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参数服务在电网环保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七参数四参数的坐标转换与应用

七参数四参数的坐标转换与应用七参数和四参数是地理坐标转换中常用的参数化模型,用于描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量工程中,由于地球本身的形状和椭球体模型的差异,不同坐标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七参数转换模型包括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比例因子参数。
平移参数用于描述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原点平移关系,旋转参数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关系,比例因子参数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的尺度差异。
四参数转换模型只包括三个平移参数和一个比例因子参数,没有旋转参数。
这种模型适用于转换关系中不考虑旋转的情况,一般用于小范围地理坐标转换。
在坐标转换中,七参数和四参数通常需要通过观测数据进行估计。
观测数据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已知控制点进行引线测量。
通过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最优的转换参数。
七参数和四参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方面,它们可以用于不同地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例如WGS84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另一方面,它们可以用于地形变形分析和大地测量中的坐标转换,例如地震监测和地质断层研究。
此外,七参数和四参数还可以在地图投影中使用,用于不同投影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总的来说,七参数和四参数是地理坐标转换中常用的参数化模型。
它们的应用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工程、地形变形分析、大地测量和地图投影等领域。
通过准确的坐标转换,可以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网络分析和地图制图等功能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GIS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强大支持。
GIS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凸显了其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的规划阶段,GIS技术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各种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数据,对整个电力网络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电力设施的布局、容量、输配电方案等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电网建设的效率和可靠性。
GIS技术还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场地选择与评估,通过对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数据进行整合,辅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场地,为电力设施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GIS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GIS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线路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系统,GIS技术可以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以便快速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和维护。
GIS技术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和故障分析,通过空间分析技术为电网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和影响范围,有助于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GIS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体现了其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GIS技术,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都得到了有效支持,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GIS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改变。
七号信令技术系统1ppt课件

SS7系统培训
5〕信令点再启动(TRA)
当信令点成为可用时,信令点再次启动;在启动规定的定时器后, 开场接通它一切的信令链路。
6〕管理阻断(LIN、LIA、LUN、LUA、LID、LIT、LFU、LLT、LRT)
管理阻断程序用于维护和测试目的。当链路在短时间内太频繁地倒 换和倒回时,或链路的过失率过高时,需求用该程序向产生信令业 务的用户部分阐明该链路不可运用。在管理阻断程序中,信令链路 标志为“已阻断〞,这时可发送维护和测试音讯,进展周期性的测 试。
UBM—后向建立不胜利音讯 〔H0=5〕
担任传送后向建立的 信令
GSM—呼叫监视音讯担任传送呼 叫接续形状的信令
中创信测
TUP音讯分组
国内备用
NAM
11l1
MAL
(FOT)在 国际 半自 动接 续中 使用 (NNC)只在 国际 网 中使用 (SSB)只 在国际 网中 使用 (ANU)(CHG)暂 不 使 用
中创信测
TUP音讯分组
SS7系统培训
FAM—前向地址音讯 FSM—前向建立音讯
担任传送前向建立的 信令
BSM—后向建立音讯
SBM—后向建立胜利音讯
HSTP1B
B链
HSTP4B
F链
一、七号信令根底部分
中国信令网的构造
SS7系统培训
分为HSTP、LSTP、SP三级架构,为保证信令网的可靠性:
1〕第一级信令网采用平行的A、B平面网,A、B平面采用 负荷分担方式任务。A、B平面间采用网状网相连。
2〕LSTP与HSTP采用汇接方式衔接,每一LSTP至少连到 两个HSTP.
