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装置新建控制室布置和建造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现场控制室、现场机柜室的自动控制工程设计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工程的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现场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自动控制设计,也适用于以煤为原料制取燃料和化工产品的企业控制室的自动控制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药火规范GB50493 石油化工可烟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T3160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控制室control room位于石油化工装置或联合装置内具有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仪表维护等功能的建筑物3.2中心控制室central control room位于石油化工工厂内具有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先进控制与优化、仪表维护、仿真培识、生产管理及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物。

3.3现场控制室local control room位于石油化工工厂内公用工程、储送系统、辅动单元、成套设备的现场,其有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等功能的建筑物。

现场机柜室field auxiliary room位于石油化工工厂现场,用于安装仪表、控制系统机柜及其他设备的建筑物。

4、控制室4.1一般规定4.1.1控制室的工程设计应符合职业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有爆炸危险的石油化工装置的控制室设计应符合SH/T3160的规定。

4.1.2 控制室应根据石油化工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并结合管理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要求设置。

4.2 总图位置4.2.1 控制室位置应符合GB50160-2008中5.2节有关控制室布置的规定。

4.2.2不同装置规模的控制室其总图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a)联合装置的控制室宜位于联合装置内,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外;(b)装置的控制室宜位于装置内,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外。

控制室设计规定

控制室设计规定

目 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定义与缩写 (3)4 中央控制室 (3)4.1 总图位置的选择 (3)4.2 布置和面积 (4)4.3 环境条件 (4)4.4 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5)4.5 采光与照明 (5)4.6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6)4.7 进线方式与室内电缆敷设 (6)4.8 设备的安装固定 (6)4.9 安全保护 (7)4.10 通讯 (7)5 现场机柜室 (7)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关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研究与编制项目启动会议纪要》(集团公司[2006]第1号)编制的。

本标准共分5章。

本标准主要内容有: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规定和最低要求。

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南京石化设计院主要起草人:贾铁虎 冯 欣 林 融本标准于2008年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和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新建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现场控制室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160-1992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1999年修版)3 定义与缩写3.1中央控制室 Central Control Room, 缩写为CCR位于石油化工厂(装置)区域内的集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先进控制与优化、信息管理、仿真培训、仪表维护、生产管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物。

中央控制室可分为装置、联合装置及全厂性三类。

3.2现场控制室 Local Control Room,缩写为LCR位于石油化工装置或公用工程区域内的某特殊工艺(设备)单元现场的控制室,设有操作岗位。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和目的石油化工控制室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控制室的设计符合安全、环保、舒适和高效的要求,使操作人员能够有效地监控、控制和调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符合工程标准和最佳实践的设计指南,以确保控制室的布局、设备配置、环境控制等方面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操作人员。

只有符合规范的控制室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风险、提高操作效率,并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本规范的遵循和应用,石油化工企业能够在控制室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工艺流程、设备布置、人机工程学等,从而提前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合理的控制室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本文将介绍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和目的,为石油化工企业的控制室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以期能够确保控制室的安全可靠性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描述石油化工控制室的合理布局设计要求,包括工作区域、操作台、通道等。

石油化工控制室的布局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合理的布局设计要求:工作区域:控制室应具备足够的工作区域,以容纳所有必需的设备和人员。

工作区域应根据操作流程进行合理划分,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各个工作区域之间应设有合适的隔离,以防止干扰和交叉感染。

操作台:控制室应设有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操作台,以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操作台应安置必需的控制设备和显示屏,布局应合理,方便操作和观察。

操作台与工作区域之间的距离应适中,方便操作人员的移动和交流。

通道:控制室内应设有合适的通道,方便操作人员的出入和移动。

通道宽度应够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化工装置新建控制室布置指南

化工装置新建控制室布置指南

化工装置新建控制室布置指南哎呀,这可是个大活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布置一个全新的化工装置控制室。

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控制室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它可是关系到整个工厂的生产安全和效率呢!所以,咱们得一步一步来,从头到脚都要考虑周全。

1.1 确定控制室的位置咱们得找个合适的地方来建控制室。

这个位置可不能随便选,得考虑到通风、采光、排水等各方面的因素。

一般来说,控制室最好建在离生产区域较远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当然啦,选址的时候还得考虑到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等因素,这样才能方便工作人员的日常出入。

