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文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指导与范文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指导与范文解析语文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的指导与范文解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与方法。
一、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中学语文写作中常见的文体之一,它旨在对某个话题进行阐述与讨论。
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立场,接着列出自己的论点,并逐一进行展开论证,最后进行总结。
以“校园暴力”为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首先,介绍校园暴力的定义及其影响。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身体伤害、言语伤害等。
校园暴力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阻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
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其次,列举校园暴力的成因和表现形式。
校园暴力的成因较为复杂,包括家庭环境不稳定、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学校管理不善等。
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打架斗殴、网络欺凌、言语辱骂等。
接着,阐述校园暴力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
校园暴力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受害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甚至导致自卑、失学等问题。
对于社会来说,校园暴力的存在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提出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建议。
要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家庭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学校应加强教育管理,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社会应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打击力度。
通过以上的写作指导,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现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二、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是一种用来解释、阐述事物性质、原理、构造和功能的文体。
在写作时,要先确定写作对象,然后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描述和解释。
以“手机的发展与应用”为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首先,介绍手机的起源与发展。
手机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经过多年的发展,手机从最初的简单通讯工具逐渐演变成智能化的终端设备。
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练习与技巧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练习与技巧指导语文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八年级下学期,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人教版语文教材增设了写作练习与技巧指导。
本文将从练习方式、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练习方式练习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1.仿写练习:根据范文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体裁要求,进行文章仿写。
通过模仿优秀的范文,学生可以提高对写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主题写作: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写作题目或主题,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话题练习:以某个具体的话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形成独立观点并进行逻辑连贯的表达。
二、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写出一篇优秀作文的基础,以下几个方面是提高写作技巧的关键要素。
1.确定主题:确保文章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并将之贯穿始终。
2.合理结构:文章应具有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并且每一部分之间要有合理的过渡。
3.语言表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注意语句通顺和表达准确。
4.逻辑连贯:文章要有清晰的逻辑顺序,段落之间要有过渡句,使得整篇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5.修辞手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注意事项除了掌握写作技巧,学生还需要注意写作时的一些细节问题,以使文章更加完美。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准确,不要出现错漏。
2.注意语言准确性:避免使用错误的词汇和语法,表达要准确清晰。
3.注重细节描写:适当添加细节描写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具感染力。
4.审题定位:在写作之前要仔细审题,确定写作要求和文章结构。
5.反复修改:写作完成后,要反复修改,检查语法错误、逻辑不通和修辞不当等问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练习与技巧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指导--“读懂--------”为题写一篇作文》研讨课教案-1

作文指导“读懂”为题写一篇作文1.文题设计。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也是明了的过程。
请以“读懂_______”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自选角度,自选文体,立意自定。
2.写作指导。
横线上可填的内容非常广泛,首先是人:父母、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是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屈原、苏轼、李清照、鲁迅、林黛玉、诸葛亮、保尔·柯察金等;还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填写:读懂失败、读懂坦然、读懂成功、读懂诚信、读懂宽容等。
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如写一件事,就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突出“读”与“懂”的过程;如写多件事,就要注意叙事的简洁明了,注意中心的高度统一。
写好本文还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因为善感的心灵总善于在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间汲取精神雨露,让干渴的心灵达到滋润,让荒芜的精神家园蓊郁葱茏。
独立黄昏静默赏菊,赏它的傲霜独立的气质;凭窗眺望云卷云舒,深深地折服于它沉静从容的气度;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和学生阅读课的积累勾连,和学生的生活现实勾连。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3.【佳作展示一】我读懂了花之语花,是生命最灿烂、最明艳的象征。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无疑,花是欣欣向荣的,它们争先恐后地生长,也引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可谓一幅繁花似锦、充满生机的春景图,是花之语构造了如此美妙的画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是春的代名词。
在姹紫嫣红的春天,拥有白色或淡粉色五瓣小花的桃花,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竹外桃花三两枝”,这里处处隐含着春的气息。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也许桃花的花语便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冬天,百花凋谢,只有梅花拥有倔强的风骨,依然挺立在风雪中,毫不退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作文指导(一) 撰写演讲稿

作文指导(一)撰写演讲稿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是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
演讲稿的主题要鲜明,例证要动人,感情要深厚,结构要清晰、完整,并注意跌宕,力求灵活、朴实、形象、幽默,并善于运用警句。
一、写作演讲稿要注意的技巧1.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2.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
3.行文变化,富有波澜。
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主要不是靠声调的高低,而是靠内容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地来构成行文的变化。
4.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在语言的运用上下苦功夫。
二、演讲稿写作方法演讲稿的结构。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
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
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
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演讲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讲的主体。
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
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
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
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
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技巧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技巧指导语文写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的技巧指导,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认真审题,把握写作要求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中的要求。
只有准确把握题意,才能写出与题目相关、有针对性的文章。
同时,还需要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指示性词语,如“以...为话题”、“请以...写一篇文章”等,这些词语是给写作提供方向和限制的。