3〕每个SP点至少连到两个以上的STP。
4〕每个信令链路组至少具有两条信令链路。
七参数法的应用原理

七参数法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七参数法?七参数法是一种用于地理坐标转换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一组七个参数,将一个坐标系统中的点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统中。
这些参数包括平移参数、旋转参数和尺度因子等,用于描述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差异。
七参数法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测绘、大地坐标系统转换以及地图配准等方面。
2. 七参数法的应用原理七参数法的应用原理基于几何变换的概念。
在地理坐标转换中,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等因素。
七参数法通过计算这些变化,并用一组参数来表示,从而实现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
2.1 平移参数平移参数描述了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平移差异。
它包括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平移量。
通过计算两个坐标系统中某一固定点的坐标差异,可以确定平移参数。
2.2 旋转参数旋转参数描述了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旋转差异。
它可以描述在水平面上的旋转角度。
通过计算两个坐标系统中三个非共线点的旋转角度差异,可以确定旋转参数。
2.3 尺度参数尺度参数描述了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尺度差异。
它可以描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尺度变化。
通过计算两个坐标系统中一组点的尺度差异,可以确定尺度参数。
2.4 七参数的计算七参数的计算是通过最小二乘法来实现的。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拟合数据的方法。
在七参数法中,需要通过最小二乘法来计算平移参数、旋转参数和尺度参数,从而得到最佳拟合的转换结果。
3. 七参数法的应用场景七参数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和地图配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地图配准:利用七参数法可以将不同坐标系统的地图配准到同一个坐标系统中,实现地图叠加和分析。
•大地坐标转换:利用七参数法可以将大地坐标系统中的点转换到其他坐标系统中,实现坐标的互通。
•摄影测量:在空间三维重建中,七参数法可以用于相机的姿态精确定位,从而实现精确的模型重建。
•GPS坐标转换:七参数法可以用于将GPS坐标系统中的点转换到其他坐标系统中,实现GPS数据的无缝整合。
七参数法GPS-RTK技术的应用

七参数法GPS-RTK技术的应用张秋民【摘要】文中通过对七参数法RTK测量方法的介绍、比较,转换参数的求取、功能的实现等方面问题对七参数法RTK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进行了精度论证.证明了该作业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优质高效的作业方法.【期刊名称】《矿山测量》【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七参数法;RTK技术;坐标转换【作者】张秋民【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秦皇岛,0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4由于 RTK定位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不受通视条件及天气条件限制、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迅速成为一种常用测量工作手段。
RTK定位技术的出现,是 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测量、地形测图、工程放样等诸多领域。
GPS测量在WGS-84坐标系统下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坐标,但平时应用中大多需要的是W GS-84以外的坐标系下的坐标,如北京 54坐标、西安 80坐标、地方坐标等。
因此,坐标转换是 RTK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正确求取并灵活应用坐标转换参数是 RTK定位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常用的坐标转换参数有三参数、四参数、七参数三种。
三参数是七参数的特例,即仅保留七参数中的X平移、Y平移、Z平移,旋转角度全部为零,尺度比为 1。
精度受作业距离影响很大,仅可用于很小范围内的作业,一般很少使用。
四参数即两个坐标系之间的 X平移值 X0、Y平移值 Y0、尺度比 K、旋转角α。
其数学模型为:四参数可以利用两个已知点求取,解算过程简单。
但四参数法 RTK作业时需要将基准站架设到其中一个已知点上,其测量精度受卫星姿态角的变化影响较大,作业距离限制在 5 km之内。
另外,四参数法由于只在两个已知点间求取转换参数,所以没有高程拟合面,在对高程精度要求稍高的工程中无法保证其测量精度。
七参数四参数的坐标转换与应用

七参数四参数的坐标转换与应用坐标转换是指将一个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下的坐标。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绘工程中,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有七参数和四参数。
七参数坐标转换是指将一个坐标系的三维坐标(X、Y和Z)通过七个参数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的三维坐标。
这七个参数分别是平移参数(ΔX,ΔY,ΔZ)、三个旋转参数(α,β,γ)和刻度因子(k)。
