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2. 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3. 能够利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地图和资料;3. 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新航路的开辟,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二、新知呈现(15分钟)1. 通过PowerPoint课件,教师介绍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包括商品贸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师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包括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影响。
三、讨论与交流(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冲击。
四、案例分析(15分钟)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资料和地图描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并深入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冲击。
七、课堂反思(5分钟)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从经济、贸易、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
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知识点一东方的诱惑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广泛流传,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商路,发财致富。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政治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精神动力: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
(3)技术条件: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
知识点二开辟新航路1.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1)1487年,迪亚士率领帆船抵达非洲最南端。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开通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2.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1)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
以后又三次西航。
(2)1519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对欧洲的影响(1)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
(2)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对美洲、非洲、亚洲的影响(1)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2)对非洲: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3)对亚洲: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3.对世界的影响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史料一500年来西班牙国王对哥伦布推崇备至①,曾授予海军上将军衔,册封为“发现新土地的世袭总督”,称他为“发现新大陆的英雄”“给美洲带去福音和文明的救世主”等等。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之际,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市为他举行纪念大会。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冲击

国别 成就
方向
葡 萄 牙
1487
迪亚士
葡 萄 牙
到达非洲最南端 的好望角。
到达印度,开创了东 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 之路。
向 东
1497 达伽马 意 大 利 葡 萄 牙
西 班 牙
1492 哥伦布 1519 1522
到达美洲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环球航行。
向 西
麦哲 伦
4、影响:
⑴对欧洲的影响:
①商业革命——加强了欧洲与各大洲的 经济联系;传统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 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价格革命——金银价值下降,工商业 品价格上涨;新兴资产阶级获得暴利,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 本主义的发展。
1、初步发展原因: ①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实业救国的热潮。 ③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的促进。 ④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 步破坏中国的小农经济,客观为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表现:
实业家:南张(张謇)北周(周学熙) 荣氏兄弟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
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①崛起
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 18世纪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
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 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②殖民 活动
组建商业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黑奴贸易
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廉价劳动力 是对非洲人的摧残和经济的破坏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曲折发展 1.较快发展(1927-1936年) 2.抗战时期(1937—1945):民族工业遭 到沉重打击 原因:日本经济侵略和国民政府实施 “经济统制”政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复习练习含答案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的开辟中( )A.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 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2.“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A. 宗教改革B. 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开辟D.汽船发明3. 美国学者洛温在其所著的《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指出:哥伦布这个英雄形象的塑造是美国教科书中最著名的谎言。
哥伦布之所以被描绘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英雄,是因为他(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C.领导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D.是美国立国建制的功臣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5.“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6.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b. 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对中国的冲击c. 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d. 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等资源展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地理和社会结构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资源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c.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让学生认识到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b. 引导学生理解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意识c.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对工业文明发展和对中国的冲击。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地理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意识。
三、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学习准备(15分钟)a. 让学生提前准备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资料,包括书籍、文章、图片、视频等b.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类型的资料,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Step 2 概念导入(5分钟)a.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b. 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地理和贸易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Step 3 小组合作(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b.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展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地理和社会结构的影响c.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Step 6 总结反思(10分钟)a. 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重要意义b.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四、教学手段3. 讨论和总结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让他们理解新航路开辟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对中国的冲击五、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重要影响,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意识。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节《新航路的开辟》参考教案1 岳麓版必修2

基督教自称是全人类的宗教,有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的要求。
伟大的行动来自于伟大的思想,那么思想方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
(这一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就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强调和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要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所以探险家为获得财富不惜冒险寻找新航线
(四)、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设计制作多媒体材料。
(五)、教学过程:新航路的开辟
导入
①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奥运圣火传遍五大洲的135个城市,他们如135颗珍珠紧紧连成一个整体。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更是用“同一”表达了“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同享文明成果的梦想”。歌星“刘欢演唱的奥运会歌曲《我和你》”又唱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是啊,现在的世界真是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如生活在地球村里一样,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不过是地球村里的村民而已,今天世界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那么,五百多年前的世界是怎么样子呢?