1.2 设计合理的控制室布局接下来,咱们就得考虑控制室的布局了。

这个可是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哦!一般来说,控制室的布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前台接待区、工作区、休息区和卫生间。

前台接待区主要是用来接待来访客人的,工作区是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地方,休息区则是为了让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放松,卫生间则是满足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2.1 确保控制室的通风良好通风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所以,在设计控制室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通风的问题。

可以选择安装空调或者排风设备,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

还要注意控制室的门窗设置,尽量保证自然通风的效果。

2.2 保证控制室的采光充足采光也是影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控制室的窗户应该尽量大一些,以便于阳光能够充分照射进来。

还要注意窗户的位置和朝向,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到电脑屏幕上,以免影响工作人员的视力。

3.1 选择合适的家具和设备控制室内的家具和设备也是需要精心挑选的。

要选择舒适度高、质量可靠的办公椅和桌子,以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舒适度。

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考虑购买一些绿植或者装饰品,以增加控制室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3.2 确保控制室的电源稳定电源稳定对于控制室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第7章(化工厂布置)

第7章(化工厂布置)

1. 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GBJ 1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1992 (1999年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① 检验实际情况与所绘图纸是否相符,如果选用,决定该地区 是否要重新测量,研究厂区自然地形的改造利用方式,和场 地原有设备加以保留或利用的可能性; ② 研究工厂现场基本区划的几种可能方案; ③ 研究确定铁路专用线接轨点和进线方向,航道和码头的适宜 地点,公路连接和工厂主要出入口的位臵。 ④ 实地调查厂区历史上的洪水淹没情况; ⑤ 实地观察厂区的工程地质情况;
⑥ 实地踏勘工厂水源地、排水口,研究确定可能的取水方案和 污水排除措施; ⑦ 实地调查热电厂及厂外各种管线的可能走向; ⑧ 现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 ⑨ 周围地区工厂和居民点分布状况和协调要求; ⑩ 了解各种外协条件,并进行实地观察。 根据选厂指标,设计人员要踏勘现场,收集资料。一般应 踏勘两个以上的厂址,经比较后择优建厂。
表1 厂址技术条件比较
表2 建设费用和经营费用比较
7.2
化工厂总平面布置——总图布置
总图布臵设计的任务: 总体解决全厂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布臵; 运输网和地上、地下工程技术管网的布臵; 行政管理、福利及绿化景观设施的布臵等问题。 一、化工厂总平面布臵的原则 1. 满足生产和运输的要求 (1) 保证生产线直、短,避免交叉迂回——物料输送距离最小 (2) 将水、电、汽耗量大的车间尽量集中,形成负荷中心,并使 其靠近供应源——水、电、汽的输送距离最短 (3) 厂区交通道路要做到径直短捷,避免人流和货流交叉和迂回。 货运量大,车辆往返频繁的设施宜靠近厂区边缘地段。 (4) 厂区布臵要做到厂容整齐,环境优美,布臵紧凑,节约用地。
管道布臵

HGT 20508-2014 控制室设计规范

HGT 20508-2014 控制室设计规范

本规m: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妥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同尧严春明施建设汉建德林洪俊胡玉臣张少鹏
主要审查人:张悦崖赵柱徐继荣孙建文陈鹏于锋孟海亮贾艺军童秋阶
孙旭高欣王发兵张同科何蓉张建一周一鸣马恒平张晋红
重萍主秋红吴天一张济航高文革周江萍孙菊霞
控制室内房间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操作室宜与机柜室、工程师室相邻布置,并有门相通;
2
机柜室、工程师室与辅助房间相邻时,不宜有门相通;
UPS 室宜与机柜室相邻布置;
3 4
空调机室不宜与操作室、工程师室相邻布置,如受条件限制相邻布置时,应采取减振和隔音
措施。空调机室应设通向建筑物室外的门,并应考虑进出设备的需要。
配电柜应布置在靠近电源电缆人口侧;
2
3 3.3.9
1
应避免机柜室连接电缆过多交叉。
操作室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对具有两个操作站的操作室,面积宜为 40m2~50m2 ;每增加一个操作站,面积可增加 5.0m z
~8. Om 2 ,并可根据所布置的设备数量及布置方式等进行调整;
2
操作站正面距墙(柱)的净距离宜为 3. 5m~5. Om; 操作站背面距墙(柱)的净距离宜为1. 5m
• 172 •
HG/T 20508-2014
4ηtη'
句t
勺'句
t
/00
。。au
目次
件… 条……………………

