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健康宣教
脑梗死溶栓疾病健康教育宣教

脑梗死溶栓疾病健康教育宣教一、适应证(1)年龄18~80岁。
(2)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阿替普酶)或6小时(尿激酶)。
(3)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
(4)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5)患者或家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禁忌证(1)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内有头颅低频伤史;近期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不宜压迫的动脉穿刺。
(2)近3个月内有脑梗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性小腔隙梗死面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的糖尿病。
(4)体检时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5)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INR为国际标准比率的定凝时间)。
(6)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超出正常范围)。
(7)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L,血糖<27mmol/L。
(8)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9)妊娠。
(10)不合作。
三、溶栓后的并发症(1)全身出血不止(如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呼吸道出血等)。
(2)脑出血。
(3)溶栓后无效,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病情继续恶化。
(4)药物过敏。
(5)溶栓后再次发生梗死。
四、溶栓药物可以选择的溶栓药物有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病原激活剂:替奈普酶、阿替普酶。
五、如何进行脑梗溶栓的配合(1)为防止脑血流量减少,将患者处于平卧位。
(2)头偏向一侧,可防止误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保持环境安静,消除不良情绪刺激。
(4)轻中度患者可以不吸氧,如SO2<90%,给氧2~4L/min,禁忌高浓度吸氧。
(5)控制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不可过度降压,过度降压会导致卒中过度;控制血糖在6~9mmol/L。
脑梗死健康教育

脑梗死健康教育1、生活起居指导1)、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慎起居,避风寒,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从生活,饮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预防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发生,肺部感染,要经常保持病人所住环境清洁通风。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裤,勤洗澡,做好皮肤护理,并经常帮助病人翻身,叩背,按摩受压部位。
进行有效的咳嗽及肺功能锻炼2、饮食指导1)、无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患者可给予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多食清淡食物,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鱼虾类。
不能进食者或吞咽困难者可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如:混合奶、米汤、果汁、豆浆、菜汤等。
2)、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喝茶。
注意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后再活动,以减少血液粘稠度,有利于血液循环。
3)、指导患者饮食应有规律,勿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4)、告之患者应戒烟酒,以免引起血管改变,而致血压升高,不利疾病康复。
4、心理指导急性期神志清楚者耐心做好思想工作,解除病人因突然得病而产生恐惧、急躁、忧虑等情绪,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避免一切精神因素对病人的刺激。
恢复期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大怒、大喜、大悲、大恐等刺激,尤其制怒,减少复发因素。
5、用药指导1)、服中药后避免风寒,汗出较多后用干毛巾檫干。
2)、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可用吸管进药或浓煎后滴入,尽量防止呛咳,必要时鼻饲喂下,服药后减少搬动病人。
3)、注意病人有无异常反应,呃逆、呛咳取半卧位或轻拍背部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5、出院指导1)、大病初愈即使无后遗症也不宜过劳,慎起居,避风寒,养成良好饮食气,戒烟酒,少食肥肉,动物油;(2)、克服急躁和容易动怒的不良性情,坚持情绪稳定和平衡心态,预防焦虑抑郁而妨碍疾病康复。
3)、对有后遗症行走不便者,须有家属陪同,嘱病人勿猛走猛蹲,防止摔伤,再度病发或骨折,常常用温水浸泡患肢,以促进气血通畅。
脑梗塞发病后的康复训练与健康宣教

脑梗塞发病后的康复训练与健康宣教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与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也得到了较大特点,但仍有较多的患者在治疗后还会伴有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以及脑功能障碍,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带来不良影响。
当患者出现以上后遗症时,应该怎样做才能恢复正常生活呢?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脑梗死的康复训练方法及健康宣教,希望有需要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消除内心不安,早日康复。
一、康复训练方法1.坐位平衡训练坐在床上,屈膝依靠背架,逐渐将支架去除,双腿在床边自然放置,也可在床的一侧或者床头放置围栏杆、绳索或把手,来帮助患者可以自己坐起来。
作为平衡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增强躯干肌及加强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训练在帮助患者站立平衡训练时,要有专门的人员扶持,或者在训练时,要在特质的双杆中进行,或者采取手杖进行帮助。
在站立期间患者的两脚需要分开约3cm,先要以健康肢体为主要支持重量,再逐渐及缓慢地使用患肢,逐渐两脚互相站立,在此期间需要扶着凳子及其他的工具,逐渐移步行走。
3.行走训练最开始需要他人进行扶持,在逐渐过渡到自我行走,另外需要纠正患者走步的问题,如果患者走步时画圈,在训练时就需要主动做屈膝的动作及踝关节背伸的动作。
给予患者既轻又坚韧的拐杖,其长短要适中,通常情况下在腋下3-5cm 至脚底的长度,或者为病人身高-40cm,也可对其使用双拐,要因人而异,合适是最好的。
4.使用轮椅训练最开始需要有人帮助或者挟持,帮助患者的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轮椅后面,使用双手对轮椅扶手及背进行握住,在使用足踏住下面的横轴来固定轮椅,轮椅放在病人健康的一侧,在上下时需要将手闸挂上,上去后进行椅子上活动,并坐前后动及左右活动5.上下楼梯的训练患者在上楼时,需要将健康的脚跨上台阶后再使用患足与健足在同一台阶上,在下楼梯时可采取相反的动作,如果患者使用拐杖,可使用拐杖在上级台阶上进行支撑,再跨健足,最后再跨患足。
脑梗塞的健康宣教要点

