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合集下载

选修2: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新人教版)

选修2: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新人教版)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重点难点】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法国民主力量反对专制的斗争、措施及成果。

难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人民群众在反专制斗争中的不同主张及其原因。

【教材分析】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一个长期较量的过程。

本课讲述的是这一斗争过程的第一阶段:“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具体表现为两大胜利成果:“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这两部分内容前后相继,波旁王朝被推翻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本节教材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名词较多,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岁教材中的图片、历史纵横等史料的运用,或者引用一些课外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其次要注意多和已经学过的内容相联系对比,使学生易于理解;在此要注意多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每个国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多数都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美国的国庆节分别是那一天?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法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又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讲授新课】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1. 三级会议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

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

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

他们的要求和主张,在政治思想上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18世纪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讲义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讲义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讲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在 18 世纪的法国,封建制度腐朽不堪,社会等级森严。

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享有种种特权,却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

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资产阶级等,则承受着沉重的税负和封建剥削。

经济上,法国的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困苦。

工业生产也受到封建行会制度的束缚,难以发展。

同时,法国在与英国等国家的竞争中,海外贸易受挫,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思想上,启蒙运动的兴起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著作广泛传播,倡导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激发了人们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

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789 年 5 月,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向第三等级增税,以解决财政危机。

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但国王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于是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

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镇压,巴黎人民于 7 月 14 日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三、最初的胜利成果1、《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 年 8 月 26 日,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这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

宣言强调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成为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性文件。

2、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随着革命的发展,法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1 年 9 月,制宪议会通过了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拥有行政权,但受到议会的一定限制。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讲义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讲义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讲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也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中,最初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复杂多样。

18 世纪的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社会等级森严,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享有特权,却不承担纳税义务。

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资产阶级等,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却没有相应的政治权利。

经济上,法国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国王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和对外战争的失败导致了巨额的债务。

同时,启蒙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著作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的渴望,为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攻占巴士底狱是人民对专制制度的一次有力冲击,它极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随后,各地纷纷效仿巴黎,掀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浪潮。

在革命初期,制宪议会成为了主导力量。

1789 年 8 月 26 日,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以“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权力分立”等原则为基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人权宣言》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为法国的政治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革命的推进,封建特权被逐步废除。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教士的什一税被废除,封建领主的司法权也被剥夺。

这些措施极大地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争取了更多的权利。

土地问题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792 年 8 月,国民公会颁布法令,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使得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巩固了革命的基础。

农民成为了革命的坚定支持者,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高二历史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PPT教学课件

高二历史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PPT教学课件
1、背景(原因)
(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基础: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
(3)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特权等级的矛盾激化
(4)导火索: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 三级会议
2、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三级会议的召开以及第三等级的斗争
(2)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3、阶级条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积极号召 4、外部原因:外来武装干涉促使资产阶级采 取更激进的革命措施
法国民主力量 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波旁王朝 1789年革命 君主立宪派专政
八 月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起义 热月政变府)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革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二月革命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三)波旁王朝被推翻
1、原因:
(1)国内封建势力强大,积极实行反扑 (2)国外封建君主的武装干涉 (3)君主立宪派的软弱 (4)路易十六出逃
2、时间与过程:
1792年八月起义
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一)背景:
1、前提条件: 八月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君主 政体垮台
2、主要原因: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
①积极作用:基本完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②局限性:与封建特权等级联系紧密,无法推 进革命进一步发展
2、《1791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以《人权宣言》为宪法前言 (2)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3)确立“主权在民”原则 (4)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5)对公民权、选举权的限定
实质:确立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缺陷:对公民选举权进行财产限制

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1 启蒙运动为先导
2.第三等级成立制宪议会,路易十六调军准备对抗
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4.1789年8月,制宪会议制定《人权宣言》,是《1791年宪法》的前言,规定君主立宪制
5.1791年9月制宪会议让位于根据宪法产生的立法议会,立法议会掌权至1792.8
6.1792年8月,8月革命,结束君主政体,成立共和国,吉伦特派掌权
1789年至1792年, 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到第一共和国成立, 中间隔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 1789-1791,立宪会议掌权,
17911-1792,立法议会掌权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 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取代立法议会,
2 1792年9月,国民公会宣布成立共和国(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 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民主力量反对专制的斗争、措施及成果。

难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人民群众在反专制斗争中的不同主张及其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一个长期较量的过程。

本节教材内容讲述的是这一斗争过程的第一阶段:“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具体表现为两大胜利成果:“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这也是本节教材中的两目。

这两部分内容前后相继,波旁王朝被推翻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教学要求:本节需要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波旁王朝是如何被推翻的?二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如何建立的?明确的重要概念有两个:三级会议和《1791年宪法》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本目内容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推翻波旁王朝。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第一,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回顾英美两国的革命原因,从中总结规律,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