平移参数表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平面位移,旋转参数表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旋转角度,刻度因子表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尺度差异。
四参数坐标转换是指将一个二维平面坐标(X和Y)通过四个参数转换为另一个二维平面坐标。
这四个参数分别是平移参数(ΔX,ΔY)、旋转参数(θ)和刻度因子(k)。
与七参数不同,四参数只考虑了平面的平移、旋转和尺度变换,而没有考虑高程的变换。
七参数和四参数坐标转换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在测绘工程中,坐标转换可以将原始观测数据转换为标准坐标系下的坐标,从而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比对。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坐标转换可以将不同坐标系下的地理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可视化。
此外,坐标转换还可以用于导航和定位系统,将不同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转换为标准地理坐标,实现位置的准确定位。
七参数和四参数坐标转换的实现通常需要借助于配准控制点。
配准控制点是指在两个坐标系中都可以测量得到的地物点,其坐标可以作为转换参数的计算依据。
通过测量一组配准控制点的坐标,并在两个坐标系中确定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出七个或四个参数的数值。
然而,坐标转换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由于地球的形状、椭球体模型、大地水准面等因素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因此,在进行坐标转换时,需要考虑误差的传递和累积,并采取相应的精度控制措施。
总之,七参数和四参数的坐标转换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中的常用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数据的转换和使用。
通过准确的坐标转换,可以实现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的一致性和比对,为应用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空间分析基础。
7号信令系统及应用

七号信令系统的软件层次
7号信令 - 设备组成及其应用
7号信令系统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三 种:负责将交换机的查询信号转换 成七号信令的业务交换点(SSP)、 负责转发信令的信令传输点(STP)、 负责业务逻辑的业务控制点(SCP)。 有时候,包含用户信息的专用数据 库系统会被认为是第四种7号信令系 统的设备:业务数据点(SDP)。
3.他方付费电话 他方付费电话(ABS:Alternate Billing Service)有三种形式:第一 种形式是信用卡电话,它不同于我国 目前流行的磁卡电话(英文中,磁卡 电话叫做debet card call);第二 种形式是被叫付费电话(collect billing call或collect call);第 三种形式是第三方付费电话(third number billing call) 。在共路信 令网建立之前,他方付费电话依赖电 话局操作员才能实现,有了共路信令 网,他方付费电话基本自动化,方便 而高效。
2.800号服务 据统计,1993年美国每天处理8000万到1亿个800号 电话,年营业额数百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5~20%。 800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各个电信公司 ,是它们最主要的收入之一。所谓800号电话是公司 企业向客户提供一种特殊的电话号码,该号码的地 区码为800(虚拟地区码),客户使用这个电话和公司 企业通话时的费用由公司支付,打电话的客户免费。 800号电话号是一个虚拟的逻辑电话号,一个公司可 能拥有许多的实际电话号码,但800号电话只有一个 ,客户可能在任何地方拨这个号码要求与该公司某 个职能部门通话,这就存在一个将800电话转变成实 际电话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依赖于信令网的 SCP。
从信令的传输方式比较,7号信令和 6号信令一样采用的是共路信令方式 ,而5号信令系统和以前的其他信令 系统采用的是随路信令方式。共路 信令方式是指信令的传输不像随路 信令方式一样占据话路进行传输, 而是把所有的信令信号都集中到一 条专用信道进行传输。 和同样属于共路信令的6号信令系统 比较,7号信令系统采用多功能模块 化设计,是一种更加适合数字通信 网络的信令系统。
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4 工 作原理 及作 用 5 应用 效 果
在 20 年的抢 险中, 04 一人 即可完成整个铅 丝笼封 口的全部操作 , 具有操作方便、 口速度 封 快、 效率高、 口牢固等优点, 封 确保了防洪工程安 全, 是必备的防汛抢险工具。
七 号信令集 中监测 系统的分析 与应用
马 东平
( 黄委信息中心)
随着我 国电信行业 的迅速发展和通信市场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 电信业务也 日益丰 的不断扩大 , 用户对通信网络的依 赖不断加强。 富起来 , 从传 统的语 音业务 已发展到现在 的语 各种新业务的开通 以及电信设备存在 的多样性 , 音、 数据、 、 【 智能 网业务多项并存 , P 而信令 网的 对电信网络质量的提高及 网络的维护提出了越 技术体制与未来网络演进的趋势是息息相关的。 来越高的要求 。各种通信 网如 固定电话 网和移 从传统 的语音业务到现在的数据业务, I P业务 , 动电话 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 作为各通信 网的支 面对业务不断融合 的七号信令 网络 , 需要有一种 撑网 一一 七号 信令 网 , 在我 国已经具 有相 当规 维护手段来应付网络中存在的隐患 , 保证网络的 模。到 目 前为止, 中国电信 、 中国移动等运营商 健康发展 , 推动业务的开展。七号信令网络监测 已经建成了由高级信令 转节点( SP 、 H T ) 低级信 与分析系统就是为解决 网络通 信建设 的障碍与 令转节点( S P 和信令点 (P 组成的三级七号 瓶颈 、 LT ) S) 网络业务数据的隐患和差错、 网络流量的 信令 网。