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赠汪伦》

合集下载

【小学必背古诗129首(修改)

【小学必背古诗129首(修改)

统编版1-6年级必背古诗文一年级上册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chán蟾chú蜍shí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qī凄chuànɡ怆cuī摧心肝。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1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下 二年级下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下 二年级下册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苏轼)【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山行(唐代:杜牧)【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6.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7.车:轿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小学语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年级必背古诗80首

一年级必背古诗80首

一年级必背古诗80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诗经的阶段,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很重要。

在学生的启蒙阶段,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必背古诗80首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留存下来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部分是需要我们去努力记忆的。

一年级学生需要背诵80首古诗,不仅是为了记忆这些诗句,更是为了让学生在诗词中体会到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对华夏传统的热爱。

一年级要求学生背诵80首古诗,这些古诗包括了许多经典的名篇,比如《静夜思》、《将进酒》、《登鹳雀楼》等等。

这些古诗词,有的表现了诗人的感情,有的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有的赞美了英雄豪杰,有的描绘了人生的苦乐,有的感慨了时代的变迁。

学生通过背诵这些古诗,可以深刻领略到古人的人生智慧、对世界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80首古诗的背诵对一年级学生的帮助是多方面的。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古诗词的美丽和内涵。

通过背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背诵古诗,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背诵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诗意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一年级必背古诗80首,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力举措。

通过背诵古诗,可以让学生在古诗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美感体验,使他们在文学世界中感受到美和智慧的力量,激发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读、背诵、鉴赏等方式来提高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古诗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新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新教材)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精选11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精选11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精选110首)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

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精选110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1、《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时得秋霜?8、《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绝句(其一)》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绝句(其二)》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赠汪伦》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写作背景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一掷千金而不惜。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

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

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

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

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

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

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

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

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

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鉴赏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

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往。

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

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引得李白大笑。

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

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

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

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琐礼节,看来,李白走
时,汪伦不在家中。

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

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

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

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

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

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的个性。

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

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

他感情奔放,直抒胸,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

"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

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

由此可见,现象是复杂的。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