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默写1、细胞工程是在或的操作2、细胞工程按操作对象分为和3、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和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5、理论上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

因为6、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7、为什么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8、植物组织培养的外界条件:,内在原理是:9、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经过形成经由过程形成,最后移栽发育成。

10、是指已分化细胞经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11、是指由外植体长出来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

1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优势):。

13、去除细胞壁的常用方法:(纤维素酶、果胶酶等)14、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物理法:等;化学法:15、融合完成的标志是:16、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包括:和。

17、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和18、人工种子的特点是:19、作物脱毒(1)材料:(2)脱毒苗:20、单倍体育种:(1)方法:(2)优点:;2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基础)、、、2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

23、用处理,一段时间后获得单个细胞。

24、细胞贴壁:25、细胞的接触抑制:26、原代培养:,培养的第1代细胞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处理后配制成,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27、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28、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存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动物细培养
区别
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到个体)
动物细胞增殖(得到细胞群)
培养基
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培养条件
营养:矿物质、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剂、植物激素、再分化的过程中需要光
营养:无机盐、葡糖、维生素、氨基酸、动物血清或血浆、抗生素、不需要光
相同点
①都需要人工条件下的无菌操作
②都需要适合的温度,酸碱度
细胞来源
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生区的组织细胞最佳)
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器官
结果
获得新个体或细胞产品
大量生产细胞或细胞产品
用途
①快速繁殖各类花卉和果树
②培养无毒的植物、转基因植物、单倍体育种
③大量生产细胞产品(药物等)
①生产蛋白质制品,如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②检测有毒物质
③研究病理、药理
④移植技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30) 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比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30) 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比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30) 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比较从“高度”上研究高考[典例](2021·福建高考)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矮牵牛新品种,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B.获得的杂种植株都能表现双亲的优良性状C.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甲和乙的融合和细胞壁再生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原生质体[解析]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脱分化形成的,A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基因间的互作效应,获得的杂种植株不一定能够表现亲本的优良性状,B错误;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甲和乙的融合,但不能诱导细胞壁的再生,C错误;由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故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原生质体,D正确。

[答案]D从“深度”上提升知能1.比较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从“宽度”上拓展训练1.(2022·中山一模)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色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

科研人员利用紫草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以获得更多的紫草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大量的蔗糖以提供植物细胞所需的能量B.利用果胶酶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进行悬浮培养C.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需要利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进行调节D.紫草宁是植物细胞的次生代谢物,其合成具有时间和组织特异性解析:选A培养液中应加入适量蔗糖,不能加入大量的蔗糖,否则植物细胞会大量失水甚至导致死亡,A错误;植物细胞间物质的主要成分为果胶,所以悬浮培养时,可以利用果胶酶(酶的专一性)处理将植物细胞分散开,B正确;诱导外植体脱分化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定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调节,C正确;植物次生代谢物是由植物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类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次生代谢一般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并在一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进行,D正确。

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培养的异同点

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培养的异同点

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培养的异同点如下:不同点:首先在培养基上,微生物是固体、半固体培养基都有,成分主要是水、无机盐、生长因子、碳源、氮源等。

如果是病毒的话要用细菌进行培养;动物的话用天然培养基加生长因子比较好,一般是液体培养基,成分主要是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而植物培养基用合成培养基就可以了,一般是固体培养基,成分主要是矿质元素、蔗糖、纤维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剂。

其次是各自培养的原理上的不同,微生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微生物细胞的增殖,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植物细胞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最后,微生物细胞培养主要是获得其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得到细胞本身;植物细胞培养主要是获得新个体或细胞产品,应用与快速繁殖试管苗、细胞产品、人工种子、转基因植物的培育等。

动物细胞培养是获得大量新生细胞或细胞产品,应用是获得细胞的产物或细胞等。

另外,动物细胞分散用到的是胰蛋白酶,植物是纤维素酶等。

相同点:两者都需要培养基、都需要无菌操作,防止染菌、培养时候都需要适当的温度等条件。

综上所述见下表: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大小(um) 1~10 10~100 10~100 悬浮生长可以,多数细胞需附着表面才能生长可以,但易结团无单个细胞营养要求简单非常复杂较复杂生长速率快,倍增时间为0.5~5小时慢,倍增时间为15~100小时慢,倍增时间为24~74小时代谢调节内部内部激素内部激素环境敏感不敏感非常敏感能忍受广泛范围细胞分化无有高剪切力敏感低非常高高传统变异,筛选技术广泛使用不常使用有时使用细胞或产物浓度较高低低由于他们所用的培养基不同,培养是所要求的条件不同所以在批量生产我们所需的目的产物时就要选择相应的生物反应器。

在选择生物反应器时要注意到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过程的剪切力、传质问题如气-液质量传递和液-固质量传递。