分析:“商业危机”?主要是指在东西方贸易中因为商路不畅、货源短缺或转运成本过高导致东方商品在欧洲市场上价格猛长,欧洲人慨叹为商业危机。高额利润使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蹊径,通往东方;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甚至劫掠商旅,直接导致西欧人想开辟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三、
影响
【展示材料】1992年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
问题6: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总结归纳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1.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通过这些航路远洋商业活动频繁,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贸易扩大,同美洲联系密切,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二、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所取代。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西欧开始崛起)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1. 引言1.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这一主题下的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掌握海上贸易的发展历程,了解葡萄牙的远航探险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认识中国在新航路贸易中的地位及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启发学生对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思考,激发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互动关系和经济贸易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的达成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促进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中国在新航路贸易中的地位。
我们将学习关于海上贸易的发展,了解海上贸易在工业文明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深入了解葡萄牙的远航探险,探讨葡萄牙如何开辟新航路,并且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新航路的开辟,包括新航路的具体路径、意义和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中国在新航路贸易中的地位,探讨中国在新航路贸易中的角色和影响。
我们将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将深入了解工业文明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
1.3 教学重点1. 理解海上贸易在工业文明崛起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海上贸易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2. 熟悉葡萄牙的远航探险,了解他们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3. 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贸易和地理知识的影响,了解新航路的重要意义。
4. 掌握中国在新航路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理解中国面对新贸易格局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5. 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掌握新航路引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对中国的影响及其现实启示。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掌握中国与西方在新航路开辟中的互动关系- 能够解释新航路开辟对近现代中国的意义2.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对新航路的互动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能力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让学生简述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欧洲在近现代时期的探索和开拓历程,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 带领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包括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加速欧洲对世界的殖民掠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等方面。
- 介绍中国与新航路的互动关系,包括中国出口大宗商品、输入西方文化、经济社会变革等方面。
- 引导学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思想文化的冲击、政治体制的转变等方面。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就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展开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自行查找资料来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巩固和拓展- 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意义的深入思考,包括探究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 带领学生展开与其他小组的对话,比较各组的观点和结论,形成全面的认识。
5. 总结和展望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提出不足和疑问,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对话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充分,确保能够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2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是……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由此可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故选D项。
【答案】 D
2.“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 )
【导学号:72040046】A.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B.是西欧远洋航行的精神动力
C.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差距
D.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
【解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是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传播天主教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马可·波罗行记》问世于西欧社会出现“寻金热”之前,因此,A、B、C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 D
3.下列文物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表现在( )
星盘向标
A.地理知识的进步B.造船技术的进步
C.航海技术的进步D.天文知识的进步
【解析】指示方向属于航海技术方面,故选C项。
【答案】 C
4.“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导学号:72040047】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
C.新航路开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材料的含义是新航路开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C项符合题意。
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 C
5.“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
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解析】“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说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故A项错误;“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说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但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全面解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不属于辩证方法,故C项错误;材料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对美洲、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6.很多史学家把公元1 500年前后作为全球一体化的开端,这可能是因为公元1 500年前后( )
【导学号:72040048】A.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欧洲同其他地区开始经济文化交流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互隔绝状态,人类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A项正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B项错误;C项错在“开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18世纪下半叶,D项错误。
【答案】 A
[能力提升]
7.“1520年11月28日……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零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解析】通过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出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据此排除A、C两项。
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B
8.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上述改变( )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解析】“两个大陆相遇500年”,实际是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尊重各地区不同的文明,承认文明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答案】 D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2040049】材料在当年麦哲伦遇难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牌。
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
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
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
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1)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
(2)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问,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即可。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即可。
【答案】(1)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及火药武器技术的进步。
(2)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