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_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_沪科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
第一次

0.5V
第二次

1V
第三次

1.5V
U/V
R/Ω
I/A
第一次
2V
10Ω
第二次
2V
15Ω
第三次
2V
20Ω
实验步骤
探 究 过 程
1、按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
3、检查电路是否正确,试触后再闭合开关;
4、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5、移动变阻器滑片,记录多组数据;
6、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I=U/R=10/100=0.1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C
实战练习
扩展练习
例4:电阻R1和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则依图可以判定( )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改变导体的电阻,电流又会怎么改变呢?
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前面我们学过:
观察思考 观察以下实验并思考。 电流与电压有关,电压降低,电流减小。
观察思考 观察以下实验并思考。 电流与电路的电阻有关,电路中电阻增大,电流减小。
01
拓展: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呢?
实战练习
例1: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2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解析:据题意得电路示意图如右图
已知:U=220V,I=0.28A 求:R.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4讲欧姆定律 电功率 第2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4讲欧姆定律 电功率 第2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阻值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压为6 V的
电源等器材进行探究。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
大)。 (如图所示)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阻 断 路;若只有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是定值电阻 短 路。
(4)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表中空白处的电
压如图乙为 2.4 V。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
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5)实验中,小凯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的
甘肃专版
要点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 电路 ,保持定值电阻两端 电压 不变。
要点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保持电阻两端的 电压 不变,改变电阻 的大小。
要点3:更换电阻后电压表示数不能达到指定示数的原因: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 小 。
要点4:多次进行实验的目的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 比。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要点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 电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 。
要点2:实验中不能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的原因:
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
要点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保持 电阻 不变,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 。
要点5:实验错误数据分析
①分析比较各组电阻与电流的 乘积 是否相同,找出不同的一组数据即为

九年级物理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九年级物理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2.一段导体,若加在其两端的电压为 U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I,
U
I
则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2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2___,若要通
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2 I,则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应为__2_U___。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1 A,若将 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 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0_._1_5__A, 该导体的电阻为___6_0_Ω___;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该导 体的电阻为___60__Ω___。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类型二 欧姆定律的理解
例 2 对于欧姆定律 I=UR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其两端的电压有关
D.由 U=IR 可得 R=UI,说明 R 与 U 成正比,与 I 成反比
图15-2-4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解析] 由图像可知,通过电阻 A 的电流为 0.3 A 时,电阻 A 两端的电压为 6 V,则 RA=UIAA=0.63VA=20 Ω;同理,通过电阻 B 的电流为 0.6 A 时,电 阻 B 两端的电压为 6 V,则 RB=UIBB=0.66VA=10 Ω。将 A、B 两电阻并联接在 4 V 电源的两端,即 UA=UB=4 V,由图像可知:此时 IA=0.2 A,IB=0.4 A, 则干路中的电流:I=IA+IB=0.2 A+0.4 A=0.6 A。
实验次数 1
2
3
R=10 Ω
电压U/V
电流I/A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PPT课件 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PPT课件 九年级物理】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2、如图表示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 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A )
A、导体的电阻为6欧 B、导体的电阻为1.5欧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进行实验
(4)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4=2V。 小灯泡发光较亮,电流 表读数I4=0.24A。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进行实验
(5)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4=2.5V。 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 表读数I4=0.26A。
分析:泡的亮度增大,灯丝的温度增高,同时电阻增大。
灯泡工作时的电阻随着灯泡的亮度增大(灯丝
结论:的温度增高)而增大。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了解:伏安法两种不同测量方式

××

外接法

××

内接法
电流表测量的是 电压表和灯泡两 者共同的电流。
外接法测量的灯 泡阻值比实际值 偏小,适合测小 电阻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完善电路图
A
×

××
V
V
将滑动变阻器调节至最大值,再与小灯泡串联,用 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中的电流。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进行实验
(1)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1=0.5V。 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 读数I1=0.13A。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一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二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三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目录
0002页 0057页 0135页 0180页 0266页 0268页 0339页 0415页 0472页 0526页 0570页 0626页 0658页 0672页 0720页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第四节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三节 内燃机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四节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四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复习ppt课件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复习ppt课件
3
实验器材
探究实验 电路图 实验步骤
内容: 结论
欧 R 实R验=原IU理
实验器材
应用 测电阻
电路图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探 究
研究方法:常用

