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GIS与环境保护【精选】

GIS与环境保护【精选】

(3)环境评价 由于GIS在建证和分析地理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上具有强大的
功能,因此,可以对环境因素、污染物的数据属性和它们的空间分布进行科 学分析。另外,GIS的图形用户界面使用户可直观地了解污染发生的情况,并 对污染物排放进行预测显示。任劲松等就曾把GIS用于福建眉州湾区域环境质 量现状评价.利用实测值通过插值或拟合方法扩展得到浓度分布图,了解各 污染物的空问分布及超标情况.再进行全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此外.美国 犹他大学的一科研小组也曾利用GIS技术建立环境数据库、地表水污染路径模 型、地下水污染路径模型.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如缓冲区分析)对墨西 哥与美国的接壤地区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价。
其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数据采集 与编辑
地理数据库 管理系统
空间查询 与空间分析
GIS
制图
地形分析
• 地理信息系统是功能强大的用于建立、编 辑图形和地理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 的工具集合,是与人类的发展、进步密切 关联的一门信息科学与技术,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重视。在环境保护领域,GIS 技术 的引进为这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 究带来新的契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使环境问题具体化。利用GIS 的空间信息属性可使原本具有空间属 性的环境统计数据展示其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2. 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利用专题地图功能,可以迅速将环 境统计报表数据以图表等多种形式显示在地图上,既减轻了工作量 ,又能多种形式展示环境数据,以便清楚了解环境状况。
3. 拓展工作范围。利用 GIS提供的路径分析功能,可以对以前只能基 于一维的风向模型建立起二维的污染物扩散模型。
(4)环境监测 利用GIS技术对地下水的监测网络进行设计.可以对所选研究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使用注意事项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使用注意事项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使用注意事项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工具。

在环境保护领域,GIS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规划方案。

然而,在使用GIS技术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使用GIS技术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环境保护涉及到大量的地理数据,如地形图、土壤质量数据、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等。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其次,在进行环境保护GIS分析时,需要考虑空间关联性。

环境保护涉及到多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土壤类型和植被分布的关系、水资源的地域分布等。

通过分析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特点,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因此,在进行环境保护GIS分析时,需要注意空间关联性的处理方法,如空间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等,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第三,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使用还需要考虑时间维度。

环境问题通常具有时间演变的特点,如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

因此,在使用GIS技术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需要将时间因素考虑在内,以分析和预测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例如,可以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揭示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使用还需要充分考虑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展示。

环境保护工作通常面临着大量的地理数据,如遥感影像、矢量数据等。

通过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展示,可以更直观地表达环境问题的规模和严重程度,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

在进行空间数据可视化和展示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和符号化方法,以保证数据的效果和表达的准确性。

最后,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使用应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综合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GIS)便是其中之一。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环境保护的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数据的高效整合与管理。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环境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污染源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类型多样、格式不一,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将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库,能够将这些分散的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这不仅方便了数据的查询和分析,还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环境监测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也大显身手。

通过与传感器、卫星遥感等技术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环境监测数据,并将其在地图上进行直观展示。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空气质量,在地图上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和分布情况。

对于水污染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展示河流、湖泊的水质状况,以及污染源的位置和影响范围。

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进行重大项目建设或规划之前,需要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项目的地理位置、规模、施工方案等信息与周边的环境数据进行叠加分析,预测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水资源的影响、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干扰等。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地理信息系统同样不可或缺。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技术工具,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GIS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旨在突显其重要性和潜力。

一、境内水环境保护案例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某市利用GIS技术进行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通过数字化高程模型和水文数据建立了水源地分布图。

通过GI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判断是否发生污染,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该市还利用GIS技术进行水体污染源的定位和追踪,准确找出污染物的来源,加强监管和治理。

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案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增加了大气污染的风险,监测和治理城市空气质量成为各大城市的重点任务。

某大城市利用GIS技术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工作。

首先,通过GIS技术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分布图,全面监测城市各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

其次,利用GIS技术模拟城市大气污染的扩散情况,预测可能出现高污染区域。

最后,结合GIS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形成空气质量动态监测报告和治理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自然环境保护案例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某自然保护区运用GIS技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首先,利用GIS技术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的地图数据库,记录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类型、动植物分布等信息。

其次,通过GIS技术,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进行动态监测,并进行生态模型分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结合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实现了对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监测和评估,为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指导。

四、应急环境监测与响应案例环境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带来极大的威胁,及时监测和响应成为保护生命安全的关键。

某应急管理部门运用GIS技术开展应急环境监测和响应工作。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引言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等多个学科,能够有效地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GIS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通过有效地利用GIS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提高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并探讨其优势及挑战。

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气质量监测通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指标,如PM2.5、PM10、SO2等。

利用GIS技术,可以将这些监测数据可视化地呈现在地图上,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水资源管理GIS技术可以用于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分析。

通过收集和整理地表水、地下水、河流等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并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帮助判断不同水资源的供应情况、污染程度等因素,进而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GIS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帮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

通过收集和整理物种分布数据、植被分布数据等,利用GIS技术可以绘制出物种分布图、植被类型图等,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GIS技术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规划通过GIS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

