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
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一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电磁型继电器(电流、电压、时间、中间继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2.了解继电器各种参数的意义,掌握继电器整定植的调试方法;3.了解有关仪器、仪表的选择原则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项目:1.打开外壳,仔细观察各种继电器的内部构造,并记录下继电器铭牌的主要参数;2.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3.测定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4.测定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5.测定中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
三.实验内容:(一)熟悉常用继电器的内部接线DL-21C DL-22C;DY-22C DL-23C;DY-23CDS-21A~24A DZ-31B(二)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
返回电流I f.j及返回系数K f。
1.实验接线:图1-1 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实验需用仪器设备①交流电流表 0~5A②单相自藕调压器(ZOB) 2KVA 220/0~250V 一台③滑线电阻 69Ω3.9A或40Ω6A 一台④电流继电器 DL-21C 一个3.实验方法(1)首先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串联;将继电器的整定把手放在某一选定位置;将自藕调压器把手旋至输出为零伏位置;将滑线电阻的滑动端放在阻值为最大位置;(2)合上电源开关,逐渐增大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刚好动作(常开接点闭合,即指示灯亮)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3)逐渐减小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的接点返回到原始位置(常开接点断开,即指示灯灭)的最大电流称为电流的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f.j.(4)测定Id.j 和If.j时,对所选的整定位置重复作三次,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中(5)断开电源,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改为并联.然后,按上述方法测量继电器线圈并联时的和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中.(6)数据处理误差: △I%=要求:返回系数:K=要求:0.05<Kf<0.9表1 继电器的两组线圈串联(表中电流单位:A )表2 继电器的两组线圈并联(表中电流单位:A )(三)测定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Ud.j 返回电压Uc。
继电保护习题

一、判断题1.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 能满足系统稳定及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性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为主保护。
3. 为保证可靠性,一般说来,宜选用尽可能简单的保护方式。
4. 电力系统各电气元件之间通常用断路器相互连接,每台断路器都装有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5.继电保护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采用快速保护。
6.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绝大部分是单相接地故障。
7.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最基本的要求是它的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和灵敏性。
8. 快速切除线路和母线的短路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重要手段。
9.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当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准确地给距离该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
10. 继电保护动作速度愈快愈好,灵敏度愈高愈好。
11. 为保证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个元件,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12. 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13. 继电器线圈带上足够大电时,触点断开的称为常开接点。
14. 所用电流互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
15. 电流互本身造成的测量误差是由于有励磁电流的存在。
16. 电流互的二次负载越小,对误差的影响越小。
17. 电流互一次和二次绕组间的极性,应按加极性原则标注。
18. 电容式电压互的稳态工作特性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基本相同,暂态特性比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差。