流 提出问提
与 电 压 、
探 究
猜想 设计实验
仪器 电路图
电过
设计记录表格
阻程
之 实验步骤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器材:
图4 20
电路故障分析
10、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合 后,灯L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
为6V,这说明:( B )
A、灯L和电阻R均完好 B、灯L完好而电阻R断了 C、灯L断路而电阻R完好 D、灯L和电阻R都断路
L
R
图5
V
S
.
21
计算题:如图所示,R1 =20 Ω,滑动变阻器R2 最大阻值为80 Ω,电路接在电压为
32
实验中涉及到的故障分析:
(1)实验中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就亮
了原因是

(2)若连接实验电路正确,但灯不亮,电压
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但电流表无示数,原
因是

(3)若连接实验电路正确,但灯不
亮,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有示数,
原因是

33
(4)若此实验中用的小灯泡变亮了,
电压表的示数却变小了,其原因
I'
=
U1 R1
=
1.2 V 20 Ω = 0.06 A
R=
U I'
=
6V 0.06 A
=
100
Ω

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导学案及检测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导学案及检测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探究电路》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电阻(1)定义:道题对电流的作用,用符号表示。

(2)单位:符号(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长度和;还与温度有关。

2、(1)滑动变阻器(1)原理来改变电阻。

(2)使用方法采用的接法(3)作用:改变电路中的和用电器两端的(4)电阻箱:一种能够读出的变阻器3、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的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成正比,跟这段导体两端的成反比。

(2)公式:4、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目的:练习用、电流表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注意事项:A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b 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的处。

4、电组的串并联1、电阻的串联:(1)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个电阻的之。

公式:R=2、电阻的并联:(1)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所以并联后的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组的阻值。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个电阻的。

公式:1/R=5、家庭用电(1)家庭电路的组成:a、进户线:一根是,另一根是,两根线间的电压是 Vb、电能表:测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仪器。

c 、闸刀开关:控制 通断的开关。

d 、熔断器:当电路中电流 时,,自动 电路。

f 、电灯:用于 的用电器,控制电灯的开关要与电灯 ,且安装在 与灯之间。

(2)、安全用电:a 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与 接触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 引起的。

b 防止触电的办法:家庭电路的安装应当符合 的要求;对于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 ;不要 高压带电体。

二、典型例题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题】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锰铜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B .粗细相同的电阻,长的电阻大C .长短相同的电阻,细的电阻大D .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一样的两条导线,细的电阻大 【练习】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定值电阻5Ω,10Ω,15Ω的各一只,开关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图。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欧姆定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楚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夜幕降临了,小明同学在做功课,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线,做完功课,小明轻轻转动台灯上的一个旋钮,发现灯光由亮变暗,变得十分柔和,室内显得格外幽雅宁静。

他想:调光灯为什么能调亮暗呢?调光原理是什么?2.小明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后,接着他又想:当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的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完本节内容后,希望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一)[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实验原理教师讲解: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进而分析总结了欧姆定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测出一个正在工作的用电器电阻呢? 启发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根据欧姆定律I =UR 可以推导出变形公式R =U I,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出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所以需要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

像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小节: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U I2.师生共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说出实验所需器材教师引导:要想测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把该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公式R=UI即可算出其电阻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6、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7、关闭电源,整理好仪器。分析评估数据,讨论 得出结论
演示 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时要测量的物理量和记录数据的表 格。
s
A
R
V 1、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 压分别为2V 2.4V 3V,记录通过电阻的 电流。

