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习题课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 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 习题答案

(w) (度)
-900 -1800
[-40]
1
wc
10
w
w
(2).由结构图可知: 当r(t)=0, 只有n(t)作用时
E(s) C(s) G(s) N (s)
k
N(s)
1 G(s)
s(Ts 1) k
当n(t) 1时,即N (s) 1时, s
ess1
lim
s0
sE (s)
lim
s0
可以看出w 0时, G(jw) 的虚部为
w2
7.5w (1 0.0025
w2
)
w(1
7.5 0.0025
w2
)
是负的,
所以Nyquist曲线为(2)
使用Nyquist稳定判据,补齐180度,开环传递 函数G(s) 在s右半平面的极点P=0,Nyquist 特征方程曲线包围点(-1,j0)的圈数为N=0, 则闭环系统在s右半平面的根的个数为 Z=P-2N=0, 所以系统稳定。
10(0.8s 1) s2 (0.05s 1)
2.要求相角裕度γ,先求截止频率wc,
w=1.26处对应的分贝值为
20 lg
10 (1.26)2
20 lg 6.3 16(dB)
,
则
16 0 lg1.26 lg wc
20
则解得wc=7.95。
而 (wc ) 180 0 arctg0.8wc arctg0.05wc
相频特性 (w) 180 0 arctg(0.8w) arctg0.05w
含有两个积分环节,起点在 1800无穷远处,
终点 w ,A(w)=0,在坐标原点。
两个积分环节,相角 1800 一个一阶微分环节,相角 0 ~ 900 一个惯性环节,相角 0 ~ 900 则总的相角变化 1800 ~ 1800 Nyquist曲线呈现凹凸特性。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五章习题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两个模型【含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抛体运动习题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两个模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某小船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若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船渡河的时间不变B.小船渡河的时间减少C.小船渡河的时间增加D.小船到达对岸的地点不变,与水速大小无关,选项v,河宽为d,则渡河时间t=dvA正确,B、C错误;由于水速增大,故合速度的方向变化,到达河对岸的地点变化,选项D错误。
2.(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中)光滑半球A放在竖直面光滑的墙角处,用手推着保持静止。
现在A与墙壁之间放入光滑球B,放手让A和B由静止开始运动,当A、B运动到图示位置时,二者球心的连线与水平面成θ角,速度大小分别为v A和v B,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v A=v BB.v A=v B sin θC.v A=v B cos θD.v A=v B tan θ,所以两球沿球心连线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即v A cos θ=v B sin θ,得v A=v B tan θ,故D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一人以恒定速度v 0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小车,使其在水平面上运动,当运动到如图位置时,细绳与水平方向成60°,则此时 ( )A.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2v 0 B.小车运动的速度为2v 0 C.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 D.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如图。
人拉绳的速度与小车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是相等的,根据三角函数关系:v cos 60°=v 0,则v=vcos60°=2v 0,随小车向左运动,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越来越大,由v=v0cosα知v 越来越大,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故B 、C 正确。
4.(2021河南焦作期末)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甲、乙两物体连接,两物体分别套在水平、竖直杆上。
控制乙物体以v=2 m/s 的速度由C 点匀速向下运动到D 点,同时甲由A 点向右运动到B 点,四个位置绳子与杆的夹角分别如图所示,绳子一直绷直。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五章习题课 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抛体运动习题课: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 ,B ,C ,D 四个点,AB=BC=CD ,从A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 点,若小球从A 点以速度√2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一定落在C 点B.小球可能落在D 点与C 点之间C.小球落在斜面的运动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一定增大D.小球落在斜面的运动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不相同2.(多选)跳台滑雪是一种勇敢者的滑雪运动,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
现有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跳台a 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初速度分别为v 和2v ,两次均在斜坡上着陆。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两次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是1∶2 B.运动员两次在空中飞行的位移之比是1∶2 C.运动员两次落在斜坡上的瞬时速度大小之比是1∶2D.运动员两次落在斜坡上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是1∶2v 0,则根据题意可得tan α=12gt2v 0t=gt2v 0,解得t=2v 0tanαg,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初速度成正比,故A 正确;运动员的位移√(v 0t )2+(12gt 2) 2=t √v 02+(12gt) 2,可知位移与时间不成正比,B 错误;由落地时速度√v 02+(gt )2可知,初速度变为原来2倍,时间变为原来2倍即竖直分速度变为原来2倍,故合速度变为原来2倍,C 正确;位移方向不变,瞬时速度方向不变,D 错误。
