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导游词3篇(最新篇)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精选8篇)_天下第一关导游词推荐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精选8篇)_天下第一关导游词推荐天下第一关导游词(精选8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天下第一关导游词天下第一关导游词(一)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关口---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是震撼全世界的古代建筑物,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游览的时候,请大家保护环境。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天下第一关广场,抬头远眺,一座雄关展现在眼前,那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了。
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箭楼,楼高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质的隔扇窗,这些窗户,平时紧闭,战时开启射箭用;下层四面都是红漆木质大门。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匾额了,这块匾长米,为明代着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体,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相传最后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还有一个小秘密,挂在城外面的匾是后人仿写,原匾在城楼里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城商业街。
在古城里,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会使你游兴大增,并领略山海关的风土人情。
让我走进一家土特产店,尝一尝特色打糕,来,这位游客,品尝一下吧!好,咱们大家一起照张照片做个留念吧!--茄--子OK希望我的本次导游服务给您带来快乐!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1925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
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
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
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
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关于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_导游词

关于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山海关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今天橙子为大家带来关于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
关于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篇1 天下第一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岛市区15公里。
“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
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缮。
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
箭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传为明朝成化八年(1472)进士肖显所书。
在“天下第一关”箭楼南北两侧各有两座配楼回护,它们分别是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和威远堂(现仅存遗址),形成“五虎镇东”之势。
这段长城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关一带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冲。
清朝成为皇帝到沈阳祭祖的必经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最佳场所。
在重大节庆日,景区会组织武术比赛、民俗表演、大型歌会、仿古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1 / 11关于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篇2 东罗城我们现在进入的这个城门是东罗城的城门。
很多人都知道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知道孟姜女所哭的是秦始皇修建的长城,所以我们想到长城就会想到秦始皇,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是不是秦始皇修的长城呢?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段长城跟秦始皇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段长城是明长城,是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为了抵御外侵.派大将军徐达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修筑的长城。
大家看我们左首的城墙,千疮百孔、比较残旧的部分是明长城的原貌,比较新的部分是在1984年为了响应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口号而修葺的。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东罗城,“罗”是罗列的意思,“罗城”是城套城的意思。
山海关导游词精选3篇(完整版)

山海关导游词精选3篇山海关导游词精选3篇天下第一关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大家看,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山海关的城楼了。
这座雄伟的城楼背靠着连绵不断的苍山,面对着波涛汹涌的碧海,万里长城好像是她的两只臂膀,护卫着身后的万里江山,真不愧为山海之关。
好了,我们到城下了,请大家向上仰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檐下一块巨幅横匾,上面是古代著名书法家肖显题写的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天下第一关。
现在,大家跟我顺着城楼两侧的石阶上城。
城楼上,悬着巨幅横匾的大殿外,一左一右有两尊大炮八字分列。
左边的一尊向着左前方,右边的一尊向着右前方,黑洞洞的炮口虎视眈眈。
大殿门前的那个箭垛是整个城堡的中心点,主城楼、瓮城以及脚下的城门,都是以它为其准建造的。
我们到大殿里去看看。
大家看,迎门桌案上架着一口钢刀,这口刀是明朝铸造的,有一百六十六斤重。
从这砍得锯齿般的刀口和这刀身上暗红的斑斑锈迹,完全可以想象当年它立下多少卓著的战功。
殿中左边的墙上摆着七八只羽箭,右边墙下摆着一副盔甲,锈迹斑斑,残缺不全,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遗物。
在陈设大刀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块与殿外完全相同的大匾,其实这才是书法家真正的手迹,门外挂着的是仿制品。
今天我给大家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下面是四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活动完后,大家请在箭垛旁集合。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二:我们现在来到第一关东城楼的东侧。
东城楼的下面是东门。
紧挨着东门,有一个小小的方城,叫做瓮城。
它的城门洞没有开在正东方向,而是在关城和瓮城的拐角处,向南而开。
如果敌人逼近东门,他不能轻而易举地攻开城门,因为在这个拐角处,关城和瓮城上面的守军,就会居高临下,用交叉火力大量地杀伤敌兵。
即使攻进了瓮城,东门紧闭,敌人也不能长驱直入,瓮城上面的滚木擂石就会轰然而下,四面兵士一起拉弓射箭,外面又有重兵把守,想跑都跑不了,瓮城就成了入侵之敌的葬身之地。
