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妙笔生花》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湘美版教学内容《妙笔生花》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9课,旨在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以“妙笔生花”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卉,通过描绘花卉的形态、色彩和结构,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花卉的基本结构,掌握绘画花卉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提高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花卉结构的把握: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花卉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
2. 色彩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花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花卉的感受。
2. 新授:讲解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示范如何描绘花卉。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花卉进行绘画实践。
4. 指导: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课题:《妙笔生花》2.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提高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教学难点:花卉结构的把握,色彩的运用。
4. 教具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作业设计1. 必做题: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花卉绘画作品。
2. 选做题:观察身边的花卉,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花卉结构和色彩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遵循了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第九课 妙笔生花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第九课妙笔生花︳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妙笔生花的含义,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掌握妙笔生花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妙笔生花的含义2. 妙笔生花的技巧和方法3. 妙笔生花的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妙笔生花的技巧和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妙笔生花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向学生介绍妙笔生花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b. 展示一些妙笔生花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魅力。
2. 讲解妙笔生花的技巧和方法a. 讲解妙笔生花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b.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妙笔生花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运用妙笔生花技巧创作作品。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评价与总结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b.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妙笔生花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创作一幅妙笔生花的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2. 欣赏一些优秀的妙笔生花作品,思考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妙笔生花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妙笔生花的创作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妙笔生花的理解不够深入,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的绘画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即“如何运用妙笔生花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妙笔生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妙笔生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妙笔生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中锋侧峰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变化的乐趣。
2、初步尝试运用中锋侧锋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水墨画基本技法表现花卉。
欣赏感受水墨画的独特表现方法,感受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儿童水墨画创作的乐趣。
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随意性强,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在经过三下的水墨知识《彩墨游戏》一课的学习后,对墨色的焦、浓、淡、干、湿五种墨色有一定的接触,对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水墨画,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生性活泼,有的学生则生性腼腆,每个学生的感受、认识、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因此要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不要束缚儿童思维的发展,影响儿童那种天真稚趣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另外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水墨画这种艺术形式接触较少,因用笔用墨较笨拙,缺少变化,老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笔法墨法,表现出中锋侧峰通过轻、重、缓、急,画出的具有浓淡干湿特点的线条,引导学生的思维想像的拓展和发挥,追求水墨画灵动的特征。
3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中锋侧峰的轻重缓急,感受水墨画浓淡干湿的韵味。
难点:运用中锋、侧锋的笔法和墨色的变化,创作一幅有趣味的水墨花卉。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学习中锋侧峰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变化的乐趣。
2、初步尝试运用中锋侧锋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水墨画基本技法表现花卉。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儿童水墨画创作的乐趣。
4.1.2学时重点学习中锋侧峰的轻重缓急4.1.3学时难点运用中锋、侧锋的笔法和墨色的变化进行创作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1、我们在《彩墨游戏》中认识了了非常会玩的墨法,她会把墨点、洒、画、泼在纸上,还会浓破淡、淡破浓,甚至还会墨破色、色破墨。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9. 妙笔生花》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9. 妙笔生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9. 妙笔生花》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绘画技巧,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花卉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花卉的图片,以及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他们仍需要指导和启发,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课中进行加强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用画笔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花卉作品。
3.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热爱美术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能用画笔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花卉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绘画技巧和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卉图片、绘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花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卉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花卉是怎么画出来的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然后示范如何绘制一朵花卉,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要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和方法,自行绘制花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9. 妙笔生花》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9. 妙笔生花》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妙笔生花》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和案例,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绘画的热情较高,绘画技巧较好,而部分学生可能在这方面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热爱绘画,乐于创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在绘画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绘画作品,分析其绘画技巧。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创作,提高绘画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绘画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妙笔生花》及相关绘画作品。
2.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绘画技巧。
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和感受。
3.操练(15分钟)学生动手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幅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分析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学设计-第九课 妙笔生花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学设计-第九课妙笔生花︳湘美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九课,主题为“妙笔生花”。