— —
0.4
0.6
0.8
/ 1.0 I
A
U/V 2.0 3.0 5.0
分析表一数据和曲线图可知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有 关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 越大
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 成正比
注意(1)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是指同一段导体的同一时间段 。而言的;(2)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 个逻辑关系,这里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 体中才有了电流。
6V 10 Ω 0.6A
6V 0.6A
15 Ω 0.3A
1)分析左表数据,可得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2)分析右表数据,可得结论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3)综合以上结论,可得结论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提示: 的关系。
1、我们有多个定值电阻器,可以控制电阻不 变,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
2、知道了电阻,要测量电流和电压分别可以 用什么仪器来测量?
3、怎样才可以方便地测得多组数据呢?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进行实验: 1. 设计实验电路图及选择
实验器材
s
A
R
V
2.根据电路图 连接实物图
。注意:
九年级物理_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二节科 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_沪科版
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1、电阻
1、导体的横截面积
2、电阻的影响因素 2、导体的长度
3:控制变量法
3、导体的材料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们使用电主要是利用电流的各种效 应,如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 应等。而这些效应都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连接电路前先 断开开关
2.并将滑动变阻 器滑片移到电阻 最大值位置
3.电流表和电压 表要选择合适的
量程和正确接线 柱
请同学上台来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 图,连好之后完成以下步骤:
3、检查电路是否正确,试触后再闭合开关; 4、移动变阻器滑片,调节电阻两端电压至2V, 3v,5v分别记录对应电流表示数,填入表格中
B、改变电阻R的大小,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
C、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D、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
巩固升华:
1、某同学在做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得到下表两
组数据
电阻 电压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流
2V 0.2A
5 Ω 1.2A
10 Ω 4V 0.4A
阻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C )AA
A、保持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位置不变
R R’
B、保持电阻箱 R 两端的电压不变
VV
C、保持定值电阻值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2、上图实验中,在 保持电压不变 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B )
A、换用不同电压的电源,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上的电压不变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500mA,此导体的两端电压 为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mA ,导体的电阻_____(填 变化或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s
A
R
V
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 电压3V不变,分别选用5Ω,10Ω,15Ω三个不
同电阻,实验,记录通过电阻的电流。
0.4 0.3
0.2
0.1
R/Ω
O
5
10 15
20
25
分析表二数据和曲线图可知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导 体中电流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电阻越大通 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由曲线图可 知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成反比

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路中连入电阻5 Ω时,通过该段电路的电流为1A ,当连入10 Ω电阻时,通过该段电路电流 为( )mA
课堂小结:
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 用 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 流.
(2)通过实验探究了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及导 体本身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作业布置:
一课三练对应内容
随堂反馈:
1、研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用右 图所示电路,实验时,分别保持电阻不 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

— —
V
V
3
3
15
1 5


A
A
0.6
0. 6
3
3

— —
V
V
3
3
15
1 5
A
A


0.6
0. 6
3
3
V
V

3

3

15
1 5
A
A


0.6
0. 6
3
3
表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次数 1 2 3
I/A
U/V
U= 3 V
I/A
0.6
0.3 0.2
R/Ω 5 10 15
0.7
0.6 0.5
4、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以下数据,请根 据实验得到的结论,将表中空白处的数据填上
电阻 Ω
2
电压 V 1 2 3
电流 I 0.5 1 1.5
电压 V 电阻 Ω
电流 I
2 0.5 2 4 4 1 0.5
再见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V
V
3
3
15
1 5
A
A


0.6
0. 6
3
3

— —
V
V
3
3
15
1 5
A
A


0.6
0.6
3
3

— —
V
V
3
3
15
115 5
A
A


0.6
00..66
3
33
表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次数
1 2 U/V 3
8
7 6 5 4 3 2 1
O
0.2
R/Ω
I/A
0.2
R= 10
0.3
Ω
0.5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2、在某导体的两端加 2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 0.5A,若导体两
端的电压增加到 10 V时,则 ( D )
A、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增大
B、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变小
C、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不变
D、导体的电阻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增大
3通、过在电保路持的电电路流电压不减到变小原的来情的况下,电一。路半的电阻增大到原来的 2倍时,
由整个实验得出结论: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交流评估:
1、分析实验结论与开始的假设有什么差异? 2、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 探讨改进实验
的措施 3、你发现对于同一段电阻的电流、电压、电
阻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如何表示?对于以 上两个结论,你用一句话如何表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 压,电流会不会也随着增大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对阻碍作用,那么增大电 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思路: 律测量U、I、R 各物理量数据,
寻找规律。控制变量法:研究三个量之间的
使用方法:
关系,我们常用控制变量法: 让一个量不变,观察另两个量
电压是形 成电流的原 因,我觉得 导体中电流 与其两端电 压应该有关
电阻是导体 对电流阻碍 作用的大小, 所以我觉得 电流与导体 电阻有关
知识
预备 前面我们学过: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问题, 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提出 问题 进行猜想假 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