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中重金属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引言: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水质受到各种污染源的影响,其中包括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汞、铅、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水中的超标含量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水质中的重金属进行准确测定极为重要。

重金属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简称AAS):AAS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它根据重金属元素可以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进行分析。

该方法操作简单,对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灵敏度高,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AAS被广泛应用于水质检验中对重金属浓度的测定。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简称ICP-MS):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能够对多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将待测样品中的元素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对离子进行定量测定。

ICP-MS具有广泛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对水质中多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同步测定。

4. 电子自旋共振法(Electron Spin Resonance,简称ESR):ESR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有机组分中自由基或单电子转移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自由基与磁场作用后产生的微弱微波信号来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

ESR对于氧化还原动力学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可用于测定钴、锰等重金属元素。

总结: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水质检验是疾控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重金属的测定是水质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重金属是一类密度较大、原子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
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疾控中心通过测定水样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评估水质
的安全性,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水质检测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镉、汞、铬等,测定方法可以分为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常用测定方法:
1.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重金属物质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紫外光进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水样,将其转化为适合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样品。

(2)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重金属物质的吸光度。

(3)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重金属物质的含量。

在水质检验中,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通常会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对比测定,
并进行质控和质量保证措施。

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水质监测和水源保护具有重
要意义,疾控中心将继续努力提高水质检验技术和方法,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

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

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水质重金属检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的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比如铅中毒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镉中毒会导致骨骼疾病,汞中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等。

二、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

为了保障水质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一般包括重金属的种类、检测方法、检测限值等内容。

例如,中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镉、铬、铜、铅、锌等重金属的限值要求,以及检测方法和频次等。

三、水质重金属检测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满足对水质重金属的快速检测需求。

四、水质重金属检测的意义。

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水资源、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质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水体污染问题,保障人类饮用水安全,维护生态平衡。

五、加强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的执行。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质,各国需要加强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的执行力度。

这包括加大监测力度、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等方面,以确保水质重金属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

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关键举措。

只有加强水质重金属检测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净化环境,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之,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建立更加科学、严格的水质重金属检测标准体系,为构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水体中重金属危害及检测方法

浅谈水体中重金属危害及检测方法

研究探讨 Research280浅谈水体中重金属危害及检测方法邱明芳(中测通标(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10-0279-01摘要:水是重要的资源,虽然我国的河流湖泊有很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污染,导致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水污染后,水中会含有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为了解决水中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适当方法进行检测和解决。

本文对水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结算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检测和治理方法,希望给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体重金属危害;检测方法我国的水资源虽然众多,但由于人口众多,平均单位的水资源较为稀缺。

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工业不断进步,对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现象越来越多。

很多水体中被重金属所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因此需要寻求适宜的方法对水中重金属污染进行检测和治理,消除污染,给人们提供干净的水资源。

1 常见的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危害1.水体中铅污染的危害在水体污染中,铅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多是由于人为采矿、冶炼等造成铅的排放,最后将水体污染。

汽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废气等中存在着一定浓度的铅,给空气带来污染,空气中的铅又会在沉淀中对土地、水域造成污染,最后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在多种无量元素中,铅是唯一不被人体所需的元素。

铅的污染周期非常长,而且不可降解,在人体内会阻碍血细胞的分裂,影响人体智力发育。

当人体内铅积累过多时,将会出现头痛、失眠、乏力、恶心、腹泻等症状。

铅会随着血液流入脑组织,对脑皮层形成危害,引起脑部血管肿胀,形成弥漫性脑部损伤,给大脑的发育造成极大的损害。

2.水体中汞污染的危害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金属冶炼、电池生产、制碱等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汞,在排放过程中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另外,一些农药、垃圾废物等中也含有汞,也会给水体带来污染。

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含有汞的药物、杀菌剂、照明器材等,都会形成汞污染,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危害。

