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参照的标准

合集下载

智能门锁系统技术参数及性能简介

智能门锁系统技术参数及性能简介

智能门锁系统技术参数及性能简介智能门锁系统是多奥公司专为酒店和办公大楼和宿舍开发的智能门锁系统,它具有门禁控制系统的所有特点。

1.电子门锁安装图图解说明:从联网结构图中看到,多奥智能门锁的采用干电池供电。

这样对于有计算机综合布线的智能楼宇安装门锁系统就很方便,根本不需要布专用的电源线,直接利用干电池供电。

每个门锁拥有独立的机号。

2.联网电子门锁技术参数标准五舌继机械锁胆参数:1)适用门厚34mm~60mm2)门边宽度110mm3)门边距70mm4)外形尺寸门锁尺寸:245×80×20 (mm)5)重量3.0kg6)四节5号碱性电池,支持外部供电DC9-24V7)工作温度-20℃~60℃8)读卡频率13.56MHZ9)静态工作电流外电源供电时小于20MA,电池供电时小于200μA10)电机启动电流小于300MA11)有效开锁时间3~6秒12)抗静电干扰能力-15KV13)执手抗轴向静拉力大于1373N14)执手抗径向载荷大于1373N15)锁扣板上锁舌孔抗侧向静拉力大于1960N16)方锁舌抗轴向静压力大于980N17)方锁舌抗侧向静压力大于1960N18)斜锁舌抗侧向静压力大于1470N3.3.2 电子门锁性能简介1)可支持联网应用:即可单独组网运行也可同门禁系统合网运行(当你有玻璃门也需要出入控制时)。

2)支持门禁操作:即每种卡均可按有效期、适用区域、适用时间段、操作权限等操作和使用。

3)支持多种卡类型: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用感应mifare-1(S50,S70)卡、EM ID卡(不支持一卡通中的现金存储到卡消费)等,支持一卡通。

4)当其中一个门锁出现故障时,其它门锁开启不会有任何影响。

5)采用干电池供电,耗电极低,系统稳定环保。

6)实现一卡多门,多卡一门(最多可有5000余张卡同时有效)。

7)开门记录:任何开门记录度可通过采集与软件查询。

8)紧急开门:使用应急卡,感应卡或机械钥匙在紧急状态下开门。

智能锁的国家标准及挑选方法

智能锁的国家标准及挑选方法

智能锁的国家标准及挑选方法智能锁产品安全并不能仅依赖于厂商的自觉性,还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标准。

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智能锁严格意义上的「国标」出台,所有的智能门锁还在依照原有的「通用锁具安全技术标准」执行。

目前我国针对智能门锁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个:1、《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21556-2008)在行业中被称之为锁具的大国标,当中包括11类产品,基本涵盖了目前市面上的全部民用锁具产品。

其中智能门锁产品在4.10条款中有体现,当中共有23项强制性技术要求,包括电子、识读、机械、使用环境等几个方面。

此外,标准还对高安全防护等级和普通防护等级做了区分,其中高安全防护等级为A级,普通防护等级为B级。

需要注意的是,GB21556-2008是智能门锁的强制性标准要求,厂商必须要达到。

2、《电子防盗锁》(GA/T374-2001)是国内针对智能门锁较早的行业性推荐标准,目前已经执行了近16年。

该标准对防盗锁的范围进行了定义,涵盖了防盗锁在机械、电子、防护、环境和安装等方面内容,同时也对锁具的安全等级进行了划分,其中A级为普通防护等级,B级为高安全等级。

3、《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GA/T701-2007)是一项仅针对指纹防盗锁的推荐性标准,对电子、防护、机械、环境等方面做出了技术性的要求。

该标准也提供了安全等级评定,其中A级为普通防护等级,B级为高安全等级。

4、《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JG/T394-2012)是4个标准当中最新制定的,于2013年初实行,并且也是一项推荐性标准。

这项标准的的针对性更强,对智能门锁电子部分的要求更加细致,同时也根据安全、耐用和使用环境分别设定了等级,其中安全部分分为三级,以罗马数字指代,最高Ⅰ级最低Ⅲ级;耐用度以字母G、D指代,G为高D为低;使用环境按照室内和室外进行了划分,W 为室外N为室内。

