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业革命
新型商业革命的变化和技巧

新型商业革命的变化和技巧新型商业革命带来了许多变化和技巧,其中包括:1. 科技革新:新型商业革命以科技为推动力,推动了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 数据驱动决策:新型商业革命强调数据的重要性,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大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客户需求、竞争情报等信息,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3. 个性化定制:新型商业革命提供了个性化定制的机会和技术支持。
企业可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4. 线上线下融合:新型商业革命打破了传统线下和线上的界限,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市场营销、销售和服务,同时结合线下实体店铺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购物体验。
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加强企业品牌形象。
5. 平台经济:新型商业革命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兴起。
通过构建平台,企业可以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成为各方参与者间的中介和桥梁。
平台经济的模式可以加速交易的进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商机。
6. 创新和创业:新型商业革命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创新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创业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7. 网络营销和社交媒体:新型商业革命推动了网络营销和社交媒体的兴起。
通过网络营销和社交媒体平台,企业可以更广泛地推广产品和服务,吸引目标客户的关注和购买。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和传播,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新型商业革命带来了许多变化和技巧,企业需要及时适应和应用这些变化和技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高中历史课外知识必备知识点:分析“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以及世界市场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 1 ) “商业革命”表现为:①世界市场的扩大。
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
②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
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③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
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 2 ) “价格革命”表现为: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
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①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②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人减少,日益衰落。
③靠土地收人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
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 3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及其发展阶段世界市场有狭义、广义之说,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市场交换场所,是世界各国通过互助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的领域。
广义世界市场表示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
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 年的时间。
世界市场的初级阶段是从15 世纪末到18 世纪60 年代,这时的世界市场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
18 世纪60 年代到19 世纪70 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这时期整个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居支配地位,它促进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及国际贸易的深化。
19 世纪唱。
年代到20 世纪30 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金本位制为特征的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
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商业革命的表现:1、世界市场扩大。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
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
世界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地再现在各国的市场上。
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
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
于是,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许多农产品传播到欧亚大陆。
像玉米这一美洲的特产,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中国、非洲和东南欧。
马铃薯(土豆)、烟草、可可等也从美洲传到亚、欧、非各洲。
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
世界经济史第七章 商业革命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三、白银流动和价格革命
在新大陆被发现和开发以前,欧洲商品经济的 发展曾因流通硬币的缺乏而陷入窘境。西班牙人 在美洲发现贵金属矿之后,驱使当地的印第安人 进行开采,以后又从非洲贩入黑奴进行开采。
大部分美洲白银先是流向了欧洲,其次是留在 美洲,而吸收美洲白银排名第三位的是以印度和 中国为首的南亚和东亚。
第二节 商业革命的出现
二、贸易路线的转移
后来,海上贸易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横贯大 陆的贸易解体了。
随后,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新航线的开 辟对荷兰越来越有利,荷兰人开辟了从北海绕过 丹麦的最北端,穿过松德海峡进入波罗的海的航 路。
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 移到了大西洋。
第二节 商业革命的出现
•(一)葡萄牙试图在撒哈拉及以南非洲地区 传播基督教,对抗伊斯兰教,并寻找东方的基 督徒。
•(二)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了封建贵族对 贵金属的渴求,这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始动机。
•(三)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由于近 东贸易危机受到极大的阻碍。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二、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欧洲与东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基本上有三条: 一条为北路,从地中海北岸东行到君士坦丁 堡,再越过土耳其,沿黑海、里海,经伊朗 、阿富汗,横穿亚洲大陆到达中国;另一条 为中路,从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经两河流 域到波斯湾,再越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再 一条南路,自地中海南岸经埃及下红海,经 印度洋到达印度。