为什么叫做瓮城?中国有个成语:瓮中捉,对,瓮中捉鳖,这个小方城就像一个瓮,所以叫做瓮城。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同领略这座历史名关的风采。
山海关,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
它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变迁。
山海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 年),由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
整个关城建筑规模宏大,防御体系严密,它以威武雄壮的姿态,见证了无数的烽火硝烟和历史风云。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海关城墙高大而坚固,周长约 4 千米。
城墙高达 14 米,厚 7 米,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石。
城墙上面设有宽阔的步道,可以让我们行走其间,俯瞰关内外的景色。
在城墙上,还分布着许多敌楼、烽火台等防御设施,这些建筑精巧而实用,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说到山海关的城门,最著名的当属“天下第一关”的箭楼——镇东楼。
这座箭楼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独特。
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木质结构的城楼,下层为砖石结构的拱门。
在箭楼的正面,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
这五个字笔力雄浑,苍劲有力,相传是明代书法家萧显所书。
站在箭楼之下,仰望那高悬的匾额,我们不禁为其磅礴的气势所折服。
走进山海关城内,古街古巷纵横交错,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王家大院、镇远镖局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明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古街两旁,还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出售着当地的特色纪念品和美食。
您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山海关浑锅、四条包子等美食,感受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
山海关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也是一座文化名城。
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
比如,明朝末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就是在这里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从而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天下第一关导游词(1)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关口---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是震撼全世界的古代建筑物,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游览的时候,请大伙儿爱护环境。
【天下第一关城楼,牌匾】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天下第一关广场,抬头远眺,一座雄关展现在眼前,那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了。
天下第一关城楼叫做镇东楼,俗称箭楼。
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质的隔扇窗,这些窗户,平常紧闭,战时开启射箭用;下层四面差不多上红漆木质大门。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匾额了,这块匾长1.5米,为明代闻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体,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相传最后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还有一个小隐秘,挂在城不处的匾是后人仿写,原匾在城楼里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城商业街。
在古城里,品尝地点风味小吃,会使你游兴大增,并领会山海关的风土人情。
让我走进一家土特产店,尝一尝特色打糕,来,这位游客,品尝一下吧!好,咱们大伙儿一起照张照片做个留念吧!--茄--子OK希望我的本次导游服务给您带来欢乐!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1925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
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
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依照《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
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
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差不多有620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那个地点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常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天下第一关导游词9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下第一关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篇1山海关,又称天下第一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部山海关区。
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代,北依燕山,东临渤海,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古时常说的.“关内、关外”,既是以山海关为界。
山海关是明长城东部重要的关隘之一,与西段的嘉峪关遥相呼应,互为首尾,有“天下第一关”之美誉。
山海关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古城内明代城墙保存完好,主要街巷大都保留原样,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
古城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关城东门的镇远楼,也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
城楼耸立于长城之上,雄视四野。
登上城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风光。
围绕着镇远楼周边建有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建筑,不过除长城博物馆外,多已残败。
不过从遗址的布置上,可大致了解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之后信步走进古城,尝尝当地的特色小吃,顺便领略山海关的风土人情。
山海关景区不仅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军事要塞,更是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景区内已开发的名胜古迹有90多处,以长城为主线,分别有“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长寿山”、“燕塞湖”、“王家大院”等几个风景区,各景区之间距离不远,交通便利,可顺路游玩。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篇2天下第一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岛市区15公里。
“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
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缮。
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篇一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 14 年 1925 年, 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
