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种业发展现状与育种对策(11农学院)
大白菜品质育种研究现状

大白菜品质育种研究现状作者:王艺徐巍来源:《吉林蔬菜》2008年第02期1大白菜在我国的地位大白菜原产于我国,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蔬菜之一。
我国大白菜的特点是种质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产量高,耐贮运,供应期长,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种植简易、省工、成本低、价格低廉,在我国菜篮子中占重要地位,所以大白菜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蔬菜市场供应和人民生活,是名副其实的大众化蔬菜。
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为633.8万公顷,大白菜播种面积为62.0万公顷,占全国播种面积的9.7%;2003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上升到1795.3万公顷,白菜播种面积269.9万公顷,占蔬菜播种面积的15%,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18.8%。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种类日趋丰富,大城市大白菜消费量虽有所减少,但由于大白菜深得中国人民得喜爱,所以在蔬菜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寒冷季节较长、生活水平较低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大白菜的生产和供应仍占主要地位。
2我国大白菜品种育种研究概况大白菜品质包括商品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商品品质指外观形态、色泽、包球方式、个体大小、整齐度与结球紧实度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品质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
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对消费者食用更具有实际意义。
风味品质包括生食脆嫩、味甜、熟食味鲜、易煮烂;营养品质则主要是指白菜内含营养成分的多少,如蛋白质、糖、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元素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要求也会愈来愈高。
近20年,我国育种工作者也注意在品质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果。
刘绍渚在1986年对胶白二叶等8个不同类型的大白菜品种,化学分析了17种氨基酸的含量。
结果表明,大白菜的风味与谷氨酸等主要氨基酸的含量有关。
赵义平等在1987年研究指出,大白菜的风味品质与蛋白质、还原糖、粗纤维相关极显著;与固形物相关显著;与维生素C、水溶果胶、叶绿素无显著相关。
我国蔬菜育种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探析

我国蔬菜育种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探析王立平,王丽珍,郭寿明(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山东青岛 266600)摘 要:我国是蔬菜种植大国,每年用种需求量极大。
然而,我国蔬菜育种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
文章针对现实情况,分析了我国蔬菜育种研究的优势,并提出建立市场化的育种体系,以准确选择育种突破点、完善育种产业链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蔬菜 育种研究 困境 对策我国不仅是蔬菜种子的需求大国,也是蔬菜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然而,我国蔬菜在与国外品种竞争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大蔬菜,小种子”等现实困境。
客观地分析蔬菜育种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挖掘造成困境的原因,可以有效提高蔬菜育种研究水平,增加产业链,形成竞 争力。
1 我国蔬菜育种研究的现实困境1.1 育种定为长期“以粮为纲”,弱化蔬菜在我国蔬菜的育种研究主要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完成,而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因此育种研究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蔬菜育种的经费来源于政府的宏观控制影响较大,这就造成政府支持的育种有很多科研资源,反之会受到限制。
“以粮为纲”的育种方式,给粮食和蔬菜之间带来很大的差距。
1.2 科研力量过度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有限的蔬菜育种经费过度分散在不同单位和人员之间,造成低水平重复,这就很难形成合力。
除此,科研人员之间也存在过度分散的现象,造成长期1人研究多个品种的局面,进而使资源浪费或科研空白,无人进行研究。
1.3 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我国蔬菜生产开始大面积推广设施农业和反季节蔬菜,这对品种的生长环境、耐储存性、品质以及外观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蔬菜育种的科研方向和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由于我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不足,使国外种子公司趁机而入,在我国消费市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2 我国蔬菜育种研究优势2.1 种质资源丰富对于蔬菜育种的来源,丰富的亲本才是关键,这决定了育种的研究空间。
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气候条件,所以适合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生长,野生品种也比较多。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作者:徐凌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2期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生物育种,是指利用分子育种、合成生物、细胞工程育种、胚胎工程育种等一系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深度挖掘利用生物基因资源,培育、生产和应用性能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種。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生物育种产业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对于显著提升育种效率、破除欧美对我国技术垄断、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打赢我国种业翻身仗意义重大。
