台建设系列标准
XXXXX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
万达BIM标准手册
1《万达BIM标准总则》 (3)
2《万达BIM构件分类与编码标准》 (9)
3 《万达 BIM模型管理标准》 (137)
4 《万达 BIM文件管理标准》 (163)
5 《万达 BIM交互与协同标准》 (179)
6 《万达 BIM角色和权限标准》 (207)
目录
1 万达BIM标准体系 (5)
2 万达BIM标准清单 (8)
1万达BIM标准体系
1.0.1依据国家制定的多层次BIM标准发展思路,规划了国家、行业、地方、企业不同标准层级。
万达BIM标准编制应符合国家、行业的发展规划,定位在注重应用的企业级BIM 标准。
1.0.2万达BIM标准应在充分考虑万达项目特点的情况下,积极参考和采用国际、国家与行业标准。
万达BIM标准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关系如图1.0.2所示。
万达企业标准中各具体标准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关系请详阅相关标准的引用标准目录章节。
图1.0.2 万达BIM标准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关系
1.0.3万达BIM标准体系包括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为标准总则,第二层级为平台建设系列标准、模型系列标准、数据信息系列标准,第三层级为与标准相对应的指导具体工作行为和技术细节的规范、审查要点、清单、指南、用户手册等,如图1.0.3所示。
图 0万达BIM标准体系结构
1.0.4万达BIM 标准与万达BIM 平台的关系如图1.0.4所示。
图 0万达BIM 标准与万达BIM 平台的关系
1.0.5依据万达BIM 标准体系以及万达BIM 标准与万达BIM 平台的关系,万达BIM 标准体系中各系列标准应包含的标准如下:
1 标准总则应规范万达BIM 标准体系结构,明确BIM 标准清单,界定各标准工作界面;
2 平台建设系列标准应为建设万达BIM 总发包平台提供技术标准,明确和规范三维模型构件分类,构件数据和成本、计划、质监、商管等业务信息的关联关系;模型数据结构化存储格式和使用流程;模型相关文件的分类及存储管理;BIM 平台与规划设计、成本、计划、质监、商管等相关业务系统协同信息内容与交互使用流程;BIM 平台的角色、权限定义及管理。
平台建设系列标准包括构件分类与编码标准、BIM 模型管理标准、BIM 文件管理标准、BIM 交互与协同标准、BIM 角色和权限标准;
3 模型系列标准应提供模型制作和验收技术标准,明确和规范族的命名规则、制作过程、验收标准、族库管理及使用流程;基于Autodesk Revit 的BIM 建模、交付、验收的原则及要求。
模型系列标准包括BIM 构件(族)库标准、BIM 模型标准;
4 数据信息系列标准应为BIM 平台规范运维保障和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和规范三级运维服务支持体系的组成、服务要求、管理要求和服务考核;网络与系统访问控制、数据传输安全、账号密码管理、系统开发安全、系统上线安全审核、数据安全与备份、系统可用性监控与保障,以及信息安全审计等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要求。
数据信息系列标准包括BIM 运维保障体系标准、BIM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5 为实现标准的落地实施,平台建设系列标准配套BIM 总发包平台用户手册,模型系列标准配套建模规范、BIM
模型第三方审查要点、标准构件信息清单、族制作验收规范、族使
用指南。
1.0.6万达BIM标准在万达BIM平台建设中按“标准总体规划,在平台建设中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贯彻执行。
2万达BIM标准清单2.0.1万达BIM标准清单如表2.0.1所示。
表2.0.1 万达BIM标准清单
第8页/共212页
企业标准版权所有
Q/WB BIM201-2016万达BIM构件分类与编码标准
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