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

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
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

骨骼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是一种多核细胞,核的数量随肌纤维的长短而异,短者核少;长者细胞核数量可达100~200个,位于肌膜下方。核呈卵圆形,染色较淡,核仁清楚。

1.结构特征

一般情况下,人类绝大部分骨骼肌中Ⅰ型肌纤维的直径略小于Ⅱ型肌纤维,II型肌纤维的肌浆网较Ⅰ型肌纤维发达2倍,故型肌纤维肌浆网的摄Ca2能力大于Ⅰ型肌纤维,从而加快了Ⅱ型肌纤维的反应速度;Ⅰ型肌纤维的线粒体数量较型肌纤维多且直径大,同时Ⅰ型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分布比Ⅱ型肌纤维多,II型肌纤维肌原纤维含量较I型肌纤维多,意味着肌纤维内部含有较多的肌球蛋白横桥,收缩时可产生较大的收缩力。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

2.神经支配

特征肌任维类型I 型Ⅱa型Ⅱb型

平均肌纤维面积/um2 1730 2890

运动单位540·μ-1 440·μ-1 750·μ-1

轴突传导速度/m·s-1 8.5 100 100

毛细血管分布多多少

线粒体含量高中低

肌浆网(SR)Ⅱ型肌纤维的SR为Ⅰ型肌纤维的2倍

Z带Ⅰ型肌纤维的Z带较Ⅱ型肌纤维宽

结缔组织Ⅰ型肌纤维的胶原纤维多于Ⅱ型肌纤维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由大小不同的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大运动神经元支配Ⅱ型肌纤维,其轴突较粗,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快(>90m·s —1);

3.肌纤维面积肌纤维面积大小取决于肌纤维的直径并受年龄、训练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出生后到青春发育期结束,肌纤维的面积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递增。人类两种不同类型肌纤维面积差异较小,且有较大个体差异。

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

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故又称纵小管(图6-5).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呈环行的扁囊,称终池(terminal cisternae),终池之间则是相互吻合的纵行小管网.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骨骼肌三联体(triad)(图6-5).在横小管的肌膜和终池的肌浆网膜之间形成三联体连接,可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浆网膜.肌浆网的膜上有丰富的钙泵(一种ATP酶),有调节肌浆中Ca2+浓度的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