第二讲 商业革命

综上所述,地理大发现后的300年间,西欧 综上所述,地理大发现后的300年间,西欧 的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大洲,把欧洲原有的 区域性市场同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性市场联结起来, 出现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这个时 期的世界市场与机器大工业后形成的世界 市场相比,还没有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 上,贸易仍属于互通有无的性质,交换的 商品还未成为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在 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商业资本,而不 是工业资本, 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贸 正如马克思所说:“ 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 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 活史” 活史”。
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1501年葡萄牙人把第一批 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1501年葡萄牙人把第一批 香料运到安特卫普之后,完全依赖优越地理位置 进行转运贸易的意大利诸城邦受到了竞争者的挑 战。西欧国家不仅可以向南经过非洲西海岸到达 东方,也可以向西越过南美洲前往亚洲。 这些新的航线连同另一条驶往北美的航线,都是 从欧洲大陆西海岸或英国出发的。这样,欧洲与 外界的联系,也就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中 海变成了交通闭塞的内陆海,意大利也失去了原 有的重要地位,经济逐渐衰落。与意大利商业联 系较为紧密又临近地中海区域的德意志南部诸城 市也遭到了同样的打击。而大西洋沿岸国家的经 济地位大为提高。其中,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 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 等重要港口尤为突出。
到17—18世纪,奴隶贸易发展到顶峰,形成了三 17—18世纪,奴隶贸易发展到顶峰,形成了三 角形的贸易路线,即欧洲、非洲与西印度群岛之 间的贸易。奴隶贸易的巨额利润引起了激烈的竞 争。17世纪时共有8 争。17世纪时共有8个欧洲国家在西非争夺地盘, 先前由葡萄牙人和法国人所掌握的向西属殖民地 提供劳动力的垄断权最后让给了英国人。奴隶贸 易使非洲在15—19世纪损失了大约2 易使非洲在15—19世纪损失了大约2.1亿的人口, 这被认为是造成非洲贫穷落后的罪魁祸首。从新 大陆流往旧大陆的主要是金银和其他一些新大陆 盛产的物资。金和银主要是从西班牙占有的中美 洲矿山流入塞维利亚和加的斯,然后再流入欧洲 其他地区。随后,巴西的黄金也通过里斯本加入 了这股洪流。其他大宗的货物还有巴西的木材、 糖、烟叶、棉花,纽芬兰的鱼和北美的皮革。18 糖、烟叶、棉花,纽芬兰的鱼和北美的皮革。18 世纪,与殖民地的贸易在欧洲对外贸易中所占的 比重不断增长。
第四讲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业革命描述

三、早期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历史性的经济范畴, 其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 狭义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和领域,它突破国家的界限,把从事商品生产的国家和地 区连成一体。 广义的世界市场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国际金融、 劳务、信息和技术市场等。 16 世纪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主要以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 为主。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 相连的。
第四讲 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以前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 西欧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商业革命、近代农业革命、工场手工 业的兴盛和近代金融制度的初步建立, 这些变化无一例外地影响着历史进程, 最终推动经济的车轮驶入近代,工业 革命是这一系列革命性变化的结果。
一、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是工业革命前一系列革命性变化的真正起点。 1、商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 (1)中世纪商业发展导致的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 方方面面的变化为商业革命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内生变量 (2)地理大发现之后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商业革命提供 了 外部条件。
3、早期世界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 16 世纪末,在国际分工出现萌芽的基础上,世界市场的中 心、边缘和半边缘区基本形成。 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包括用于铸币和饰物的 贵金属)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成品向边缘区销售牟 利,并控制着世界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
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 还提供销售市场。
----外生变量
2、商业革命的表现和影响 表现(1)商业贸易繁荣。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 多,世界贸易量迅速增长。 (2)国际贸易路线的转移。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引发了“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是商业革命最直观 的表现。 价格革命产生的原因---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 价格革命的影响---对欧洲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加速了社会分化———新兴农场主和工商业者的壮大, 旧式封建贵族的衰落,城乡劳动者的进一步贫困,从而有 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
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西班牙一开始就对美洲实行杀鸡取卵的短视政策,贪婪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
一方面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另一方面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向殖民地提供工业品的水平。美洲金银的大量涌入,对工业发展也起了消极甚至破坏作用:金银数量的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工资上涨,工业成本随之昂贵,产品因而无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美洲金银的榨取与国内工业的落后形成恶性循环。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昧;表现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因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它并不是对于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重重禁锢,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代表人物,使文艺复兴时代成为硕果累累、人才辈出、灿若群星的时代。
