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1总则1.0.1为统一铁路线路设计的技术标准,使铁路线路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一级、五级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运线路、重载铁路的标准规范设计。

考虑旅客运输的重载铁路线路设计,按照客货共运标准执行。

昌平、W级铁路设计按有关设计规范执行。

1.0.3铁路线路设计应贯彻绿色、协调发展的理念,落实现代综合交通发展要求,充分研究项目要求、路网规划和综合运输规划等相关因素,准确把握工程功能定位,科学论证施工方案,合理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和线路走向,优化线路平纵断面。

10年和4年铁路设计年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为交货后第10年,长期为交货后第20年。

应预测近期和远期交通量。

铁路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的规模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铁路线下不易改扩建的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

2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近期交通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并保留长期发展条件。

三个。

根据运输需求的变化,可根据交付后第五年的预测交通量设计动车组、机车和车辆的数量。

1公司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运力应考虑区间承载力的利用系数。

客货铁路和重载铁路的区段通过能力应预留一定的储备。

扣除综合维修的“天窗”时间后,单线铁路和双线铁路的储备能力应分别为20%和15%,并应考虑客货运量的波动。

]. O、6铁路线路设计应计算线路的预期年输电能力。

1.1.0.7铁路线路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安全设计和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

18号线设计应本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原则。

10、9号线设计应以系统优化为重点,综合考虑相关专业技术接口,协调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

1.0.10铁路线路设计应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车站、车辆段的布局和规模,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1O.11铁路线路设计应符合环境、能源、土地、文物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2017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2017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2017
年版中提到的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线路宜以现有较优的运行条件和最佳的路线为前提,综合考虑
线路沿线相关企业、机关、军队、行政单位等的要求,维护有关部门的合
法权益,满足社会发展及新技术的要求;
(2)线路应根据运营需要,确定适宜的列车运行速度,同时满足线
路的安全、运行稳定、舒适性及其他经济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技术标准;
(3)线路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线地形、环境条件,确保路线建设安全,并关注线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保护;
(4)线路应采取动态设计方法,综合考虑建设集成、运营调度和运
行维修等各项要求,以适应日益变化的运行需要;
(5)线路应结合畅通状态,确保运行可靠,满足货运、客运和服务
需求,保障列车的安全及时运行;
(6)线路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结合绿色路网的理念,
重视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2、运营要求
(1)线路设计应结合铁路的运营特点,满足全线运行时程、列车运
行等要求;
(2)应综合考虑运行等级、客运分类、占用速度、合理组织运营、
安全等。

工企铁路设计规范

工企铁路设计规范

工企铁路设计规范一、路线设计:1.路线选择:应考虑到工矿企业内部的道路网、建筑物、设备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能够连接各重要点位、最少穿越重要产区和生态保护区的最佳路线。

2.路线布局:应合理布局线路的高低架、立交和隧道等结构,防止与其他交通线路冲突,确保区域内交通系统的协调性。

3.纵断面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和运输需求确定路基高度和路堑填方的规模,保证列车平稳行驶和排水良好。

4.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列车类型和运输量确定正线、站线和辅助线的宽度、弯道半径和超高限界,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和通畅性。

二、轨道设计:1.轨距和轨型选择:应根据列车的速度和轴重,选择适当的轨距,并按国家标准规定选用相应的轨型。

2.道床设计:应确保道床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采用适当的材料、结构和坡度,防止发生泥石流、塌方和沉降等安全事故。

3.轨道几何设计:应根据列车的运营速度,确定轨道的超高限界、设备边界和锁闭轨的布置,保证列车行驶的稳定和安全。

4.道岔和道岔区设计:应根据站线的长度和列车的运行速度,确定道岔的数量和布置,并设计合理的道岔区,确保列车的换线和调车操作顺利进行。

三、设施设计:1.驻车线和站线设计:应根据列车的长度和停车需求,设计合理的驻车线和站线,确保列车的停车、起步和换线安全。

2.信号系统设计:应根据列车的运营速度和运行密度,设计适当的信号系统,以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和正常。

3.供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列车的牵引需求和线路长度,设计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4.通信系统设计:应设计适当的通信系统,以实现各站点之间和列车与管理中心之间的正常通信,确保铁路运输管理的准确和高效。

综上所述,工企铁路设计规范在路线设计、轨道设计和设施设计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只有合理设计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铁路工程规范要求及线路设计原则

铁路工程规范要求及线路设计原则

铁路工程规范要求及线路设计原则在铁路工程中,规范要求和线路设计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确保了铁路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还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铁路工程规范要求及线路设计原则,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铁路工程规范要求铁路工程规范要求是保证铁路线路建设与维护质量的基本准则,为铁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各个环节提供了指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铁路工程规范要求:1. 线路布置要求线路布置要求指铁路线路在空间上的布置规划。

