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车险时的四大陷阱

合集下载

购买车险时的四大陷阱

购买车险时的四大陷阱

购买车险时的四大陷阱
全险并非全保:一般来说,全险包括有十五六个险种,但是通常汽车4S店给的全险,只有八个险种;电话车险不靠谱;二手车有"身世"问题;出险记录影响续保费用。

在买车时很多销售人员都会向我们推荐购买车险,小编提醒大家重视购买车险时的四大陷阱,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陷阱一:是看似优惠,其实在蒙蔽消费者
一些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利用保险条款的漏洞,给本该上私家车险的个人家庭用汽车上公车险,从而为消费者降低保险费用,殊不知由于公车险和私车险出险索赔规定不同,真正出险时消费者才能最终发现利益受到侵害。

更有甚者,一些保险人员在做这种单子时不给消费者明示,从中赚取保险费用差额。

▲陷阱二:保险人员和修理厂捆绑一体,赚取利润
一般业务人员既是定损员,又是修理厂的合伙人,消费者通过这类人员上保险,往往看似服务很好,其实在保险期满后会发现利益受损。

▲陷阱三:强行搭售其他商业险
其实在汽车保险中,只有第三者险属于必上保险,其他保险是否要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但是在实际的业务
中,一些保险业务人员对各种保险进行捆绑销售,从而谋取利益。

▲陷阱四:扣单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保险代理人员拉到业务后,会根据这位消费者及车的情况,决定这个保单是否上交保险公司,如果没有出险或者索赔额较少,会给消费者出险,否则将对出险推脱,甚至找不到人。

其实车主购买车险只是为防万一,在车辆出事故的时候能有个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柱。

但是某些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人似乎忘记了为车主服务的宗旨,为一些蝇头小利而伤害车主的感情,骗取钱财,如此没有职业素养道德败坏实属不应该。

▲:
车险续保手续有哪些
交通事故负全责情形。

保险常见陷阱

保险常见陷阱

保险常见陷阱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可以提供经济保障和风险管理。

然而,人们在购买保险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陷阱,导致他们在需要保险时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保险陷阱,并提供一些建议以避免这些风险。

一、隐藏条款有些保险公司在合同中隐藏了一些条款,这些条款可能对保险受益人有不利影响。

例如,某些医疗保险可能在合同条款中规定了一些不太明确的限制,导致在理赔时遇到困难。

为避免陷入这些隐藏的陷阱,我们购买保险时应仔细阅读合同,并与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或专业人士沟通,确保自己了解每个条款的含义和保险范围。

二、虚假宣传一些保险公司在宣传中可能夸大了保险产品的优点或者隐瞒了一些不利信息。

例如,他们可能会宣称某个保险产品能够提供全面的保障,但实际上却存在许多排除条款。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还可能以低廉的保费吸引消费者,但在事故发生后拒绝支付索赔。

为了避免这些虚假宣传的陷阱,我们购买保险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并对产品的内容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

三、盲目跟风在亲友或媒体的推荐下,我们可能会陷入跟风购买保险的陷阱。

虽然亲友的经验和建议是宝贵的,但每个人的需求和风险状况都是不同的。

因此,在购买保险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决策,而不是盲目跟风。

四、购买错误类型的保险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购买了错误类型的保险,导致无法获得适当的保障。

例如,某些人购买了汽车保险,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拥有汽车。

为了避免这个陷阱,我们在购买保险时应充分了解各种保险类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选择。

五、未及时更新保单有些人购买了保险后就忘记了及时更新保单,导致在需要理赔时发现保单已经过期。

为了避免这个陷阱,我们应该定期检查保单的有效期,并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更新保单。

六、未充分了解投保细则在购买保险时,我们往往只关注保险费用和保险金额,而忽视了投保细则。

然而,投保细则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具体的保险范围、赔偿条件和免责条款等重要信息。

平安车险四大陷阱

平安车险四大陷阱

平安车险四大陷阱
一次事故被算作两次,车主难享无赔款优待;低价诱保,高价续保央视曝光了平安车险的种种陷阱。

此外,不少保险公司拒保老旧车辆,专家认为,这违反了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拒保某类车辆的保险业务的规定。

陷阱1:拒改信息无赔款优待泡汤
重庆铜梁的车主代女士买了新车三年,只出了一次事故,却被保险公司算成两次,因此多花了保费钱。

2010 年3 月,代女士的车出了个小事故,当年10 月,她获得人保公司315 元的正常理赔。

2010 年保险到期前,她听说平安保险打85 折,于是转投平安电话车险。

由于之前有一次事故,当时她没有享受到无赔款优待。

无赔款优待指的是保险条款中上一保险年度无赔款记录保费优惠10%的规定。

2011 年代女士在平安续保,工作人员告诉她,她有一次事故,还是不能享受无赔款优待。

为何一次赔案连续两年影响享受优惠?保险实务专家潘浩称,这种失误是由于2011 年3 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理赔统计信息的口径调整所导致。

