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634心理学基础综合
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学复试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
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
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北理工的心理学的心理咨询做的很专业并且北理工的心理咨询中心是全国6、7家中具有实习资格并且被国家承认的实习基地之一。
硕士生要在咨询中心完成一定时数的咨询实习,同时还要接受每周一次的个人督导和团体督导,除此之外,咨询中心还会不定期的邀请知名的督导师进行团体督导。
除了咨询和督导,每个人都还可以在咨询中心接受个人体验,这样,咨询、督导、体验,三位一体,在相互融通中感受咨询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奇妙变化。
在咨询中心做咨询和接待员工作,都会有一定的报酬,物质和精神双丰收!另外,北理工的心理学大多数毕业生去公司做用户体验或者继续在心理咨询领域实践和深造。
因为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培训流程,所以大多数研究生毕业都能胜任心理咨询的工作并且进入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
资格审查时务必携带(1)《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考生在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上自行打印);(2)准考证;(3)复试通知书;(4)学历证书和本人身份证(均需出示原件,提交复印件1份,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5)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原件(需加盖人事或教务部门公章)。
复试内容:(1)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外语听力50分、口语测试50分,共占复试总成绩20%。
(2)专业知识笔试:总分100分,占复试总成绩20%(具体内容见2013年招生专业目录)笔试时间2小时。
(3)综合面试:总分100分,占复试总成绩60%,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北理工考研大纲

北理工考研大纲(原创版)目录一、北理工考研大纲概述二、北理工考研大纲内容详解1.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2.电路3.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4.普通物理5.德语(二外)三、北理工考研大纲的实用性四、北理工考研大纲的获取途径正文一、北理工考研大纲概述华北理工大学,简称“北理工”,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对于准备报考北理工的研究生们来说,了解并掌握北理工的考研大纲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北理工考研大纲进行详细的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考研复习。
二、北理工考研大纲内容详解1.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北理工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电路电路考研大纲主要涉及: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分析方法、电路元件、电路拓扑结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内容。
3.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研大纲主要包括:数学基础、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写作等四个部分。
4.普通物理普通物理考研大纲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核物理等内容。
5.德语(二外)德语(二外)考研大纲主要涉及:德语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部分。
三、北理工考研大纲的实用性北理工考研大纲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可以帮助考生明确复习重点,为考生提供清晰的复习方向。
通过研究考研大纲,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考试要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北理工考研大纲的获取途径考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北理工考研大纲:1.北理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考生可以前往北理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查询考研大纲,或者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招生办公室咨询。
2.北理工研究生院官网:考生可以登录北理工研究生院官网查询考研大纲相关信息。
3.考研辅导机构:部分考研辅导机构会提供考研大纲,考生可以通过参加辅导课程或购买辅导资料等方式获取。
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1)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对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
(2)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自动地占用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人对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人可以根据情境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新异刺激上。
注意的双加工理论
谢夫林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种: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
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较快,也不影响其他加工过程。
在习得或形成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有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力比多学院心理学考研提供院校定向辅导,包含报考院校的核心精讲视频,直播课,专题课,辅导资料,真题,习题,试卷,及直播课答疑,作业答疑,名师督学,复试定向辅导等个性化督学服务。
北京理工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
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
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333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心理学考研科目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第 1 页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心理学考研科目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心理学考研为自主命题,备考的同学需要提前了解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以免造成复习偏差。
博仁教育老师整理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心理学考研科目便于同学了解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学考研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4心理学基础综合,634心理学基础综合由院校自主命题,院校给出了大纲和参考书,这为同学复习提供了方向,备考同学根据考试大纲和参考书进行复习就可以了。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Jerry M.Burger 著, 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第7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4.朱滢,实验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了解了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学考研考试科目和参考书只是复习准备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如何看参考书?参考书的复习重点是什么?每本书应该花多长时间学习呢?复习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呢?需要制定复习计划吗?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你复习的阻碍,博仁教育老师将根据你的问题给予帮助,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
2015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大纲866法学综合2

866法学综合2(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四门任选其中两门>)民法学考试大纲1.考试要求①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等基本法律制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②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权法的概念、特征及效力等基本问题;掌握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变动、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及占有的法律制度,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③理解并掌握债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债的发生原因、债的分类、债的内容、债的履行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掌握合同的概念及特征、合同的分类、合同的成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以及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④熟悉侵权责任概念和特征,掌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明确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了解特殊侵权责任的类型及其归责原则。
区分侵权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的不同⑤理解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掌握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具体人格权的类型。
掌握身份权的概念和类型。
⑥熟悉和掌握财产继承的概念和特征;能够正确掌握法定继承的概念及特征、遗嘱继承的概念及特征,并能区分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
2.考试内容民法考试内容:①总论:民法概述;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
②物权:物权概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变动;所有权;共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
③债权:债的概念和特征;债产生的原因;债的履行;债的保全和担保;合同的概念及特征;合同的分类;合同的成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
④人身权:人身权概述;人格权;身份权。
⑤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概念及特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责任的分类;侵权责任承担的方式。
⑥财产继承权:财产继承权的概念及特征;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
3.题型分值①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②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20分③法条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④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参考书目民法学,法律出版社,赵秀梅主编,2012年03月。
北京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实验设计重点整理

