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度表

合集下载

建筑人员密度常用场所密度计算方法

建筑人员密度常用场所密度计算方法

办公建筑
办公室分为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

(1)普通办公室人均一桌一椅一电脑,不需要太大空间,人员密度取4㎡,如图:
(2)专用办公室分为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

设计绘图室需要专用画板,因此空间需要大些,取6㎡每人,如图:
(3)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为5㎡如下图:
商场
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如下:
其中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上表规定的30%确定。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展览厅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的人员密度以不宜小于0.75人/㎡计算。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如下:根据《商规》3.1.2条。

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59.2%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59.2%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5.3.17.5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5.3.17-1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5.3.17-2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70%x0.80x0.75/100=38.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0.5~0.7)×(0.85人/m2)*(0.65m/100人)=(6.74~9.44)m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100=(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100=(7.32-10.25)m人数按《建规》5.3.17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0.5—0.7,本报告取值0.7(较保守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0.85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0.77;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0.65,地上第三层0.75进行取值。

安全疏散(知识讲座)

安全疏散(知识讲座)

安全疏散一.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

1.人员密度指标①商店的疏散人数=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人员密度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如下表:〔人/㎡〕注: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上表中规定值的30%确定。

②/㎡计算。

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按/㎡计算。

③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④人/㎡计算。

2.疏散宽度指标①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单股人流宽度×100/疏散时间×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②疏散宽度⑴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总净宽度〔m/百人〕,见下表: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20m。

⑵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1 m/百人计算确定。

⑶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⑷电影院、礼堂、剧场的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不小于0.60m/百人计算,且不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每百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见下表〕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⑸木结构简述的疏散宽度〔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⑹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⑺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3.疏散距离指标①公共建筑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⑴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上表规定增加5m。

疏散人员密度、百人疏散指标、疏散最小宽度

疏散人员密度、百人疏散指标、疏散最小宽度

(其他)
设计绘图室 中小型会议室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使用面积6㎡
每人使用面积: 有会议桌不应小
于1.8㎡ 剧场、电影 每人使用面积: 院、礼堂 无会议桌不应小
于0.8㎡
0.56 0.6
体育馆
≥四层 平坡面 阶梯面 平坡面 阶梯面
1
高层医疗 0.9m 1.4/1.5 1.3
外门:1.3m
(其他)
≤2500(一、二级):0.65 其他建筑 0.9
0.75
1 0.75
1 1 0.75 1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 有固定座位的场
有固定座位
所,疏散人数按
的场所
、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 餐所。
实际座位数的
1.1倍计算。
疏散数据归纳
场所 办公室建筑
安全疏散-人员密度
百人疏散宽度
最小净宽(≥)
分类 普通办公室
人员密度 使用面积4㎡
பைடு நூலகம்场所
分类 一二层
密度 0.6
类别 厂房
疏散(安 疏散走道 疏散楼梯 全)出口
0.9m
1.4
1.1
外门:1.2m
研究工作室
使用面积5㎡
厂房
三层
0.8
高层公建 0.9m 1.3/1.4 1.2
外门:1.2m
≤1200(三级):0.85
1.1 1.1
(其他)
≤2500(一、二级):0.75 ≤1200(三级):1
3000-5000:0.43 50001-10000:0.37 10001-20000:0.32
3000-5000:0.5 50001-10000:0.43 10001-20000:0.37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人员密度疏散宽度--注册消防工程师考点归纳

人员密度疏散宽度--注册消防工程师考点归纳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点归纳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
▲疏散宽度技术指标(每百人净宽度):
▲疏散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最小净宽度:
5.5.18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

表5.5.18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5.5.19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内乘客站立人员密度评价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内乘客站立人员密度评价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内乘客站立人员密度评价标准
站席密度乘客拥挤情况评价标准
3人/m2乘客可以自由流动,十分宽松舒适
4人/m2平均每位乘客占有05m×05m的空间,有较大宽松度,乘客可以看书报良好
5人/m2平均每位乘客占有05m×04m的空间,有一定宽松度,部分乘客可以看书报良好
6人/m2
(AW2)
平均每位乘客占有05m×033m的空间,感到不宽松、不拥挤、稍可活动,是舒适度的
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
(定员标准)
7人/m2平均每位乘客占有047m×03m的空间,感到有些拥挤,站席范围有些突破有些拥挤
8人/m2平均每位乘客占有042m×03m的空间,身体有接触,需错位排列,并突破站席范围,
感到比较拥挤
比较拥挤
9人/m2
(AW3)
平均每人占有的空间非常拥挤,需突破站席范围,挤入座区,此情况偶有可能出现(车
辆制造强度必须满足)
非常拥挤
(超员标准)
10人/m2乘客突破站席范围,挤入座区,极为拥挤,难以忍受,影响上、下车行为和总时间,属极
端情况
难以忍受
注:表中乘客占有面积是立席区分配的计算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