19. 电流互二次回路采用多点接地,易造成保护拒绝动作。
20. 辅助继电器可分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
21.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要求调整在1.1~1.2之间。
22. 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要求调整在1.05~1.2之间。
23. 在同一接法下(并或串联)最大刻度值的动作电流为最小刻度值的2倍。
正泰产品系列类别剖析

TND3(TSD)
系列补偿型柱式交流自动稳压器
TNDZ(DBW)、TNSZ(SBW)
系列开关电源
NKY1
系列直流电源
WYJ
系列交流精密净化稳压电源
NPS
系列单相应急电源
NEPS
JQX-15F、JQX-16F、JQX-102F、JQX-21F、JQX-115F、JQX-13F、JQX-13FA、JZX-22F
小型继电器插座系列
时间继电器
系列时间继电器
NJS6、NJS2、NJS1、NTE8、JSS48A、JSZ3、JSZ4、JS14A、JS14P、JS14S、JSS1、JS11、JS11S
系列保持中间继电器
DZB-10B、
系列时间继电器
DS-20、DS-30、DS-110、120、
系列电压继电器
DJ-100、DY-20C
系列电流继电器
DL-10、DL-20C、DL-30、JL5
系列继电器
DY30
型信号继电器
DX-11
系列信号继电器
DX-30
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
GL-10、20
系列静态电流继电器
断路器类
万能式断路器
系列万能式断路器
NA8、NA8G、NA1-2000~6300、NA15、DW15、DW16、DW17D
万能式断路器
NA1-1000
系列万能式真空断路器
NAK1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NM8、NM8S、NM7、NM6、NM6S、NM1、NM10、DZ20、DZ15、DZ108、DZ253、DZ948
微电脑时控开关
KG316T
系列电流时间转换装置
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一、差动继电器 DCD-2型(BCH-2)技术要求1. 额定值(输入激励量)a. 交流电流频率50Hz;b. 交流额定电流5A。
2. 动作值无直流分量时,继电器的动作安匝AW0 =60±4。
3. 电流整定有效范围当继电器用于保护三绕组电力变压器时,其动作电流可在3A~12A的范围内进行整定 (AW0 = 60)。
当用于保护两绕组电力变压器或交流发电机时,其动作电流可以在1.55A~12A的范围内进行整定。
4. 动作特性继电器直流助磁特性ε= f (k)可以用改变短路绕组匝数的方法进行分阶调整。
5. 可靠系数5倍动作电流时的可靠系数不小于1.35。
2倍动作电流时的可靠系数不小于1.2。
6. 动作时间三倍动作电流时,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 .035s。
二、电流继电器技术要求DL-30系列交流继电器,其中电流1.5A~6A ,需要4个;2.5~10A需要3个;其返回系数不小于0.8,额定频率50或60Hz,动作值极限误差不超过±6%,动作值一致性不超过5%,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差不超过±5%。
三、中间继电器技术要求1、绕组类型:DZJ-204系列继电器是一个电流工作绕组2、额定电压:继电器工作绕组额定电压为:380V。
3、动作值、返回值:当周围介质温度为±20℃±5℃时,继电器动作电压不大于70%额定电压,返回值不小于5%额定电压。
电流型动作电流不大于0.8额定电流,或按要求不大于额定电流。
4、动作时间、返回时间:在额定值下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045秒。
返回时间不大于0.04秒。
四、时间继电器技术要求额定电压:DC 220V动作值:直流电压不大于75%额定值;交流电压不大于85%额定值返回值:不小于5%额定电压五、信号继电器1、继电器工作绕组额定值为:2202、动作值:动作电压不大于70%额定电压。
动作电流不大于90%额定电流。
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一、差动继电器 DCD-2型(BCH-2)技术要求1. 额定值(输入激励量)a. 交流电流频率50Hz;b. 交流额定电流5A。
2. 动作值无直流分量时,继电器的动作安匝AW0 =60±4。
3. 电流整定有效范围当继电器用于保护三绕组电力变压器时,其动作电流可在3A~12A的范围内进行整定 (AW0 = 60)。
当用于保护两绕组电力变压器或交流发电机时,其动作电流可以在1.55A~12A的范围内进行整定。
4. 动作特性继电器直流助磁特性ε= f (k)可以用改变短路绕组匝数的方法进行分阶调整。
5. 可靠系数5倍动作电流时的可靠系数不小于1.35。
2倍动作电流时的可靠系数不小于1.2。
6. 动作时间三倍动作电流时,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 .035s。
二、电流继电器技术要求DL-30系列交流继电器,其中电流1.5A~6A ,需要4个;2.5~10A需要3个;其返回系数不小于0.8,额定频率50或60Hz,动作值极限误差不超过±6%,动作值一致性不超过5%,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差不超过±5%。
三、中间继电器技术要求1、绕组类型:DZJ-204系列继电器是一个电流工作绕组2、额定电压:继电器工作绕组额定电压为:380V。
3、动作值、返回值:当周围介质温度为±20℃±5℃时,继电器动作电压不大于70%额定电压,返回值不小于5%额定电压。
电流型动作电流不大于0.8额定电流,或按要求不大于额定电流。
4、动作时间、返回时间:在额定值下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045秒。
返回时间不大于0.04秒。
四、时间继电器技术要求额定电压:DC 220V动作值:直流电压不大于75%额定值;交流电压不大于85%额定值返回值:不小于5%额定电压五、信号继电器1、继电器工作绕组额定值为:2202、动作值:动作电压不大于70%额定电压。