一、生物育种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一)生物育种是支撑未来现代种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核心是生物育种技术的竞争。
其基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理论,通过先进生物技术应用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有利于克服传统常规育种大多依赖育种家经验,育种效率低、精准度差、育种周期长的不利因素,显著提升育种产品在成本、价格、品质等方面的竞争力。
抢占生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生物育种是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生物育种技术则是发展现代种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支撑。
从现状来看,国内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生物育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灾害损失,培育优质、高营养、高产、稳产、多抗、便于机械化管理的农作物新品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
大白菜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大白菜的种植技术与方法大白菜是我国传统的蔬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蔬菜之一。
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一、选种选种是大白菜种植的第一步,选好的种子能够保证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
在选种时,应选择品种优良、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
同时,应注意种子的纯度和萌发率,以确保种子的质量。
二、育苗大白菜的育苗期一般为20-25天,育苗时应选择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苗期的健康生长。
三、田间管理大白菜的田间管理包括土壤处理、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土壤处理方面,应注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和缺氧。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的肥力和大白菜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在浇水方面,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大白菜的生长需要,适时浇水,避免水浸和干旱。
在除草方面,应及时除去杂草,以保证大白菜的生长环境。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以保证大白菜的健康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大白菜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菜蚜、菜青虫、菜蛾、黑斑病、炭疽病等。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在物理防治方面,可以采用覆盖网、黄板、黄水等方法。
在生物防治方面,可以采用天敌、微生物等方法。
在化学防治方面,应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和大白菜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总之,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才能够保证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农民朋友的经济效益。
大白菜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大白菜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大白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强的适应性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为了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不断探索和应用各种高产种植技术,并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大白菜的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大白菜的高产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和改良:大白菜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要进行土壤酸碱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酸碱中和处理。
同时,可以施加有机肥料或矿物肥料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2. 种子选择和处理:选择优质、抗病虫害的大白菜种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可以用温水浸泡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浸泡后的种子要经过晾干,以免发霉。
3. 合理的密植和间隔:大白菜的密植和间隔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适合的密植为每亩2万-3万株,行距为50-6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
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密植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4. 合理施肥:大白菜的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需求来确定。
在生长初期,可以施加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根系和叶片的发育。
中后期可以增加追肥,如钙镁肥,以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虫害能力,并增加产量。
5.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湿、增加光照等,有利于大白菜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地膜也可以防止杂草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大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1. 病害防治:大白菜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软腐病、炭疽病等。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加强通风排水等措施。