则语 总术控
…规位和和和且方的击和 f 室翩录 般图置筑光暖线备康 柜 月名| L 司副 室一总布建采采进设健通 W 周 准明 〕 市 范标 现规用会

漫谈现代化工厂中控室的设计

漫谈现代化工厂中控室的设计

漫谈现代化工厂中控室的设计对于一个现代大型化工厂来说,中控室(全称中心控制室或者中央控制室)应该是神经中枢了,所有仪表信号都连到这里,所有重要的控制决策都从这里发出。

这里一般也是大人物或者新员工参观的必经之地,自然光鲜度也较高。

不过,中控室设计很容易陷入误区,尤其被科幻电影或者形象工程所误导,现在很多中控室的设计都不符合人机工程的原则,包括全新建造的工厂,国内国外都如此。

大而无当的控制大厅里,一排排控制台像列队的士兵,光洁的大理石地面反射着满天星斗的灯光,人们在忙碌地穿进穿出。

这其实是很糟糕的控制室设计。

中控室是控制集中化的结果。

原始自动控制由现场的气动仪表实现,工人需要在现场巡回检视,抄录数据,调整参数。

控制技术进步到单元仪表后,控制信号开始引入中控室,操作工可以全面掌控整个工厂的情况,作出最优的操作决定。

气动单元仪表需要接通气动信号管线(一般是铜管或者铝管),安装、维修、重组十分麻烦。

电动单元仪表进了一大步,但也很快落后于化工控制的需要。

计算机控制才解决了集中控制的问题。

现代化工厂的最大特点是:1、大型化,规模出效益,所以化工厂都是越造越大2、单系列化,能够用一台大型设备的地方,绝不用两台中型设备。

单系列在可靠性上有所损失,但在效率、占地、维修上利远远大于弊3、参数极端化,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工艺参数都全面向设备极限逼近,使得操作的差错余地极小4、能量和物料的流动高度整合化,热尽其用,物尽其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特点决定和监测和控制参数越来越多,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反应时间越来越短。

所以,中控室首先是一个工作场所,首要的设计考虑是人机效率,舒适是次要的,光鲜更加是非常地不重要。

中控室的设计考虑从地理位置开始。

再现代化的化工厂业也不可能全盘自动化,除了中控室操作工,还有现场操作工。

很多关键设备不容许远程启动,必须现场目视确认设备状态后,才能由现场开关启动,或者把现场开关设到“容许远程”才由DCS启动。

新建中控室布置设计

新建中控室布置设计

新建中控室布置设计发布时间:2022-04-08T05:41:05.622Z 来源:《建筑科技》2022年1月上作者:徐瑞哲1 宋丙超2 [导读] 中控室位置与规划设计既要考虑符合规范,又要考虑进出参观方便。

中控室功能间建设,应包括操作室、交接班室、机柜室、工程师室、UPS间、调度会议室、更衣室、空调间、新风系统间、卫生间等必备功能区,操作室应充分考虑规划建设的新项目的操作台位置,并为未来再建设项目预留中控操作台的布置空间。

1.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瑞哲1 山东滕州 2775002.联泓(山东)化学有限公司宋丙超2 山东滕州 277500摘要:中控室位置与规划设计既要考虑符合规范,又要考虑进出参观方便。

中控室功能间建设,应包括操作室、交接班室、机柜室、工程师室、UPS间、调度会议室、更衣室、空调间、新风系统间、卫生间等必备功能区,操作室应充分考虑规划建设的新项目的操作台位置,并为未来再建设项目预留中控操作台的布置空间。

操作台选用行业最新的操作台样式,设计时出具效果图,能够准确展现操作台的数量、排布位置、尺寸等信息。

根据各个装置的需要,确定操作台的数量,进而确定操作室的面积。

然后按照实际需求布置调整交接班室、会议室、更衣室等功能区。

关键词:中控室;机柜室;操作台;功能间1 前言根据公司规模,设置一个或多个中心控制室,它将对全厂生产装置,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并考虑为将来技改以及新增工艺装置预留操作台位置。