七号信令系统是现代通信网的关键技 转移与分化 、 网络运营的服务与倾 向等问题而提 网管中心不同 术之一。通过对七 号信令 这一通信 网的“ 神经 供具有决断意义的原始陛能数据 , 元” 的监测分析, 就能判定 电信网运行质量的高 职能部HN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合理调整 网络 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 安全可信 的现 低。因此 , 建设一个集成的、 多功能的、 多层次的 资源分配, 监测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 代通信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参数服务在电网环保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摘要:目前,协调输变电工程与各类环境敏感区的关系已成为输变电工程规划、设计时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基于国网GIS平台研发的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环境敏感区识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电网环保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系统研发工作中,采集的环境敏感区等各类数据往往基于西安80坐标系,与国网GIS平台采用的大地2000坐标系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坐标进行转换,以整合到国网GIS平台中。
本文研究基于七参数转换模型原理,以WebService为依托,利用高斯反算实现坐标转换并发布成七参数服务,最终实现了环境敏感区坐标与现有电网GIS平台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WebService;环保GIS系统;七参数;坐标转换;国网GIS平台一、引言近年来,由于输变电工程违法跨越法律严禁的环境敏感区以及由于公众担心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引发的环保投诉、纠纷屡见不鲜,这也是公司电网环保管理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环保前期介入是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地理信息系统正是是实现环保前期介入的有效工具。
此外,国网公司系统内已完成了配网GIS 系统的研发,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数字化电网,包括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公共设施等所有涉网内容的相关基础地理信息,已可为相关业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因此,将如何将环境敏感区地理信息系统与现有电网GIS平台进行系统整合,使环境敏感区空间数据能够应用在SGGIS 平台,研究基于现有电网GIS平台的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点的自动识别、分类技术和输变电工程电磁、噪声影响自动预测分析技术,更好的发挥电网GIS平台对工程建设的指导作用,对促进“环境友好型”绿色电网的建设就显得十分有益和必要了。
目前,环境敏感区空间数据的获取一般是通过工程测量在西安80坐标系统下进行的,而国网GIS平台使用的是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
为了能够使环境敏感区空间数据在国网GIS平台得到应用,就需要对西安80坐标系与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通常情况下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测绘仪器公司提供的单机版坐标转换软件进行转换,但是用第三方软件进行坐标系转换无法使环境敏感区数据与国网GIS平台进行整合和应用,更不能满足系统高效、自动化、动态实时坐标系转换的要求。
为此,本文通过引入Web Service这种当前主流的互联网技术,设计了利用已知的布尔莎模型七参数进行空间坐标转换的服务,使环保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环保数据与国网GIS平台进行无缝整合,实现更进一步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1)西安80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是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一种参心大地坐标系,原点为我国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利用多点定位,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m,扁率1/298.25722101)[1]。
(2)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该坐标系是一种采用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原点的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地球椭球参数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w=7.292115×10-5r/s。
(3)webserviceWeb Service(简称Web服务)是一种目前比较流行的面向标准组件或者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的技术[3]。
目前,在C/S和B/S架构应用非常广泛。
它是通过标准的Web协议提供服务,目的是保证不同平台的应用服务可以互操作,实现异构系统间的远程调用(也称之为分布式调用),或者理解为使异构系统之间实现消息传递。