利用这一技术,可以构建城市的三维模型,对不同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交通状况等进行分析,帮助决策者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自然保护区规划GI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和整理自然保护区的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的边界、确定核心保护区等,从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功能的技术系统。

它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空间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管理和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

本文将介绍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且探讨其在该领域的潜力。

一、环境监测与评估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GIS地图的创建和数据的叠加、分析,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污染源、污染物分布等信息。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环境评估,评估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并生成报告。

这些数据和报告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环境质量,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

二、自然资源管理GIS在自然资源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等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测。

此外,GIS 还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评估,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三、灾害管理和预防GIS技术在灾害管理和预防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同时,GIS还可以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减少灾害损失。

四、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来说,GIS技术也具备重要价值。

通过GIS的应用,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市场研究、交通流量分析等,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关键领域之一,而GIS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采样、收集和分析,GIS可以在生态监测和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辅助制定生态保护区的划分方案,保护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六、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GIS技术不仅可以为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信息,还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和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向公众提供环境保护相关信息。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指南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指南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指南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空间和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环境保护领域,GIS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从环境监测到自然资源管理,都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本文将探讨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

1. 环境监测与评估GIS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能够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并帮助识别和分析环境问题。

例如,通过将各种环境指标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关联,可以绘制出受污染地区的分布图,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模拟和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2. 自然灾害管理自然灾害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共同挑战。

GIS技术在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

通过整合地理数据、卫星图像和气象数据等,GIS能够生成精确的风险地图,识别潜在的灾害风险区域,为灾害防范和减灾提供科学指导。

3.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但目前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GI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监测、分析和规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理解水文变化和水文循环的趋势,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4.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

GIS技术可以提供全面的生态系统数据和多样性信息,帮助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分布和健康状况。

利用GIS技术,可以开展生态环境评估,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5. 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管理城市化的重要手段。

GIS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利用数据和面积统计,帮助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土地利用的现状和潜力。

此外,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GIS能够优化土地利用方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可持续用地管理。

6. 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质量监测
GIS技术可以整合各种环境监测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进行实时监 测和预警,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环境影响评估
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时,GIS技术可以用于模拟和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 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保护与恢复
生态红线划定
利用GIS技术,可以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进行 划定,制定生态保护红线,防止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04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 未来展望
智能化GIS技术发展
智能化数据处理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实现GIS数据的自动分类、识别和 预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 性。
智能化空间分析
借助深度学习技术,实现GIS空间 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环境 决策提供更准确、全面的支持。
智能化地图可视化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 实现地图的可视化交互和动态展 示,提高地图的视觉效果和用户 体验。
02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 应用领域
资源管理
资源清查
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清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分布、数量、 质量等信息,为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资源规划
GIS技术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计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在 土地资源管理中,GIS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等方面。
GIS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60年代,GIS技术开始起步,主要用于地图制作和简单的 空间分析。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GIS开始广泛应用于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GIS技术逐渐成熟,开始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 融合,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环境评价 由于GIS在建证和分析地理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上具有强大的 功能,因此,可以对环境因素、污染物的数据属性和它们的空间分布进行科 学分析。另外,GIS的图形用户界面使用户可直观地了解污染发生的情况,并 对污染物排放进行预测显示。任劲松等就曾把GIS用于福建眉州湾区域环境质 量现状评价.利用实测值通过插值或拟合方法扩展得到浓度分布图,了解各 污染物的空问分布及超标情况.再进行全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此外.美国 犹他大学的一科研小组也曾利用GIS技术建立环境数据库、地表水污染路径模 型、地下水污染路径模型.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如缓冲区分析)对墨西 哥与美国的接壤地区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价。
2.
3.专业模型的建立及其通用性问题 从世界范围和历史发展来看, 许多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研究已从第一阶段的侧重调查、制图,进 入第二阶段的侧重模拟、监测和管理。在这个阶段.问题的解决依 赖于模型的建立。然而现有的模型多是面向某一地区特定条件下建 立的.大多不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可移植性。同时其与GIS结合 的深度也远远不够.仅停留在将GIS作为模型的数据输入与输出 结果的工具这种第一阶段水平。制约两者结合的关键在于Gls相对 有限的分析空间数据的功能,以及模型分析方法与GIS内嵌功能的 通用性之问存在矛盾。 4.系统集成性差 随着G1S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深人,建立了一大 批相关地理信息系统。这些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型、专业模 型以及两者之间的接口和GIS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不一样.界面不统 一不友好。GIS的数据模型仍然缺乏环境模拟所需的时空结构, GIS软件系统也不能够同时处理时空数据结构可变性以及建立和 检验过程的算法可变性。
GIS与环境保护
薛进 环境工程10级2班 20100310220
Contents
一、GIS概述 二、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三、GIS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GIS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五、结束语
一、GIS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 的产物,是一种特定而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以采集、存储、 管理、描述和分析与地球表面及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信息系统, 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支持下,对空 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 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 综合评价、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GIS 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 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象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 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 管理问题。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编辑、地理数据库管理、制 图、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等,其中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
Thank You!
1. 2.
3.
4.
使环境问题具体化。利用GIS 的空间信息属性可使原本具有空间属 性的环境统计数据展示其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利用专题地图功能,可以迅速将环 境统计报表数据以图表等多种形式显示在地图上,既减轻了工作量 ,又能多种形式展示环境数据,以便清楚了解环境状况。 拓展工作范围。利用 GIS提供的路径分析功能,可以对以前只能基 于一维的风向模型建立起二维的污染物扩散模型。 集成化解决问题。由于 GIS 数据参照同一空间坐标系,这使得不 同领域共享数据和结果变得简单高效,各部门数据可集成支持整个 项目的战略决策
二、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管理
2
环境非点源污染分析