动作电流不大于90%额定电流。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1 用途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线路中,作为起动元件。
2 结构和原理图1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内部接线图(背视)3 技术数据触点的数量型号触点数量动合动断DL-311DL-3211DL-3321DL-3412按整定值的范围来分:每整定值的动作误差不大于±6%,见表2。
继电器刻度极限误差不大于6%。
动作值的变差不大于6%。
对于DL-31、32、33、34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不大于,最大整定电流为200A的不大于。
动作时间在倍动作值时,动作时间不大于;在2倍动作值时间不大于。
过电流能力:线圈串联,从整定值均匀地上升至表3中所列的最大电流时,继电器不应有使得动合触点不工作的振动。
经五次后,继电器仍能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过电流:继电器当加倍整定值或更高时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应无抖动地闭合。
当无外来的碰撞和振动时,继电器的各整定(第一点除外)位置上的工作电流为整定值时,其动断触点应可靠地闭合电路。
在动作和返回电流下:继电器的可动系统不应当停滞在中间位置。
表2当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85%,继电器的电路对外壳(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应当不小于300MF2。
继电器的导电部分对外壳(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的绝缘,能耐受50Hz交流电压2kV历时1min的试验。
触点断开容量:当电压不大于250V及电流不大于2A时,触点的断开功率,在具有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时间常数不大于5×10-3s)中为50W,在交流电路中为250VA。
功率消耗:在最小整定值处,继电器的线圈所消耗的功率不超过表4的数据。
当周围介质度为+40℃时,继电器在表2和表3所示的长期允许电流,电压下长期工作时,不会有绝缘和其他电气元件的损坏,而线圈的温升不大于60'K。
寿命:继电器电寿命500次,机械寿命为5000次。
4 使用和维护继电器使用,需取去外壳,拔出机器,检查有无在运输中产生的损坏,如动片碰到磁板,游丝各圈相碰,动牌轴上的摩擦等,为此,将继电器的指针整定在第一整定点上,用手将可动系统往磁板方向转动,然后放开,可动系统应当转回到原来位置直到止档,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定。
继电保护复习题选择题2

370. 调整电力变压器分接头,会在其差动回路中引起不平衡电流的增大,解决方法为(B)。
(A)增大短路线圈的匝数;(B)提高差动保护的整定值(C)减少短路线圈的匝数;(D)不需要对差动保护进行调整。
371. 两只装于同一相,且变比相同、容量相等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在二次绕组串联使用时(C)。
(A)容量和变比都增加一倍;(B)变比增加一倍,容量不变;(C)变比不变,容量增加一倍;(D)变比、容量都不变372. 中间继电器的电流保持线圈在实际回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压降应小于回路额定电压的(A)。
(A)5%;(B)10%;(C)15%;(D)20%。
373.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的正确设置方式是(C)。
(A)每只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必须有一个单独的接地点;(B)所有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均设置在电流互感器端子箱内;(C)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回路接地点应设在保护屏上;(D)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分别在端子箱和保护屏接地。
374. 电动机电流保护的电流互感器采用差接法接线,则电流的接线系数为(B)。
(A)1;(B)√3;(C)2;(D)0.5。
375. 选用的消弧回路所用的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A)。
(A)1000V;(B)600V;(C)2000V;(D)400V。
376. 在Y,dll接线的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两相短时,星形侧的某一相的电流等于其他两相短路电流的(B)。
(A)√3倍;(B)2倍;(C)1/2;(D)1/3。
377. 高频闭锁零序保护,保护停信需带一短延,这是为了(C)。
(A)防止外部故障时因暂态过程而误动;(B)防止外部故障时因功率倒向而误动;(C)与远方起动相配合,等待对端闭锁信号的到来,防止区外故障时误动;(D)防止区内故障时拒动。
378. 输电线路潮流为送有功、受无功,以UA为基础,此时负荷电流IA应在(B)。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四象限。
JL-10、20、30系列电流继电器

8.最高允许温度
当环境温度为继电器的最高标称环境温度时,继电器长期承受110%额定电流值,线圈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105℃,长期带电发热元件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150℃,并对相邻的元器件不致产生有害影响。
9. 触点容量
在直流有感(τ=5ms)回路,U≤250V,I≤2A为50W;在交流(cosФ=0.4)回路,U≤250V,I≤2A为250VA。
2.由于运输等原因造成动作值改变时,动作值的调整可通过调节电位器R19来实现,当继电器的动作值偏小时,应顺时针调节电位器;当继电器的动作值偏大时,应逆时针调节电位器。