什么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什么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什么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简单点)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
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
14、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乃至世界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商业革命即是其中之一。
其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和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际贸易日益拓展,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如美洲以种植业为主,生产大量的烟草、砂糖、咖啡及棉花,并销往欧洲等地;其所必需的日用品如粮食、布匹等却需从欧洲进口,同时种植园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三角贸易因此繁荣起来;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和香料等奢侈品也出现在全球各地。
在洲际贸易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西欧,他们驾驶船只穿梭于各地,通过控制商业和航运业大发横财,这种世界体系的形成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不平等因素。
世界市场的拓展使新的商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物种交流:欧洲人从把旧大陆的牛、马、羊及他们的农作物(麦子、葡萄、甘蔗、洋葱等)带到了新大陆;而美洲的农作物也传播到了欧亚大陆,如高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还有花生、豆类、西红柿等,这些食物极大的丰富整个世界的食物资源,到现在仍然是人类的基本食物;原产美洲的烟草、可可等农作物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贸易中心和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商业中心地位先是被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取而代之,而伦敦、阿姆斯特丹更是后来居上,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英国
第
3节
重商主义
三 商业战争与商业文明
商业文明的冲击进一步引起了社会观念的重大转变。 事实上,这种变化是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始的,人本主 义和新教伦理打破了旧封建思想禁锢的坚冰。商业革命更促 进了新的观念在商业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并真正成为人们新 的行为准则。 人们彻底放弃了中世纪的道德观念,用商人的观点来研究一 切事物和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关心世俗利益、贪得无厌地 追求利润、在市场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等成为检测人们能力 和德行的惟一标准。在交易活动中,短期行为、重利轻义、 贪得无厌是普遍现象,人人都幻想通过投机与欺骗,在某一 天早上成为财富的骑士,现代的商业道德远未建立起来。
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新兴农场主和工商 业者的壮大,旧式封建贵族的没落,城乡劳动者的进 一步贫困,从而有利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 封建社会的解体。
1500 1510 1520 1530 1540 1550 1560 1570 年份 英国麦价 1580 1590 1600 1610 1620 1630 1640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 的 发展阶段
萌芽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 特点: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处于支配 地位。 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 特点:产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处于支配 地位。 形成时期(19 世纪7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 战前) 特点:垄断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处于支配 地位。
条件
科学技术的支持
航海技术发展 (罗盘、风向 仪、观象仪、 造船技术)
第
1节
地理大发现
1 三 西欧国家的海外探险
走在最前列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
迪亚士,1487年发现好望角
西欧国家 的 海外探险
达.伽马,1497年通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西班牙: 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 麦哲伦1519年进行环球航行
40
20
0
第
2节
商业革命
四 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创新
合伙制的推广
特权公司
特许公司
股份公司
契约公司
早期的股份公司
第
3节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兴起 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 想。 重商主义 mercantilism 随着商业的兴起,尤其是 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作用 越来越大,近代新兴的民 族国家开始奉行重商主义 的政策和观点,引起了社 会观念的重大变化。
Thank you Thank
第
2节
商业革命
1 一 社会商业冲动
地理大发现 对商业的影 响
地理大发现对商业活动产生重 大影响。 在洲际贸易中,处于中心地位 的是西欧,他们驾驶船只穿梭 于各地,通过控制商业和航运 业大发横财,这种世界体系的 形成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不 平等因素。 世界市场的拓展使新的商品出 现在各国市场,引起了广泛的 物种交流 。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 世界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 16世纪末和17世纪
Brand Essence
step1
17世纪
fantasy
中心区:西北欧
半边缘区:也 主要是在欧洲 边缘区:美洲
中心区: 英国和联合省 缓慢发展的地区 法国、德意志等
停滞或倒退: 西班牙、葡萄牙、 意大利、波兰等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中外经济史
第七章 商业革命
第七章 商业革命
地理大发现
商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重点问题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
1节
地理大发现
1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 之前欧洲社 会情况简介
欧洲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到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出现,可以分为两个阶 段,第一个阶段是5-9世纪,社会 混乱,战乱不止。生产力受到巨大 破坏,人民生活在贫穷困苦之中, “黑暗的中世纪”。但是公元9世 纪以后,社会逐渐安定,战争结束。 公元9世纪以后欧洲社会出现很多 重要的变化,封建制生产关系开始 走向衰落。
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
西洋。
继意大利诸城邦后,16世纪中期的安特卫普(“世界 商业之都”)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经济
中心。
第
140
2节
商业革命
英国麦价(克银/百公斤)
120
三 价格革命
100
80
60
