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科院《无机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精编版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精编版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绪论一.是非题: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A.希有气体 B:混合物 C.电子流或γ──射线 D.地球外的物质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碳元素B.碳化合物C.二者都对D.二者都错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氨溶于水B.蔗糖溶在水中C.电解质溶液导电D.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是非题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 E2s > E1s.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x ,2py,2p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 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选择题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n为主量子数);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规则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电负性C.电离能D.原子体积1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12.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A.元素由单质构成;B.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质谱法B.化合量法C.气体密度法D.α─粒子散射法三.填空题: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 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3.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 中, 4s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和( ).4.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5.+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 ).6.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ψn,l,m是( ),当n,l,m,一定时,处于ψ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 ( ),( )可以确定.n,l,m可以确定一个( ).8.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是( ).10.在电子构型 , , , , , , 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纯属错误的是( ).11.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 ),原子中4p半充满的元素是(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简答题1.第114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2.为什么碳(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 而不是2s12p3,而铜(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综合题1.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试回答:(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无机化学》考研复习题库(五套)-各校通用

《无机化学》考研复习题库(五套)-各校通用

D. pA = nRT/VA
12.气相反应 A(g)=B(g),某温度时 GA = GB ,则相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A. K = 0
B. K = 1 C. K = 10
D.无法确定
13.反应 PCl5(g) =PCl3(g)+ Cl2(g)平衡时 PCl5 分解率为 50%,平衡后体系总压力为 p,
A. 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
B. 升高温度;
C. 恒温下,加催化剂;
D. 恒温下,改变总压力
4. H2 (g)+Br2 (g) 是:( )
2HBr(g) 在 800K 时 Kθ=3.8×105,1000K 时 Kθ=1.8×103,则此反应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C. 无热效应的反应; D. 无法确定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 应
A. ClO2﹣、 PCl3、SO2 C. NO3﹣ 、 CO32﹣、 BCl3
B. NO3﹣、SO3、CO32﹣ D. CO2、H2O、NH3
9.Cu2+ CuCl 0.137 Cu
Cu2+ 0.158 Cu+ 0.522 Cu
Cu(OH)2 -0.080 Cu2O –0.358 Cu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 Nhomakorabea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7. 依照酸碱电子理论,反应 Ag++2NH3=Ag(NH3)2+中(
)。
A.Ag+是酸,NH3 是碱
B. Ag(NH3)2+是酸碱配合物
C.Ag+是盐,NH3 是配位体
D. Ag(NH3)2+是盐
8. 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都为 sp2 杂化的是( )

中国科学院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科学院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 固体物理一 NaCl 和CsCl 是两种典型的离子晶体,但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1 NaCl 是面心立方点阵,Na 和Cl 离子各组成一个面心立方格子沿立方轴方向移动二分之一交叉而成。

最近邻各6个异性离子,次近邻各12个同性离子。

CsCl 是简单立方点阵,Cs 和Cl 离子各组成一个简单立方格子,沿体对角线方向移动二分之一交叉而成。

最近邻为8个异性离子,次近邻为6个同性离子。

2 它们同属立方晶系,它们相同的特征对称元素是4个3次轴。

3 NaCl :面心立方,倒易点阵为体心立方,第一布里渊区为截角八面体CsCl :简单立方,倒易点阵为简单立方,第一布里渊区为简立方体。

4 ∑=⎪⎪⎭⎫ ⎝⎛--=⎪⎪⎭⎫ ⎝⎛+=Nj n n ij ij R B R e N r b r e N U 202024242πεμπε 其中μ,B 是和晶体结构有关的常数,R 为离子间最短距离 1120040-⎪⎪⎭⎫ ⎝⎛=⇒=∂∂n e nB R R μπεσ5 它们的原胞都含有2个离子,因此各有6支色散关系,3支光学波,3支声学波。