Web Service之所以能在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操作系统之间调用服务接口,使用各种组合服务功能,是因为它使用了W3C(万维网联盟)发布的统一标准性的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进行数据的传输,正因为XML的跨平台性,跨语言性,使不同语言的应用程序对象能够实现在网络环境中远程相互调用出现了可能,例如:在Java语言实现的应用程序端可以调用另一端可能是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下的C#语言实现的服务,甚至可以调用该服务端的组合服务完成应用程序的逻辑,开发者以最少的工程量就能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开发。
当然,请求服务者是不能看到远程服务的具体实现过程,只能提供远程服务接口所需要的参数,而被调用服务者则会封装服务的接口,只提供接口的详细功能描述,参数描述,数据格式传输的描述以及协议的版本,这些数据描述都是基于强大的可扩展标记语言存储并通过Web协议进行传输的。
Web Service的实现原理大致如下:首先,开发服务提供者向UDDI中心部署并注册,并且发布服务,这样用户就能查找和发现该服务,一旦用户能够在网络上查找到该服务后,当发送请求使用服务时,UDDI中心就会先验证用户能否使用服务,通过验证后,UDDI中心就会发送一个基于XML的专门显示服务信息格式的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向用户提供服务组成的详细特征,与传输html格式的http协议不同,传输XML的协议时通过SOAP协议来传输的,这样就实现了用户首次访问并注册使用服务成功,接下来用户就可以自由使用服务,只需要根据服务器传输过来的格式提供相应的数据就能得到结果[4]。
三、坐标转换原理本文研究将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按下述方法进行:第一步,将平面直角坐标根据投影变换中的高斯反算转换为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第二步,基于西安80同一椭球体下进行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第三步,根据布尔莎七参数模型将坐标从西安80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空间直角坐标系;第四步,2000国家大地同一椭球体下进行空间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的转换。
2.1投影变换--高斯反算高斯反算是一种在基于高斯-克吕格投影模型下进行的将高斯平面坐标换算到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的方法。
从几何意义上看,就是假想用一个椭球柱套在地球外面,并与某一子午线相切,相切的子午线称为中央经线,椭球柱的中心过椭球中心并垂直于包含中央经线的子午面,再按高斯投影条件,将中央经线两边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椭圆面上,并将此椭圆柱面展为平面,即为本投影。
高斯反算坐标公式[5]如下:2.2椭球坐标转换西安80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不同的参考椭球体,不同的大地基准面,需要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模型可以使坐标转换精度和转换效率得到保证,常用的转换模型有:布尔莎模型、平面四参数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
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布尔莎七参数模型。
本文运用的是布尔莎七参数模型,具体转换步骤为:首先,西安80经纬度坐标转换成西安80空间直角坐标;其次,西安80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成CGCS2000空间直角坐标;最后,CGCS2000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成CGCS2000经纬度坐标。
2.2.1不同椭球体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西安80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成CGCS2000空间直角坐标,本文采用的是布尔莎七参数模型[6]。
其中,,为两个坐标系间的3个平移参数,,,为3个旋转因子,m为比例因子。
2.2.2同一椭球体下空间直角坐标与经纬度坐标转换在相同的椭球体下,设地球表面某一点M在大地坐标系的坐标为(L,B,H),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空间大地坐标转换成空间直角坐标公式[7]如下:所以,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成经纬度坐标采用的公式如下:三、坐标系转换服务的设计与实现3.1服务设计与实现流程利用七参数服务实现投影变换和椭球体坐标转换将西安80平面坐标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整体流程为:1.数据输入:服务需要接收传输的必要参数,包括待转换西安80坐标、西安80与2000国家大地椭球体参数(长半轴、扁率);2.高斯反算:将已知的西安80椭球参数通过实现高斯反算算法实现从西安80平面坐标转换为西安80大地坐标;3. 同一椭球体大地坐标转换空间直角坐标模型:将已知的西安80椭球参数实现同一椭球体大地坐标转换空间直角坐标模型算法将西安80大地坐标转换为西安80空间直角坐标;4.布尔莎七参数模型转换:将已知的七参数通过实现布尔莎七参数模型实现从西安80空间直角坐标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空间直角坐标;5. 同一椭球体空间直角坐标转换大地坐标模型:将已知的2000国家大地椭球参数实现同一椭球体空间直角坐标转换大地坐标模型算法将2000国家大地空间直角坐标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
具体流程图如下:3.2数据准备已知的陕西省环境敏感区七参数,如表1,待转换的西安80坐标,如表2。
3.3 服务的实现使用Eclipse开发工具建立webservice项目,编写和发布web服务。