价格革命是商业革命最直观的表现。 价格革命产生的原因---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 价格革命对欧洲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第
3节
重商主义
一 民族国家与民族经济 民族国家因商业的原因而兴起。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因商业而兴起 的国家
英国
第
3节
重商主义
二 重商主义的政策和观点
早期重商主义
重 商 主 义
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
相同点: 把货币看做是财富的惟一 形态,把货币多寡作为衡量国 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强调政府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荷兰、英国、法国和丹麦等国的海外 探险。 这些地理大发现产生的经济后果,都 意味着世界市场和贸易规模的扩大, 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 舞台。
第
Hale Waihona Puke 1节地理大发现三 西欧国家的海外探险
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 击,使欧洲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 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三 世界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
边缘区
世界市场
半边缘区
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 料(包括用于铸币和饰物的贵金 属)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 成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 着世界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 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 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还 提供销售市场。 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 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 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 的 形成
世界市场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历史性 的经济范畴,其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 变化。 狭义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 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突破国家的界限, 把从事商品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连成一体。 广义的世界市场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 国际金融、劳务、信息和技术市场等。 早期世界市场的内容主要以各国之间的商 品交换为主。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和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紧密相连的。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 世界两大贸易圈
• 大西洋贸易圈和太平洋贸易圈之间有多方面的联系。 • 首先,金属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大量的美洲金银 经由欧洲到达亚洲。 • 其次,印度纺织品流通到了非洲,被用作黑奴的缠腰 带。 • 第三,来自印度洋深海的玛瑙贝作为货币在非洲一些 地方使用。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晚期重商主义
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
不同点: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 行政的手段,禁止货币输出, 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 买。 晚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 家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 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 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证出 超。
第
3节
重商主义
三 商业战争与商业文明
重商主义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世界财富的总量是既定的, 国际市场是有限的,贸易就是常年的战争,谁在贸易中 占据首位,谁就可以充当战争与和平的裁判者。因此, 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如何从大致固定的国际贸易额中获得 最大利益,如何利用本国的条件造成贸易顺差,从而保 证金银多进少出。商业原因引起的国际冲突集中表现为 对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争夺。
商业发展到13—14世纪,显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地中海贸易区 1. 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 2. 竞争制度的安排。 3. 商业技巧的创新。
北欧贸易区
汉萨同盟贸易 区 东亚贸易区 东南亚贸易区 南亚贸易区
钱币业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来;“记账与划账”的结算制度逐 渐成型;出现了汇票;摸索出了分摊风险的办法;保险业也初露 端倪。
18世纪欧亚贸易重要的变化是许多奢侈品成为了 普通商品,欧亚贸易分为两部分:传统的、缓慢的、 高回报的昂贵的商品贸易和直接的、快速的、低 回报的廉价的商品贸易。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 世界两大贸易圈
大西洋贸易圈 欧洲与美洲的贸易形式截然不同于与亚洲的贸易形式。 欧洲对新大陆的政策是殖民化,对新大陆的殖民拓殖是 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欧洲向美洲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马匹、家具、各 种工具、酒类和其他消费品。 在旧大陆向新大陆输出的商品中,人口是比较特殊的一 项,并且很快成为跨大西洋贸易的特征。 从美洲流往欧洲的主要是金银和其他一些美洲盛产的物 资
第
1节
地理大发现
1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16世纪 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 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 新航线的开辟。
第
1节
地理大发现
1 二 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对贵金属的渴求
动机
近东贸易危机阻碍了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
天文学(地圆学说)
中心区
第
4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 世界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
• 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种区域所扮演的角 色是由劳动分工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不 同的阶级结构,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 界市场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 • 16世纪末,在国际分工出现萌芽的基础上,世界 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区基本形成。
第
2节
商业革命
1 一 社会商业冲动
原动力 :对利润的追求 超额利润存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