病害初期可以喷洒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2. 虫害防治:大白菜的主要虫害有菜蚜、小菜蛾、蚜虫等。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如利用天敌昆虫和寄生性线虫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同时也可以喷洒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总结: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改进。
大白菜种植市场分析报告

大白菜种植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本报告将对大白菜种植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当前种植现状、市场需求分析以及种植技术与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为种植户和相关行业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可以为大白菜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会介绍整篇报告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概述大白菜种植市场分析报告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本报告的结构和整体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在正文部分,将会分别介绍大白菜种植现状、市场需求分析,以及大白菜种植技术与趋势。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大白菜种植市场的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结论部分,将会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给出相关的种植建议,最后对整个报告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报告将全面分析大白菜种植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大白菜种植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深入了解大白菜种植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对大白菜种植技术、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增长机会的分析,本报告旨在为种植者和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市场参考和种植建议。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研究,能够为大白菜种植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和见解,促进大白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活力。
1.4 总结总的来说,通过对大白菜种植市场的分析报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白菜种植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
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为大白菜种植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大白菜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市场营销等方面,以期为大白菜种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国内外大白菜育种研究概况和展望

全里蔓薹鎏生堕垫兰查堕笙叁一——吴小洁等.大葱黄矮病毒的分离提纯及初步鉴定.科学通报,1985(1)VanDijk.PSurveyandcharacterizationofprotyvirusesandtheirsffalnsofAlliumspeciesNethjPLPath99supplement1993(2)刘红梅.葱病毒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1995林忠平等.从大葱的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植株植物学报.1982(6).张松.张启沛大葱花蕾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25(3):277—282张松,张启沛利用大葱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微繁的研究.园艺学报。
1995。
22(2):161—165张松,李纪荣等.分葱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的研究园艺学报,1997,24(3):284—268卢育华主编蔬菜栽培学各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5—137吴淑芸韭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优势育种.山东蔬菜(何启伟等主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73--81李永华等.不同韭菜体眠特性研究,中国蔬菜,2002(2):17—19.佟成富、巩佩芬韭菜杂交种“阜丰~号”的选育报告.辽宁农业科学1998(2):53—55马树彬,杨宛玉中国韭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中国农学通报,1996,12(3):27—29LeonardM.Pike.OnionbreedingVegetableCropBreeding(MarkJB).AVlPublishingColnc1996:358·394谭其猛编著.蔬菜育种.农业出版社.1980Jones,H.A.,Clarke,AE,andStevenson,FJStudiesinthegeneticsoftheonion0IliumcepaL,)PmcAmSoc.HorticSci1944,44:479—484Jones,HA,PetersonCEComplementaryfactorsforlighoredbulbcolorinonionsProcAmSoc1952,59:457-459EL—ShafieM..w.,andDavis,G.N..1967InheritanceofbulbcolorintheAlliumcepaLHilgardia,1967。
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分析

河南农业2023年第7期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花科蔬菜的地块连作。
制种田整地每667 m 2施加磷肥30~40 kg、钾肥10~20 kg,腐熟农家肥3000~4000 kg 作基肥,并深耕、耙平、做畦。
(二)规范定植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每667 m 2种植3500~4000株,行距40~50 cm,株距33~40 cm。