规范要求在满足旅行速度、运输能力、运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直线段、减少弯线段的数量和曲线半径。

此外,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因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线路几何要求线路几何要求是指铁路线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几何参数要求。

其中,水平曲线的半径、坡度、超高、超高速公路交叉点等是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循的要求。

在垂直方向上,线路的坡度、高差、爬坡能力等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3. 线路轨道要求线路轨道要求主要包括轨道的几何参数、轨道弯曲半径、轨道垂直和水平的修整、轨道的安装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在线路轨道设计中,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平稳性、轨道的耐久性以及维修便利性等因素。

4. 线路信号与通信要求线路信号与通信要求规定了线路信号系统的布置和通信设备的选用,包括信号机、信号线路、通信机房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保证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线路电气化要求线路电气化要求是指对铁路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的相关规范要求。

包括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变电所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其目的是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牵引供电系统的效率。

二、线路设计原则线路设计原则是指在满足铁路工程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铁路工程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线路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安全是线路设计的首要原则,包括列车运行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建设部公告第41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418号

建设部公告第41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418号
建设部公告第告
制定机关
建设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
2006.03.14
施行日期
2006.06.01
文号
建设部公告第418号
主题类别
标准化
效力等级
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建设部公告
(第41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90-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15、1.0.16、1.0.17、1.0.21、3.1.8(1)、3.2.8(2)、5.1.2、5.1.3、5.1.4、5.1.6、5.2.1(1、2)、5.2.5、5.2.6、5.2.7、5.2.10、5.2.1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结束——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这是一个200km/h铁路桥设计用到的规范,如果速度不同,有几个规范会不一样。

⒈《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99。

⒊《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⒋《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⒌《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99。

⒍《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

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⒏《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⒐《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⒒《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xxxxx-2003(征求意见稿)⒓《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⒔《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⒕《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扩展资料铁路设计主要流程铁路项目勘察设计分为项目前期、项目实施、项目投产三个大阶段,这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以下十一个环节:规划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初测(初步现场测量)→可行性研究→定测(定线现场测量)→初步设计→补定测(补充定线现场测量)→施工图设计→配合施工→竣工验收→项目建成销号。

其中,从规划研究到可行性研究属项目前期阶段,从定额到配合施工属项目实施阶段,从竣工验收到项目建成销号属项目投产阶段。

环环相扣,本阶段必须以上阶段为依托和基础。

各环节工作要点如下:1、规划研究,主要对全国或者区域的路网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总结过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规划建设任务。

这个阶段一般都是比较宏观性的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主要对某一条线路(或者车站、桥隧等重点工程)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这条铁路按照什么类型建设,是客运专线、是客货共线铁路、还是重载货运铁路。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根据我国铁路的技术发展方向,本着贯彻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原则,吸取了原规范执行以来铁路设计、施工和运营以及近年来五次铁路提速的成功经验和专题科研成果,贯彻了从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向指导设计的合理性方面逐步转化的指导思想,并突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理念,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后修编而成。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201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17)、《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91-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和《铁路隧道盾构法技术规程》(TB10181-2017)等6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译本,为服务铁路“走出去”和中外铁路技术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主要规定综合选线、线路平面、线路纵断面、车站分布等主要内容,在铁路设计中起着主导和统筹各专业设计的总体作用。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对铁路车站枢纽总体规划原则、客运站和物流中心的选址及综合开发的原则、车站及枢纽设计主要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定,用于指导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根据铁路等级、设计速度、列车轴重、客货运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铁路轨道设计标准,主要包括钢轨及配件、正线有砟轨道、无砟轨道、站线轨道、无缝线路、有缝线路和轨道附属设施等内容。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结合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中钢桥领域的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应用实践经验,统一了铁路钢桥设计标准,适用于铁路全铆接、栓焊及全焊桥梁钢结构的设计。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对铁路桥涵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挖井基础及特殊地基等计算参数和构造要求作了规定,用于指导铁路桥涵基础设计。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的轨道设计
轨道结构类型选择
钢轨类型选择:根据线路等级、运输需求和车辆类型选择合适的钢轨类型, 如重轨、轻轨等。
轨枕类型选择:根据线路荷重、轨道结构和运营条件选择合适的轨枕类型, 如木枕、混凝土枕等。
道床类型选择:根据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和维护要求选择合适的道床类型, 如碎石道床、沥青道床等。
设计原则:纵断面线形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的原则,尽量减少工程 量,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在纵断面线形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坡度过陡或坡长过长,以减少工程风险和运营维 护成本。同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对线路的影响,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YOUR LOGO
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
韵,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韵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铁路线路的轨道 设计
铁路线路设计的 基本原则
铁路线路的桥涵 设计
铁路线路的线形 设计
铁路线路的隧道 设计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铁路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于大型桥涵,应优先采用预制 桥梁段的拼装施工方法,以提高 施工效率。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质条件复杂、 工期紧迫等,可采用特殊施工方 法,如喷射混凝土、预制桥梁段 顶推等。
铁路线路的隧道设计
隧道分类及适用条件
隧道分类:根据隧道长度、埋深、施工方法等不同,隧道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和特长隧道
适用条件:不同长度的隧道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短隧道适用于地形简单、埋深较浅的地区;中 隧道适用于地形较为复杂、埋深适中的地区;长隧道和特长隧道适用于地形复杂、埋深较大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0.1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统一铁路线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线路设计符合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技术,经济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1.0.2本规范适用于标准规格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运混合线和重载铁路的I级和e级铁路的设计。

