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减轻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园家长应对孩子分离焦虑的建议

幼儿园家长应对孩子分离焦虑的建议幼儿园是孩子成长发展重要的阶段,然而不少家长都会在孩子上幼儿园时遭遇孩子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孩子在离开父母或熟悉的人物时产生的强烈的情绪体验,表现出哭闹、担心和不安等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所以产生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而家长作为孩子的依靠和支持者,需如何应对孩子分离焦虑呢?下面是几个建议:1.提前准备。
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可以适当地提前为孩子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带孩子去幼儿园看看场所、了解幼儿园师资力量、参加幼儿园家长会、分类让孩子逐步适应独立生活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2.留下安全感。
孩子的分离焦虑往往源于对父母的依赖和渴望,因此留下一些有安全感的物品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如亲笔写的信、熟悉的毛绒玩具、图片、绘本等,这样孩子在感到不安时可以看看这些东西来安慰自己。
3.有序分离。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家长可尝试与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并且让孩子了解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告诉孩子自己会回来接他,这样慢慢分离,孩子会逐渐接受这个新环境。
4.接触异性朋友。
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的同学及同学家长接触,搭建积极的社交网络,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5.耐心正面回应。
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家长不要急于想办法解决,更不要威胁、打骂或者强迫孩子适应,而是应该以温暖的态度和稳定的心理耐心地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明确自己的需要,以及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问题。
6.给予正向反馈。
当孩子成功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可,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让孩子乐观地面对日后面临的挑战。
补充说明:在以上的建议中,家长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支持和安全感,不要以过于激烈的方式来反应孩子的行为,因为这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
在孩子情绪非常激动时,可以给孩子一点时间适应,然后再重新开始交流。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幼儿园分离焦虑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幼儿园分离焦虑幼儿园分离焦虑是许多孩子在开始上学时可能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
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但通过一些简单而有用的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克服这种焦虑,并使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首先,建立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分离活动。
为了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父母可以尝试一个渐进的分离过程。
开始时,父母可以陪同孩子到幼儿园的门口,与老师和其他孩子打个招呼,然后慢慢地离开一段时间,逐渐延长离开的时间。
这样的过渡过程能够让孩子知道父母会回来,并逐渐适应离开的时间。
其次,创造安全感。
在分离焦虑期间,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这可以通过建立每天的例行与孩子沟通,例如早晨送孩子的时候与他们一起亲吻、抱抱,告诉他们父母会在接送时间回来。
此外,给孩子一个特殊的物品,例如一块家人成员的纽扣或一个抱抱玩具,可以作为孩子情感的纽带,安抚他们的情绪。
第三,积极参与孩子的过程。
父母可以积极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
这可能包括参加家长会、志愿者活动或幼儿园的庆祝活动。
通过参与孩子的生活,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需求,并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此外,与孩子的老师建立积极合作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是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主要照顾者之一,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对解决分离焦虑非常有帮助。
通过定期与老师交流,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和学术表现,并与老师合作制定适应策略。
另外,给孩子鼓励和正面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的时刻,父母可以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知道他们勇敢面对挑战。
同时,家长也应该保持耐心,理解孩子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并逐渐停止焦虑。
最后,如果孩子的分离焦虑持续并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
儿童心理学家或咨询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干预和建议,以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总结起来,帮助孩子克服幼儿园分离焦虑是一个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的过程。
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缓解策略

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缓解策略幼儿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离开家人或主要照顾者的时候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不适应和痛苦。
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分离焦虑可能更为明显,因为他们正在面对新环境和新的社交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1.温和的过渡:为了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环境,可以在入园前逐渐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人员。
例如,可以带幼儿到幼儿园参观,让他们逐渐熟悉园所,了解幼儿园的规则和活动。
3.建立稳定的日常安排:为小班幼儿建立一个稳定的日常安排可以提供他们安全感。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制定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让幼儿知道每一天会发生什么,并帮助他们适应园所的规则和节奏。
4.提供安全感的对象:对于分离焦虑较为严重的幼儿,可以建议家长将特殊的安全感对象带到幼儿园,如抱枕、毛毯或最爱的玩具。
这些物品可以帮助幼儿在不安的时候感到安慰和安全。