离子晶体的长光学波t l ωω>。

对红外光不同频率有强烈的反射和吸收。

二 1 德拜模型采用弹性波近似。

q v s =ω(v s 为声速)成功地解释了极低温下晶格比热温度关系(T 3定律),极低温下只有长波声子被激发,所以符合弹性波近似条件。

因此在解释较高温度下的晶格比热温度关系不够严格。

2 A 满带电子不导电。

能带中每个电子对电流的贡献为()k v e -。

由于能带()k ε函数的对称性()()k k -=εε,及()()k v k v --=,处于k 态的电子和k -态的电子对电流的贡献恰好抵消。

外加电场时,由k 和h G k +(h G 为倒格矢矢量)等价,满带状况并不改变故满带电子不导电。

B 部分填充能带与满带不同,尽管在无外场时,由于k ,k -对称,总电流为零,但在外场作用下,电子分布沿k 轴一方偏移,电子产生的电流只部分相互抵消,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2004

化学2004

试题312 试题名称:化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无机化学部分(75分)一、单选题(每题二分)1mol/Kg 的下列物质溶液沸点大小顺序是A 32AICl ZnCl NaCl >>B NaCl ZnCl AICl >>23C 23ZnCl AICl NaCl >>D 32AICl ZnCl NaCl ==2. 以下关于溶胶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相,稳定,粒子能通过半透膜 B 多相,比较稳定,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C 均相,比较稳定,粒子能通过半透膜D 多相,稳定,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3. 乙醇,丙酮能使高分子溶液聚沉,原因是A 它们有强烈亲水性B 它们不溶解高分子化合物C 它们使高分子化合物失去电荷D 它们本身可以电离4. 关于自发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自发反应是放热反应B 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平衡C 自发反应是吸热反应D 自发反应是可逆反应5. 恒压下,某反应A(s)+B(g)=2C(g)为放热反应,则反应体系的A ΔU>0,W>0B ΔU>0,W<0C ΔU<0,W<0D ΔU<0,W>06. 标准状态时下列哪一物质的m m f m f S H G ,,∆∆都是0A 氧气B 金属CaC H 离子D OH 离子7. 催化剂不能改变的是A 正反应速度B 逆反应速度C 反应活化能D 反应自由能8.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A 等容体系B 开放体系C 孤立体系D 平衡体系9. 反应)()()()(222g O H g CO g H g CO +=+ 等容条件下,对于水的摩尔质量有影响的步骤是A 降低温度B 降低压力C 增加压力D 加入氮气10. 根据稀释定律和解离度成正比关系的是A 浓度cB cC KaD Ka11. 下列溶液pH 值最大的是A 0.10mol/LHAcB 0.010mol/LHClC 0.10mol/LNH 4ClD 0.00010mol/LHCl12. 实验测定100ml0.01mol/L 2NaNO 水溶液的pH 值是8.0,则为的Ka HNO 2A 1210-B 810-C 610-D 410-13. 溶液中,当122)(101.8332-⨯=⋅=+CO Ag CO Ag SP C C K 时可以说明的是A 银离子浓度是碳酸根的二倍B Ag 2CO 3不容易电离C 溶液是Ag 2CO 3的饱和溶液D 银离子浓度等于碳酸根浓度14.某难溶电解质AB 2的饱和溶液中是其θsp K L ymol B L xmol A /][,/][2==--A y x ⋅B 2y x ⋅C 2)2(y xD 25.0xy15.按氧化还原方程式可以写出或查出反应自由能,热效应,平衡常数和电动势,其中和方程式写法无关的是A E (电动势)B rG ∆C rH ∆D θK16..已知-−−→−−−→−−→−−−→−=-I I HIO HIO IO H V E V V V I IO H 54.0245.0370.065/,37.065则=--IO IO E /3A 0.30VB 0.21VC 0.18VD 0.1417.