定植后要浇透水,并及时覆盖地膜保水保温,保证有效缓苗。
定植后至开花前30天左右,需中耕除草2次。
全田有3/4种株花薹均长至10 cm 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盛花期前,根据种株长势适时追肥,每667 m 2追施复合肥15 kg。
(三)花期管理白菜类蔬菜种株花期需密切观察杂种一代各亲本的生长特性、抽薹时间,当各亲本间存在明显差异时应及667 m 2放置1箱蜂,放小菜蛾、50%甲霜灵·锰锌2~3次,间隔7 d 喷施1次,2~3 d,降低种子库存放前预先做好包装及加工用具的清理工作,严格将种子储存温度控制在20℃以下,做好储存区域的通风、防潮措施,保证种子在低温环境下分类存放。
种子存放期间,要定期检查,做好储存室内的灭虫、灭鼠措施,并且防止种子发霉、变质,保证入库种子质量达标。
四、结论通过整合多类杂种育成经验,采用设置隔离区、选种去杂方法规范制种技术,围绕培肥地力、规范定植、花期管理三个方面细化制种田管理要点,并聚焦病虫害防治、种子收打与储存等环节,落实种子健康控制,有效实现良种繁育目标,为白菜类蔬菜选种优化提供示范经验。
(责任编辑 程丽红)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 :不必要;○ :必要;●要求极高
晚抽薹性的人工控制环境下的鉴定方法
萌芽种子于3℃条件下处理20天,播种在 20~22℃的温室中,夜间补光至16hr,补光 光强 6000~8000 lx。综合考虑显蕾、抽薹、 开花性状,以抽薹指数作为形态鉴定指标, 采用6级抽薹调查分级标准、5个晚抽薹等级, 评价品种的晚抽薹性。
13.4
14.514.9 15.1
15 14.914.714.4
13.3
12
12
10.7
10
9.6 9.7
8
6
4
2
0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00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1990-2007年我国大白菜占整个蔬菜栽培面积的比重
播种面积排在前12名的省份(2006年)
近年我国白菜育种概况统计 (2001-2009年)
• 北京市
审定品种83个,其中春播品种25个,夏播 品种10个,秋播早熟品种17个,秋播中晚熟 品种27个,娃娃菜品种9个。
• 山东省
审定品种47个,其中春播品种9个,夏播品 种11个,秋播早熟品种15个(包括娃娃菜品 种2个),秋播中晚熟品种12个。
中国大白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种 需求和育种对策
张凤兰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大白菜在国内外的地位
• 在中国,约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5% • 日本、韩国、朝鲜为重要蔬菜 • 欧美的消费量上升 • 我国白菜出口量上升
一、中国大白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栽培面大,分布区域广
面积(万亩)
1990-2007年我国蔬菜和白菜播种面积
• 黄萎病-在日本部分地区发生
抗逆育种
• 耐热 • 耐寒 • 晚抽薹 • 抗干烧心
耐热育种
• 我国80年代后期开始此项工作 • 引进品种夏阳、白阳等发挥较大作用 • AVRDC对我国耐热育种贡献较大 • 我国耐热大白菜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 • 对耐热性室内鉴定方法、遗传、生理生
化机制研究较多。
30000 25000 20000
20020
26930
27324
15000 9507.5
10000
5000 1300
3031
3934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年份
白菜 蔬菜
16 14 13.6 13.1
斑或软腐病中的一种 • “九五”-筛选多抗育种材料、多抗性鉴定方
法 • “十五”-主要是多抗育种材料的筛选和多抗
品种的选育 • “十一五”-针对新的病害(根肿病、黄萎病、
干烧心病)的育种工作
病理研究
• 病毒病-7个株系群 • 霜霉病-7个生理型 • 黑斑病-5个致病类型
其他病害
• 根肿病--日本研究较多,育成品种多数 有CR基因,是从欧洲芜菁中导入的抗性 基因。根肿病在我国南方有上升趋势, 应引起育种者的重视。
云贵地区: “鲁春白一号”、“津绿60”等;
内蒙、山西、河北、天津:“太原二青”、 “津绿75” ”、 “ 津绿78”等。
今后品种需求的变化趋势
➢春夏反季节大白菜需求增加 ➢耐贮运品种的发展 ➢优质品种增多 ➢中小型品种 ➢加工品种
白菜杂交育种途径
• 高代自交系 • 自交不亲和系 • 雄性不育系
苗龄25天的娃娃菜苗 地点:平谷东高村
育苗盘需架空,控水控肥 地点:平谷东高村
地点:平谷东高村
通州永乐店三垡村春季娃娃菜生产: 机器播种、喷灌
近年我国白菜育种概况统计 (2001-2008年)
• 全国审定(鉴定)
2001-2008年通过全国审定(鉴定)的品 种共计55个,其中秋播早熟品种23个,秋播 中晚熟品种32个。
近年审定品种的情况分析
• 审定品种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尤其是适于 反季节栽培的春夏播品种的数量增长迅速。
• 报审单位增多,除国家和省市级科研单位外, 民营企业和国外种子企业的报审也占了很大的 比重。
• 选育品种体现优质化、专用化、特色化和多样 化
目前在我国推广面积较大的大白菜品种
华北和东北地区:“北京新三号”、“丰抗78”等;
1、山东 2、河北 3、河南 4、广西 5、广东 6、江苏 7、湖北 8、湖南 9、贵州 10、云南 11、黑龙江 12、辽宁 合计:
396.6 376.6 296.4 271.2 261.3 214.5 209.5 192.9 192.7 172.6
170.1 168.7 2878
单位(万亩)
(二)实现了周年栽培、周年供应
长江流域:“改良青杂三号”、“德高一号”等; 河南和西北地区: “秦白二号”、“郑白四号”和“丰抗70” 、小杂60号等;
江浙地区: “早熟5号”、“小杂56号”等;
广东、海南: “正暑一号”、“京夏一号”和“早皇白”等;
福建和台湾: “夏阳”、“庆农50”等; 在高海拔地区: “金峰” 、“强势”、“春夏王”、“春大将 ”、“健春”等 晚抽薹白菜品种;
晚抽薹育种
• 日本、韩国育种较早,不少品种如“春夏 王”、“强势”、“良庆”、“春大将” 等引入我国后获得成功,反映良好。
• 我国起步晚,90年代才开始育种工作,目 前推出的品种已具备晚抽薹,抗病毒病和 干烧心病比国外品种有所提高。
• 晚抽薹机理:
– 基本营养生长型 – 低温要求型 – 长日要求型
• 全国形成了几个优势产区
1、黑龙江、吉林的加工大白菜产区, 2、辽宁、北京、河北、山东的秋大白菜产区 3、河北、内蒙坝上地区、鄂西山区、秦岭山区、 甘肃的春夏季大白菜产区 4、云南、贵州的越冬大白菜产区
(三)栽培模式和消费模式不断发 生变化
• 大球用白菜 • 苗用大白菜 • 娃娃菜 • 小型白菜
– 核不育系--核基因互作 – 异源胞质--Pol CMS, Ogura CMS,芥菜
胞质
• 多倍体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 核雄性不育
– 单隐性核不育系 – 单显性核不育 – 核基因互作
• 异源胞质雄性不育
– Pol CMS – Ogura CMS – 芥菜胞质
抗病育种
• “六五”-病毒病 • “七五”-病毒病、霜霉病 • “八五”-病毒病、霜霉病和黑斑、黑腐、白
十字花科作物的抽薹开花特性
发 基本营养生长相 低温感应相 高温长日感应相
芽
0-5级
0-5级
0-5级
0:无,1:极短;2:短;3:普通;4:长;5:极长
芸薹种不同品种的抽薹开花特性
品名
低温要求性
菜心、奶白菜、
×
黑叶白、华南
型白菜
长日要求 性
×
低温感受性 ○
普通白菜
○
×
○
晚抽白菜
●
×
○
晚抽油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