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常用术语及单位

合集下载

最全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最全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最全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材料人考学饱和蒸汽压:单位时间内有液体分子变为气体分子的数目与气体分子变为液体分子数目相同,宏观上说即液体的蒸发速度与气体的凝结速度相同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饱和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又称为隔离体系。

广度量和强度量:是指与物质的数量成正比的性质,如系统物质的量,体积,热力学能,熵等。

具有加和性,在数学上是一次齐函数,而是指与物质无关的性质,如温度压力等平衡态:系统内部处于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函数:体系的一些性质,其数值仅取决于体系所处的状态,而与体系的历史无关;它的变化值仅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具有这种特性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热:体系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的不同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

功:体系与环境之间传递的除热以外的其它能量都称为功。

摩尔相变焓: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在恒定温度T及该温度平衡压力下发生相变时对应的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温度为T的标准态下,由稳定相态的单质生成化学计量数VB=1的β相态的化合物B该生成反应的焓变称为该化合物B在温度T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1摩尔反应物质B 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可逆过程:我们把某一体系经过某一个过程,如果能使体系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反应热当体系发生反应之后,使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时的温度,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的热效应。

溶解热:在恒定的T、p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溶质B溶解与溶剂A中,形成B的摩尔分数xB=0.1的溶液时,过程的焓变。

稀释热:在恒定的T、p下,某溶剂中质量摩尔浓度b1的溶液用同样的溶剂稀释成为质量摩尔浓度b2的溶液时,所引起的每单位物质的量的溶质之焓变。

09《物理化学》专业术语

09《物理化学》专业术语

第一批精品课程——《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系列资料(9)物理化学专业术语生命与环境科学系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教研室2011年3月(为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为理解性的内容)第零章 序 论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 气体理想气体(ideal gas ,perfect gas):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气体三定律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The perfect gas equation)pV nRT =。

适用于理想气体,对低压下的实际气体也可近似使用。

理想气态方程的衍生式:m RT nRT m p RT RT V V MV Mρ====;式中 p 、V 、T 、n 单位分别为 Pa 、m 3、K 、mol ;R=·mol -1·K -1,V m 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 m 3·mol -1,ρ为密度单位 kg·m -3,M 为分子量。

此式适用与理想气或近似地适用于低压气。

p 是气体扩散的推动力(体积膨胀)。

道尔顿定律(Dalton’s Law ):B Bp p =∑, 定义:各种气体的分压之和等于总压。

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式中 为组分B 在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的温度、体积的条件下单独存在的压力。

阿马加定律(Amagart’s law ):B BV V *=∑各种气体的分体积之和等于总体积。

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式中 为组分B 在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的温度、体积的条件下单独存在的体积。

饱和蒸气(suturated vapor):处于气液平衡时的气体。

饱和蒸气压(suturated vapor pressure):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成平衡的饱和蒸气具有的压力,简称蒸汽压(vaporpressure)。

沸点(boiling point):当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相应的温度为液体的沸点。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

焦耳实验:ΔU =f (T ) ; ΔH =f (T )三、基本关系式1、体积功的计算 δW = -p e d V恒外压过程:W = -p e ΔV可逆过程: W =nRT 1221ln ln p p nRT V V =2、热效应、焓等容热:Q V =ΔU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等压热:Q p =ΔH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焓的定义:H =U +pV ; d H =d U +d(pV )焓与温度的关系:ΔH =⎰21d p T T T C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 热容定义:V V )(T U C ∂∂=;p p )(T H C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nR C C =-V p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 p =a +bT +c’T 2四、第一定律的应用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等温过程:ΔU =0 ; ΔH =0 ; W =-Q =⎰-p e d V 等容过程:W =0 ; Q =ΔU =⎰T C d V ; ΔH =⎰T C d p 等压过程:W =-p e ΔV ; Q =ΔH =⎰T C d p ; ΔU =⎰T C d V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p 1V 1γ=p 2V 2γ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不可逆绝热过程:Q =0 ;利用C V (T 2-T 1)=-p e (V 2-V 1)求出T 2,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2、相变化可逆相变化:ΔH =Q =n Δ_H ;W=-p (V 2-V 1)=-pV g =-nRT ; ΔU =Q +W3、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298,()298(B H H m f B mr θθν∆=∆∑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p B C T H m p BB m r ∑=∂∆∂ν。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中的概念及术语1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中的概念及术语1