已知则)()(CuS K ZnS K sp sp θθ>A θθθZnS S S S CuS S E E E ///2>>-B θθθ->>2///S S Z n S S C u S S E E E C θθθCuS S ZnS S S S E E E ///2>>- D θθθCuS S S S ZnS S E E E ///2>>-18.提出微观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的是A PlanckB de BroglieC EinsteinD Bohr19.关于波函数ψ说法正确的是A 一种原子有一种波函数B 一种波函数对应电子一种运动状态C 波函数有明确物理意义D. 波函.数代表电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20.已知某元素在序号36前,此元素失去三个电子后,它的角量子数为二的轨道内电子恰好半充满,此元素序号为A 25B 26C 27D 2821.产生能级分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B Pauli 不相容原理C Slater 规则D 能量最低原理22.钼原子外层电子排布是1554s d ,这样排布的主要依据是A Slater 规则B Hund 规则C Pauli 不相容原理 D. 能量最低原理23.二个具有单电子的原子互相靠近,可能形成共价键的条件是A 二电子自旋方向不同B 二电子能量相近C 二电子自旋量子数相同D 二电子波函数相同24.氨水溶液中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A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四种25.螯合物比相应简单配位物稳定的本质是A 热效应B 形成多元环C 熵效应D 螯合效应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1. 0.50mol/L 水在其沸点气化,恒压汽化热2.26kJ/g,求W,Q,ΔU,ΔH 和ΔG .2.)()()(235g Cl g PCl g PCl += 已知100a p K ,523K 时K p =1.6,求(1) 总压力1000a p K 时PCl 5的摩尔分解率(2) 如果摩尔分解率为10%,此时总压力多少3.0.10mol/L 的HAc 和0.050mol/LNaOH 等体积混合,计算溶液中-+Ac O H 3离子浓度51077.1(-⨯=Ka )4.反应 )(21)()(2g O s C g CO += )/(mol ki fH m θ∆ -110.52 0 0)(11--⋅⋅k mol J S m θ 197.67 5.74 205.14根据以上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自由能并判断其自发性.5.已知反应m ol KJ rG g CO g O H g NH g HCO NH m olKJ rG g CO g O H s CO Na S NaHCO m m /22.28)()()()(/19.28)()()()(22233422323=∆++==∆++=θθ计算当298K 时,34323,HCO NH CO Na NaHCO 和共存时氨的分压可能用到的公式:CKa H RTInK G a a a a RTIn G G ST H G WQ U r d D b B f F e E m r r ⋅=-=∆⋅⋅+∆=∆∆-∆=∆-=∆+][θθ有机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HO(CH2)3OHB.C2H5OCH(CH3)2C.CH3CH2CH2CH2OHD.CH3CHO2.乙酰乙酸乙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存在()A.对映异构B.顺反异构C.构象异构D.互变异构3.皂化值越大,油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越大B.越小C.不受影响4.最稳定的游离基是()A.(CH3)3C∙B.(CH3)2CH∙C.CH3CH2∙D.CH3∙5.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外消旋体与内消旋体之间是()A.对映异构B.非对映异构C.差相异构D.互变异构6.下列化合物中,与氢氰酸反应活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CH3CH3CHO(2)HCHO(3)C6H5COCH3(4)C6H5CHOA.2>1>4>3B.2>1>3>4C.1>2>3>4D.1>2>4>37.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没有芳香性的是()A.