如图所示,某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飞行√3 s 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g 取10 m/s 2),由此计算出物体的水平位移x 和水平初速度v 0分别是( )A.x=25 mB.x=5√21 mC.v 0=10 m/sD.v 0=20 m/sv y =gt=10√3 m/s,将速度进行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tan 30°=v 0v y,解得v 0=10√3×√33m/s =10 m/s,则水平位移x=v 0t=10×√3 m =10√3 m 。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1.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a)(b)解:(a)Y1ABC(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Y2AB(AB)CABACBC(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b)Y1(AB)A(AB)BABAB(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2.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a)(b)(c)解:(a)Y1ABAB(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011(b)Y2(((AA)A)A)(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123YAM00(c)Y1 A M1(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YAM233.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解:(1)1)定变量列真值表:ABCDYABCDY0000110000000101001000100101000011010110010*******010*******011001110001110111112)列函数表达式:YABCDABC D ABCDABCD3)用与非门组电路(2)输入变量A、B、C、D,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2)些表达式3)用与非门组电路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和Ms供水,如图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B、C,如图(a)所示。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点而高于B点时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点而高于A点时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点时ML和Ms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b)(a)(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d)(c)(d)(e)得:MABCsMBL(ML、M S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3)画逻辑图(e)5.某医院有—、二、三、四号病室4间,每室设有呼叫按钮,同时在护士值班室内对应地装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4个指示灯。
习题课专题教育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4n
20/35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
P{0.4 X 0.6} P{ X 0.5 0.1}
D( X )
1
1
0.12
1
0.9
0.01 4n
故 1 0.1,取n 1000 250.
0.04n
4
21/35
用正态逼近
P {0.4
解:设 5000 只零件的重量分别为 Xk , k 1,2,5000,
5000
E( Xk ) 0.5kg, D( Xk ) 0.12(kg)2,记 X Xk .
k 1
28/35
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
5000
Z
Xk
k 1
0.5 5000
X
2500近似服从标准正
0.1 5000
26/35
则
P V
1920
P V
1600 400
1920 1600
400
1
P
V
1600 400
0.8
1
(0.8)
0.2119.
即 16 只元件的寿命的总和大于 1920 小时的概率为
0.2119.
27/35
习题 5-4 设各零件的重量都是随机变量,它们相互 独立且服从相同的分布,其数学期望为 0.5kg,均方 差为 0.1kg ,问 5000 只零件的总重量超过 2510kg 的 概率是多少?
14/35
P(6800 X 7200) P( X E( X ) 200)
D( X )
np(1 p)
1 (200)2 1 (200)2
10000 0.7 0.3
线性代数第五章习题课

1.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0 2 2 (1) A = 2 4 2 ; 2 2 0
解
4 10 0 (2) A = 1 3 0 . 3 6 1
解
2. 判定下列矩阵是否相似于对角矩阵, 若 判定下列矩阵是否相似于对角矩阵, 相似, 相似, 则求出可逆矩阵 P , 使 P-1AP 是对角矩阵. 是对角矩阵.
解
(2) x1 x2 + x2 x3 + x3 x4 + x4 x1 2 12 x3 +
12 x1 x2 24 x1 x3 + 8 x2 x3 .
13. 判断下列二次型是否正定. 判断下列二次型是否正定.
二次型的正定性的常用判定法
2 2 (1) 3 x12 + 4 x2 + 5 x3 + 4 x1 x2 4 x2 x3 ;
解
5. 设三阶方阵 A 的特征值为
λ1 =1, λ2 = 2, λ3 = 3,
对应的特征向量依次为
1 1 1 p1 = 1, p2 = 2, p3 = 3 , 1 4 9
又向量 b= (1 , 1 , 3)T . (1) 求 A; (2) 将 b 用 p1, p2, p3 线性表示; 线性表示; (3) 求 Anb;(4)求 A100 . ;(4
�
解
0 0 1 3. 设 A = x 1 y 相似于对角矩阵, 相似于对角矩阵, 1 0 0
求 x 与 y 应满足的条件. 应满足的条件.
