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炼糖清净工艺关键控制点分析

炼糖清净工艺关键控制点分析

炼糖清净工艺关键控制点分析1. 引言炼糖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加工工艺,通过将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原料中的糖分提取出来,制成各种糖类产品。

炼糖工艺中的清净过程是确保糖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分析清净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对糖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2. 清净工艺流程炼糖清净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植物原料预处理:将甘蔗或甜菜等原料进行洗净、切碎等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提取工作。

2.糖液提取:通过将原料经过破碎、浸泡、过滤等步骤,将糖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得到含有糖的糖液。

3.糖液澄清:对糖液进行澄清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浑浊物质,以获得清澈透明的糖液。

4.浓缩和晶化:对澄清的糖液进行浓缩,使其糖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

然后通过晶化,将糖液中的糖结晶出来。

5.结晶分离和干燥:将糖结晶与糖液分离,并进行干燥处理,以获得可用于包装和销售的糖产品。

3. 清净工艺关键控制点分析在炼糖的清净工艺中,有几个关键的控制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糖的质量和品质。

3.1 澄清工艺控制糖液澄清是去除糖液中的杂质和浑浊物质的重要过程,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包括:•澄清剂的选择和使用:澄清剂的选择应根据糖液的特性和其他工艺参数来确定,以确保高效的澄清效果。

•澄清剂的加入量和澄清时间:澄清剂的加入量和澄清时间应适宜,过少会导致澄清效果不佳,过多则可能影响糖液的品质。

3.2 结晶工艺控制糖的结晶过程是炼糖工艺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包括:•晶种添加:适量的晶种添加可以促进结晶的发生和扩大,但过多的晶种添加可能导致糖晶过大,影响糖品质。

•结晶温度和时间:结晶温度和时间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促进糖晶的形成和生长,同时避免过度结晶导致糖晶粗大。

3.3 干燥工艺控制在干燥过程中,控制糖制品的水分含量对糖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干燥温度和湿度:干燥温度和湿度需要根据具体糖制品的特性来确定,以确保糖制品的水分含量在合理的范围内。

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自动化现状

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自动化现状

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自动化现状1. 引言1.1 甘蔗制糖生产概述甘蔗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制糖过程是糖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甘蔗制糖生产概述包括甘蔗收割、提炼、精炼等多个环节。

甘蔗的生长期通常为12-18个月,成熟后可以进行收割。

甘蔗的收割可以采用机械化方式,提高效率并减少人力成本。

收割后的甘蔗会被送往加工厂进行处理,其中的糖分会被提炼出来。

提炼过程主要包括破碎、压榨、澄清等步骤,以获得甘蔗汁。

甘蔗汁经过多次煮炼和过滤,最终得到糖浆。

糖浆再经过蒸发、结晶等工艺,最终制成了糖粉或砂糖。

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化学物质的添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甘蔗制糖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为整个生产过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甘蔗制糖传统生产方式分析甘蔗制糖传统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摘、输送、破碎、榨取、澄清、浓缩、结晶和干燥。

首先是采摘阶段,传统的甘蔗采摘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

然后是输送阶段,采摘好的甘蔗需要通过人力或机械设备运输到加工厂,这一过程也比较耗时耗力。

接着是破碎和榨取阶段,传统生产方式中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压榨机对甘蔗进行粉碎和压榨,这一过程操作简单但效率低下。

在澄清、浓缩、结晶和干燥阶段,甘蔗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进行澄清、浓缩、结晶和干燥,传统方式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和控制。

传统的甘蔗制糖生产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制糖企业开始转向自动化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2.2 甘蔗制糖生产自动化技术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也日益成熟和普及。

目前,甘蔗制糖生产中采用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自动化现状

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自动化现状

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自动化现状1. 引言1.1 甘蔗制糖生产的重要性甘蔗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用于制糖生产。

甘蔗制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糖类产品,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甘蔗制糖生产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加工工艺,更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糖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甘蔗制糖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甘蔗制糖生产对于农民的收入也具有重要意义。

甘蔗种植是许多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通过甘蔗种植和甘蔗制糖生产,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甘蔗制糖生产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传统的甘蔗制糖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环保要求。

推动甘蔗制糖生产自动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1.2 自动化技术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应用甘蔗制糖生产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甘蔗制糖生产中,很多环节需要人工操作,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大、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

