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3动物小侦探教学设计大象版

合集下载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教材解读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第四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单元。

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7.2-2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9.1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有利用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识特点,孩子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是激发孩子们好奇心的好题材。

本单元延续一年级的《认识小动物》相关知识,继续深入探究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等相关内容。

探究目标重点对“得出结论”要素进行训练,是二年级探究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

围绕上述目标,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参观动物园》《小猫觅食》《动物小侦探》三个主题活动。

第一课设计了《参观动物园》,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园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对动物进行观察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观察动物们在干什么,再以看一看、说一说等方式来描述动物们在做什么。

通过观察后,学生看到了动物们有的在吃,有的在跑,有的在睡觉。

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探究其他动物共同的特征,教材又设计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需要吃、睡,也会运动吗?然后让学生寻找事实证据,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据,孩子们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共同总结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动物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第二课设计了《小猫觅食》,以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动物小猫为例进行探究,教材首先设计观察各种不同动物用不同的感官进行寻找食物。

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到不同动物是用不同的感官寻找食物的,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猫可以通过哪些器官找到食物。

教材设计了三个小实验,引导学生逐一探究猫是通过哪些不同的器官找到食物的。

然后通过大量阅读让孩子们再次补充其他动物寻找食物的方法。

第三课《动物小侦探》,让孩子扮演替代不同的小动物,来应聘小侦探,通过制作应聘简历,让孩子们搜集大量的有特殊本领的动物,学生通过应聘演讲会,表达交流动物的各种本领,使全体同学掌握了大量的动物知识,再通过讨论决定哪些动物可以应聘小侦探,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多种器官感知环境。

最新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参观动物园》教学设计

最新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参观动物园》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参观动物园》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第一课参观动物园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2.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3.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教材分析:《参观动物园》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延续一年级“认识小动物”的相关知识,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本课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园场景引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接着让学生以看一看、说一说等方式来描述动物们在做什么;紧接着有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需要吃、睡,也会运动吗?然后让学生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最后通过与他人分享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学生分析:学生对小动物并不陌生,并且其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但是学生对于小动物的认知大多停留在了解某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对于动物的共同特征则没有一个具体的理性认识。

二、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做什么,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动物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2.通过观察动物园里动物的图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3.让学生逐渐树立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三、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做什么,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动物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四、学习难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动物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六、学习过程: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天气大转盘》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变幻的天气第三课天气大转盘一、目标指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3.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天气大转盘》,学生通过做一做、玩一玩、说一说等环节,会对常见的工具和器具进行简单操作与使用,并学习简单的加工方法,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

同时借助自己制作的作品,在游戏中加深对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12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12张PPT)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复习课件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知识点
参观动物园
动物的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 特征
动物觅食 动物可以用不同的感官发现食物
动物小侦探
犬、变色龙和猫头鹰等有特长动 的特点
重点知识回顾
• 1.参观动物园 • 动物的共同特征是: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 • 动物的其他特征有:繁衍后代、受到刺激做出反
三、写一写
• 3.举例说说动物怎样捕捉食物?
• 答案:穿山甲用舌头觅食;豹子用爪和牙齿捕食; 鹰用爪子抓兔子;鸬鹚用喙捕鱼等。
三、写一写
• 4.动物侦探招聘会开始啦,请你帮应聘的动物制 作一份简历。
• 答案:
应聘简历 名称:警犬 特长:嗅觉灵敏,能找出隐藏的物品 应聘岗位:稽查员
谢谢
三、写一写
• 1.总结一下你发现的动物的活动情况。
• 答案:动物的共同特征是:都会运动,都需要吃 食物;动物的其他特征有繁衍后代、受到刺激做 出反应、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
三、写一写
• 2.举例说说你观察到的动物是利用哪些感官发现 食物的。
• 答案:猫能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发现食物;鸡 是用眼睛看到食物;狗用鼻子发现食物等。
• 1.动物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这些 是动物的( 共同特征)。
• 2.动物的其他特征有:( 繁衍后代)、受到刺激 做出( 反应)、生活在( 特定的环境里 )。
• 3.猫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发现食物。 • 4.鹰用(爪)抓兔子。
二、辨一辨
• 1.猫能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发现食物。(✔ ) • 2.乌龟能爬行和游泳。( ✔ ) • 3.青蛙能跳跃和游泳。( ✔ ) • 4.兔子吃动物类食物。( ✘)
应、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准备单元这是谁的脚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序、仔细的观察,科学地描述获取到的信息,运用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