本节课程以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为教材,旨在通过对中华文化传统书法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分类及基本常识,并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审美境界的人。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分类及基本常识。
•通过简单的笔画练习,掌握篆书、楷书的基本笔画,并初步体验书法魅力。
•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专注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知识1.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分类,例如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忠于此朝的官员历时二十年左右,集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最终编制了“六书”规范汉字书写规则,标志着中国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2.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楷书的美感,鼓励出示楷书的模板,向学生表达目的,为后面的笔画练习做好铺垫。
2.2 理论传达1.画板上出示篆书、楷书的基本笔画,向学生简单的解释笔画名称及所需技能要求,例如竖、撇、捺等。
2.通过展示篆书、楷书的范字,让学生感受汉字书法的艺术,让学生了解字帖的价值和利用方法。
2.3 练习技能1.对学生进行基本笔画练习,通过清晰的动作示范和操作讲解,示范文化衫、文化带等楷书笔画的书写方法。
2.强调笔画完成度和规范性,以保证学习效果和实用性。
3.分别让学生完成楷书和篆书的基本练习,以巩固所学。
2.4 实践应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相关书法材料,让学生自由创作他们喜欢的篆书、楷书笔画,纠正漏写或写错的字母。
2.评选出杰出作品,或让学生之间相互欣赏点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历程感。
三、教学小结此次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学设计第九课妙笔生花︳湘美版旨在通过学生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和简单的笔画练习,培养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
同时,通过分组自由创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书法艺术技巧和经验,并增强其学习成就感和历程感。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九课《妙笔生花》教案02

《妙笔生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绘画的简单知识,知道古人“墨分五色”的表现方法。
2、能利用折叠的纸巾为工具描绘不同的点、线、面及墨色变化来表现花的效果。
3、在尝试、实践、探索中感受水墨造型的趣味,初步培养对水墨国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水墨绘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工具的熟悉和控制。
教学用具:水、墨、颜料(红色、绿色)、纸巾、宣纸、报纸、调色盘及课件。
教学过程:一、“妙笔生花”一词的由来。
学生根据课前资料的收集进行介绍。
教师总结:成语出自唐代冯贽《云仙杂记》一书中:“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在词义中,更是体现了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表现。
二、妙想添画:初识水墨。
1、带墨点的纸。
教师出示一张带墨点的纸,强调“变废为宝式的妙笔生花”:“谁来出出主意?”学生谈设想。
2、展示本节课工具,寻找我们的“妙笔”。
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巾折叠,制作工具笔。
4、学生展示试画。
教师根据试画作品讲笔的使用:“不同角,不同力度组合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
”5、尝试:用纸巾绘画点、线、面。
学生简单介绍笔的使用,并谈对纸张的初步感受,教师提醒绘画时对水、墨的控制。
三、欣赏、感受:中国水墨绘画中的花卉作品。
学生谈直观感受并在观察中寻找画面的点、线、面元素。
四、《牡丹图》中的墨色变化。
1、出示水墨《牡丹图》,并与牡丹花照片对比,思考:如何表现花瓣的色泽变化?2、介绍古人理论:墨分五色。
出示五色课件图:焦、浓、重、淡、清。
师:通过墨与水的调和产生墨色的深浅变化,通过用笔产生渐变、层叠的效果,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
3、学生尝试:(1)、出示课件要求:A、先墨后水;B、先淡后浓;C、先墨后色;D、先勾勒后涂色。
学生理解画法,并选择任意两种尝试画花。
教师提示:清洁的保持,作品、工具的放置。
(2)、组内交流绘画方法和效果。
(3)、选择一幅花添画枝叶。
4、学生展示、介绍。
利用了那一种墨色方法?五、小组创作:瓶花。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妙笔生花-湘美版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妙笔生花-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妙笔生花》。
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花朵,观察花朵的结构、色彩、形态等特征,进而运用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美感的花卉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花朵的结构、色彩、形态等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花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花朵的结构、色彩、形态的观察与表现。
2. 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
3. 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示范作品、绘画工具(彩笔、水粉、画纸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盘、画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花朵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花朵的结构、色彩、形态等基本特征,示范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花朵的特点。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绘画工具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
板书设计1. 《妙笔生花》2. 内容:花朵的结构、色彩、形态、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创作技巧等。
作业设计1. 课后创作一幅花卉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2. 观察身边的花朵,记录下它们的特点,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花朵,观察花朵的结构、色彩、形态等特征,运用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
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美术《妙笔生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2、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3、使学生感受并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教学难点: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用具准备: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旧报纸、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欣赏《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学生:…
师:那大家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呢?生:…
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生:…
师:老师带来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片段,大家在看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这部动画片的是用我们知道的哪种绘画形式表现的?
(播放动画片片段)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绘画方法。
(多媒体出示课题:妙笔生花)
二、新授
(一)欣赏大师作品,渗透国画构图知识。
大家知道,中国画是我们国家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今天我们有幸找到了一些中国画大家、名家的作品,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名家作品图片)
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去欣赏作品:
水墨画的构图与我们日常的构图有什么不同?
你对这些作品的配色有什么感想?
师:请大家说说,欣赏完这几幅画,你对中国画的构图和色彩有什么认识:
师:中国画的布局讲究留白,多样统一,画面要有均衡感,点线面达到和谐统一,色彩讲究随类赋彩。
(根据示范作品讲解)水墨画的色彩丰富,干湿浓淡效果各异,颜色与颜色的交互润泽,会给画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二)课件展示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绘画笔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认识一下中国画的写意画的定义:
多媒体出示,教师讲解,学生观赏:
水墨写意画的定义。
师:写意画是一种叫粗放的画法,它以意造型,笔墨简练,作画一气呵成。
大写意和小写意的区别:
写意花鸟又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两种,小写意用笔较细,作品注重形似;大写意笔势豪放,用墨如泼,于是也称泼墨。
师:笔杆在纸面上直上直下或稍加旋动或颤动叫点,大笔点下或拖动短线的状物手法叫厾,点厾法落笔成形,用笔简练生动,是写意花鸟经常运用的用笔技法。
师:大家来看看这些笔法是如何运用到绘画中去:
多媒体播放点厾法画柿子。
(三)试一试,展示绘画步骤
了解了这么多的国画知识,我们来看看我们手中的宣纸和毛笔亲密接触后会出现的效果。
(教师示范)我们所选用的纸张是宣纸里面的生宣,它具有吸水效果好的特点,根据水墨干湿的特点它的画面会呈现出各种的韵味。
我们所用的毛笔为羊毫和兼毫,羊毫笔吸水性强,适合画大面积的泼墨。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
用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
用墨:浓、淡、干、湿
线条:长短、粗细、疏密、穿插
示范作画,学生观察。
三、布置作业:运用线条的组织变化和墨色的不同,大胆创作出一幅花卉
图,看谁画得最大胆,画得最生动。
老师要把优秀的作品挂在黑板上的百花园中。
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大胆想象创作。
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对学生的作品,优点给以肯定,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四、交流赏析,总结延伸:
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让自己觉得很棒的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
3、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
4、总结延伸:尝试用课堂上学到的技法画一画其它的花卉图。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不仅欣赏了大自然中美丽的花卉图,感受了画家们创作的作品,还大胆描绘出一幅幅富有创意的花卉图,整座花园在你们的手中创造出来了,春天也在你们的笔下诞生了,你们真的做到了妙笔生花,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美,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睛,就能发现她。
回家后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画一画其它的花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