二、明确文体和写作命题方式根据题目的要求,明确文章的文体和写作命题方式。
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和结构,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来撰写。
同时,写作命题方式也要清楚,是提供材料引发思考还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进行写作。
三、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凸显主题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有清晰的结构和层次。
准备写作之前,可以先根据要点和思路构建文章框架,然后进行适当拓展和补充。
可以采用总分总、因果分析、列举对比等结构,根据文章的主题和目的来选择最合适的组织方式。
四、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结构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结构,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可以通过参考课文或其他优秀作文的方式,积累一些优美的词汇和短语,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句式的多样性对于文章的整体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变换语序、增加插入语等方式来丰富句子结构。
五、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语法结构和正确的词形、词义。
避免使用套话和空洞的词语,力求用精准、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此外,在使用词语和表达观点时,要避免主观性和情绪化的倾向,保持客观中立,用事实和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六、多读优秀范文,学习借鉴阅读优秀范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可以了解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学习一些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文指导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 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 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 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 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 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 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 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二、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地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导入: 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突出的特点, 会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但是,首先得保 证语言精炼,特别是记叙文、散文,语 言更要精美。那么,我们在写文章的时 候,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语 言精美,使我们的文章美起来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让你的 文章美起来——美化作文五建议
例如:朱自清的《春》,段落 的整齐与错落,给人美的享受。
三、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 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 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 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 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 血。显然,其中最珍贵、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 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 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 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 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 向前看。”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 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 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 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 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 与后面的“天空依旧湛蓝”很不对称,总 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技巧与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技巧与指导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写作技巧的掌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的技巧与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写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一篇写作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仔细阅读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和写作的目的。
其次,要进行资料收集和思路梳理。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个人经验和观察等方式来积累素材和思路,便于展开写作。
最后,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合理规划篇章结构。
二、合理组织篇章结构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合理的篇章结构,包括开头、展开和结尾。
在写作的开头,可以以引言、问句、事实等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文章的主题。
展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要根据主题进行详细的叙述、分析或阐释,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比较对照等方式进行组织。
结尾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给读者以启示,使人们对文章有所思考和收获。
三、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提高文章表达力的关键。
在写作中,可以运用一些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感和表达的深度。
例如,在描写人物特点时,可以使用拟人手法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在描写景物时,可以运用比喻手法来增加描写的鲜明度和感染力。
四、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是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重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和词汇,要尽量使用准确、生动的词汇和句型。
同时,要注意语法结构的正确运用,避免出现句子不通顺、语法错误等问题。
在写作结束后,要进行仔细的审查和修改,确保文章语言严谨、准确无误。
五、注重篇章的连贯性和过渡性篇章的连贯性和过渡性是确保文章整体性和逻辑性的重要要素。
在写作中,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使整篇文章呈现出清晰流畅的语言风格。
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语、词汇的重复和指代等方式来实现篇章的连贯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技巧分享与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技巧分享与指导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领域,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写作技巧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关写作技巧的指导,希望对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一、准确理解写作题目写作题目的准确理解是写作的第一步。
在进行写作前,我们必须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确定写作的目的和要点。
只有准确理解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确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明确写作目的与读者对象在写作过程中,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比如,写一篇说明文时,要求表达清晰、逻辑明确;写一篇记叙文时,则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场景的描写。
因此,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有利于掌握好写作的整体风格和语气。
三、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良好的结构,以使读者易于阅读和理解。
文章结构可以采用"总分总"、"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各种方式进行组织。
总分总结构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由开头提出主题、中间展开分论点、结尾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方式组织文章。
适当运用过渡句和连接词,可以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四、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写作中提升文章表达效果的重要工具。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可以使文章形象生动、表达准确。
然而,过度运用修辞手法可能会使文章过于繁琐,因此需要根据文章的写作内容和目的,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句子结构要简明扼要、通顺流畅,段落之间要有合理的过渡和连接,以确保文章整体语言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六、重视修改和完善一篇好的文章很少一次写成,因此,写作后的修改和完善是非常关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动作描写
学习目标:
1、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2、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
3、提高写作的兴趣
重点:自主研习范文,归纳,总结动作描写的方法
难点:在写作练习中实践写法指导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视频)——板书
师:同学们在看视频的时候,注视的焦点在哪?