考虑旅客运输的重载铁路线的设计,应按照客货混运的标准进行。

田级和W级铁路线的设计应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进行。

1.0.3铁路线路设计应贯彻绿色协调发展理念,落实现代综合运输发展要求,充分研究项目要求,铁路网规划和综合运输规划等相关因素,准确把握项目功能定位,科学地论证施工方案,合理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和路线方向,系统优化线路平面和垂直截面。

1. O.4铁路设计年应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是交货后的第10年,长期是交货后的第20年。

短期和长期交通量应采用预测交通量。

铁路基础设施,建筑物和设备的规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铁路线路,建筑物和设备下的不易改造和扩建的基础设施,应根据长期交通量和运输性质进行设计。

2.应根据短期交通量和运输性质设计易于改造和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并应保留长期发展条件。

3.根据运输需求的变化,可根据交付后第五年的预测交通量设计动车组,机车和车辆的数量。

1.本公司的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通行能力应考虑路段承载力的利用系数。

对于客货混合铁
路和重载铁路的区间承载能力,应预留一定的储备。

扣除综合维修的“天窗”时间后,单线和双线铁路的后备能力应分别为20%和15%,并应考虑客运量和货运量的波动。

]。

O. 6在铁路线的设计中应计算预期线的年传输能力。

1.1.0.7铁路线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设计和风险管理。

1. O. 8铁路线的设计应以保护自然生态和环境,土地节约和能源节约为基础。

1. O.9铁路线设计应注意系统优化,全面考虑相关专业技术接口,协调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

1.0.10在设计铁路线时,应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车站和场站的布局和规模,以节省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并最大化综合效益。

1. O. 11铁路线的设计应符合有关环境,能源,土地和文物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1.0.12铁路安全保护区的设置应符合铁路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1.0.13铁路施工间隙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曲线段施工间隙的扩大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1. O.14铁路线的设计不仅应符合本规范,而且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高速铁路是指设计速度为250 km / h(含预留)及以上,多列火车运行,初次运行速度不低于200 h ugh / h的客运专线。

2.1.2城际铁路是一种快速,便捷,高密度的旅客专用铁路,设计速度为200 km / h及以下,是专为邻
近城市或城市群设计的。

2.1.3客货混合铁路:设计时速为200 km / h或以下的铁路客货运列车在同一条线上。

2.1.4重载铁路可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个:火车牵引质量至少为8000 T,轴重为27 T或以上,去年在至少150 km的路段上的交通量超过4000万T。

2.1.5设计区段(section)根据列车设计速度不同而设计的区段,称为区段。

2.]。

6设计速度段的设计速度。

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客货混合铁路的设计速度为旅客列车的设计速度,而重载铁路的设计速度为货运列车的设计速度。

2.1.7最终预测了远视和大型铁路线的年运输能力。

1)几何参数I 11-牵引梯度; L-内部过渡曲线度; l ...横向过渡曲线长度;t-斜坡截面长度; R-曲线半径; R.内线曲线半径;R W-外侧线曲线半径; s-曲线两端直线之间的距离; smin-直线结果显示该部分中的最小行距;当w-huan线段为最小线距时,曲线段线距的加宽值;W'-曲线部分中线之间距离的加宽值;α-平面LTB线的偏转角; D.I. -由曲线的阻力引起的斜率减缓值。

2.2.2力和运动F,计算机车的牵引力;P-机车质量扭转; Q-牵引质量盐; ω;机车的单位基本电阻;“;〜车辆的单位基本阻力;U-道路断面的设计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