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
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 1999 年 3 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 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
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 4 个水 域。
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 4 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 1381 年距今已经有 620 年 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 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 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 镇东楼,俗称箭楼。
楼高 137 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 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 68 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
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 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 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
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 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 58 米,宽 155 米,其 中的一个一字就长 109 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 145 米。
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 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 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 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 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 这里 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
关于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

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
箭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传为明朝成化八年1472进士肖显所书。
在"天下第一关"箭楼南北两侧各有两座配楼回护,它们分别是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和威远堂现仅存遗址,形成"五虎镇东"之势。
这段长城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关一带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冲。
清朝成为皇帝到沈阳祭祖的必经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最佳场所。
在重大节庆日,景区会组织武术比赛、民俗表演、大型歌会、仿古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关于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篇2 东罗城我们现在进入的这个城门是东罗城的城门。
很多人都知道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知道孟姜女所哭的是秦始皇修建的长城,所以我们想到长城就会想到秦始皇,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是不是秦始皇修的长城呢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段长城跟秦始皇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段长城是明长城,是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为了抵御外侵派大将军徐达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修筑的长城。
大家看我们左首的城墙,千疮百孔、比较残旧的部分是明长城的原貌,比较新的部分是在1984年为了响应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而修葺的。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东罗城,"罗"是罗列的意思,"罗城"是城套城的意思。
瓮城这个城门是瓮城城门,此门又叫"鬼门关"。
1932年日本政府挟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人口和出口都由日本人把守,当地老百姓进出都非常困难,对日本人是痛恨至极,就把此门形象地称为"鬼门关"。
走过"鬼门关",我们就进入了瓮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3篇天下第一关导游词3篇天下第一关景区位于山海关城中心,建于明洪武十四年,是万里长城东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雄居天下,因而得名。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范文1:剑门关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X年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一和四川省地质公园,集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融雄、险、奇、幽于一身。
201X年,在汶川大地震中,剑门关景区遭到严重破坏,为重建景区,中国蜀道剑门关景区耗资5.25亿,历时两年,终于在201X年4月29日让雄关剑门重新开关。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
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范文2:天下第一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岛市区15公里。
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
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缮。
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
箭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传为明朝成化八年进士肖显所书。
在天下第一关箭楼南北两侧各有两座配楼回护,它们分别是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和威远堂,形成五虎镇东之势。
这段长城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关一带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冲。
清朝成为皇帝到沈阳祭祖的必经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最佳场所。
在重大节庆日,景区会组织武术比赛、民俗表演、大型歌会、仿古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范文3:山海关也称天下第一关。
笨瓜找了一个导游,那个导游和笨瓜差不多高,笨瓜就开始听导游姐姐讲历史了。
山海关是唯一现存的平原长城,长城一共分3种,山地长城、平原长城和水陆长城。
山地长城就是像居庸关、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这些都是山地长城。
山海关是平原长城,水陆长城就是老龙头的。
听导游姐姐说,山海关一共修缮过3次,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第二次是宋代;第三次就是距今最近的时候,明朝了。
笨瓜边走边拍,生怕拉下什么重要的景色忘记拍了。