其他
1、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rS) 该系统是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技 术系统。GIS在其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丁EMIS基础数据的处理和收集方 式.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利用GlS的数据采集与编辑、信息查询 、数据库管理、统计制图,空间分析等功能.环境工作者可将已经编 码的空间数据组合起来,并确定其地理位置.同时揭示不同信息间的 相互关系.尤其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目前,为满足EMIS 向更高形式发展的需要,GIS在其中的应用以与环境模型相耦台为主 要形式。 (2)环境规划与决策 对于宏观性、全局性的环境规划来说,利用 GIS可以实现规划中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相结 合、历史信息与发展方向相结合。通过GIS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环境 规划的各项工作,包括污染源分布、污染扩散分析等。利用GIS中的 综合信息和空间分析模型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是决策支持的有 效手段。进行环境规划与决策工作可通过GIS的缓冲区分析、叠置分 析等功能模块实现。
五、结束语
利用 GIS 技术,可以解决环境科学这个多系 统、复杂的交叉学科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可 以将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等中的数据与地图相关 联,建立拓扑关系,进行空间分析,辅助决策和 管理。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国外成功的应用范例, 推进我国 GIS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建立适合我 国国情的环境学科各领域的GIS 模型和应用系统。
其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数据采集 与编辑
地理数据库 管理形分析
• 地理信息系统是功能强大的用于建立、编 辑图形和地理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 的工具集合,是与人类的发展、进步密切 关联的一门信息科学与技术,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重视。在环境保护领域,GIS 技术 的引进为这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 究带来新的契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四、 GIS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尽管GlS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比较肤浅,但是成效 是显著的;而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的深入,GIS 的应用必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展单 未来,就其应用发展前景而言.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应用有 以下几方面:(1)“M一3S”一体化系统 (2)应用模型的 开发 (3)模型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4)面向对 象方法的引进 (5)智能GIS的广泛应用(6)环境地理 信息网络.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GIS正向着三维的“ 科学直观化”发展.进而引进第四维——时间,从而可以 产生思维的动画来显示、模拟复杂的环境过程。
(5)环境模拟与预测 利用GlS数据中大量 环境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耦合性可对环境 的演变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其中的规律. 进而可以根据将来的生产、发展等相关情 况对环境的演变进行预测,更好地为环境 保护服务。建立模拟与预测的数理模型是 其关键问题。
2、环境非点源污染分析
GIS在非点源污染中的应用从本质上改变了其分析和 建模方式,揭开了数据输人和结果显示的新篇章。将农业 非点源污染模型(AGPS)与地理资源分析支持系统 (GRASS)及GRASS WATER WORKS集成在一起,综合 分析评价了非点源污染对河水水质的影响,并以地图形式 输出结果,同时标志出易受侵蚀地区。利用GIS对城市非 点源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 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农业非点源污染. GIS在其中的应用,包括土壤侵蚀率和侵蚀量估算及士壤 侵蚀对环境影响的模拟、地区径流的预测、土地利用变化 的水质响应等。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GlS 在渗漏带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及地下水的杀虫剂模拟研 究中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3、其他
• 此外,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深入,目前GIs 还广泛运用在自然生态现状分析、应急预 测预报系统、城市定量考核、建立项目管 理等专项环境保护问题中。
三、GIS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专业GlS软件的缺乏 目前尚未出现能够灵活描述环境 保护相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专业GIS软件。单独 依靠通用GlS平台难以对问题域进行有效评价。 数据来源与精度的限制 数据来源及精度问题一直 是GIS技术真正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瓶颈”。尽管 近几年遥感技术的介入使得环境数据的采集大为改善, 但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等原因.导致大量环 境数据仍难以获取。同时现有数据也往往由于数据来源 不一.数据格式各异、年代不同等原因造成环境数据精 度难以保证.特别是数据格式不一,使各地区的数据难 以共享,严重影响了GIS的应用。
(4)环境监测 利用GIS技术对地下水的监测网络进行设计.可以对所选研究
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有利于管理地表和地下废物设施,及时发 现潜在污染源.加强对水源井的保护,同时根据河流监测端面的监测数据可 对重点流域水质以及排放到该河流下业污染源贡献率进行合理评价,为国家 地方环保局决策人员及时提供信息。此外,利用GlS对插点污染源进行管理, 监测其发展动态,对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分析、预报,计算、管理等具有 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