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是什么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如何理解先进生产力上海生产力学会最近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召开了“生产力科学的基本原理与…三个代表‟思想”学术研讨会。
市社联党组书记施岳群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亿万人民的拥戴,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大家围绕如何认识先进生产力、什么是当代先进生产力、如何正确认识它的特征和要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什么是当代先进生产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个有机整体,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和基础。
要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先进生产力。
与会者认为,要认识当代先进生产力,必须首先弄清当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当代先进生产力正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家从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上,对当代先进生产力进行了界定,但是在具体的表述上各有不同。
许多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网络和知识的统一就是当代的先进生产力。
某种程度上,新经济就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主体。
唐元虎认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内涵是“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
李世嘉认为,从广义上看,先进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和创新化和计划化可以事前控制的生产力。
张占耕认为,当代先进生产力是一种建立在智能化工具以及现代生物学基础上的现代生产力。
沈建新认为,先进生产力应该是社会生产力,是一种全社会的物质力量,它的具体形态是有层次的。
什么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特征生产力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当代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1)国际背景。
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
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
我们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国内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
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
再加上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现在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起来,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本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折叠思想提出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檄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折叠历史背景折叠国际背景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
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
我们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哪三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思想内容

三个代表思想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观点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物质基础]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神支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建立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六大
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接续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途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1。
三个代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1)“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整体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江泽民 同志个人的卓越贡献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这一精髓 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 义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创了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
1.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思想路线
2,对党的“两个基础”作出了创新性的论述
科学内涵: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 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 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 社会是全面发展、全民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 业。
3,对党的性质作出“两个先锋队” 的科学论述 4,对党的宗旨和先进性 问题作出了高度概括 5,对“两个纲领”的统一作出新论述
6,提出新世纪必须解决好两大 历史性课题
(1)两大历史性课题 集中而言就是能力建设 (2)能力建设体系:执政能力、 干部五种能力、廉洁能力 (3)党建重点的转换:思想政治 作风教育、制度建设、能力建设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认真解决群众生产 生活的实际问题。 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群众标准。
第二节全面贯彻“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
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的必要性。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2、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 本要求和根本体现 第二、我国的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的基本力量。
第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必须履行的职责。 1、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及 其自觉性,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 2、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 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 式发展。 3、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
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 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第二、90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 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化解各种 风险和巩固执政之基的根本性问题。 第四、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党的 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时代背 景 思想内 涵
国际国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
主要内 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 是21世纪党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内涵: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 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 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 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 文化利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党的建设和 党的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四 有”新人。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 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四、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做好的工 作。 1、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2、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改造落后文化,努力防止和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 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 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
二、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 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 添新力量。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 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
界和中国的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
进我国社会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武器。
— 江泽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
二、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 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 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党的先进性不 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坚持党的先进性离不开发展; (2)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3)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4)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就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线,抓住机遇,加快发 展。通过发展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发展来增强综合国力; 通过发展来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通过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全 面进步。(5)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基 本结论。
核心
历史意 义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必 须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代表中 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征
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 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又是一个不断发展 的科学理论 。 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立党为公 、 执政为民这个本质 ,揭示了党的全部事业 和工作目标都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规律性 。
为什么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关系人心向背的大问题。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正确处理人民群众 的利益问题。
7,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 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 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 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 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 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一、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先进文化就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 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第二、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努力推 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 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 识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况。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