浅谈水体中重金属危害及检测方法

浅谈水体中重金属危害及检测方法
资源 1 6 年 第2 7 卷 第2 3 期( 总 第 4 0 3 期)
浅谈水体 中重金属危害及检测 方法
唐玉 东 ( 襄 阳市水文水资源勘 测局 ,湖北 襄 阳 4 4 1 0 0 3 )
[ 摘要 】水体 中重金 属污 染对生态和 人体危害极 大,不容 小觑 。分析 了造成水体污 染的几种常 见重金属 的污染源及其对
尤 其是 工业化 、城镇化 的快 速发展 ,水 资源 紧缺 和水环境 污染 现 象也 越来越 严重 ,对 人类 身体健康 造成极 大危 害 ,对水 生态 建 设 和经济社 会的可 持续发 展带来 了极 为不利 的影响 。而 在这
重金属 污染对 我 国水环 境 的破 坏 已经 引起 了国家 的的高度 重视 , 2 0 1 1 年2 月 ,国务 院制订 了 《 重金属污染综合 防治规划 》, 这成 为 中国第 一个 “ 十二五” 国家规划 ,也是首 个针对 “ 重金 属污染 综合 防治” 的五年规划 ,这 也预示 着我 国水环境 污染 中 的重金属的检测和治理工作将 走向一个新 的阶段 。 2 0 1 2 年2 月,
系的建设 。 【 参考文献 】
【 1 ] 陈 碉,杨艳昭 ,闰慧敏 ,等 . 自然资源核算 进展及 其对 自然资 源资
产 负债表 编制的启 示 [ J J . 资源科学 ,2 0 1 5 ,3 7( 9 ) .
[ 8 】 肖序 ,王玉 ,周志芳 .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 表编制 框架研究 [ J ] . 会计之
国务 院新 闻办举行 新 闻发 布会 ,介绍 了 国务 院颁布 实施 《 国务 院关 于实行最 严格水 资源管 理制度 的意见 》的指示精 神 ,这 也
是贯 彻落 实 中央水 利工作 会议精 神 ,落 实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关于加快水利 改革 发展 的决定 》 ( 中发 [ 2 0 1 1 ]1 号 )的重大举 措, 彰 显了党 中央 、 国务院要着力解决人 民群众最关心 、 最 直接 、 最 现实 的水资源 问题 的信 心和决 心 ,对于治 理水环 境重金 属污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高、比热容大、电阻率小且具有毒性的金属元素,主要包括汞、铅、镉、铬、砷和镍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过量的重金属对生物体具有显著的危害性,甚至能够导致致病、致癌。

在疾控中心进行水质检验时,重金属的测定是重要的环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测定方法。

首先是汞的测定方法。

汞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含量非常低,但由于人类活动,汞的排放量逐渐增加。

汞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氨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水样中的汞转化为氢化物,然后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汞的含量。

其次是铅的测定方法。

铅是最常见的重金属之一,与土壤、水体等环境介质有较强的亲和力。

铅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阳极溶出-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水样中的铅转化为蒸发物,然后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的含量。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有汞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镉的原子吸收光谱法、铬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砷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对水样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 5的金属元素,如镉、铬、镍、铅、汞等。

这些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超标含量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准确测定十分重要。

疾控中心作为负责水质检验的机构,需要掌握先进的重金属测定方法,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疾控中心常用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水质检验工作。

浊度法测定重金属浊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水体中的铁、铝等重金属。

其原理是利用重金属离子与浊度试剂生成沉淀,通过测定沉淀后的浊度来确定重金属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浊度试剂,通常为铵盐或硫代硫酸钠。

2. 充分搅拌混合后,待沉淀生成后静置一段时间。

3. 使用浊度计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沉淀的浊度。

4. 根据标准曲线或计算公式,计算出重金属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1. 取一定量的水样,配制成合适的样品溶液。

2.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溶液的吸收光谱,得到吸光度数据。

2. 充分混合后,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水样中荧光化合物的荧光强度。

1. 取一定量的水样,经过适当的前处理步骤,如过滤、稀释等,得到适宜的样品溶液。

2. 使用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根据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出重金属的含量。

以上介绍的是疾控中心常用的几种重金属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疾控中心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质检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疾控中心在进行重金属测定时,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室应配备高质量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的选择和操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疾控中心将持续改进水质检验技术,提高水质检验的水平和能力,为保障公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一、引言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汞、铅、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因此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成为水质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的相关内容。

二、常见重金属污染物及其危害
1. 汞(Hg):主要来源于废水排放、废水处理污泥、人工填埋场和焚烧废弃物等。

汞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等。

2. 铅(Pb):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燃煤烟气、冶炼废水等。

铅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

3. 镉(Cd):主要来源于废水、废气排放和废弃物填埋等。

镉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肾脏和骨骼损害,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

4. 铬(Cr):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冶炼废渣和化工废水等。

铬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器官的损害。

以上重金属污染物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较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对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定量检测,以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测定方法
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常用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水质检验的要求。