从中认识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无一不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

伴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首先在思想领域反映出来。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出现高潮。

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专制王权和神权,使民主、法制等思想深入人心,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等一整套政治构想,为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充分的思想洗礼。

这也是革命中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与,并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的重要原因。

第三,路易十六的腐朽统治,使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第四,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2.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两个问题。

第一,三级会议中的斗争。

首先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资料,了解三级会议是谘议机构,是国王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而召开的。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材料二 第三篇
第二节 初级会议
国家权力
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章 国民立法议会 第一条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 „„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 ,并须提出纳税的 收据。 ——《1791年宪法》(法国)
历史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 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
《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
【探究思路】第(1)问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注意从享受公民权利的范围这一 方面比较。第(2)问考查有关公民权利规定的原因,实际上是考查两部文献颁 布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1791 年宪法》:只有部分公民(积极公民)享有此权利。 (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
历史
名师点拨
一、《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的历史作用 1.《人权宣言》
(1)《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以主权在民代替了主权在
君,以自由、平等代替了专制、等级,以法治保障人权,体现了摧毁君主专 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2)揭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同时又从
2.在革命手段上,法国大革命采取了激烈的暴力斗争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使
革命对立双方的矛盾时刻处于白热化状态。 3.在革命发展趋势上,法国大革命不断深入,相当深刻地消除了封建专制制度 的社会根基,使这一革命中的矛盾与斗争呈现不断激化的态势。 【特别提示】 法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当时法国封建势力十分 顽固和强大,又得到欧洲各国封建君主的支持,法国大革命实际上是在向整个 欧洲大陆封建秩序宣战,这决定了其艰巨性。

5.1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课件(人教版选修2)

5.1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课件(人教版选修2)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巴士底狱大门的钥匙现珍藏在美国波托
马克河畔华盛顿的故居——弗农山庄。这是
当年指挥这场战斗的拉法耶特将军访问美国 时,将它作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赠送给美国 的。1989年法国大革命200周年时,法国政府 专程从美国迎回了这把钥匙,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仪式 过后又将钥匙送还美国。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
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国家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即
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立法议会,行政权归世袭的国王,但国 王的行政权不能够超越法律,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执掌; 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
——《1791年宪法》
取代人治的过程,是法国民主力量反对专制势力的伟大胜利,
是历史的进步。
一、《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的历史作用 1.《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把启蒙思想中 的人权、法治等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社 会的基本原则。彻底否定并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
制度。揭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具有进步的历史意
【合作探究】 1.怎样评价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提示:(1)进步性:在其当政时期,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
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的任务基本完成,后来的革命只是巩固和深化这一革命成果,因 此君主立宪派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者,贡献巨大。 (2)局限性:《1791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权的财产限制和君主立
义。同时又从本阶级利益出发,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 产阶级的利益。
2.《1791年宪法》: (1)规定了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实行三权 分立。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确保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的合法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一、选择:
、以下阶层中,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既属于被统治阶级又属于剥削阶级的是()
.教士
.贵族
.资产阶级
:农民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社会等级对立严重
.启蒙思想的传播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美革命的推动
、年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
.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
.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公会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等级代表把三级会议改为制宪议会表明()
.资产阶级决心推翻君主制
.资产阶级决心用法律改造法国制度
.资产阶级已掌握了国家政权
.资产阶级决心背叛劳动群众
、年,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是()
.法国制宪议会
.英国议会
.美国联邦法院
.法国国民大会
、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掌握政权,实现了预定的革命目标,但革命仍继续向前推进,这是因为()①封建势力反扑②君主立宪派保留了国王③面临外国的武装干涉
.①②③
①②
①③
.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
维克多·雨果在《九三年》这部英雄史诗般的作品中大篇幅地描写和歌颂了国民公会:“它从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创造着文明。

它是一座熔炉,一座冶炼的熔炉。

这座熔炉里虽然翻滚着恐怖,但也酸酿着进步。


请回答:
()国民公会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为什么说国民公会“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创造着文明”?
()举例说明国民公会“翻滚粉恐怖,但也酝酿着进步”.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当政时采取的措施.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思路解析:
参考答案:()年后,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王权之后,国民公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因为它是普选产生的,是对专制的否定,是民主得到发展的体现。

()进步如国民公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决定;宣布法兰西为共和国等。

.参考答案:君主立宪派当政时:
()年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

()通过了《人权宣言》,从而宣告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

()年月,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吉伦特派当政时:
()促使立法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停止国王的权力。

()年,赢得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选举产生国民公会,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年,宣判路易十六死刑。

法国的民主力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