原来中保协是以报案时间为理赔的统计口径,后来调整为以理赔结案时间为统计口径。

假如消费者的理赔正好在这个时段,就可能被重复计算。

专家指出,保险公司只要提交一份简单的修改申请,中保协就可以很容易地在车险的后台进行数据调整。

然而,平安保险却以送小礼物等方法了结此事。

潘浩称,假如消费者连续三年不出险,能享受七折的优惠。

假如这个信息没修改,消费者就难以享受这个优惠。

陷阱2:先哄再宰客户感觉遭算计。

购买车险,要避免四种错误行为

购买车险,要避免四种错误行为

购买车险,要避免四种错误行为近几年,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购买汽车以车代步使很多人形成了共识。

而购买了汽车后,为避免一旦出现意外,能够有“保障”,除强制要求购车者购买的保险外,很多购买汽车者还要购买一些其他车险来进行补充。

可是因为很多购买汽车者对一些车险了解得不够透彻,使自己因自以为是的错误行为,不是不能得到更大保障,就是因超额购买而让自己白白浪费钱财。

对于这些错误行为,假使购车者不能及时摒弃,肯定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基于此,所以****理财网网保险专家现在提出来,以能让购车后买车险者加以改正。

那购买汽车者购买车险时究竟存在哪些错误行为呢?错误行为一:为了节省保费不足额投保。

有一些购买汽车者,本来他的汽车实际价值是10万元、20万元或30万元,可是他们在为自己的汽车购买保险时,却为了节省保险费,故意只购买一半,甚至更少,他们认为,给汽车购买这点保险也已经足矣,甚至即使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其进行解释,他们仍会坚持自己的原则。

其实,这些购买汽车者给自己的汽车不足额投保的行为是完全不正确的。

给汽车购买保险就是为了一旦汽车出险,便会得到保障,但假使购买汽车者不能足额投保,从表面上看可能是省了一些保费。

可是一旦出险,万一发生事故造成车辆损毁,就不会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保险公司只能按比例赔付。

虽说他们确实省了一些保费,但根本与保险公司所能赔付的金额无以抗衡,无法弥补出险后因没有足额投保在保险公司赔付后剩余的损失。

如此说来,对于购买汽车者购买汽车保险时一定要足额,自己的汽车价值是多少就应保多少,这样一来,即使出险购买汽车者也不必担心汽车造成的损失,因为会有保险公司去足额赔付,如此势必也就使汽车购买者对自己汽车的“安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错误行为二:为能得更大保障超额投保。

还有一些购买汽车者,明明自己购买的是低价位的汽车,汽车本身实际价格只值五六万元,但他们在给自己的汽车投保时与那些不足额投保者正好相反,为了让自己的汽车更“值钱”,希望一旦自己的汽车出险后,在保险公司能获得高额的赔偿,却自作主张地把自己的汽车保额比例严重调高,超额进行投保,超额的部分达到一倍、两倍,甚至三倍。

平安车险被揭四大陷阱

平安车险被揭四大陷阱

平安车险被揭四大陷阱调查显示:半数保险公司拒保“大龄车”一次事故被算作两次,车主难享无赔款优待;低价诱保,高价续保……昨天,央视曝光了平安车险的种种陷阱。

此外,不少保险公司拒保“老旧车辆”,专家认为,这违反了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拒保某类车辆的保险业务”的规定。

陷阱1:拒改信息无赔款优待泡汤重庆铜梁的车主代女士买了新车三年,只出了一次事故,却被保险公司算成两次,因此多花了保费钱。

2010年3月,代女士的车出了个小事故,当年10月,她获得人保公司315元的正常理赔。

2010年保险到期前,她听说平安保险打85折,于是转投平安电话车险。

由于之前有一次事故,当时她没有享受到无赔款优待。

无赔款优待指的是保险条款中“上一保险年度无赔款记录保费优惠10%”的规定。

2011年代女士在平安续保,工作人员告诉她,她有一次事故,还是不能享受无赔款优待。

为何一次赔案连续两年影响享受优惠?保险实务专家潘浩称,这种失误是由于2011年3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理赔统计信息的口径调整所导致。