但是,这个标准目前在智能门锁行业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总的来说,《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21556-2008)是国家针对锁具(包括智能门锁)的强制性标准,所有产品都必须遵守;《电子防盗锁》(GA/T374-2001)和《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GA/T701-2007)虽然只是推荐标准,但目前已经在行业内被广泛任何;《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JG/T394-2012)由于推出时间较短,目前还未被广泛应用。

指纹锁行业标准资料

指纹锁行业标准资料

指纹锁行业标准资料指纹锁行业标准资料1. 概述指纹锁是一种运用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锁具,通过读取人体指纹特征进行身份验证,从而实现开锁的功能。

指纹锁是传统锁具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高安全性、便捷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在家庭、商务、酒店等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指纹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稳定,行业推出了一系列标准资料,以规范指纹锁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2. 国家标准2.1 GB/T XXXXXXXXX 指纹锁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指纹锁的基本要求和性能指标,包括产品的尺寸、材料、防护等级、指纹识别速度及准确率、指纹容量等。

该标准适用于指纹锁的设计、生产、测试和使用。

2.2 GB/T XXXXXXXXX 指纹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该标准规定了评估指纹图像质量的方法和指标,包括对指纹图像清晰度、对比度、噪声等方面的评估。

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评估指纹锁产品的指纹图像质量,提高指纹识别准确性。

2.3 GB/T XXXXXXXXX 指纹锁生物特征识别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指纹锁生物特征识别的基本要求和性能指标,包括对指纹采集过程、指纹识别算法、生物特征模板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指纹锁的生物特征识别能力,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行业标准3.1 QB/T XXXXXXXXX 指纹锁技术要求该标准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标准化协会联合发布的行业标准,对指纹锁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指纹采集、指纹比对、指纹存储等方面的要求。

3.2 QB/T XXXXXXXXX 指纹锁安全性能要求该行业标准规定了指纹锁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对指纹模板存储、指纹模板传输、指纹识别算法、指纹识别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指纹锁产品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3.3 QB/T XXXXXXXXX 指纹锁产品检验规程该标准规定了指纹锁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指标,包括外观质量、电气性能、机械性能、指纹识别性能等方面的检测要求。

国家锁具标准.doc

国家锁具标准.doc

详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锁具国家标准GB 8383、8384—87 锁具名词术语及测试方法1988—01—14 发布1988—07—01 实施国家标准局发布一、锁具名词术语Technical Termsof locks UDC 683.3:001.4 GB 8383—87本标准适用于弹子、叶片、磁性密码结构等各类锁具及主要零部件名词术语的定名和应用1、锁具结构mechanismsof lock1.1 弹子结构Pin tumbler mechanism 一组基本形状为圆柱形的零件,起销住或释放锁芯运动作用的结构称弹子结构。

1.2 叶片结构flat tumbler mechanism 一组形状为片状形的零件,起卡住或释放锁芯运动作用的结构称叶片结构。

1.3 磁性结构magnetic mechanism 应用磁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起锁住作用,其结构称为磁性结构。

1.4 密码结构combination mechanism 以数字编码组成的结构称密码结构。

1.5 电子编码结构electronic coding mechanism 应用电子原理编码组成的结构电子结构。

2、锁具分类classification of Locks2.1 挂锁padlock 以挂的形式锁住物件(体)的锁。

2.1.1 直开挂锁bottom opening padlock 钥匙从锁头底面插入后,旋转开启的锁。

2.1.2 横开挂锁lateral opening padlock 钥匙从锁头侧面插入后,旋转开启的锁。

2.1.3 顶开挂锁pushing opening padlock 钥匙插入后,向前顶开的锁2.1.4 双开挂锁double key padlock 用两把不同钥匙才能开启的锁。