而引入自动化技术后,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人工成本。

目前,自动化技术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线的各项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

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提高生产线的安全性和效率。

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算法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

自动化技术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应用将成为未来提高产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甘蔗制糖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甘蔗制糖生产过程概述甘蔗制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和生产。

甘蔗制糖生产工艺要点分析

甘蔗制糖生产工艺要点分析

甘蔗制糖生产工艺要点分析摘要:现阶段,社会食品多样化,都离不开糖产品,对糖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制糖业的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甘蔗作为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只有提高利用率,才能减少资源的浪费。

本文就甘蔗制糖工艺要点进行了相关的优化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对甘蔗制工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糖业的发展。

关键字:甘蔗制糖;制糖工艺;制糖生产1.甘蔗制糖工艺描述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当前,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甘蔗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

碳化糖由于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价格相对硫化糖较高,目前国内多数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甘蔗制糖工艺大概过程如下:以甘蔗为原料,经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等工序制成白砂糖、粗糖等产品的过程。

甘蔗特性、蔗汁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对制糖工艺影响甚大,是选择生产方法及工艺条件的依据。

1.甘蔗成分对制糖的影响蔗汁的成分非常复杂,除了蔗糖外,还含有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酰胺、有机酸、胶体物、蔗脂蔗蜡、色素及灰分等大量非糖分。

蔗汁非糖分的种类及含量随甘蔗品种、种植土壤、施肥情况、气候条件、收割后的存放时间与条件,以及压榨期间的提汁方法等因素有关,这些非糖分的存在对制糖生产澄清过程工艺指标的制定有很大影响。

目前糖厂对甘蔗原料只进行纤维分、蔗糖分、还原糖分及自然磷酸值等常规分析,而对酚类色素、铁、氨基氮、总胶体、淀粉、蛋白质等对制糖生产有明显影响的非常规指标却不作分析。

另外,目前关于蔗汁中酚类色素、铁、氨基氮、总胶体、淀粉、蛋白质等非糖分对制糖澄清工艺指标确定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所以绝大数糖厂在实际生产中工艺指标的制定均是根据经验确定,缺乏理论指导,无法保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蔗汁进行澄清处理,这对提高澄清效果,提高产品质量和收回不利。

蔗汁成分对制糖生产过程工艺指标的确定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分析蔗汁中还原糖、酚类物质、总胶体与铁等非糖分及自然磷酸值的含量,对预灰pH值、中和pH值、混合汁加热温度、磷酸用量及SO用量,这些成分含量的测定对亚硫酸法糖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甘蔗制糖原理与技术》第一册

甘蔗制糖原理与技术》第一册

甘蔗制糖原理与技术第一册一、引言甘蔗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制糖原料之一。

甘蔗制糖是指将甘蔗中的糖分离出来,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最终得到糖制品的过程。

本文档将介绍甘蔗制糖的原理和技术,帮助读者了解这个过程。

二、甘蔗的化学成分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成分。

其中,糖类是甘蔗的主要成分,占据甘蔗总重量的70%以上。

熟甘蔗中主要有蔗糖、蔗纤维素、蔗渣脂类等成分。

三、甘蔗制糖的工艺流程甘蔗制糖包括采摘、运输、预处理、研磨提汁、净化、浓缩、结晶、干燥、包装等一系列工艺步骤。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步骤。

1. 研磨提汁甘蔗经过清洗后,送入研磨机进行研磨。

研磨机采用切割和压榨的方式将甘蔗压碎,得到甘蔗汁。

甘蔗汁中含有大量的蔗糖和杂质。

2. 净化为了提高甘蔗汁的纯度,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的目的是去除杂质、色素和气味。

通常采用沉淀、过滤和离心等方法进行净化。

3. 浓缩净化后的甘蔗汁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进行浓缩。

浓缩的目的是使甘蔗汁中的水分减少,增加糖分的浓度。

浓缩一般采用多级真空蒸发器进行。

4. 结晶浓缩后的甘蔗汁通过结晶器进行结晶处理。

结晶的过程是将蔗糖晶体从甘蔗汁中分离出来。

结晶后,甘蔗糖的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5. 干燥与包装结晶后的甘蔗糖晶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干燥后的甘蔗糖晶体通过包装机进行包装,最终成为市售的糖制品。