解
4. 已知矩阵
2 0 0 A = 0 0 1 0 1 x
与矩阵
2 0 0 相似. B = 0 y 0 相似 0 0 1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

ω
20 0 -20
10 ωc
1
2 -20dB/dec
ω
-60dB/dec
10 ≈1 ω2 0.5 c
ω c=4.5
5 ≈1 ω c=7.9 ω 0.01 c3
第五章习题课 (5-17)
-20
低频段曲线: 低频段曲线: 20lgK=20dB φ (ω ) 0 ω1=5 ω2=15 -90 相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曲线: -180 -270 φ ( )= -90o ω ω=0 φ ( )= -270o ω ω=∞
-60dB/dec
ω
第五章习题课 (5-2)
10(s+0.2) 1.33(5s+1) (5) G(s)= s2(s+0.1)(s+15)=s2(10s+1)(0.67s+1) 解: 低频段曲线: 低频段曲线: 20lgK=2.5dB
第五章习题课 (5-7)
5-7 已知奈氏曲线,p为不稳定极点个数, 已知奈氏曲线, 为不稳定极点个数 为不稳定极点个数, υ为积分环节个数,试判别系统稳定性。 为积分环节个数,试判别系统稳定性。 Im υ=2 (b) p=0 (a) p=0 Im υ=0
ω=0 Re -1 0 ω=0+ -1 0 ω=0 Re
第五章习题课 (5-1)
5-1(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当输入信号r(t)=sin(t+30o),试求系统的稳态 当输入信号 , 输出。 输出。 10 G(s)=(s+1) 10 解: φ(s)= (s+11) 10 = 10 = 10 ω A( )= 2 2 112+1√ 122 =0.905 √ 11 +( ) √ ω φ ( )=-tg-1ω =-tg-1 1 =-5.2o ω 11 11 cs(t)=0.9sin(t+24.8o)
高中数学第五章-习题课

习题课 复 数明目标、知重点1.巩固复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2.理解并能进行复数的四则运算并认识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1.复数的四则运算若两个复数z 1=a 1+b 1i ,z 2=a 2+b 2i(a 1,b 1,a 2,b 2∈R ) (1)加法:z 1+z 2=(a 1+a 2)+(b 1+b 2)i ; (2)减法:z 1-z 2=(a 1-a 2)+(b 1-b 2)i ; (3)乘法:z 1·z 2=(a 1a 2-b 1b 2)+(a 1b 2+a 2b 1)i ; (4)除法:z 1z 2=a 1a 2+b 1b 2a 22+b 22+a 2b 1-a 1b 2a 22+b 22i(z 2≠0);(5)实数四则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都适合于复数的情况; (6)特殊复数的运算:i n (n 为正整数)的周期性运算; (1±i)2=±2i ;若ω=-12±32i ,则ω3=1,1+ω+ω2=0.2.共轭复数与复数的模(1)若z =a +b i ,则z =a -b i ,z +z 为实数,z -z 为纯虚数(b ≠0). (2)复数z =a +b i 的模|z |=a 2+b 2, 且z ·z =|z |2=a 2+b 2. 3.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1)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若复数z 1、z 2对应的向量OZ 1→、OZ 2→不共线,则复数z 1+z 2是以OZ 1→、OZ 2→为两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OZ →所对应的复数. (2)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复数z 1-z 2是连接向量OZ 1→、OZ 2→的终点,并指向Z 1的向量所对应的复数.题型一 复数的四则运算例1 (1)计算:-23+i 1+23i +⎝ ⎛⎭⎪⎫21+i 2 012+(4-8i )2-(-4+8i )211-7i;(2)已知z =1+i ,求z 2-3z +6z +1的模.解 (1)原式=i (1+23i )1+23i +⎣⎢⎡⎦⎥⎤⎝ ⎛⎭⎪⎫21+i 2 1 006+(4-8i +8i -4)(4-8i +4-8i )11-7i=i +(-i)1 006+0=-1+i.(2)z 2-3z +6z +1=(1+i )2-3(1+i )+62+i =3-i 2+i =1-i ,∴z 2-3z +6z +1的模为 2.