中心控制室是将以前按工艺装置单独设置控制室,改为多装置共用一个集中控制室,由岗位和装置操作变为流程操作和系统操作,实现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

它将工艺过程相关的装置集中起来,形成流程化操作,厂区内各装置的监视、控制、操作和管理融为一体,区域之间的生产、管理信息流集中共享。

中控室位置与规划设计既要考虑符合规范,又要考虑进出参观方便。

中控室功能间建设,应包括操作室、交接班室、机柜室、工程师室、UPS间、调度会议室、更衣室、空调间、新风系统间、卫生间等必备功能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装置新建控制室布置和建造(SG-22)Ⅰ、目的近年来,化工装置一些控制室被爆炸严重损坏,并且造成人员伤亡。

在新建控制室的设计、布置和建造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蒸汽云爆炸或反应爆炸冲击物冲击带来的损害,正是编制本指南的目的。

Ⅱ、控制室设计概念为避免因火灾破坏,大多工艺装置内控制室都与主要工艺设备有足够的距离。

装置区域内的防火设计和给排水设计,可以预防控制室遇火灾而严重破坏。

近年来,一些控制室被破坏,并不是被火灾破坏,而是被可燃气体泄露到空气中被引爆的爆炸冲击波损坏或者是被反应冲击物的冲击致坏,这些事件虽然在这些装置里发生的比例很低,但事件的严重性使人考虑在新建类似装置时考虑控制室的特殊保护。

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方法来预计蒸汽云爆炸的危害范围,甚至还不可预计蒸汽云爆炸的概率。

因此,按照我们现有的知识,解决控制室爆炸问题的途径有:首先,要确认装置中的哪些区域可以泄露可燃气体;其次就是采取措施防止泄漏。

这些主要措施是对已发生过泄漏的装置对操作工提前提出予警,以减少泄漏量,还有就是对控制室实施抗爆炸保护。

本规程要识别三种潜在爆炸类型,从而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布置和设计。

这些条文适合于蒸汽云爆炸,亦同样适用于Runaway Reaction引起的爆炸。

Ⅲ、蒸汽云A.蒸汽云爆炸的定义蒸汽云爆炸的发生,首先要有可燃物的泄漏的充分时间和泄漏速度,这是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的重要条件,其次还要存在点火源(与空气混合)。

几种情况缺一不可,有时候可燃物质在高于自然温度时被点火,而且迅速燃烧,而并没有形成爆炸。

B.蒸汽云爆炸因素下面一些因素决定一个蒸汽云爆炸的规模,可能几率和严重性:1.点火时的可燃物数量;2.包含的其他可燃物;蒸汽云的湍流度——它影响着蒸汽云中可燃介质范围内的混合物总量。

3.可燃物的浓度(degrea furbulence)4.火焰速度5.障碍物—阻止蒸汽云自内膨胀,从而加火焰速度;6.点火源位置;7.燃烧模式:燃烧或者爆炸。

对一个潜在危险,关键因素是可燃物的数量和点火时间。

点火的可能性随着蒸汽云规模的增加(点火源随着蒸汽云扩张而增多),而爆炸的可能性也随着(不像火灾那样)蒸汽云规模增大,可燃范围内可燃物数量跟着增加,从而爆炸几率增大。

一般估计,有10%形成的蒸汽云,被点火爆炸。

这个机率(指点火爆炸)很低,数据不是十分可靠。

一些观察者认为蒸汽云中可燃气体的最低含量是一个爆炸最值得考虑的一个因素。

举个例子,Marshall(4)重新整理了Strehlow(7)提供的数据说明,蒸汽云中含有15t以下可燃物可以造成火灾,而超过30t可以引起爆炸。

虽然这些数据是有限的,但还是已经用10t这个标准来区分下面的分类B和分类C。

基于以上因素,可燃物释放量是装置设计者和操作者直接可以控制的。

工艺装置可以用潜在的蒸汽云危险性来区分,这些危险主要包括一定物理状态(温度和压力等)的大量可燃物,可以以蒸汽形式或者以液体挥发到空气中的形式泄漏到空气中。

在这些装置中,设计者需要考虑限制潜在危险物质的最少量(装置控制正常)限制容器的连接数量(尤其是液位以下部分),提供安全减压和设备(施),设计至罐火炬及其他出口的减量措施(步骤),遥控独立操作阀门亦应考虑多数量。