5.鼓励沟通和表达情感:老师应当鼓励幼儿表达他们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困惑和不安。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鼓励性的话语与幼儿交流,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的感受,并提供安慰和支持。
6.提供引导和支持:老师在孩子入园的早期阶段要特别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并提供额外的关心和支持。
遇到分离焦虑的情况时,老师可以陪伴幼儿,逐渐引导他们融入园所的活动和社交。
7.建立友好的社交环境:为了帮助幼儿融入新的环境,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鼓励幼儿相互认识和交流。
同时,老师也应该鼓励幼儿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8.给予肯定与奖励:幼儿在适应新环境并克服分离焦虑时,应受到肯定和奖励。
老师可以表扬幼儿的努力和积极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适应和参与园所的活动。
总之,幼儿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通过适当的策略和支持,幼儿可以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建立起安全感。
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和关注也是帮助幼儿度过分离焦虑期的关键。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1、尽快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尽管父母爱子心切,但千万不要溺爱,让孩子尽快学习自己吃饭、自己上洗手间、自己穿脱衣裤鞋子,孩子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就能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信心,从而减轻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2、温柔地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研究表明:坚持一个行动,关键在头三天,如果能坚持21天以上,就能形成一个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想改变都很困难。
所以,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如果家长能够坚持每天送孩子按时上幼儿园,对孩子养成上幼儿园的习惯非常重要。
不要送一天不送一天,让孩子总是产生可以不上幼儿园的希望。
尽管孩子有时候会哭闹,但父母还是要态度温柔地坚持原则。
3、言出必行,不欺骗孩子。
在幼儿园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一妈妈把哭泣的孩子交给老师,然后告诉孩子:“宝贝,妈妈去一下洗手间啊!”然后妈妈忍痛悄悄走出幼儿园。
妈妈以为这只是善意的欺骗,可以减轻孩子分离时的痛苦。
对母亲善意的欺骗并没有减轻孩子的痛苦,而是让孩子的分离焦虑不断增强。
如果父母不用类似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诚实地告诉孩子:妈妈必须离开,因为妈妈要去上班,但是妈妈保证下午三点钟一定来接宝宝。
在下午三点到来的时候,妈妈准时出现在幼儿园。
不断重复这样的分离、重逢,孩子虽然在开始时难以接受,但很快会因为父母的言出必行,而对父母更加信任。
孩子会更快地认识到:虽然面临着和父母的分离,但是父母仍然会在固定的时间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具备了这种稳定的安全感,孩子的分离焦虑自然就会逐步减轻了。
4、调整、处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不仅出现在孩子的身上,也会同时出现在家长的身上。
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哭闹、情绪不稳定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状态。
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不让父母的消极情绪影响孩子,是家长要做的重要功课。
简述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

简述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幼儿分离焦虑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指在与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幼儿表现出情绪紧张、恐惧、哭闹、拒绝离开等行为。
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包括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温暖的分离过程、积极的转移注意力、逐步分离等。
首先,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是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关键。
家长应给予孩子稳定的关爱和支持,增加亲子互信与亲密感。
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感,可以通过建立固定的亲子活动、保持日常规律、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温暖的分离过程是缓解分离焦虑的重要方式。
父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分离的时间和地点,并在分离前与孩子一起度过一段温馨的时间,可以是一起玩耍、阅读故事,或是与孩子互相交换情感。
在分离时也要保持平静、自信和乐观的态度,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或担心,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第三,积极的转移注意力是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方法。
家长在分离时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其他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活动,例如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参加兴趣班或者适龄幼儿园等,让孩子转移注意力,减轻离别时的焦虑情绪。
最后,逐步分离是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一种重要策略。
父母可以逐渐延长离开的时间,先从短暂的离开开始,然后逐渐增加离开的时间,直到孩子适应分离为止。
此外,在分离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选择逐步缩短告别的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离别的过程,减轻分离时的不安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建议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专业人士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认知行为疗法、儿童游戏疗法等,以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问题。
总而言之,解决幼儿分离焦虑需要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温暖的分离过程、积极的转移注意力和逐步分离等方法相结合。
同时,家长应尽量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情感需求,耐心引导他们适应分离并帮助他们逐渐放下焦虑心理,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分离焦虑症的缓解方法

幼儿园分离焦虑症的缓解方法
幼儿园分离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可以通过一些缓解方法来帮助幼儿适应分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逐步适应: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之前,可以先逐步适应,例如逐渐让孩子在外出活动、参加集体活动中与其他孩子接触,渐渐适应与陌生人分开。