2.2 建筑门锁door lock in building 适用于建筑楼房门上的锁。

2.2.1 外装门锁rim lock 锁体安装在门挺表面上的锁。

2.2.1.1 单舌单保险门锁single bolt single security door lock 单舌结构具有单保险功能的锁。

人脸识别智能锁的技术要求

人脸识别智能锁的技术要求

人脸识别智能锁的技术要求人脸识别智能锁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门锁,它采用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算法,通过识别用户的面部特征来实现开锁功能。

人脸识别智能锁具有高效、安全、便捷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以下是人脸识别智能锁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

首先,人脸识别智能锁需要具备高精准度的人脸识别算法。

识别算法需要能够准确识别出人脸的面部特征,对于不同的光线、角度、表情等变化有较高的适应性,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图片、视频等虚假人脸的攻击。

其次,人脸识别智能锁需要具备快速的识别速度。

锁具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人脸识别的过程,以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般来说,系统的识别速度应该在1秒以内,能够满足用户对门锁快速开锁的需求。

同时,人脸识别智能锁需要具备高安全性的保护机制。

在识别过程中,系统需要对用户的面部特征进行多个角度的检测与验证,以排除误识别的情况。

此外,系统还需要对虚假人脸攻击进行有效的判断和防御,例如通过活体检测等方式。

另外,人脸识别智能锁需要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人脸识别系统应该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面部特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够方便地开锁。

此外,系统还应该支持多种开锁方式,例如人脸识别、手机APP远程开锁、密码开锁等,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另外,人脸识别智能锁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锁具的硬件部分应该采用高品质的感应器、摄像头等组件,以保证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软件系统应该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人脸识别智能锁需要具备高扩展性和兼容性。

系统应该支持多用户的注册与管理,以方便多人使用。

同时,系统还应该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综上所述,人脸识别智能锁的技术要求包括高精准度的人脸识别算法、快速的识别速度、高安全性的保护机制、良好的用户体验、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高扩展性和兼容性。

这些要求能够保证人脸识别智能锁的高效、安全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此外,人脸识别智能锁还应该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功能。

供应商经营平台指纹防盗锁类产品质量标准

供应商经营平台指纹防盗锁类产品质量标准

供应商经营平台指纹防盗锁类产品质量标准前言本标准参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准于 2021 年 6 月 15 日首次发布,于 2021年 7 月 1 日生效。

第一章适用范围本标准对具有指纹识别控制开锁功能的电子防盗锁(或智能锁)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商城线上销售的具有指纹识别控制开锁功能的电子防盗锁或智能锁(以下简称锁具)类商品。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A/T 73-2015 机械防盗锁GA 374 电子防盗锁GA 701-2007 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GA 1051-2013 枪支弹药专用保险柜第三章术语和定义GA 374、GA 701 中规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电子防盗锁 thief resistant electronic locks以电子方式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控制执行机构实施启闭且具有一定防破坏能力的锁。

3.2匹配时间 match time从采集指纹开始,到给出指纹匹配结果之间的时间差。

第四章技术要求4.1基本要求锁具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产品说明书中应对指纹添加/删除、权限管理等操作进行描述,且应对锁具所符合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安全级别给出声明,并应对应急机械防盗锁头的安全级别(GA/T 73-2015 中安全级别 B 级或 C 级)进行单独声明,当配有 APP 软件时,应对 APP 软件的操作进行描述,宜包含锁面安装孔位图和锁体安装孔位图。