原来中保协是以报案时间为理赔的统计口径,后来调整为以理赔结案时间为统计口径。

如果消费者的理赔正好在这个时段,就可能被重复计算。

专家指出,保险公司只要提交一份简单的修改申请,中保协就可以很容易地在车险的后台进行数据调整。

然而,平安保险却以“送小礼物”等方法了结此事。

潘浩称,如果消费者连续三年不出险,能享受七折的优惠。

如果这个信息没修改,消费者就难以享受这个优惠。

陷阱2:先哄再“宰” 客户感觉遭算计在第二次购买了平安电话车险之后,代女士发现,平安保险给她计算的保费也无法理解。

第一年当她从人保转到平安投保时,她的主要险种都是按0.86的系数计算的,也就是说优惠了14%左右。

而当她第二年在平安保险续保时,保险优惠系数却变成了0.95。

潘浩表示,保险公司在第一年通过较高的优惠把客户拉过来。

但在第二年,又通过较低的优惠从客户身上攫取了较多的保险费。

保险公司的陷阱如何识别

保险公司的陷阱如何识别

应对保险公司1,对方全责提出私了1500,你死活不干,要求走保险,又是吵又是闹又是折腾,定损2200,修理厂要求2400,自掏200.如果你同意私了,拿1500,报保险自己全责,车照样修好一文不掏白赚1500,第二年保费增加800,赚了7002.撞伤一人,送医院,被家属打骂,垫医药费8000。

回家洗洗脸上的血痕。

回头家属要求加10000私了,否则不给你医药发票,保险公司说没发票不给你报销,哦或。

悲剧。

其实你可以不去医院,现场等待交警出具处理意见。

垫医药费就说炒股亏了,现在还欠起外债,等家属告你,告完保险公司全赔,皆大欢喜,你甚至不用出现。

3.撞车了,后面堵起一排车狂按喇叭,对方说我全责,我们退到路边处理,于是停到路边,结果对方马上变脸,说你丫的全责,这时候才想起应该先手机照相。

4.老公指挥倒车,自己一激动,油门当刹车,把老公双腿撞断,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老老实实的上报,保险公司告诉你,老公不陪。

其实你可以换个朋友的车撞。

你懂5.车子在4s保养,保养完了,高高兴兴去取车,哦或,倒车时油门又当刹车(为什么是又=。

=!),撞的稀里哗啦,造成损失4000+,你郁闷的找保险公司,人家礼貌的告诉你,在修理厂发生的事故,俺们不陪。

其实你可以换个地方发生事故,比如小区内和某小树发生亲密接触,你懂。

6.大雨天,早上去happy的去车库取车,发现车库被淹了,顿时泪流满面,赶快上车发动,让自己的车车逃离苦海,一点火,哦或,发动机打不燃。

车没逃离苦海,你也进了苦海,4s店告知,发动机进水,报销,损失5w,你兴冲冲的去找保险公司,别个怜悯的看着你,小姐,驾驶员强行打火导致发动机进水,俺们不陪。

————你不点火,发动机是不会进水的哦亲。

7,在车上放了好多好多玩具,什么宝塔啊,香水瓶啊,小熊啊小猪啊。

有一天差点撞到一个老太,一脚急刹车,香水瓶飞起来干到玻璃又弹到俺额头上。

缝8针,玻璃费误工费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共计3800,保险公司的接线员笑眯眯的告诉你,被车上物品撞坏不赔:如果车辆被车厢内或车顶装载的物品击伤,俺们还是不陪。

车险投保十大误区

车险投保十大误区

车险投保十大误区,你知多少?购买汽车保险已成为众多车主的共识,那么在购买车险时究竟应该购买哪些险种呢?一些车主还比较盲目,小编今天用一句话来概括各个险种,让车主们对于险种有一个了解!1.交强险险种定义:责任限额内赔付他人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

购买指数:100%认知误区:例如撞了人,伤者医疗费2万,交强险可赔付2万,其实,医疗费用交强险赔付最多1万。

交强险遵循分项赔偿原则,每个项目都有限额,死亡最高赔偿11万,医疗最高1万,物损最高2000元。

2.车损险险种定义:赔付需要车主承担的自己爱车的损失,最高赔付额度。

购买指数:95%认知误区:无论车辆哪里出现了损坏,只要买了车损险,保险公司都会赔。

这个理解是错误的,要注意赔付范围。

如果遭遇了爆胎、车身划痕等车损,则不属于车损险理赔范围。

3.第三者责任险险种定义:赔付需要车主承担的交强险不够赔的他人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

购买指数:99%认知误区:额度太高用不上,一些车主在选择时会为了省几百块钱,而选择低额度,这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车险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豪车、第三者伤亡都会是很大的数目。