3.3.1高斯反算输入参数为:x为西安80平面x坐标,y为西安80平面y坐标,B为西安80纬度,l为西安80经度,a为长半轴,f 为扁率的倒数private static void xy_Bl(double x,double y,out double B,out double l,double a,double f){if (y > 1000000){throw new System.Exception("坐标类型错误,应使用自然坐标");return;}double ee = (2 * f - 1)/ f / f;//第一偏心率的平方double ee2 = ee / (1 - ee);//第二偏心率的平方double cA,cB,cC,cD,cE;cA = 1 + 3 * ee / 4 + 45 * ee * ee / 64 + 175 * Math.Pow (ee,3)/ 256 + 11025 * Math.Pow(ee,4)/ 16384;//相当于公式中a0cB = 3 * ee / 4 + 15 * ee * ee / 16 + 525 * Math.Pow(ee,3)/ 512 + 2205 * Math.Pow(ee,4)/ 2048;//相当于公式中a2cC = 15 * ee * ee / 64 + 105 * Math.Pow(ee,3)/ 256 + 2205 * Math.Pow(ee,4)/ 4096;//相当于公式中a4 cD = 35 * Math.Pow(ee,3)/ 512 + 315 * Math.Pow (ee,4)/ 2048;//相当于公式中a6cE = 315 * Math.Pow(ee,4)/ 131072;//相当于公式中a8double Bf = x / (a * (1 - ee)* cA);//底点纬度初始值do {B = Bf;Bf = (x + a * (1 - ee)* (cB * Math.Sin(2 * Bf)/ 2 - cC * Math.Sin(4 * Bf)/ 4 + cD * Math.Sin(6 * Bf)/ 6)- cE * Math.Sin(8 * Bf)/ 8)/ (a * (1 - ee)* cA);}while (Math.Abs(B - Bf)> 0.00000000001);//迭代成功条件double N = a / Math.Sqrt(1 - ee * Math.Pow(Math.Sin(Bf),2));double V2 = 1 + ee2 * Math.Pow(Math.Cos(Bf),2);double it2 = ee2 * Math.Pow(Math.Cos(Bf),2);double tB2 = Math.Pow(Math.Tan(Bf),2);B = Bf - V2 * Math.Tan(Bf)/ 2 * (Math.Pow(y / N,2)- (5 + 3 * tB2 + it2 - 9 * it2 * tB2)* Math.Pow(y / N,4)/ 12 + (61 + 90 * tB2 + 45 * tB2 * tB2)* Math.Pow(y / N,6)/ 360);l = (y / N - (1 + 2 * tB2 + it2)* Math.Pow(y / N,3)/ 6 + (5 + 28 * tB2 + 24 * tB2 * tB2 + 6 * it2 + 8 * it2 * tB2)* Math.Pow(y / N,5)/ 120)/ Math.Cos(Bf);B = B * 180 / Math.PI;l = l * 180 / Math.PI;}3.3.2 同一椭球下经纬度坐标转到空间直角坐标输入参数为:blhCoordinate 为Coordinate类封装的西安80大地坐标(B,L,H),Datum为西安80椭球体参数public static XYZCoordinate BLHtoXYZ(Coordinate blhCoordinate,Datum datum){if (titude 90 ||blhCoordinate.Longitude 180 || blhCoordinate.Altitude <-datum.MajorAxis){return new XYZCoordinate(-1,-1,-1);}XYZCoordinate xyzCoordinate = new XYZCoordinate(0,0,0);Double a,e2,B,L,H,N;a = datum.MajorAxis;//椭球长半轴e2 = datum.E2;//第一偏心率的平方B = titude * PI / 180;L = blhCoordinate.Longitude * PI / 180;H = blhCoordinate.Altitude;N = a / Math.Sqrt(1 - e2 * Math.Pow(Math.Sin(B),2));//卯酉圈曲率半径xyzCoordinate.X = (N + H)* Math.Cos(B)* Math.Cos (L);xyzCoordinate.Y = (N + H)* Math.Cos(B)* Math.Sin (L);xyzCoordinate.Z = (N * (1 - e2)+ H)* Math.Sin(B);return xyzCoordinate;}3.3.3利用布尔莎七参数模型在不同参考椭球之间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输入参数为:xyzCoordinate为类XYZCoordinate封装的待转换的空间直角坐标(X,Y,Z),deltaX为x方向上的平移,deltaY为y方向上的平移,deltaZ为z方向上的平移,Ax为绕x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Ay为绕y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Az为绕z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S为比例因子public static XYZCoordinate para7(XYZCoordinate xyzCoordinate,Double deltaX,Double deltaY,Double deltaZ,Double Ax,Double Ay,Double Az,Double S){XYZCoordinate xyzC = new XYZCoordinate(0,0,0);Double X,Y,Z;X = xyzCoordinate.X;Y = xyzCoordinate.Y;Z = xyzCoordinate.Z;xyzC.X = deltaX + S * (X + Az * Y - Ay * Z);xyzC.Y = deltaY + S * (Y - Az * X + Ax * Z);xyzC.Z = deltaZ + S * (Ay * X - Ax * Y + Z);return xyzC;}3.4 结果和分析应用以上方法,通过实现高斯反算、同一椭球下经纬度坐标转换空间直角坐标,七参数转换等算法,发布并调用webservice,计算结果见表3:四、结论(1)利用七参数服务实现环境敏感区在国网GIS平台的应用,灵活的改善了现有使用单机版软件进行坐标转换的操作复杂、应用局限的弊端,继承了Web Service的功能松耦合性、高效、开放式、并行化、可分布式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