四、甘蔗制糖的技术要点甘蔗制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研磨时要控制研磨机的参数,以保证甘蔗汁的产量和质量。

2.净化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以去除甘蔗汁中的杂质和色素。

3.浓缩时要控制温度和蒸发率,避免糖分过多丧失。

4.结晶过程中要控制结晶器的温度和浓度,以获得高纯度的甘蔗糖晶体。

五、结论甘蔗制糖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包含多个步骤。

只有掌握了甘蔗制糖的原理和技术要点,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糖制品。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读者在了解和研究甘蔗制糖方面提供帮助。

甘蔗糖厂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甘蔗糖厂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甘蔗糖厂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甘蔗糖厂是食品加工行业中重要的生产企业之一,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对确保甘蔗糖产品的安全性和良好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甘蔗糖厂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检测技术,旨在提升甘蔗糖生产的质量和竞争力。

一、原料质量控制甘蔗糖厂的生产质量直接受到原料质量的影响。

为了确保甘蔗的品质达到要求,甘蔗糖厂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优质甘蔗种植甘蔗糖厂选择高产且品质良好的甘蔗品种,通过引进种植良好的甘蔗品种,提升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2. 确保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甘蔗的生长水平和产量。

甘蔗糖厂在种植过程中会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甘蔗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确保甘蔗的健康生长。

3. 严格的甘蔗采收标准甘蔗糖厂制定严格的甘蔗采收标准,包括采收时间、采收方式等,确保采收到的甘蔗质量良好,没有腐烂、病虫害等问题。

二、加工过程的控制甘蔗糖厂在甘蔗的加工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甘蔗糖厂常用的加工控制手段:1. 洗切净化甘蔗糖厂在加工甘蔗前,会对甘蔗进行洗切净化处理。

该过程能够去除甘蔗表面的污垢和杂质,提高甘蔗汁的纯度。

2. 蒸煮糖浆通过适当的蒸煮糖浆能够去除甘蔗汁中的不纯物质,使甘蔗汁变为高纯度的糖浆,为后续糖化和结晶过程提供优质的原料。

3. 精炼结晶在精炼结晶过程中,甘蔗糖厂会采用离心旋转、过滤等技术,将糖浆中的杂质、颜色、气味等物质去除,使得最终结晶的甘蔗糖产品呈现白色、纯净的外观。

三、质量检测技术为了确保甘蔗糖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市场需求,甘蔗糖厂需要借助各种质量检测技术进行产品质量检验。

以下是常见的甘蔗糖质量检测技术:1. 汁液浓度检测甘蔗糖厂通过仪器设备检测甘蔗汁中的溶解固体含量,以确定糖浆的浓度,保证糖浆的质量稳定。

2. 纯度检测甘蔗糖纯度是甘蔗糖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甘蔗糖厂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试验和分析仪器,检测甘蔗糖中杂质和色度的含量,以确定其纯度。

浅析甘蔗制糖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产生及控制

浅析甘蔗制糖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产生及控制

甘蔗糖业2007年第4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2007年8月浅析甘蔗制糖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产生及控制陈海宁(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16)摘要本文阐述了制糖过程中微生物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通过采取加快物料处理、加强生产车间的环境清洁卫生、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等措施,可大大减少微生物污染所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

关键词甘蔗制糖;微生物;控制0 前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尽管不同的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类型和数量不尽相同,但微生物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从原料→提汁→澄清→蒸发→煮糖→分蜜→干燥→筛分→包装→贮藏等各个环节,物料始终以各种方式与环境接触,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是影响制糖过程的3大类微生物[1]。

由于制糖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过程,大多数工序是在微生物难以大量繁殖的条件下进行,其成品中微生物含量相对于其它加工食品较低,但同时食糖也常作为其它食品的加工原料,所以食糖微生物指标相对于其它食品,要求较为严格。

《食糖卫生标准》GB13104-2005于2005年10月发布实施,白砂糖和绵白糖的菌落总数指标由原来的≤350 cfu/g修订为≤100 cfu/g,赤砂糖的菌落总数指标由原来的≤1000 cfu/g修订为≤500 cfu/g,并增加了霉菌和酵母菌的指标(≤25 cfu/g和≤10 cfu/g)[2],要求比原《白糖卫生标准》GB13104-1991和原《赤砂糖卫生标准》(GB14964-1994)严格了很多。