装置(操作)人员的高标准的操作、维护和设备检查是保证工艺流程及机械设计良好的保证。

可是,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仍然存在潜在的可燃气体泄露并造成爆炸,控制室的设计就要有适宜的(抵抗爆炸的)特点,对其中的人员和设备实施足够的保护。

在平面布置上,控制点要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可燃物泄露)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措施。

Ⅳ、装置分类按照本指南,化工装置可分为三种类型,类型A——小型或者设有爆炸危险装置装置包含:•吸热反应或者轻微放热反应,而且•材料是不可燃材料,闪点在54℃(130℉)以上,而且高于最大净操作温度8℃(15℉)以上。

(一个流程中)类型B——小型爆炸危险装置装置包含:•易于控制的化学放热反应,比如酯化、胺化装置通过减少氨和硫的用量,加上适当的控制措施及泄压保护措施防止反应失去控制,还有•存在可燃气体和液体,但设备的布置、隔离阀隔离总量以及温度压力下使得可燃气体五分钟泄露量不会超过10吨。

类型C——有爆炸危害性的装置装置包含:•不易控制的高放热反应,比如硝化、氧化、卤化、加氢、烃化以及聚合反应。

或者•装置中材料(使用)NFPA中活性系数2或者更高。

或者•五分种内释放可燃气体或液体,总量超过10吨。

以上类型不包含装置设施爆炸,这种爆炸不在本指南范围内,这些装置的建造、布置、保护和防护可参见国防部(手册)。

Ⅴ、影响布置的因素新建控制室的布置不是决定于单一一种因素。

通常,单一因素比较容易识别,但是多种因素影响的平衡将决定选择(新建控制室)的布置——这些因素包括:可能危险、暴露物、将来发展、环境影响和间距(控制室与装置之间的)。

可能的危险1.控制室布置考虑临近装置操作的危险,以及可能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

这些典型危险包括:爆炸••在一些存在爆炸可能的常见反应器(周围),高压或放热装置,设置适当障碍物减少暴露于这些爆炸危险中。

•可燃气体泄漏的可能伴随点火机率引起爆炸或大的火灾。

•爆炸残骸抛出的可能危害。

2.火灾潜在火灾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可燃、易燃液体随地面流向控制室的可能性。

3.严重健康危害设备附近存在有毒物质,如果泄漏对控制室内人员造成集中伤害。

4.长期健康考虑雇员长时间暴露于装置有轻微有害材料的环境下。

暴露物考虑生产装置的危险性以后,也要适当考虑控制室本身:1.联合控制室如果一个控制室控制多个装置,一个装置发生危险时不能对其他装置失去控制也不能影响其他装置的安全停车,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2.人员装置必须的操作人员必须待在控制室内。

他们应该接受过相应装置可能危害处理方面的培训。

控制室的布置要考虑这些人员的安全和可用设施重要性,以尽量减少生产装置发生事故的影响。

3.关键设备要考虑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其他类似设备(关键设备或者长周期运行设备)进行保护,降低设备损坏的可能。

C.将来发展通常包含生产设施及控制室内设施,考虑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对于扩张可能性,控制室建造位置要适合将来发展需要。

(而不是先占据一块场地)D.环境和其他因素1.风向应该考虑风向因素,它直接影响着释放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流动方向;考虑风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空调和净化风入口位置的选择。

2.地形和排水有比空气重的气体释放时要考虑地形因素。

如果有这种可能,控制室布置不宜在生产装置的下面。

如果存在液体物质泄漏,排水设计需要阻止可燃液体向控制室方向流动。

3.平面布置要求平面布置要考虑地上地下电缆、仪表电线及管线的走向。

E.间距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要考虑控制室同生产装置的距离。

没有单一因素确定一个固定距离,但从现有经验总结出一个典型距离或者布置要点将是非常有用的。

类型A——小型或者没有爆炸危险的装置•如果生产设施及其具体情况下,很少或不可能发生前述或其他类型危险,那么控制室可以临近生产设施布置。

类型B——小型爆炸危险装置•这种类型装置的控制室应距离含有可燃材料设备或放热反应器至少15米(50英尺)——符合APIRD500A第三版,1968.4月(1973年重新认定)。