2. 建立安全感: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孩子安全感的方式来减轻焦虑,例如在分离时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或亲吻,告诉他们会回来接他们。
3. 建立信任与安全的关系:与孩子的老师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互信关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4. 制定规律的分离方式:家长可以与孩子制定一套有规律的分离方式,例如每天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分离,逐渐增加分离的时间。
5. 制定安全的离别仪式:可以与孩子制定一个离别仪式,比如一同唱歌或做一些特别的动作,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离开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6. 适当安排家庭活动:在孩子比较容易焦虑的时间段,家长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在家庭的陪伴下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放松。
7. 鼓励社交互动:鼓励孩子与其他幼儿互动,参加幼儿园举办的集体活动,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8. 适当延长分离时间:逐渐延长分离的时间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分离过程,但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逐步增加时间的长度。
请注意,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可能需要不同的缓解方法。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密切合作,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然而,对于一些幼儿来说,离开家庭陪伴,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会引发分离焦虑,影响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其次,提前做好适应准备。
在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即将去上学的事情,并向他们解释幼儿园是一个新的学习和玩耍的地方,鼓励他们展现出好奇和期待的心态。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让孩子熟悉园所环境和老师,为孩子的顺利适应做好准备。
第三,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所以教师需要通过亲切的笑容、温暖的语言和关爱的态度来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幼儿感受到园所的温馨和安全。
教师可以多与孩子互动,关心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引导他们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第四,合理引导分离焦虑情绪。
在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时,有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绪。
家长和教师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和不安,同时引导他们学会逐渐独立,建立自信心和自主性。
家长和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第五,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定期参加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活动,了解孩子在园所的表现和情况。
与教师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最后,建立积极的心态。
对于幼儿来说,适应幼儿园生活是一个过程,家长和教师要有耐心和信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更重要的是,要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情绪和态度,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总之,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责任。
通过建立和谐家庭环境、提前做好适应准备、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合理引导分离焦虑情绪、配合园所工作和建立积极的心态,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成长。
幼儿园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

幼儿园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随着幼儿园的开学,许多家长面临着孩子分离焦虑的问题。
幼儿园的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和分离经历可能会使幼儿感到紧张和害怕。
这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陪伴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呢?一、提前准备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让孩子有充分的信息准备。
可以让孩子多看看幼儿园的照片、视频,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让孩子尽可能熟悉、熟悉和适应新环境。
此外,还可以在幼儿园开学前适当加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如培养孩子的交际技巧、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便于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二、建立安全感给孩子建立一种安全感是非常必要的。
在孩子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时,父母可以在旁边陪伴一段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环境,与老师、同学建立起联系和信任。
在孩子难以适应幼儿园时,父母要提供支持和理解,与孩子一同探索新环境,让孩子觉得不再孤单。
可以通过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下,让孩子经历分离并建立对分离的信任与适应外力。
三、逐步放手让孩子逐渐独立会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父母应该逐渐放手,在孩子逐渐适应后,才逐渐离开孩子去完成自己的事务。
尝试慢慢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小事情,如穿衣、拿书包、整理书包等,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此外,父母也可以做一些游戏,如“抱抱熊”,同时充分肯定孩子的勇气和独立精神。
四、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与幼儿园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让孩子更顺利地适应新环境。
与老师沟通,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他们的状况,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指导。
通过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和孩子的特点和优缺点,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
与同学之间互动也是一种好方法,可以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里玩,增加孩子之间的交流。