食糖卫生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的提高,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制糖企业对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 在内的微生物指标的重视程度,在整个生产过程有效控制微生物数量。

由于制糖的不同加工工艺过程条件不尽相同,致使微生物在不同工艺过程中呈现的消长情况也不相同。

充分掌握制糖过程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对于指导食糖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讨制糖生产过程控制要点管理分析

探讨制糖生产过程控制要点管理分析

探讨制糖生产过程控制要点管理分析摘要:制糖的工序较为复杂,制糖生产过程较为繁琐,想要得到较高质量的蔗糖,必须较好的掌握甘蔗制糖关键技术点。

本文从制糖关键控制点入手,重点分析了制糖工艺中的中和硫熏强度、色值和清汁pH值、糖浆浓度的管理控制、种子的配料及纯度四个方面的内容,以试验的方式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搜集,为制糖关键技术点的管理控制提供了依据,为提升制糖工艺和质量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制糖生产过程;现状分析;控制要点;管理;现阶段,我国的制糖大多采用磷酸-亚硫酸澄清、五效蒸发、三系煮糖工艺生产白糖。

本文首先对甘蔗制糖的生产工艺进行介绍,然后就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

甘蔗制糖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需要控制的指标比较多,一旦其中一项指标出现波动,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甚至会让相关生产人员无从下手,最终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基于此,本文对甘蔗制糖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

一、制糖生产过程现状分析从国内制糖的现状分析,碳化糖和硫化糖较为普遍,前者的优点是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且质量佳,口感好,缺点是相应的价格较高,而硫化糖价格则更具有比较优势,性价比较好,所以目前国内各大制糖企业均是以制造硫化糖为主,硫化糖在制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磷酸-亚硫酸澄清技术,通过五效蒸发,三系煮糖提炼制作而成。

但在制糖实践中,由于工序工艺问题也常常导致操作人员工作上的失误和手忙脚乱,导致制成的成品糖质量不够稳定。

关键技术控制点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制糖过程中主要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达到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较好的确保制糖质量,促进制糖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就糖的制成品分类,有白砂糖、粗糖、细糖之分,此类糖的制糖工艺较为复杂,其原材料基本均为甘蔗,所以其作为一种植物原材料,其本身的质量对于制成品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影响着制糖的工艺方法。

二、制糖关键控制要点管理分析1、进行中和硫熏强度从制糖的工序分析,甘蔗制糖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将甘蔗进行压榨预处理,然后再对含有杂质的甘蔗汁进行处置,这需要很多道工序,在实际实施中和硫熏强度工作中,笔者发现一般企业均存在中和硫熏强度不够的问题,主要通过硫磺的消耗量分析,指标要求远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但在相关记录上均体现符合指标要求,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对于岗位考核不严格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甘蔗制糖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18-05-28T16:29:35.1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黄鹏[导读] 摘要: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能够在提升食品美味程度的同时,增强人们心里愉悦感。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摘要: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能够在提升食品美味程度的同时,增强人们心里愉悦感。

就目前来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糖,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

这就需要对甘蔗制糖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要点综合分析,避免甘蔗制糖生产中出现问题,借以为提升甘蔗制糖生产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蔗制糖;生产过程;控制要点引言
众所周知,在进行甘蔗制糖时会产生一系列污染,这对于制糖工厂周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着严重的影响。

这就应在传统甘蔗制糖模式下引入新型生产模式,一如改善传统甘蔗制糖的弊端。

在提升甘蔗制糖销率的同时,确保我国制糖行业发展水平有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在甘蔗制糖过程中还需要制定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制糖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力度,全面提升我国甘蔗制糖水平。

1甘蔗制糖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1.1中和硫熏强度
在进行甘蔗制糖工作时,必须保证该流程硫熏强度在20—30cc,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甘蔗制糖水平的同时,降低制糖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的可能。

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下,当前在实施甘蔗制糖工艺时,所涉及的硫熏强度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导致清汁质量和所生产糖的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这对于食用者人身安全也产生极大的威胁。

针对于这一点,在进行甘蔗制糖时,必须对该过程硫熏强度进行中和处理,避免甘蔗制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进一步提升甘蔗制糖品质。