关于“炼厂电气区域划分推荐标准”以及NFPA497—1975中“化工装置电气安装一类危险布置”类型C——爆炸危险装置•这种装置的控制室应距离含有可燃材料设备或放热反应器至少30米(100英尺)。

(离开含有可燃材料设备)的最小距离——控制室不被生产装置爆炸影响,是60米(200英尺)。

如果这样布置,类型C装置可按第四节B中的类型B建造。

因为即使离开60米,空中爆炸仍可能使结构损坏,击碎玻璃窗等。

Ⅵ、装置分类、建设指南1. 类型A小型或没有爆炸危险的装置内控制室1.1符合当地建筑规范(见表1.2)1.2必须是不可燃烧1.3支撑屋顶的墙体应避免采用脆性材料(如果存在爆炸危险)2. 类型B——类型A的补充要求小型爆炸危险的单套装置控制室2.1 材料2.1.1 承重构件及外部构件应采用柔性材料如钢筋砼、配筋砌体或金属夹心板结构。

2.1.2 木材等其他辅助燃烧的材料不应使用。

2.1.3 窗、门及透光材料满足如下要求:a.窗框及格栅应为金属材料b.门及门框(墙上的)以及内部的防火门应为金属材料c.内部、外部使用的(门、窗及门窗的部件)玻璃应为“安全玻璃”,指标见ANSI97.1,最小厚度为6㎜刚化玻璃或者覆以(玻璃内侧)最小厚度0.38㎜的金属网片。

表1标准和规范ICBO——官方建筑国际会议UBC——统一建筑规范及当地规范ANSI规范CI——国家电力规范INFDA—70Z970.1——建筑用安全透光材料表2标准及出版物ASHRAE—美国采暖、制冷及空调协会指南及数据书原理手册ANSI标准A525 锌涂层(或镀锌)钢板垫浸锌工艺一般要求B209 铝合金板E84 建筑材料表面燃烧性能2.2 设计2.2.1 屋顶及其垂直支撑构件连接应有足够延性。

2.2.2 所有控制室应至少在两端外墙上有两个出口,外门均应外开,而且至少有一个门是应急出口。

2.2.3 建筑物一般宜为单层。

如果超过一层,上层应至少有两种出口形式,其中一个应该是开敞防火通道或者封闭防火楼梯间。

2.2.4 窗2.2.4.1一般情况下,距离处理可燃液体、气体设备60米以内,建议不设玻璃窗。

如果设窗应符合以下规定:墙与设备距离(释放源在建筑物外)小于30米(100英尺)30~60米(100~200英尺)玻璃G1、G3面向设备(墙上)窗户区域A1玻璃G1、G3窗框设计F1窗框设计F1其他墙上玻璃G1、G2窗户区域A2、A3窗框设计F1图例:玻璃:G1——6㎜(1/4′)完全刚化玻璃G2——6㎜(1/4′)内覆0.38㎜金属网片玻璃G3——6㎜(1/4′)内覆1.5㎜金属网片玻璃玻璃面积(窗户大小)限值A1——0.18㎡(2ft2)——门,0.46㎡(5ft2)——每边墙A2——0.46㎡(5ft2)——每窗A3——5%每边墙面积窗框及格栅设计:F1——对窗户、窗框、格栅及锚固设计应满足静荷载7.2Kpa(150psf)作用方向内\外2.2.5 楼层地下构造2.2.5.1每个房间的最终地坪标高应比相邻场地标高高200㎜2.2.5.2为防止可燃气体、液体侵入,距离处理可燃液体设备60米以内区域内不应布置开敞的沟及坑槽。

地下室可以建设但不应对外设开敞通道。

涵洞、通道(为动力电缆及仪表缆)应有良好密封(为防止“串气”)措施,而且不应该有发火花设备。

2.2.6 屋顶钢筋砼顶及金属顶铺一般满铺沥青油毡层。

2.2.7 排水控制室一般不设地面排水收集系统。

如果需要,通向污水管线时要设一个存水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