六氢吡啶 B.吡咯C.环丙烯正离子D.α-甲基呋喃8.苹果酸失水时生成的产物是()A.顺丁烯二酸B.反丁烯二酸C.琥珀酸D.酒石酸9.在合成乙酰苯胺实验中,加入少量锌粉的目的是()A.防止苯胺氧化B.防止乙酰苯胺分解C.作为催化剂10.甲苯在光照或高温下与氯气的反应属于()A.亲电取代反应B.亲核取代反应C.亲电加成反应D.自由基反应11.赖氨酸的pI=9.74,它在pH为2.7的溶液中主要呈()A.正离子B.中性分子C.负离子D.两性离子12.与D-葡萄糖生成相同糖脎的是()A.麦芽糖B. L-甘露糖C.D-核糖D.D-果糖13.能把伯、仲、叔胺分离开的试剂为()A.斐林试剂B.硝酸银的乙醇溶液C.苯磺酰氯的氢氧化钠溶液D.碘的氢氧化钠溶液1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是()A.L型、α-氨基酸B. D型、α-氨基酸C. L型、β-氨基酸D. D型、β-氨基酸15.内消旋酒石酸的构型是()A. 2S,3RB. 2R,3RC. 2S,3SD. 2R,3S16.下列脂肪酸中,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是()A.硬脂酸B.十二烷酸C.油酸D.软脂酸17. 重结晶进行热过滤时,采用折叠滤纸的目的是()A.扩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B.过滤更容易进行C.除去活性炭18.常压蒸馏沸点在140︒C以上的物质时,选用的冷凝管为()A.直型冷凝管B.蛇型冷凝管C.球型冷凝管D.空气冷凝管19. 抽气过滤时,选用的漏斗是()A.玻璃漏斗B.热水漏斗C.布氏漏斗D.砂芯漏斗20. 固体有机化合物纯化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 ( )A.重新蒸馏B.重结晶C.重新过滤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每题1分,共8分)1. 乙基- -D-核糖苷2. 甘油三硝酸酯3. 2Z ,4Z-己二烯酸4. 对羟基氯化重氮苯5. 氢氧化四甲基铵6. 水扬酸7. 尿嘧啶 8. D-半胱氨酸三、命名下列化合物(有构型的要注明构型,每题1.5分,共12分)1. 2. O O O CH 3CHOHHH H OH3. 4. OCH 3CH 2BrCH 3CH 2NH 2HC 6H 5 (R/S ) 5. 6. CH 33CH(CH 3)2C O NN COOH7. 8. CH 3OCCH 2COCH 3OH OH四、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用,每题4分,共16分)1. 乙苯2-氯-4-硝基苯甲酸2. CH3CH2CH2CHOCH3CH2CH2CH2CHCHO2CH33. CH2=CH-CH=CH2HOOC(CH2)4COOH4.由原料苯乙烯、乙烯合成CHOCH22五、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共7分)1. 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蔗糖溶液(3分)2. (4分)NH2NH2COOH六、推导结构(共8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O,不能起银镜反应,但能与羟胺作用生成肟,在铂催化下加氢可生成一种醇,该醇经脱水,臭氧化分解后,得到两种液体,其中之一能起碘仿反应,但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另一种则能起银镜反应,但不能起碘仿反应。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如右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有一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若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U值的符号为:(A)W=0,Q<0,∆U<0;(B)W<0,Q<0,∆U>0;(C)W=0,Q>0,∆U>0;(D)W<0,Q﹦0,∆U>0 2.1mol,373.15K, pψ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15K, pψ下的水汽:(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向真空蒸发。