脑梗死健康教育内容

脑梗死健康教育内容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部分大脑组织损伤或坏死。
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预防脑梗死,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该及时治疗,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二、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应该尽量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和酒精的危害。
三、控制血脂:高血脂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应该控制血脂水平,避免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
四、坚持运动:适量的运动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应该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五、保持健康的饮食:饮食对于脑梗死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六、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健康问题,对于脑梗死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应该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检查。
以上就是关于脑梗死健康教育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了解和遵守,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 1 -。
脑梗死健康宣教)

脑梗死健康宣教
一.急性期卧床休息、吸氧的重要性 卧床休息以利于脑部血液供
应。
吸氧改善动脉血氧含量, 改善脑部缺氧状态。
意识障
碍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
呼吸道通畅。
二.饮食重要性 给予低盐低脂富含纤维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有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
三.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抗溶栓治疗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应用扩血管药物时,观察血压变化。
四.长期卧床者要抬高床头、活动下肢,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弹力袜,瘫
痪肢体保持功能体位。
五.基础护理及安全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压疮、感染等并发症,加强安全护理,防止跌倒坠床,躁动患者使用床档,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保证患者安全。
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七.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练。
八.脑梗塞病人出院指导 1.避免诱发因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控制血压及血糖,适度锻炼。
2.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3.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脑梗死患者的健康宣教

脑梗死患者的健康宣教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曾经罹患脑梗死,以下是一些健康宣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脑梗死。
1. 饮食健康:- 控制盐摄入量:过多的盐会导致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风险因素之一。
建议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的盐。
-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 控制饮食中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2. 控制体重:- 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超重和肥胖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通过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3.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吸烟是脑梗死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所以戒烟非常重要。
- 限制酒精摄入:过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健康问题,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4. 锻炼身体:-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
- 保持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的久坐。
5.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脑梗死的主要风险因素,所以请确保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
6. 定期检查:- 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胆固醇水平的检查。
- 如果有其他与脑梗死相关的健康问题,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诊。
7. 遵医嘱:- 定期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按照剂量和时间规定进行用药。
- 如果需要控制血液凝块形成的药物,按医生指导正确服用。
这些建议不仅适用于脑梗死患者,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方面也非常重要。
请始终与医生保持联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脑梗死健康宣教

脑梗死健康宣教主讲人陈扬据统计,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45岁后均呈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增加最明显,75岁以上者发病率是45~54岁组的5~8倍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我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病人近150万人年死亡数近100万人。
脑梗死病人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一、什么是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
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
二、脑梗死的病因:1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常伴高血压,且互为因果。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故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
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内膜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随后黏附、聚集、沉积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可阻塞远端动脉导致脑梗死。
2脑动脉炎结缔组织疾病、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感染均可致脑动脉炎症,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3其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黏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等均可致血栓形成。
药源性、外伤所致脑动脉夹层及极少数不明原因者。
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脑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出现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该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或梗死。
2血脂:高胆固醇血症能致动脉粥样硬化3糖尿病:糖代谢异常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血糖升高可引起脂代谢紊乱,同时引发组织蛋白非酶糖化,致血管壁弹性减低,阻力增加,管腔狭窄,加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致凝血系统改变,易发生脑梗死。
4肥胖:过量摄入脂肪可直接导致肥胖,并成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心脏病独立或有影响力的危险因素,与腰围和臀围的比例有关,与腹型肥胖有关。
5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脏病、高血压型心脏病、先天型心脏病及可能损害心肌的各种并发症均可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证实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7倍,冠心病可促使脑梗死的发生和增加脑梗死的危险性,由此可见冠心病和脑梗死关系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死的知识宣教
1、嘱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病人减轻或解除消极的情绪,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的饮食。
饮食有规律,不
暴饮暴食及过度饥饿;控制总热量。
多吃瘦肉、鱼虾、新鲜蔬菜水果、含碘食物,少食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甜食等;忌食辛辣、戒烟酒,适当饮茶。
3、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侧一边或侧卧位,注意保持肢体功
能位置。
神志不清、躁动、有精神症状者、应加护栏及注意安全防护。
4、根据病情实施不同阶段的康复锻炼
出院指导:
1、加强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予以清淡饮食;戒烟酒、
勿暴饮暴食。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3、遵医嘱按时并正确服药。
4、注意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
血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消除栓子来源。
5、加强肢体及语言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