北京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实验设计重点整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科学,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和实验设计方法。
对于考研心理学复习来说,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设计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整理北京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关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设计。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重点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
2.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关注个体和群体间的相互作用。
3.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和学习过程。
着重关注人类信息加工和决策方式。
4. 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差异和特质。
关注人类个性和心理特征的形成和表现。
5. 心理测量与评估:探索心理学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关注心理测试的设计和应用。
6. 神经心理学:研究人脑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关注神经机制在行为和感知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计重点1. 实验的基本要素: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问题、实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2. 随机分组设计:在实验研究中,随机分组设计是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该方法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观察处理的效果。
3.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4. 实验效度和实验信度:实验效度是指实验设计是否能够准确地测量或验证研究问题;实验信度是指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实验控制:为了保证实验的内部有效性,需要对实验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控制实验条件、控制被试的选择和控制实验材料等。
6. 伪装:在某些实验中,为了避免被试对实验目的的有意识的反应,需要使用伪装手段。
三、心理学复习资料建议1. 掌握基础概念:对于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和基础概念,要有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建议制作知识笔记,将重点概念整理归纳。
2.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题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研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7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 社会思维1. 自我2. 归因3. 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 社会态度5. 内隐社会认知(二) 社会关系1.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 亲密关系3. 偏见与歧视4. 利他行为5. 侵犯行为(三) 社会影响1. 说服2. 从众与服从3. 去个体化4.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6. 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影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北京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634心理学基础综合
634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人格与发展心理学、心理实验与统计、变态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约80分
人格与发展心理学约100分
心理实验与统计约60分
变态心理学约6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Ⅲ考查范围
一、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心理观念。
(2)能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感觉
1.感觉的一般概念
2.视觉的基本现象
3.听觉的基本现象
(三)知觉
1.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十)能力
1.能力的概念
2.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3.能力的测量
4.能力发展与个别差异
(十一)气质
1.气质的概念
2.气质的类型和测量
3.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十二)学习
1.学习的一般概念
2.学习理论
主要参考书: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人格与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人格与发展心理学的主要
概念及理论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
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
研究。
(3)能够运用人格与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
念与基本原理,对心理和社会文化现象进
行思考和分析
人格心理学
(一)什么是人格
1.人格的定义
2.人格的六个流派
3.人格与文化
(二)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1.人格理论
2.利比多与死的本能
3.防御机制
4.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5.了解无意识的内容
(三)新精神分析理论
1.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卡尔·荣格
3.埃里克·埃里克森
4.凯伦·霍妮
(四)特质流派
1.高尔顿·奥尔波特
2.亨利·默里
3.雷蒙德·卡特尔
4.“大五”
5.自陈式调查表
(五)生物学流派
1.汉斯·艾森克
2.气质
3.进化人格心理学
(六)人本主义流派
1.卡尔·罗杰斯
2.亚伯拉罕·马斯洛
3.乐观体验的心理
(七)行为主义和社会学系流派
1.行为主义
2.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3.社会学习理论
4.社会-认知理论
(八)认知流派
1.人格建构论
2.人格的认知因素
3.自我的认知表征
主要参考书:
Jerry M.Burger著, 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第7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
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二)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1.胎儿生理-心理发展中的主要异常
2.胎儿生理-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三)婴儿的心理发展
1.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2.婴儿的认知发展
3.婴儿言语的发展
4.婴儿的气质
5.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四)幼儿的心理发展
1.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2.幼儿的游戏
3.幼儿言语的发展
4.幼儿认知的发展
5.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五)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1.小学儿童的学习
2.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
3.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4.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六)青少年心理发展
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2.青少年思维发展
3.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4.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七)成年期的个体心理发展
1.成年早期
2.成年中期
3.成年晚期
主要参考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三、心理实验与统计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心理统计的基本方法。
(3)具备基本实验设计的能力,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心理学
(一)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二)实验设计
1.变量的选择与控制
2.实验中的效度
3.真实验设计
4.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
(三)主要的心理学实验研究
1.视觉
2.听觉
3.知觉
4.注意
5.记忆
6.社会认知
7.意识
8.眼动实验法
9.脑认知成像技术与知觉研究
主要参考书: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心理统计
(一)描述统计
1.统计图表
2.集中量数
3.差异量数
4.相关关系
(二)推断统计
1.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2.参数估计
3.假设检验
4.方差分析
5.卡方检验
6.非参数检验
7.线性回归
8.多变量统计分析
(三)抽样原理及方法
1.几种重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2.样本容量的确定
主要参考书: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四、变态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
概念、基本理论。
(2)运用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咨询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一)变态心理学概述
1.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
2.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3.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
(二)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标准
1.临床心理评估
2.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三)精神分裂症
1.类型、临床症状和诊断
2.病因
3.治疗
(四)心境障碍与自杀
1.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
2.病因
3.治疗
(五)焦虑障碍
1恐怖症
2.惊恐障碍
3.广泛性焦虑障碍
4.强迫症
5.创伤后应激障碍
(六)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
1.躯体形式障碍
2.分离性障碍
(七)进食障碍
1.临床表现
2.病因
3.治疗
(八)物质滥用与依赖
1.概述与诊断标准
2.酒精滥用与依赖
(九)心身疾病
1.影响心身疾病的因素
2.常见心身疾病
3.心身障碍的干预
(十)人格障碍
1.分类
2.评估
(十一)性与性别认同障碍
1.性别认同障碍
2.同性恋
(十二)儿童心理障碍
1.学习障碍
2.儿童期焦虑障碍与抑郁
3.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
(十三)心理异常与社会
1.重性精神病人的心理卫生工作
2.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主要参考书: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