2.激发学生对常见的动物的外在特征的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1.小组材料准备:教材中动物的脚的图片、放大镜、记录单2.教师材料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活动师:(PPT出示教材上动物的脚的图片)探探小组在参加电视台《动物小达人》时遇到了难题,他们不知道照片上的脚是什么动物的,需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场外同学求助。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脚吗?你猜是什么动物的脚呢?2.制订计划(1)师:假设你们就是探探小组,现在你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要打电话向场外的同学求助,你应该怎么做呢?请你们小组讨论,制订你们的计划。

(这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制订计划的情况适当地给出提示来帮助学生思考:我们在打电话向别人描述前要怎么做呢?场外的同学听别人描述时要借助什么来比较判断呢?)(2)请一些小组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制订的计划,互相补充完善,最后PPT展示探究计划的步骤。

3.观察与记录(1)师:按照我们制订的计划,首先我们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给场外同学描述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有序地、多方面地进行观察,才能观察得更仔细更全面。

怎样才能做到有序地、多方面地观察呢?这里有一些观察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我们先来学习观察方法吧!请问谁知道观察的顺序有哪些?(学生边回答边将答案写在黑板的一边)观察的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以及从整体到局部。

而多方面的观察有哪些方面呢?(同样,将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可以从脚的不同部分的大小、形状、颜色、是否有毛、脚趾数量、趾甲的大小和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

注意,在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时也要注意观察的有序哦!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帮助我们观察到更细小的地方。

现在,就请同学们对照着老师发给你们的图片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写到记录单上(每位同学一张图片、一张记录单和一个放大镜)。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3、物质世界:学生们将探索物质的性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并了解它 们的变化。
4、地球与宇宙:我们将带领学生们了解地球的构造,宇宙中的天体以及日 夜更替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实验法:通过亲手实验,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自然科学知识。
2、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几个声音片段
(鸟叫声、雷声、雨声、溪流声)
师说: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那么那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小溪流水的声音? 学生答:叮咚。
引出课题《小溪流水》
二、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师说:看来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小溪的声音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欢迎她吧!
节奏练习(课件出示)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唱、欣赏等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且用简 单的乐器给音乐伴奏。
2、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出音乐欢 快优美的情绪。
3、升华体会大自然的美,借此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美丽家园。
1、能够运用轻快放松、富有弹 性的声音表演歌曲。
2、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 奏。
2、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自然科 学知识。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 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 方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我们将涵盖以下主题:
1、动物世界: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们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 活习性。
2、植物世界:学生们将了解植物的构造,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方式。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 类、比较和交流,认识星座、行星等天体。安排的三次星空观察活动,从不同侧 面观察星空的变化,既能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星座知识,又能使他们对星空产 生浓厚的探究兴

大象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大象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1.参观动物园【教学分析】本节课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小动物》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对动物进行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的探究能力,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活动体验的机会,持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注重对学生得出结论要素的培养。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干什么,使学生认识到动物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2)通过突出问题和寻找事实证据,激发学生观察和提问的兴趣。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各种动物活动图片或音像资料。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分组:6—8人一组。

【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看一看,说一说,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师:同学们都去过动物园吗?你都认识哪些动物?生:去过!我认识老虎、大象、长颈鹿、猴子……师:(出示挂图或录像资料),看一看,图中的动物们都在干什么?生:熊猫在吃竹子、斑马在草原里奔跑、老虎躺着睡觉……[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初步知道图中的动物们在干什么,引起学生探究其他动物的欲望。