生物反应器是利用生物催化剂为细胞培养(或发酵)或酶反应提供良好的反映环境的设备,通常称为发酵罐或酶反应器。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第一篇:《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的区别》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的区别动植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1.培养基不同:植物细胞(固体培养基),动物细胞(液体培养基)动植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2.培养基的成分不同:动物细胞培养必须利用动物血清,植物组织培养则不需要,而需要加入植物生长激素3.产物不同:植物组织培养最后一般得到新的植物个体,而动物细胞培养因为动物体细胞一般不能表达其全能性,因此得到的是只含同一种的细胞的一个细胞系(或者叫细胞群)。

4.原理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为细胞的增殖。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5.过程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脱分化和再分化,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7.培养目的不同:植物组织培养是为了快速繁殖和获得无病毒植株,动物细胞培养是获得生物制品。

根据培养方式:贴壁细胞培养,半悬浮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培养第二篇:《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的比较》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对比第三篇:《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竞赛题含答案》害预测预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一般常灾区每0.5万一1万亩,偶灾区每亩,无灾区每2万一5万亩,应设一名测报员或病虫情调查员。

在大片林区,可适当增加测报员或病虫情调查员的调查监测面积。

(答案:1万一2万)39、《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要以或进行病虫情调查,掌握面上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答案:林班;小班)40、《关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突发疫情信息管理的通知》(造防函81号)要求,为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突发疫情信息报告的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新发生(发现)的危险性和发生严重在50公顷以上的林业有害生物必须在日内上报国家林业局。

(答案:7)二、选择题1、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个国家级森林病虫鼠害中心测报点(简称国家级中心测报点)。

(答案:D)A.183;B.510;C.490;D.10002、《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要求: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发布的主测对象和当地主要病虫鼠害的预报准确率应为。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是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
B.动物细胞培养是培养单个细胞,植物组织培养是培养组织
C.动物细胞培养可以培养出大量细胞,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
D.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与植物的不同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原代培养过程中不会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但传代培养会发生。

植物组织培养中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涉及细胞分裂。

不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变化。

故A错误。

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是细胞株或细胞系,植物组织培养是培养离体组织获得新个体。

故B错误。

动物细胞培养只能得到大量克隆的细胞,植物组织培养能快速得到个体,实现大量快速繁殖,生产上常用于微型繁殖,作物脱毒等等。

故C错误。

动物细胞培养通常用液体培养基,成分中糖类用葡萄糖,还必须含有动物血清;植物组织培养基通常用固体培养基,成分中含有蔗糖及植物激素等物质。

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中的碳源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中的碳源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中的碳源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中的碳源比较,植物组织培养使用蔗糖,而动物细胞培养使用葡萄糖。

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碳源蔗糖葡萄糖糖类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迄今为止,已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糖类有50多种。

在植物体细胞组织培养中,蔗糖一直作为标准碳源。

蔗糖,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非还原性二糖,分子式c12h22o11,存在于许多植物中,以甘蔗和甜莱中含量最高,因此得名。

纯净的蔗糖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比葡萄糖、麦芽糖甜,但不如果糖甜。

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失去一分子水而成,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和果糖分子中的酮基都被破环,因此没有还原性,属非还原性二糖。

蔗糖在酸或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

因此其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目前,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的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前者在脱分化时起主导作用,后者在再分化时起主导作用。

)、有机附加物5类物质组成。

碳源主要用2~4%蔗糖(也有的用葡萄糖、果糖),有以下原因:1.蔗糖除供能之外,还能诱导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2.培养基高温灭菌时,蔗糖更稳定,葡萄糖比蔗糖容易碳化。

3.植物细胞不仅可以吸收蔗糖(或许由于受到“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的影响,有的老师或同学会认为植物细胞是不会吸收蔗糖的,而实际上植物细胞是可以吸收并利用蔗糖的,只是由于植物吸收蔗糖的速度很慢,故不会影响该实验的观察),而且由于细胞中含有蔗糖转化酶,所以也可以利用蔗糖,而蔗糖又比葡萄糖便宜。

4.植物组织培养大部分是应用到工业上,所以用蔗糖的比较多,以减少成本投入。

5.同样作为碳源物质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

因为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所以,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由于渗透作用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

高中生物第章细胞工程.1动物细胞培养学案选择性3

高中生物第章细胞工程.1动物细胞培养学案选择性3

动物细胞培养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动物细胞培养概念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

营养条件:(1)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格配制而成。

(2)天然成分:血清等.(3)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即培养液。

2。

无菌、无毒的环境:(1)培养液和培养用具灭菌处理。

(2)无菌环境下操作.(3)培养液定期更换的目的: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3。

温度、pH和渗透压:(1)适宜的温度:哺乳动物多以36。

5±0。

5℃为宜。

(2)适宜的pH: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

(3)适宜的渗透压。

动物细胞培养能否体现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不能。

动物细胞培养只是细胞的增殖,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4.气体环境:95%空气和5%CO2。

(1)O2作用: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2)CO2的主要作用:维持培养液的pH。

三、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填一填:基于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完成下面的问题:(1)过程①处理方法有:机械法或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处理的方法.(2)过程②为原代培养,培养的动物细胞有两类:①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②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生长增殖。