5 订货须知
订货时请指明产品型号、名称、额定值、整定范围、触点形式及安装方式。
JL-11、JL-31JL-12、JL-32JL-13、JL-33 JL-21JL-22JL-23
图1背后端子接线图
图2原理框图
3 技术要求
1.继电器的额定参数见表1。
表1
型号
最大整定值(A)
额定电流(A)
长期允许电流(A)
电流整定范围(A)
级差(A)
辅助电源(V)
JL-□□A
0.5
1
1
0.05~0.5
继电器铭牌装有三位数码拨盘开关,可根据需要进行整定,继电器的整定值为拨盘直接读数乘以级差,就是电流整定值。
如2~20A整定范围,当拨盘读数为050时,其整定值为50×0.1=5A;当拨盘读数为100时, 其整定值为100×0.1=10A。其它整定范围也如此整定,只是整定级差不相同而已。
继电器为长期热稳定型继电器。
×0.001
交流或直流
24~220
JL-□□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
1 用途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的过负荷和短路保
护线路中,作为起动元件。
2 结构和原理
2.1 继电器系电磁式,瞬时动作,磁系统有两个线圈,线圈出头接在底座
端子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串并联,因而可使继电器整定变化一倍。
2.2继电器名牌的刻度值及额定值对于电流继电器是线圈串联的(以安培为
单位)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以改变游丝的反作用力矩,从而可以改变继电
器的动作值。
2.3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就动作,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
当电流降低到0.8倍整定值时,继电器就返回,动合触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
2.4继电器有AllK,AllH,A11Q三种结构见《附录》
2.5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1。
2.6继电器的重量:约0.6kg。
图1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内部接线图(背视)
3 技术数据
3.1触点的数量
型号
触点数量
动合动断
DL-31 1
DL-32 1 1
DL-33 2 1
DL-34 1 2
3.2 按整定值的范围来分:每整定值的动作误差不大于±6%,见表2。
3.3继电器刻度极限误差不大于6%。
3.4动作值的变差不大于6%。
3.5对于DL-31、32、33、34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不大于0.8,最大整定电流为200A的不大于0.7。
3.6动作时间
3.6.1在1.1倍动作值时,动作时间不大于0.12s;在2倍动作值时间不大于0.04s。
3.7过电流能力:线圈串联,从整定值均匀地上升至表3中所列的最大电流时,继电器不应有使得动合触点不工作的振动。
经五次后,继电器仍能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3.8过电流:继电器当加1.75倍整定值或更高时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应无抖动地闭合。
3.9当无外来的碰撞和振动时,继电器的各整定(第一点除外)位置上的工作电流为0.6整定值时,其动断触点应可靠地闭合电路。
3.10在动作和返回电流下:继电器的可动系统不应当停滞在中间位置。
表2
3.11 当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85%,继电器的电路对外壳(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应当不小于300MF2。
3.12继电器的导电部分对外壳(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的绝缘,能耐受50Hz交流电压2kV 历时1min的试验。
3.13 触点断开容量:当电压不大于250V及电流不大于2A时,触点的断开功率,在具有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时间常数不大于5×10-3s)中为50W,在交流电路中为250VA。
3.14 功率消耗:在最小整定值处,继电器的线圈所消耗的功率不超过表4的数据。
3.15当周围介质度为+40℃时,继电器在表2和表3所示的长期允许电流,电压下长期工作时,不会有绝缘和其他电气元件的损坏,而线圈的温升不大于60'K。
3.16寿命:继电器电寿命500次,机械寿命为5000次。
4 使用和维护
4.1 继电器使用,需取去外壳,拔出机器,检查有无在运输中产生的损坏,如动片碰到磁板,游丝各圈相碰,动牌轴上的摩擦等,为此,将继电器的指针整定在第一整定点上,用手将可动系统往磁板方向转动,然后放开,可动系统应当转回到原来位置直到止档,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定。
4.2 继电器在重新调整时,必须保证:
4.2.1可动系统的轴向活动量在0.15~0.3mm之间。
4.2.2 动片与磁极间的报气隙,应当保证继电器在规定的任何工作情况下,动片和磁板不得相碰。
4.2.3具有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的继电器,在动作过程中,桥形触点不得同时接触一动合静触点和一动断静触点。
4.2.4当指针由第一刻度值旋向最终刻度值时,游丝各圈不相磁。
4.2.5继电器动作时,桥形触点应当在静触点的中心线上滑动(公差±lmm),动、静触点总气隙不小于2mm。
4.2.6静触点和限制片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0.3mm。
4.2.7 在调整继电器的动作值时,最小整定值的调整主要是改变游丝反作用力的大小,最大整定值的调整,主要是改变动片和磁板间的气隙等。
4.2.8不宜润滑继电器轴和轴承。
4.2.9 不允许用砂纸或其它粗造料清洁触点,宜用锋利的刀刃或清洁的细磨石清洁触点,然后用清洁的、柔软的布片擦干净,避免用手指接触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