视频中人物矫健的身姿,敏捷的动作牢牢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赢得了我们的关注。
老舍先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可见成功的动作描写很重要,可以使人物更生动鲜活。
那我们在写作中如果把人物动作描写得能吸引读者的关注的话,是不是也会获得高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动作描写,体会一下动作描写的作用,并探究一下成功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板书)。
二.什么是动作描写?(课件出示,指名朗读)
动作描写:
对人的手脚、四肢、头部、五官以及身体的动作行为进行描写的方法,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作动作描写。
(过渡:那如何能写好人物的动作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动作描写的魅力,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
三.动作描写的作用(课件出示)
师:老师找了几个课文中的人物动作描写的句子,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1、我到了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师:句子中的动词迎和飞字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2、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
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师:你从爸爸的动作中能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鲁迅《社戏》
师:从这段动作描写中你看出了这些孩子什么特点?能读出他们此时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动作描写可以反映人物心理的活动
教师补充:在有的文章里动作描写还能够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板书作用)
(过渡语:成功的人物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立起来”“活起来”。
我们应该如何写好动作呢?我们一起来讨论、归纳一下。
)
四、动作描写的方法(出示课件)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师:这段文字大家不陌生吧?这是朱自清的《背影》中的一段文字。
《背影》被称为“平淡中见神奇”,是现代散文的典范,尤其是这段望父买橘的动作描写更是犹如一杯清茶细品起来情思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通过朗读,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这是一个感人的背影,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虽然为儿买橘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普通之举,但是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而父亲的爱也正是因为这平凡举动才更显得真挚、深沉、伟大。
师:那作者是抓住了哪些动词捕捉到了父亲这美好形象的?(走、探、穿、爬、攀、缩、倾)
师:写父亲爬下月台用了哪个动词?(探)
体会“探”字的好处。
(探字极其准确地写出了下去的过程:先两手撑地,把两
脚伸出月台边,然后身子向外沿月台慢慢往下挪,直到脚踏到地上。
对于下去的过程,虽然文中只用了“慢慢探身下去”六个字,可是我们却从这一个“探”字想象到父亲艰难爬下月台那小心翼翼的样子。
)
师:父亲攀上月台的动词有哪些?(攀、缩、倾)体会妙处(“攀”写出了父亲用手扒住月台艰难用力的动作,显示了对父亲来说,月台的高与陡,让人想到父亲爬的吃力;“缩”说明父亲双腿悬空,无处借力,表现了父亲爬得困难;“倾”写身体的动作,由于月台又高又陡,父亲必须将身子倾向一边,再艰难地爬上去。
)
明确:1、选准动词。
师:我们用一句话概括父亲做了什么?作者将父亲穿过铁道的动作具体细化到这些动词上,可见描写人物动作还可以将人物动作分解细化。
明确:2、细化动作
师:作者用了哪个词来形容父亲走路的样子?(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步履不稳,连平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台就更难了。
)
师:父亲探下月台作者用了哪个修饰词?(慢慢)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动作的缓慢、小心翼翼)所以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的动作,我们还可以添加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明确:3、加修饰词
4)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补充: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它常常和人物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五、课堂练习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相信同学们都想一试身手。
下面就来看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请你展开想象,加入适当的动作描写,把下面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
“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作业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人物动作描写方法的掌握,我们留一个小练笔。
七、总结
当然成功的动作描写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很轻松地炼就的。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细心揣摩、练笔积累,就会逐渐掌握好描写动作方法。
最后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妙笔生花,写出鲜活、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板书设计
概念
动作描写作用:身份、性格、心理、推动情节
方法:选准动词
细化动作
加修饰词
巧用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