过前面的门,就到了瓮城和镇东楼了。
不知道听没听说过,中国有个成语叫瓮中捉鳖,就是这个故事,才有了现在的瓮城。
笨瓜觉得十分有趣,忙问导游姐姐其中缘由。
瓮城高度约是12米左右,周长是317米,前面有一个方城,古代把方刚称作瓮,所以又叫瓮城。
刚刚我们进来的叫罗城口,如果士兵守不住城,就将敌人带进瓮城大门,把镇东门和瓮城大门紧闭,士兵在上面用石块攻击他们,使敌人毫无反击之力。
所以瓮中捉鳖就是这样来的。
走了一段路,笨瓜已经到了一座大门门前。
这座门叫镇东门,距今已经626年了。
穿过镇东门,就可以看到镇东楼了,上面有一个匾额天下第一关。
笨瓜一路上,看到了许多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像大门上的门栓等等。
这就是镇东楼了,我们可以看出镇东楼感觉是歪了一样,主要是因为地势原因。
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我们看的十分的不平衡,天字最大,楼字最小,主要是为了配合楼的地势。
导游姐姐还告诉笨瓜关于天下第一关的五个字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说当时书法家怎么也写不好一字,特别郁闷。
有一天,他去酒馆喝酒,看见小二用摸布擦桌子,随意擦出了一字。
于是,书法家就记下来了。
笨瓜走上了镇东楼,上面有很多奇怪红色的窗户,窗户上面还有一个半大不大的黑眼睛,据说可以防飞鸟。
镇东楼里就有原版的书法家写的匾额,我们可以进去看一看。
走进去一看,真的有,而且还有一些地图,从图上可以看到老龙头、嘉峪关、居庸关,还有很多地方。
后面就是我们前面所受的瓮城。
我们可以去看一下。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附送:天下第一关导游词精选天下第一关导游词精选天下第一关导游词一: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关口---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是震撼全世界的古代建筑物,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游览的时候,请大家保护环境。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天下第一关广场,抬头远眺,一座雄关展现在眼前,那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了。
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质的隔扇窗,这些窗户,平时紧闭,战时开启射箭用;下层四面都是红漆木质大门。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匾额了,这块匾长1.5米,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体,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相传最后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还有一个小秘密,挂在城外面的匾是后人仿写,原匾在城楼里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城商业街。
在古城里,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会使你游兴大增,并领略山海关的风土人情。
让我走进一家土特产店,尝一尝特色打糕,来,这位游客,品尝一下吧!好,咱们大家一起照张照片做个留念吧! --茄--子 OK 希望我的本次导游服务给您带来快乐!天下第一关导游词二: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
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
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
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
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
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
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
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
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
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
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
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
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
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
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实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我们脚下走过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是古代守城士兵骑马上阵和巡视关内外的重要通道。
沿着马道缓缓而行,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代。
大家都知道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贵族所统治的元朝建立的,所以在明王朝的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一直与明王朝处于对立冲突之中。
正是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便下令自军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
并于洪武十四年正月派大将军徐达正式修建长城和关口,同年的十二月修建了山海关设立军事建制山海卫,山海卫是明代329卫之一,隶属后军都督府的北平都司管辖。
从山海关建观关设卫那天起,这里就以科学的选址布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军事建筑而名列万里长城的重关之首,从而有了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
现在我们看到的呢,叫做箭窗,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了,它是作为战时射箭之用。
是红底白环黑靶心,鲜艳醒目。
现在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形式呢? 好了现在由我来告诉大家:在当时天下第一关城楼刚建成后,它的屋檐和羌脊上总是会停着许多飞鸟而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士开启的。
所以开启时飞鸟就会扑楞楞的乱飞,就会影响军情。
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箭窗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样子。
您看这像不像一只只眼睛,它们就像一只只眼睛看着飞鸟,使飞鸟不敢靠前。
所以说明朝时的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嘛!现在我们面前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它是属于中国古典彩画的范畴之内的,它的等级也比较高,是仅次于皇宫和庙宇所使用的彩画的。
中国的古典彩画分为三种,第一种,也是等级最高的叫做和玺彩画,主要是用于皇宫和庙宇的主殿建筑格式,第二种就是我们面前的旋子彩画,还有一种呢?叫做苏式彩画,它是采用花鸟鱼虫作为基底的。
好现在随我一起来看原匾,大家小心脚下门槛,大家要注意啊,遇见门槛要迈过,象征走过人生的坎坎坷坷。
现在我们看见的就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据说肖显写匾的时候,刚写完的时候发现下字下面少写了一个点,只写成了一个T字,这时候皇帝派来的钦差已经过了石河了,这时大家都慌了起来。
就在这时只见肖显拿了一块抹布,饱蘸墨汁用力的掷向那块匾,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
好了看完这块匾,请大家和我看以一下我们面前的山海关复原图。
它描绘了山海关古代建筑的全貌。
山海关境内长城南起老龙头,东到九门口,全长26公里,在这段长城上共分布十座关隘,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滥水关、寺儿峪关、九门口关,短短26公里长城之上就分着十大关隘,说明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故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