1.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金属原子在特定条件下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测定光线的吸收量来确定金属的含量。

该方法对于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中重金属危害及其检测方法水质中重金属危害及其检测方法【摘要】本文概述了水中重金属的危害和测定重金属的常规方法【关键词】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在没有人为污染的情况,水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取决于水与土壤、岩石的相互作用,其值一般很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工矿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适当处理即向外排放,污染了土壤,废弃物堆放场受流水作用以及富含重金属的大气沉降物输入,都使水中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导致水受到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通过直接饮水、食用被污水灌溉过的蔬菜、粮食等途径,很容易进入人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一、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是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者是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其中砷、硒是非金属,但是由于它的毒性及其某些性质与重金属非常相似,所以将砷、硒也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更注重它的毒性对生态的危害,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同样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重金属污染,不同与其它类型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

重金属既可以直接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直接污染;也可以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相互迁移,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间接污染。

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重金属污染的消除往往更为困难,对生物引起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二、重金属的测定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分别对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污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作了限制,其他国家在不同行业也对重金属的含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所以现阶段研究出快速、简便、低成本、高灵敏度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手段和实现在线实时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原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是目前痕量元素分析的重要方法,它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它的优点是检出限低,灵敏度高。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是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测定高浓度元素时干扰小、信号稳定等。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测定某元素需用该元素的光源,多元素同时测定尚有困难,对于复杂试样的测定干扰比较严重,有一些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还不足。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灵敏度较低,直接用于测定试样中微量铅,提高灵敏度是关键。

为了提高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常采用分离富集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有研究者通过加入增敏剂吐温-80来简化前处理,消除Fe、Ca、Al等元素的干扰,降低检出限。

通过微波消解,可以简化前处理工作,降低检出限。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操作较简单,测试速度快,但检出限较高,只能适用于铅含量较高的样品的分析。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价格较高,分析速度慢,但检出限低,可以分析水、食品、塑料制品等中的痕量铅。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对不同种样品中铅的测定都适用,但由于样品中铅含量太低,铅低温易挥发,对实际样品的分析,基体干扰往往比较严重。

由于基体效应,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时应进行分离富集对样品进行处理。

用浮动型有机微萃取分离富集样品中的铅,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相对标准偏差为5.4%,检出限为0.9 ngL-1,且该方法可应用于自来水,井水,河水和海水的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利用气态原子在受到热或电的激发时发射出的特征辐射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如鲁丹等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进口水性涂料中可溶性铅-汞-镉和铬体。

ICP-AES的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昂贵和操作费用较高。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汽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荧光的发射强度来测定待测元素的一种分析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试样量少和方法简单等特点。

它的不足是线性范围较宽,应用元素有限,因为有包括金属在内的许多物质本身不会产生荧光而要加入某种试剂才能达到荧光分析的目的,而荧光试剂本身比较昂贵。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检测的基本原理是比尔-朗伯定律(A=εb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是一种相对比较廉价的检测方法,水样中大部分离子均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且检出限可达到很低。

当然可见分光光度法也有不足:光谱干扰比较严重,选择性欠缺;分析物质通常必须用加入显色剂转变为吸收光物质,有些金属离子的显色剂不易得到,不易选择,有时还会带来附带物的干扰。

杜芳艳[13]等人研究了铅与2-(3, 5-二氯- 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3, 5-diCl -PADAP)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微量铅的新方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是测定铅的国标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废水中微量铅,需要用氯仿萃取,在最大吸光波长510nm处测定,铅浓度在0.01~0.30mg/L之间。

其摩尔吸光系数为6.7×104 L/mol.cm,最低检出浓度0.01mg/L。

由于使用剧毒试剂氰化钾以及氯仿还有繁琐的萃取操作限制了双硫腙法使用。

Humaira Khan等人用Tween-20胶束-双硫腙显色体系来测定痕量铅,使得操作简单可以在水相中测定铅,避免了氰化钾和氯仿的使用,获得较好的结果,线性范围0.06-60mg/L,检出限可以达到10ug/L。

Rajesh.N等人用Amberlite XAD-1180柱富集分离双硫腙和铅的络合物,可以使检出限达到3.5ug/L。

动力学光度法其基本原理为利用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催化剂浓度、活化剂浓度、阻抑剂浓度、解除剂浓度等存在的函数关系进行测定。