反思与感悟 复数的除法运算是复数运算中的难点,如果遇到(a +b i)÷(c +d i)的形式,首先应该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再分母实数化. 跟踪训练1 (1)已知z1+i=2+i ,则复数z 等于( )A .-1+3iB .1-3iC .3+iD .3-i答案 B解析 方法一 ∵z1+i =2+i ,∴z =(1+i)(2+i)=2+3i -1=1+3i ,∴z =1-3i.方法二 设z =a +b i(a ,b ∈R ),∴z =a -b i , ∴a -b i1+i =2+i ,∴⎩⎪⎨⎪⎧a =1b =-3,z =1-3i. (2)i 为虚数单位,则⎝ ⎛⎭⎪⎫1+i 1-i 2 011等于( )A .-iB .-1C .iD .1答案 A解析 因为1+i 1-i =(1+i )21-i 2=i ,所以⎝ ⎛⎭⎪⎫1+i 1-i 2 011=i 2 011=i 4×502+3=i 3=-i ,故选A.题型二 复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例2 已知点集D ={z ||z +1+3i|=1,z ∈C },试求|z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解 点集D 的图像为以点C (-1,-3)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圆上任一点P 对应的复数为z ,则|OP →|=|z |.由图知,当OP 过圆心C (-1,-3)时,与圆交于点A 、B ,则|z |的最小值是|OA |=|OC |-1=(-1)2+(-3)2-1=2-1=1,即|z |min =1;|z |的最大值是|OB |=|OC |+1=2+1=3,即|z |max =3.反思与感悟 复数和复平面内的点,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一一对应;复数加减法符合向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z 1-z 2|表示复数z 1,z 2对应的两点Z 1,Z 2之间的距离. 跟踪训练2 已知复数z 1,z 2满足|z 1|=3,|z 2|=5,|z 1-z 2|=10,求|z 1+z 2|的值.解 如图所示,设z 1,z 2对应点分别为A ,B ,以OA →,OB →为邻边作▱OACB ,则OC →对应的复数为z 1+z 2.这里|OA →|=3,|OB →|=5,|BA →|=10. ∴cos ∠AOB =|OA →|2+|OB →|2-|BA →|22|OA →||OB →|=32+52-102×3×5=45.∴cos ∠OBC =-45.又|BC →|=|OA →|=3,∴|z 1+z 2|=|OC →| =|OB →|2+|BC →|2-2|OB →||BC →|cos ∠OBC =58.题型三 有关两个复数相等的问题例3 设复数z 和它的共轭复数z 满足4z +2z =33+i ,求复数z . 解 设z =a +b i(a ,b ∈R ).因为4z +2z =33+i ,所以2z +(2z +2z )=33+i. 2z +2z =2(a +b i)+2(a -b i)=4a ,整体代入上式, 得2z +4a =33+i.所以z =33-4a 2+i2.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 ⎩⎨⎧a =33-4a2,b =12.解得⎩⎨⎧a =32,b =12.所以z =32+i2. 反思与感悟 两个复数相等是解决复数问题的重要工具.“复数相等”可以得到两个实数等式,为应用方程思想提供了条件,常用于确定系数,解复数方程等问题.跟踪训练3 z 是z 的共轭复数,若z +z =2,(z -z )i =2(i 为虚数单位),则z 等于( ) A .1+i B .-1-i C .-1+i D .1-i答案 D解析 方法一 设z =a +b i ,a ,b 为实数,则z =a -b i. ∵z +z =2a =2,∴a =1.又(z -z )i =2b i 2=-2b =2,∴b =-1.故z =1-i. 方法二 ∵(z -z )i =2,∴z -z =2i =-2i.又z +z =2,∴(z -z )+(z +z )=-2i +2, ∴2z =-2i +2,∴z =1-i.1.若z ∈C ,且|z +2-2i|=1,则|z -2-2i|的最小值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B2.已知复数z =1+2i1-i ,则1+z +z 2+…+z 2 014为( )A .1+iB .1-iC .iD .1答案 C3.设复数z 满足关系:z +|z |=2+i ,那么z 等于( ) A .-34+i B.34+i C .