1.2清汁pH和色值
一般来说,甘蔗制糖过程中产生的清汁与后期糖类物质生产效果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为保证清汁pH和色相复合相关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甘蔗制糖过程,同时将该过程中清汁pH偏差控制在0.1—0.3之间。

理论上来说,清汁PH大小会影响清汁色值大小。

这就需要对甘蔗制糖过程中清汁pH实施有效控制,同时保证清汁中残硫和钙盐含量符合我国制糖工业而发展需求(详见表1)。

1.3糖浆浓度
在进行甘蔗制糖时,还涉及糖厂蒸发工序,这一工序的作用在于提升甘蔗制糖销率,有效处理甘蔗制糖过程中各类能耗产品,避免甘蔗制糖过程中投入大量能源物质。

一般来说,在进行糖厂蒸发工序时,主要时在高温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

在这种高温密闭的环境下,甘蔗所产生的糖汁必然出现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这对于糖浆浓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加上高温密闭容器中实施的蒸发工序所产生的各类反应难以通过肉眼判断,也就是说制糖工作人员并不能有效察觉糖浆浓度变化。

一旦甘蔗所产的糖浆浓度超过相应标准,必然导致泵送管堵塞,对于甘蔗制糖后续流程实施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甘蔗制糖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关人员对该项工艺中所产生的糖浆实施有效分析,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将糖浆浓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在保证糖厂蒸发工序顺利开展的同时,降低泵送管堵塞的可能。

1.4种子纯度及配料
作为甘蔗制糖过程的重点,煮糖操作与产品质量和原材料回收水平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为保证煮糖操作顺利开展,应对该过程中应用的原材料和配料实施有效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开展煮糖工艺。

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在进行煮糖工艺时经常出现种子纯度和配料选取不合理的问题,这就需要对煮糖工艺中种子浓度要求和配料应用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将种子浓度和配料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降低煮糖工艺中出现问题的可能,全面提升甘蔗制糖过程的合理性。

2实现甘蔗制糖生产过程生态模式的方法 2.1建设经济区域重点发展项目
在开展甘蔗制糖省产工艺时,需要相关人员对蔗糖生产工业园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实施有效分析,并保证蔗糖生产各个工艺流程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有效控制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为提升蔗糖生产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一般来说,在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

这就需要将相应废弃物投入第二次蔗糖生产工艺当中以保证各类废弃物能够实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在对甘蔗制糖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时,这一工艺流程与相关物质生产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也就是说蔗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还能够实现其他工艺生产的目的,降低生产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确保各项生产工艺顺利开展。

2.2制定甘蔗生产有关策略
一般来说,在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干扰,无形中加大蔗糖生产难度。

导致甘蔗过度消耗,制糖行业中甘蔗供不应求。

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下达关于甘蔗种植的政策,在提升当地甘蔗种植水平的同时,环节制糖行业甘蔗供不应求的现状,推进甘蔗制糖生产顺利开展。

通过相关政策的控制,还能够避免甘蔗种植时出现问题,以实现甘蔗种植水平提升的目的。

2.3应用清洁性技术手段
在对传统蔗糖生产工艺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传统蔗糖生产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仅影响蔗糖生产效率,还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而且传统蔗糖生产工艺中还存在原料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加大原料出现浪费问题的可能,影响蔗糖生产效果。

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引入清洁性技术手段。

降低蔗糖生产中废弃物数量,有效提升生产原料的利用效率。

从清洁性制糖工艺的角度出发,这一新型制糖工艺能够将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物投入其他工艺生产当中,借以实现甘蔗制糖生产循环的目的(见图1)。

通过生态循环原理能够将蔗糖生产中的原材料转化成酒精、水泥和纸张等副产品,这对于实现工农业统一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 甘蔗制糖生产循环图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控制点非常多,包括中和硫熏强度、清汁pH和色值、糖浆浓度和种子纯度及配料这几个方面,通过这几个控制要点,能够降低甘蔗生产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有效提升甘蔗生产效率。

在开展甘蔗生产时还应考虑生态性原则,控制废弃物产量,推动我国制糖行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红.甘蔗制糖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9):55-56.
[2]张永成. 基于循环经济的甘蔗制糖生态产业链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