4车上人员责任险险种定义:赔付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伤亡相关医疗费用。

购买指数:72%认知误区:对于这个险种理解不清晰。

车上人员的具体概念指发生意外事故的瞬间,在被保险机动车车体内或车体上的人员,包括正在上下车的人员。

5.全车盗抢险险种定义:赔付全车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造成车辆的损失。

购买指数:52%认知误区:车买来多少钱,被盗了就赔多少钱!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全车盗抢险最高赔付额度为被盗时车辆折旧后的价格。

6.玻璃单独破碎险险种定义:赔付车辆的挡风玻璃和车窗玻璃发生单独破碎的损失。

购买指数:35%认知误区:车灯、车镜玻璃、天窗玻璃是不可以使用玻璃单独破损险理赔的。

7.自燃损失险险种定义:赔付因线路老化等自身原因起火造成车辆本身的损失。

购买指数:30%认知误区:不可单独购买,这是车损险的附加险种,并且需注意是自燃,不是撞击等事故因素导致的。

汽车保险购买时应注意的六大陷阱

汽车保险购买时应注意的六大陷阱

汽车保险购买时应注意的六大陷阱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保险已成为每位车主必备的保障工具。

然而,在购买汽车保险时,很多人可能会陷入一些常见的陷阱中,导致保险购买不合理或者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本文将介绍六大汽车保险购买时应注意的陷阱,帮助消费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陷阱一:只关注保费而忽视保障内容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保险时,往往只关注保费的高低,而忽视了保险的具体保障内容。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保险购买不足以应对实际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赔偿。

因此,购买汽车保险时,应当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保险的具体保障范围和赔付限制,确保保险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

陷阱二:忽视理赔流程和赔付比例除了保险的保障内容外,汽车保险的理赔流程和赔付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在理赔流程上设置各种限制和条件,导致理赔变得复杂和繁琐,消费者很难获得及时的赔付。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的赔付比例可能相对较低,即使发生事故,最终获得的赔偿金额也可能不足以弥补损失。

因此,在购买汽车保险时,应当选择那些理赔流程简单、赔付比例较高的保险公司,以确保自己能够在需要时及时获得赔偿。

陷阱三:忽视免赔额和附加条款免赔额是指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不予赔付的金额。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保险时,往往忽视了免赔额的设置,导致最终获得的赔偿金额大打折扣。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还会在保险合同中设置一些附加条款,如特殊免赔、特约条款等,消费者往往容易忽略这些条款的存在。

因此,在购买汽车保险时,应当仔细了解免赔额的设置和附加条款的内容,确保自己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

陷阱四:忽视第三方责任险第三方责任险是汽车保险中最基础的保险之一,用于赔偿因车辆使用而造成的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然而,一些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保险时,往往忽视了第三方责任险的重要性,只关注车辆损失险或全险等附加保险。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在发生事故时,无法为他人的损失负责,从而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买车险时的四大陷阱
全险并非全保:一般来说,全险包括有十五六个险种,但是通常汽车4S店给的全险,只有八个险种;
电话车险不靠谱;
二手车有"身世"问题;
出险记录影响续保费用。

在买车时很多销售人员都会向我们推荐购买车险,提醒大家重视购买车险时的四大陷阱,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陷阱一:
是看似优惠,其实在蒙蔽消费者
一些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利用保险条款的漏洞,给本该上私家车险的个人家庭用汽车上公车险,从而为消费者降低保险费用,殊不知由于公车险和私车险出险索赔规定不同,真正出险时消费者才能最终发现利益受到侵害。

更有甚者,一些保险人员在做这种单子时不给消费者明示,从中赚取保险费用差额。

陷阱二:
保险人员和修理厂捆绑一体,赚取利润
一般业务人员既是定损员,又是修理厂的合伙人,消费
者通过这类人员上保险,往往看似服务很好,其实在保险期满后会发现利益受损。

陷阱三:
强行搭售其他商业险
其实在汽车保险中,只有第三者险属于必上保险,其他
保险是否要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但是在实际的业务中,一些保险业务人员对各种保险进行捆绑销售,从而谋取利益。

陷阱四:
扣单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保险代理人员拉到业务后,会根据这位消费者及车
的情况,决定这个保单是否上交保险公司,如果没有出险或者索赔额较少,会给消费者出险,否则将对出险推脱,甚至找不到人。

其实车主购买车险只是为防万一,在车辆出事故的时候
能有个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柱。

但是某些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人似乎忘记了为车主服务的宗旨,为一些蝇头小利而伤害车主的感情,骗取钱财,如此没有职业素养道德败坏实属不应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