-34-i D.34-i答案 B解析 设z =a +b i(a ,b ∈R ),由已知a +b i +a 2+b 2=2+i由复数相等可得⎩⎨⎧a +a 2+b 2=2b =1,∴⎩⎪⎨⎪⎧a =34b =1,故z =34+i.4.已知z 1=1+2i ,z 2=m +(m -1)i ,且两复数的乘积z 1z 2的实部和虚部为相等的正数,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4解析 z 1z 2=(1+2i)[m +(m -1)i]=[m -2(m -1)]+[2m +(m -1)]i =(2-m )+(3m -1)i ,所以2-m =3m -1,即m =34,且能使2-m =3m -1>0,满足题意.5.设复数z =1+i ,且z 2+az +bz 2-z +1=1-i ,求实数a ,b 的值.解 因为z =1+i ,所以z 2+az +b =(a +2)i +a +b ,z 2-z +1=i , 所以z 2+az +b z 2-z +1=a +b +(a +2)i i =(a +2)-(a +b )i.又z 2+az +bz 2-z +1=1-i. 所以⎩⎪⎨⎪⎧ a +2=1,-(a +b )=-1,解得⎩⎪⎨⎪⎧a =-1,b =2.[呈重点、现规律]1.复数的四则运算按照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其中除法运算的关键是将分母实数化; 2.复数的几何意义是数形结合思想在复数中的一大体现;3.利用两个复数相等可以解决求参数值(或范围)和复数方程等问题.一、基础过关1.复数1-2+i +11-2i 的虚部是( )A.15iB.15 C .-15iD .-15答案 B解析1-2+i +11-2i=-2-i 5+1+2i 5=-15+15i.故选B.2.设z =10i3+i ,则z 的共轭复数为( )A .-1+3iB .-1-3iC .1+3iD .1-3i答案 D解析 由z =10i3+i =10i (3-i )(3+i )(3-i )=1+3i ,得z =1-3i.3.若(m 2-5m +4)+(m 2-2m )i>0,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 B .0或2 C .2 D .0 答案 D解析 由⎩⎪⎨⎪⎧m 2-5m +4>0m 2-2m =0,得m =0.4.设a ,b ∈R 且b ≠0,若复数(a +b i)3是实数,则( ) A .b 2=3a 2 B .a 2=3b 2 C .b 2=9a 2 D .a 2=9b 2答案 A解析 若(a +b i)3=(a 3-3ab 2)+(3a 2b -b 3)i 是实数,则3a 2b -b 3=0.由b ≠0,得b 2=3a 2.故选A.5.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a i2-i 为纯虚数,则实数a =______.答案 2解析 设1+a i2-i=b i(b ∈R 且b ≠0),则1+a i =b i(2-i)=b +2b i ,所以b =1,a =2.6.复平面内点A 、B 、C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i 、1、4+2i ,由A →B →C →D 按逆时针顺序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BD →|=________. 答案13解析 设D 点对应复数为z ,∵AB →=DC →, ∴1-i =-z +(4+2i),∴z =3+3i , ∴BD →对应的复数为2+3i ,∴|BD →|=13.7.已知a ∈R ,则z =(a 2-2a +4)-(a 2-2a +2)i 所对应的点在第几象限?复数z 对应的点的轨迹是什么?解 ∵a 2-2a +4=(a -1)2+3≥3, -(a 2-2a +2)=-(a -1)2-1≤-1,∴复数z 的实部为正数,虚部为负数,∴复数z 的对应点在第四象限.设z =x +y i(x 、y ∈R ),则⎩⎪⎨⎪⎧x =a 2-2a +4,y =-(a 2-2a +2)消去a 2-2a 得:y =-x +2(x ≥3). ∴复数z 的对应点的轨迹是一条射线,方程为y =-x +2(x ≥3). 二、能力提升8.在复平面内,复数(2-i)2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 D解析 (2-i)2=4-4i +i 2=3-4i ,∴对应点坐标(3,-4),位于第四象限. 9.设i 是虚数单位.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z ·z i +2=2z ,则z 等于( ) A .1+i B .1-i C .-1+i D .