4.2欠压指示采用电池供电的锁具,当电池电压降低至额定电压值 80%时,锁具应能给出欠压指示。

4.3应急电源接口采用电池供电的锁具,应至少具有 1 个应急电源接口,且应能通过外接电源对锁具进行供电以控制开锁。

智能门锁欧美标准检测要求

智能门锁欧美标准检测要求

智能门锁欧洲、美国标准检测要求——案例分享、评判标准、失效分析Intertek Building & ConstructionDaison DengSupervisor2019-12-6目录概述智能门锁美国标准检测要求0102智能门锁欧洲标准检测要求031 概述ELECTRICAL LOCKS (电子锁) Product ANSI ENElectrified Locking Devices ANSI/BHMAA156.25EN 14846Electromagnetic Locks ANSI/BHMA A156.23MechatroniccylindersEN 15684MechatronicpadlocksEN 16864Mechatronic doorfurniture--prEN16867I 确定测试计划-供电方式I 确定测试计划-适用环境2.智能门锁美标BHMA A156.25检测要求I 确定测试计划–开锁方式➢密码➢刷卡➢APP➢钥匙& 内旋钮Mechanical TestsELECTROMAGNETIC LOCKSOperational Tests UL 1034 Tests Dust TestsCorrosion TestsRain Tests3 sets, 240 hours 20% saltspray test II 主要测试III 机械测试–常见锁类型BHMA A156.13 BHMA A156.36III 机械测试–垂直撞击Grade 175 ft-lbf (100 J)10 blowsGrade 275 ft-lbf (100 J) 5 blowsGrade 375 ft-lbf (100 J) 2 blows判定标准:每次撞击后手动按压呆舌尾端,或用手或螺丝刀操作锁任何外露部件,呆舌不收回。

III 机械测试–锁面撞击测试Grade 175 ft-lbf (100 J)10 blowsGrade 275 ft-lbf (100 J) 5 blowsGrade 375 ft-lbf (100 J) 2 blows判定标准:撞击后手动按压呆舌尾端,看是否仍处于锁定状态;检查扣板,固定螺丝或呆舌是否失效III 机械测试–呆舌/斜舌撞击测试8 blows Grade 1Grade 2 requirements plus 2blows of 150 ft-lbf (200 J)6 blows Grade 2Grade 3 requirements plus 2blows of 120 ft-lbf (160 J)Grade 3Two blows of 60 ft-lbf (80 J)4 blowsplus 2 blows of 90 ft-lbf (120 J)判定标准:撞击后手动按压呆舌尾端,看是否仍处于锁定状态;检查扣板,固定螺丝或呆舌是否失效III 机械测试–拉锁芯Grade 1/1A2,500 lbf (11000 N)Grade 21,000 lbf (4400 N)Grade 3500 lbf (2200 N)判定标准:测试后用手按压呆舌尾端,呆舌需处于锁定状态;用手或螺丝刀操作锁任何外露部件,门不能被打开III 机械测试–抗磁力测试使用标准要求的150磅力磁铁,用磁铁操纵锁芯,试图开锁。

智能锁标准

智能锁标准

智能锁标准
智能锁标准是指智能锁产品需要符合的一些技术规范和测试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智能锁标准:
1. GB/T 31070-2014《智能锁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智能锁的基本要求、性能指标、功能特性、安装要求以及测试方法。

2. GB/T 29394-2012《智能锁密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主要针对智能密码锁,规定了密码输入方式以及密码安全性要求等。

3. ANSI/BHMA A156.25-2014《电子锁和智能锁技术要求》:该标准由美国国家硬件制造商协会制定,规定了智能锁的技术要求,包括电子锁的电气性能、物理性能和环境要求等。

4. EN 14846-2008《智能锁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欧洲标准对智能锁的基本要求、测试方法以及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还有其他的智能锁标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有一些差异。

智能锁生产商在开发和生产产品时,应根据目标市场的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锁参照的相关标准
一、小指纹锁参照的标准:
GB 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GA374-2001电子防盗锁行业标准;
二、大指纹锁参照的标准:
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
GA374-2001电子防盗锁行业标准;
三、酒店门锁参照的标准:
GA374-2001电子防盗锁行业标准;
材质、表面处理、寿命
1、小指纹锁锁体的:
主要材质:不锈钢、电解板、锌合金;
表面处理:不锈钢为原色,电解板为原色,锌合金镀镍;
要求寿命:标准要求寿命不少于100000次,此锁体正常使用状态下可超过300000次;
2、大指纹锁锁体的:
主要材质:不锈钢、电解板;
表面处理:不锈钢原色,电解板原色;
要求寿命:标准要求寿命不少于100000次,此锁体正常使用状态下可超过300000次;
3、酒店锁锁体的:
主要材质:不锈钢、电解板、锌合金;
表面处理:不锈钢为原色,电解板为原色,锌合金镀铬;
要求寿命:标准要求寿命不少于100000次,此锁体正常使用状态下可超过3000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