(3)进行过程③时,悬浮培养的细胞直接用离心法收集;贴壁细胞需要使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用离心法收集.(4)过程③为传代培养,进行过程③的原因主要有: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营养物质缺乏和接触抑制等。

四、干细胞培养及其应用1。

干细胞分布: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等。

2.种类: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3.判一判:基于干细胞的类型和应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都具有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的潜能. (×)提示: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还可以利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5.植物体细胞杂交应先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再进行组织培养形 成完整的杂种个体,动物细胞融合后能形成杂种动物个体吗?
不能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融合的方法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 原生质体融合
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 C)
①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
6.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融合决定于
A.细胞膜的流动性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质的流动性 D.细胞质酶的活性
( A)
1、抗体
1.1 概念: 抗体是机体受抗
原刺激后产生的、并 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 能的球蛋白 。 1.2 来源: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与抗体的关系:
1.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 抗体。 2.动物体内的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百万 种以上的抗体,每种抗体对特定的抗原具 有特异性免疫作用。 3.每一个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 细胞的 全能性 细胞 增殖
培养基性质 固体 培养基
液体 培养基
培养基特有 成分
蔗糖、植物激素
葡萄糖、 动物 血清
培养结果
植物体
细胞株、细胞系
培养目的 快速繁殖、培育 获得 细胞或
无病毒植株
细胞分泌蛋白
温故而知新——植物体细胞杂交(马铃薯番茄)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4、诱导方式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思考讨论:为什么细胞融合过程中使用的病毒 需要灭活?不灭活行吗?
因为灭活的病毒能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 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不灭 活的话会感染细胞,而不能诱导细胞融合。
5、过程:
动物细胞 A
2、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所用的诱导剂——灭 活的病毒,抗原性和感染力的有无是 ( D )
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B.具有抗原性,也具有感染力 C.失去抗原性,也失去感染力 D.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3、“生物导弹”是指 ( D )
A.单克隆抗体
B.杂交瘤细胞
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D.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
知识结构
两个过程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一个诱导细胞融合的新方法 --灭活的病毒
三个“一” 一个新细胞--杂交瘤细胞
一个优势--单克隆抗体特异性 强、灵敏度高的优势
1、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B ) 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物种 D.生产杂种细胞
3、原理:杂交瘤细胞具有两个亲本的特性,即能迅速 大量增殖,又能足够数量的单一抗体。
Hale Waihona Puke 4、过程B淋巴细胞 诱导
骨髓瘤细胞 融合
B-B细胞 B-瘤细胞 选择培养
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 ( B-瘤细胞)
克隆化培养
杂交瘤细胞
抗体检测
体外培养 小鼠腹腔内增殖
单克隆抗体
5、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大
植物细胞的融合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A
去壁
原生质体A
融合
的原
原生质体B
去壁
人 生质
工 诱
体AB
植物细胞B 导






再 细 脱 组 再植
生 出
胞分 AB 化

分 化


胞 动物细胞可以融合吗?
壁 如果可以,两者相同吗?
2.2 动物细胞工程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自主阅读,p52第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叫动物细胞融合 ?
(概念要点)
① 两个或多个动
物细胞 ② 一个细胞(杂交 单核细胞)
受精作用
两个细胞正在融合
不同DNA的 两个细胞 灭活的病毒
动 物 细 胞 融 合 过 程 示 意 图
有丝分裂
两个完整的 杂交细胞
一、动物细胞融合(细胞杂交) 1、概念: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
的过程。 2、结果: 形成单核的杂交细胞 3、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特别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造单克隆抗体
思考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应用什么方法去掉细胞壁?
酶解法,如纤维素酶或果胶酶
2.动物细胞融合时需要进行去壁处理吗?为什么?
无需,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3.植物体细胞杂交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离心、电激等物理方法;PEG等化学方法
4.动物细胞融合能利用上述两类方法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动物细胞 B
诱导,融合(膜融合、质融合)2个完整的
有丝分裂 (核融合)
杂交细胞 AB
注意:动物细胞的融合也需要把多个两种细胞放 在一起,让它们随机融合后,再从中筛选杂交细 胞
6、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 (种间、属间、科间、动植物之间)成为可能。
7、应用: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 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 细胞融合
诱导方法 用途
物理(离心、振荡、 电刺激)
化学(聚乙二醇)
获得杂种植株
物理、化学方法 (同左) 灭活的病毒
主要用于制备
单克隆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
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 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 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6.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并与 特异性结合 优点: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治疗疾病:主要用于癌症治疗
②用于
运载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思考问题: 1、本过程利用了哪些原理?
免疫原理,细胞融合原理和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2、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融合?
这样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 传物质,不仅具有B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而且 还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而可以获得大量单克隆 抗体
➢自主阅读P52:传统的抗体的生产方法及 缺陷是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1 、单克隆 由一个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多次有丝分裂)
形成的一个细胞群,叫一个克隆,即单克隆。
2.2 、单克隆抗体 由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形成
的一个细胞群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 强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克隆单一的B淋 巴细胞,形成细胞群。
4、科学家们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 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克隆抗体,与骨 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 C )
A.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B.未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D.未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5.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
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