则(1)、(2)两个不同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注:体系对外做功为负值)(A)W1Q2;(B)W1(C)W1=W2,Q1=Q2;(D)W1>W2,Q1(1)因为∆H=Q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2)因为∆H=Qp,所以Qp也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3)公式∆H=Qp 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Qp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A)(1)(4);(B)(3)(4);(C)(2)(3);(D)(1)(2)4.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Cp-nR)dT进行计算的是:(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1)对外作功,同时放热;(2)体积不变,而温度上升,并且是绝热过程、无非体积功;(3)恒压下绝热膨胀;(4)恒温下绝热膨胀;可能发生的是:(A)(1)(4);(B)(2)(3);(C)(3)(4);(D)(1)(2)6.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 H:(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不能确定7.人在室内休息时,大约每天要吃0.2㎏的酐酪(摄取的能量约为4000kJ)。

中科院无机化学考研真题2004-2012年

中科院无机化学考研真题2004-2012年

(A) 1, 2, 3, 4
(B) 1, 3, 5, 7
(C) 1, 2, 4, 6
(D) 2, 4, 6, 8
8. 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科目名称:无机化学
第 1 页 共6页
(A) 离子键和共价键相比,作用范围更大 (B) 所有高熔点物质都是离子型的 (C) 离子型固体的饱和水溶液都是导电性极其良好的 (D) 阴离子总是比阳离子大
WI2 又可扩散到灯丝周围的高温区,分解成钨蒸气沉积在钨丝上。
已知 298K 时,
Δ
f
H
\ m
(WI2,
g)
=
-8.37
kJ·mol-1,
S
\ m
(WI2,
g)
=
0.2504
kJ·mol-1·K-1,
S
\ m
(W,
s)
=
0.0335
kJ·mol-1·K-1,
Δ
f
H
\ m
(I2,
g)
=
62.24
kJ·mol-1,
(A) 0.1 mol·dm-3 HCl (C) 0.1 mol·dm-3 HAc
(B) 0.1 mol·dm-3 H3PO4 (D) 0.1 mol·dm-3 HAc + 0.1 mol·dm-3 NaAc
14. 下列反应中Δ r Hm 为负值的是…………………………………………………………( )
0.40
0.10
x
0.40
0.40
0.10
4x
0.40
0.40
0.20
8x
0.20
0.20

无机化学考研试题(含答案,已经整理好的)

无机化学考研试题(含答案,已经整理好的)

⽆机化学考研试题(含答案,已经整理好的)⼀、单选题第2章热化学1、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2、下列各反应的(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成焓的是()(A )2H(g)+ O 2(g)→H 2O (l )(B )2H 2(g)+O 2(g)→2H 2O (l )(C )N 2(g)+3H 2(g)→2NH 3(g) (D )N 2(g) +H 2(g)→NH 3(g)3、由下列数据确定CH 4(g)的为() C(⽯墨)+O 2(g)=CO 2(g) =-393.5kJ·mol -1H 2(g)+ O 2(g)=H 2O (l) =-285.8kJ·mol -1CH 4(g)+2O 2(g)=CO 2(g)+2H 2O (l ) =-890.3kJ·mol -1(A )211 kJ·mol -1;(B )-74.8kJ·mol -1;(C )890.3 kJ·mol -1;(D )缺条件,⽆法算。

4、已知:(1)C(s)+O 2(g)→CO(g), (1)= -110.5k J·mol -1(2)C(s)+O 2(g)→CO 2(g),(2)= -393.5k J·mol -1 则在标准状态下25℃时,1000L 的CO 的发热量是()(A )504 k J·mol -1 (B )383 k J·mol -1 (C )22500 k J·mol -1 (D )1.16×104 k J·mol -15、某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Ⅰ到B 态放热100J ,同时得到50J 的功;当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Ⅱ到B 态做功80J 时,Q 为()(A ) 70J (B ) 30J (C )-30J (D )-70J6、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A )-15kJ (B ) 5kJ (C )-5kJ (D ) 15kJ7、表⽰CO 2⽣成热的反应是()(A )CO (g )+ 1/2O 2(g )=CO 2(g )ΔrHmθ=-238.0kJ.mol-1(B )C (⾦刚⽯)+ O 2(g )=CO 2(g )ΔrHmθ=-395.4kJ.mol-1(C )2C (⾦刚⽯)+ 2O 2(g )=2CO 2(g )ΔrHmθ=-787.0kJ.mol-1(D )C (⽯墨)+ O 2(g )=CO 2(g )ΔrHmθ=-393.5kJ.mol-1⼆、填空题1、25℃下在恒容量热计中测得: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成液态H 2O 和⽓态CO 2时,放热3263.9kJ ,则△U 为-3263.9,若在恒压条件下,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为-3267.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