总之,孩子的分离焦虑期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作为父母,可以陪伴孩子逐渐适应新环境,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逐步放手,并与幼儿园之间的良好沟通,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环境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如何减轻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作者:刘延青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1年第07期
一、什么是分离焦虑及表现
“分离焦虑”主要是指幼儿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幼儿一生中最初的分离焦虑是从幼儿园开始的。
幼儿刚刚入园时每个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分离焦虑会对幼儿身心产生很大的影响。
分离焦虑对孩子身体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定及免疫力下降等方面,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甚至会接连不断反复地生病。
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
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和适应程度,不仅影响了幼儿学习积极性,更对幼儿今后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
1.陌生的人和环境
幼儿入园之初,见到的教师和小伙伴都是陌生的,使幼儿心里感到很不安全。
幼儿在家时时刻刻都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并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依恋着家人,而在幼儿园孩子见到的只是老师和小伙伴,而由于孩子刚刚入园并未形成对这两者的依恋,因此孩子此时心理失去了依恋的对象。
同时幼儿园的环境对他来讲也是完全陌生的,无论是桌椅、玩具还是盥洗室的设备等都与家中不同。
这在使幼儿感到好奇和新鲜的同时,也会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
2.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律化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
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较随意,有的幼儿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规律和习惯,但在幼儿园中不允许不良习惯,这些都使幼儿感觉在幼儿园的生活不习惯、不自在,也因此不喜欢幼儿园。
3.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要求的提高
由于幼儿园是集体教育,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父母或长辈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个或两个教师往往要照顾十几个孩子,这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三、家长如何减少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
1.和孩子一同熟悉幼儿园,了解已入园幼儿的生活
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应当带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及其周围的环境。
让幼儿慢慢产生对幼儿园的好感以及对幼儿园里孩子的羡慕之情有利于幼儿入园时良好情绪的发生。
2.调整幼儿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入园前应该使其生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要随着幼儿的性子,饮食方面一日三餐争取做到荤素搭配,从小就让孩子接触各种食物。
平时生活中每天让幼儿有一定的独处时间或是在家中有一块属于他自己的不在家长视线之内的活动空间(保证幼儿的安全,家长可不时地偷偷观察到的地方)以培养其独立性。
3.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人和新事物,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对亲人的依恋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幼儿成长过程中接触社会的程度有关。
幼儿如果平时较少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和接触外界的事物,在面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就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陌生的人和事,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4.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教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要求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幼儿入园以及今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家长的生活中、与孩子的游戏中或讲故事时、外出游玩时随时都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经常与其交流,积极回答孩子提出的“为什么”,经常鼓励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入园后孩子有了什么需求就可以大胆地和老师说而不是不知道怎样说或不敢说,无形中就减轻了孩子的分离焦虑。
5.尽早入园,坚持接送,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孩子到了三十多个月可选择尽早送幼儿园,入园越晚孩子对抚养者就会越依恋,有的家长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已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还有少数幼儿由于父母的一时不忍心,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导致每次来园都哭闹不止,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帮助幼儿迅速融入集体生活。
6.适时分离,莫要徘徊
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一见孩子哭闹,就赶忙抱抱孩子、哄哄孩子,然后孩子就好了,再要走,孩子就又哭闹,家长欲走又止,或者总是在窗外徘徊,一不小心被孩子看到,孩子又哭闹不停,家长的这些做法加强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和家长都没有任何好处,正确
的做法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告诉孩子下班后来接他,不要犹豫也不能徘徊,马上离开幼儿园,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
7.消除自身的分离焦虑
孩子入园不仅孩子存在分离焦虑,家长自身也存在分离焦虑,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没哭、吃没吃饱、老师对他好不好,等等,其实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在选择幼儿园和老师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个自己信任的幼儿园和老师,充分地相信他们,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做好家园合作,轻松对待孩子入园,不要让自己的心态影响到孩子,因为往往家长越紧张,孩子的焦虑程度越高。
我们要用自己好的心态去给孩子示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