(2)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需要吃、睡,也会运动吗?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你们还想知道什么?生:我们想知道其他动物是不是也像熊猫、斑马、老虎一样,也需要吃饭、睡觉,也会运动吗?[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要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多鼓励,多表扬。

问题可以来自各个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多角度地认识事物。

(3)事实证据: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其他动物是不是也会运动,它们又是怎么运动的?他们都吃什么?结合记录表中的内容,组内寻找证据,并把找到的结果填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中。

生:(学生活动。

)(4)得出结论:师:下面我们把找的结果展示给大家。

生:(对照手册记录的结果进行汇报。

)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来总结一下。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反思)-4.3 动物小侦探 大象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反思)-4.3 动物小侦探 大象版

反思单元竺可桢爷爷的故事【教学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前面几个单元学生经历了多次“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对有关这两项科学探究要素的活动经历进行回顾反思的单元,因此也是本册教材的“反思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竺可桢长期观察搜集信息并处理信息总结出中国大陆气候变迁的特征的故事,分析理解竺可桢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经历,总结探究经验。

3.了解比较、分类、分析等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方法。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学生一学期的学生活动手册及其他课堂活动记录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时间过得真快,又一学期即将过去!这学期的科学学习我们获得了哪些科学发现?得出过哪些探究结论?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些发现并得出结论的?想不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阅读《竺可桢爷爷的故事》。

二、阅读科学家的故事阅读后讨论:竺可桢是怎样搜集、处理信息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他运用了哪些处理信息的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回顾反思与科学家相比,我们经历过的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我们运用了哪些处理信息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和收获?四、制作科学探究剪贴报1.提出活动任务:本学期重点学习和经历了处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下面我们再次来经历一次信息处理的过程,请大家选择本学期科学学习的某项主题内容进行整理,把自己曾经获得资料、数据等信息制作成一份科学探究剪贴报,作为本学期最后的考核。

2.指导整理信息和制作剪贴报比如以天气为主题,把自己通过探究获得的天气的种类、符号以及对动植物的影响等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剪贴,做成《奇妙的天气》剪贴报。

3.分组或独立完成。

4.组织展示和交流。

请把自己制作的科学探究剪贴报写上自己的名字(或小组的名字)贴到教室的墙壁上,向大家展示,并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科学探究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生情况分析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也存在好动、易兴奋、易疲劳、对课堂学习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等不利因素。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材总体分析大象版科学教材采用以科学知识为经线,以科学探究为纬线的双主线结构编排,在科学知识方面,强调主要概念和学习内容的有序培养。

在科学探究方面,一二年级以“感知科学”为主。

“这是谁的脚”是本册探究要素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义,在本课中,学生将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重点放在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脚的外部特征和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这两个步骤。

“变幻的天气”“小小游乐园”“指针与南北”“动物的生活”4个综合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重点培养“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3动物小侦探教学设计大
象版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4.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材分析:
《动物小侦探》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学习过人体的五官及其相互作用,本节课将概念拓展至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官感知环境,是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觅食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猜想动物发现食物的方法。

接着以猫为研究对象,探究、搜集猫发现食物的途径,进而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猫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发现食物的结论。

最后,教材通过一个关于“动物怎样捕食”的阅读,将学生对动物觅食的研究拓展至课外,启发学生的继续研究。

学生分析:
学生对小动物普遍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对常见动物的觅食方式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认知,也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少,但都是一些零碎的信息,缺乏归纳和总结,即没有形成上位的有结构的科学概念,尚需教师在本节课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概念。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动物侦探招聘启事,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找到一些有特长的动物——如警犬、猫头鹰、变色龙。

2.通过动物侦探演讲会,能说出警犬通过和鼻子耳感知环境,猫头鹰通过眼睛感知环境,变色龙通过皮肤来感知环境变化。

3.通过制作应聘简历,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

三、学习重点:
通过动物侦探招聘启事,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找到一些有特长的动物——如警犬、猫头
鹰、变色龙等。

四、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警犬、变色龙和猫头鹰的特点,总结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多种感官感知环境。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