3、质谱法质谱法是将待测物质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利用稳定的磁场(或交变电场)使带电粒子按照核质比的大小顺序分离开来,并形成可以检测的谱图。

在重金属检测中一般使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将电感藕合等离子体与质谱联用,利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使样品汽化,将待测金属分离出来,从而进人质谱进行测定。

ICP-MS 可通过离子荷质比进行无机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进样或分离技术联用,具有比原子吸收法更低的检测限,是痕量元素分析领域中最先进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非常低(可以达ppt或ppq 级)等优点,分析曲线的线性范围更宽,干扰少等优点,可用于除汞以外的绝大多数重金属的测定。

但其价格昂贵,易受污染,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目前ICP-MS的应用还仅仅局限在研究中。

4、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确定其组成与浓度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检测重金属主要包括伏安法、极谱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

电化学分析的测量信号是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电信号,所以电化学分析的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易于自动化和连续分析,是一种公认的快速、灵敏、准确的微量和痕量分析方法。

它的检测限低10-12,而且仪器简单,价格低廉。

伏安法和极谱法虽然有很低的检测下限,但是其检测条件苛刻,仪器操作难,所以实际检测中运用并不多。

以极谱法为例,试样经消解后,铅以离子形态存在。

在酸性介质中,Pb2+与I-形成的[PbI4]2-络合离子具有电活性,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还原电流。

峰电流与铅含量呈线性关系,以标准系列比较定容。

用示波极谱仪在峰电位-470 mV处记录铅的峰电流。

用标准曲线法计算试样中铅的含量。

极谱法的检出限为0.085 mg/kg。

极谱法设备较廉价,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但检出限偏高,重现性较差。

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测定离子活度的一类电化学方法,其所需仪器设备便携价廉,分析操作简单单快速,测量线性范围广,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因此可现场分析。

仍处于发展阶段,运用不够成熟,有待完善。

5、基于QCM技术的检测方法石英晶体微天平是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高灵敏质量传感器(灵敏度可达ng级),装置简单,使用方便,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传感检测,金纳米粒子较大的团簇质量为以石英晶体微天平为代表的质量敏感型传感器提供了高灵敏度的物质基础。

目前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纳米金探针检测重金属已有一定的研究,此方法不仅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而且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便于现场分析因而便于普及。

已有报道通过在石英晶体微天平表面形成纳米复合物引起质量变化来检测溶液中的痕量重金属离子。

其做法是先让金属离子在羧基修饰的QCM表面进行络合吸附,然后加入羧基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使之与QCM表面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在QCM 表面形成一层三明治结构的纳米复合物,引起QCM谐振频率明显下降,从而实现定量检测。

该方法大大提高了QCM 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灵敏度,且具有重现性好、传感器易再生等特点。

6 、基于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直径为纳米量级(0.1-100nm)的粒子及由其聚集而成的纳米固体材料。

它们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度区,处于微观体系和宏观体系之间,由于粒径小,表面曲率大,使得纳米颗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特性。

金纳米探针在分析检测中已逐渐受到关注。

纳米金探针最早出现于1996 年,当年美国西北大学的Mirkin教授等将巯基修饰后的寡核苷酸通过Au-S 键共价结合在纳米金表面,组装成纳米金探针,应用于基因检测,基于此平台,利用纳米金探针检测重金属离子开始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进展,它在检测重金属离子所表现出的优越性备受肯定,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前景也十分可观。

金纳米粒子比色法检测重金属,通过重金属离子或其他大分子调节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会引起吸收峰的位移。

在检测铅方面,使用DNA剪切酶来控制纳米金粒子的距离已实现比色是运用较多的方法。

双链基板链与核酶形成的双链DNA修饰的金纳米,因静电排斥力和空间位阻,成分散状态,呈现红色,遇到铅离子后,发生特异性酶反应,双链断开,纳米金探针表面只剩单链,变为聚集状态,由红色变紫色。

此法与早期的通过酶反应破坏DNA交联剂使纳米金由聚集态转为分散态相比,检测限明显降低,可达100nM,而且技术更简单,因为不需要控制聚集态的稳定性。

发展十分迅速的利用纳米金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共振瑞利散射来测定自来水的重金属,是一种简便灵敏的分析技术,其分析测定在一台普通的荧光光度计上就可加以实现。

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可以快速简单,可靠地监测水中的重金属。

共振光散射法虽在分析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理论研究不足,对方法的具体应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尚不能圆满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