-1-i答案 A解析 设z =a +b i ,a ,b ∈R代入z ·z i +2=2z ,整理得:(a 2+b 2)i +2=2a +2b i则⎩⎪⎨⎪⎧ 2a =2a 2+b 2=2b ,解得⎩⎪⎨⎪⎧a =1b =1,因此z =1+i. 10.已知互异的复数a ,b 满足ab ≠0,集合{a ,b }={a 2,b 2},则a +b =________. 答案 -1解析 由题意⎩⎪⎨⎪⎧ a =a 2,b =b 2或⎩⎪⎨⎪⎧a =b 2,b =a 2, 因为a ≠b ,ab ≠0, ⎩⎨⎧a =-12+32i ,b =-12-32i 或⎩⎨⎧b =-12+32i ,a =-12-32i ,因此a +b =-1.11.设复数z =(1+i )2+3(1-i )2+i ,若z 2+a ·z +b =1+i ,求实数a ,b 的值.解 z =(1+i )2+3(1-i )2+i =2i +3-3i 2+i =3-i2+i=(3-i )(2-i )5=1-i. 因为z 2+a ·z +b =1+i , 所以(1-i)2+a (1-i)+b =1+i. 所以(a +b )-(a +2)i =1+i.所以⎩⎪⎨⎪⎧a +b =1,-(a +2)=1,解得a =-3,b =4.即实数a ,b 的值分别是-3,4.12.在复平面内,O 是原点,向量OA →对应的复数是2+i. (1)如果点A 关于实轴的对称点为B ,求向量OB →对应的复数; (2)如果(1)中点B 关于虚轴的对称点为C ,求点C 对应的复数.解 (1)设所求向量OB →对应的复数为z 1=a +b i(a ,b ∈R ),则点B 的坐标为(a ,b ). 已知A (2,1),由对称性可知a =2,b =-1. 所以OB →对应的复数为z 1=2-i.(2)设所求点C 对应的复数为z 2=c +d i(c ,d ∈R ), 则C (c ,d ).由(1),得B (2,-1). 由对称性可知,c =-2,d =-1. 故点C 对应的复数为z 2=-2-i. 三、探究与拓展13.是否存在复数z ,使其满足z ·z +2i z =3+a i ?如果存在,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设z =x +y i(x ,y ∈R ),则原条件等式可化为x 2+y 2+2i(x -y i)=3+a i.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x 2+y 2+2y =3,2x =a .消去x ,得y 2+2y +a 24-3=0. 所以当Δ=4-4⎝⎛⎭⎫a24-3=16-a 2≥0,即-4≤a ≤4时,复数z 存在. 故存在满足条件的复数z ,且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a ≤4.高考数学:试卷答题攻略一、“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每一分组再按同样原则划分,重复步骤2和3,直 至概率不再可分为止。
2020/6/2
5
二元哈夫曼编码
第五章 信源编码
将信源符号按概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令
p(x1)≥ p(x2)≥…≥ p(xn) 给两个概率最小的信源符号p(xn-1)和p(xn)各分配一个码位“0”和
2020/6/2
13
习题1
第五章 信源编码
1.已知某信源的符号集合{ x1 , x2 , x3, … }为无限离散消息集合,
它们的出现概率分别为P(x1) = 1/2,P(x2) = 1/4,P(x3) = 1/8,…, P(xi) = 1/2i,…。(1)用香农编码方法给出各个符号消息的代码 组;(2)计算该信源编码的效率。
-log2 p(xi)≤ki<1- log2 p(xi)
将pa(xj) 用二进制表示,并取小数点后ki 位作为符号xi 的编码。
2020/6/2
4
费诺编码
第五章 信源编码
费诺编码也是一种常见的信源编码方法。编码步骤如下:
将概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令
p(x1)≥ p(x2)≥…≥ p(xn) 按编码进制数将概率分组,使每组概率尽可能接近
解 (1)信源消息的概率分布呈等比级数,按香农编码方法,其 码长集合为自然数数列1, 2, 3, ···, i, ···;对应的编码分别为:0, 10, 110, ···, 111…110 ( i – 1个1), ···。
多元序列也可以变换成游程序列,如m元序列可有m种游程。但是 变换成游程序列时,需要增加标志位才能区分游程序列中的“长度” 是m种游程中的哪一个的长度,否则,变换就不可逆。这样,增加 的标志位可能会抵消压缩编码得到的好处。所以,对多元序列进行 游程变换的意义不大。
2020/6/2
9
L-D编码
第五章 信源编码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
第五章 信源编码
二进制香农码的编码步骤如下:
将信源符号按概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方便起见,
令
p(x1)≥ p(x2)≥…≥ p(xn)
令p(x0)=0,用pa(xj),j=i+1表示第i个码字的累加概率, 则
2020/6/2
3
香农编码
第五章 信源编码
➢ 确定满足下列不等式的整数ki ,并令ki为第i个码字的 长度
L-D编码方法是一种分帧传送的方式; 编码方法
在冗余位序列中取N个符号作为一帧,编成一个码字,码 字中含有信息位的数量和位置信息,在接收端依据这些 信息进行译码;
每个码字传送两个数:Q和T,由下式计算
2020/6/2
10
L-D编码
Q的位数: T的位数:
总位数:
2020/6/2
第五章 信源编码
2020/6/2
6
M元哈夫曼编码
第五章 信源编码
在编m进制哈夫曼码时为了使平均码长最短,必须使最后一步 缩减信源有m个信源符号。非全树时,有s个码字不用:
第一次对最小概率符号分配码元时就只取(m-s)个,分别配以 0,1,…,m-s-1,把这些符号的概率相加作为一个新符号的概率, 与其它符号一起重新排列。
11
L-D译码
寻找某一值K 若 再找某一值L
2020/6/2
第五章 信源编码
12
编码总结
第五章 信源编码
我们学习了6种信源编码:香农编码、费诺编码、哈 夫曼编码、冗余编码、游程编码。
游程编码是非分组编码;
本章介绍的都是离散信源变长编码。
优点:提高编码效率;
缺点:需要大量缓冲设备来存储这些变长码,然后再 以恒定的码率进行传送;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 误码,容易引起错误扩散,所以要求有优质的信道。
第五章 信源编码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 流泪时,你也将错过 群星了。-泰戈尔ຫໍສະໝຸດ 2020/6/21
第五章 总结
第五章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以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的编码。通常通过
压缩信源的冗余度来实现。采用的一般方法是压缩每个信源符 号的平均比特数或信源的码率。即同样多的信息用较少的码率 传送,使单位时间内传送的平均信息量增加,从而提高通信的 有效性。
以后每次就可以取m个符号,分别配以0,1,…,m-1;…;如此 下去,直至所有概率相加得1为止,即得到各符号的m进制码字。
2020/6/2
7
第五章 信源编码
香农码、费诺码、哈夫曼码都考虑了信源的统计特性,使经常出 现的信源符号对应较短的码字,使信源的平均码长缩短,从而实 现了对信源的压缩;
香农码有系统的、惟一的编码方法,但在很多情况下编码效率不 是很高;
“1”,将这两个信源符号合并成一个新符号,并用这两个最小的
概率之和作为新符号的概率,结果得到一个只包含(n-1)个信源
符号的新信源。称为信源的第一次缩减信源,用S1表示。 将缩减信源S1的符号仍按概率从大到小顺序排列,重复步骤2,
得到只含(n-2)个符号的缩减信源S2。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缩减信源只剩两个符号为止,此时所剩两个 符号的概率之和必为1。然后从最后一级缩减信源开始,依编码 路径向前返回,就得到各信源符号所对应的码字。
2020/6/2
8
二元游程编码
第五章 信源编码
游程变换减弱了原序列符号间的相关性。
游程变换将二元序列变换成了多元序列;这样就适合于用其他方法, 如哈夫曼编码,进一步压缩信源,提高通信效率。
编码方法:
首先测定“0”游程长度和“1”游程长度的概率分布,即以游 程长度为元素,构造一个新的信源;
对新的信源(游程序列)进行哈夫曼编码。
信道编码: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为目的的编码。
通常通过增加信源的冗余度来实现。采用的一般方法是增大码 率/带宽。与信源编码正好相反。
密码:
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为目的的编码。通常通
过加密和解密来实现。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加密”可视为
增熵的过程,“解密”可视为减熵的过程。
2020/6/2
2
香农编码
费诺码和哈夫曼码的编码方法都不惟一; 费诺码比较适合于对分组概率相等或接近的信源编码,费诺码也
可以编m进制码,但m越大,信源的符号数越多,可能的编码方 案就越多,编码过程就越复杂,有时短码未必能得到充分利用; 哈夫曼码对信源的统计特性没有特殊要求,编码效率比较高,对 编码设备的要求也比较简单,因此综合性能优于香农码和费诺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