概念及术语BET 公式 BET formula1938年布鲁瑙尔(Brunauer)、埃米特(Emmett)和特勒(Teller )三人在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该理论与兰格缪尔理论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吸附在固体表面的分子存在着范德华力仍可吸附其它分子,即形成多分子层吸附.在吸附过程中不一定待第一层吸满后再吸附第二层.第一层吸附的吸附热较大,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吸附热,且不同于其它各层的吸附热;第二层以后的吸附热均相等且数值较小,仅相当于气体的冷凝热。

在此基础上,推出BET 公式如下:)}/)(1(1){/1()/()(***---=p p c p p p p c V V 单;其中V为被吸附物质的总体积,V(单)为单层饱和吸附时所需吸附质的体积,c 是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p*为指定温度下液态吸附质的饱和蒸气压。

BET 公式适用于相对压力p/p *=0.05~0。

15的范围,超出此范围就会产生较大的偏差.DLVO 理论 DLVO theory1941年由德查金(Darjaguin )和朗道(Landau)以及1948年由维韦(Verwey )和奥弗比克(Overbeek)分别提出的带电胶体粒子的稳定理论。

胶体粒子稳定的三个主要原因是,分散相粒子的带电、溶剂化作用以及布朗运动。

HLB 法 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 method一种表面活性剂的选用方法,是格里芬(Griffin )1945年提出来的。

HLB 代表亲水亲油平衡。

HLB 值越大表示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

例如,HLB 值在2~6的表面活性剂可作油包水型的乳化剂;而HLB 值在12~18的表面活性剂可作水包油型的乳化剂等.pVT 性质 pVT property指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三种宏观性质.不涉及到相变化及化学反应.ζ电势 zeta potential见电动电势.阿伏加德罗常数 Avogadro ’number1摩尔的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效,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其值为6.022045×1023”,通常以符号N A 或L 表示。

化学中各种单位的名词解释

化学中各种单位的名词解释

化学中各种单位的名词解释引言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本文将对化学中常见的单位进行解释,包括质量单位、摩尔、溶解度等,并探讨它们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质量单位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惯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在化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克(g)作为质量的单位。

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质量的大小。

在实验室中,常使用天平等工具对物质的质量进行准确测量。

质量的单位除了克,还可以使用其它单位进行表示,如千克(kg)或毫克(mg)。

化学实验中,准确的质量测量对于反应物的配比和产物的收集非常重要。

二、摩尔摩尔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单位,用于表示物质的数量。

摩尔的定义是1摩尔(mol)等于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原子、分子或离子)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 × 10²³/mol),也就是一个摩尔包含的粒子数是6.022 × 10²³个。

摩尔的概念最早由路易斯·盖歇尔(Louis Gay-Lussac)引入,并在后来被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摩尔的概念使得化学计量更加精确和方便,方便了实验室中的计算和比较。

在化学反应和计算中,摩尔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三、浓度浓度是描述浓度解释物质溶解程度的参数,用于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相对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摩尔浓度(mol/L)和质量浓度(g/L)。

摩尔浓度表示单位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质量浓度表示单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

这两种浓度单位各有优势,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和分析方法,可以选择合适的浓度单位。

四、溶解度溶解度是表示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程度的参数,常用单位是摩尔溶解度(mol/L)和质量溶解度(g/L)。

溶解度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溶解度的准确测量对于溶解过程的研究和控制非常重要。

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领域,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1.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学科,主要关注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如热容量、热力学平衡和热力学循环等。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质变化速率和机理的学科,涵盖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度量,通常通过测量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速度来确定。

4.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平衡常数可以用于预测反应的方向和平衡位置。

5. 活性能:活性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能力,通常用于比较不同物质的反应性能。

6. 离子化能:离子化能是指将一个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从其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中移除所需的能量。

7.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或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实现加速反应的目的。

8. 物质的态:物质的态指的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态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改变。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物理化学的名词解释,物理化学作为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涉及到许多其他的名词和概念,如分子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化学等等。

通过研究这些名词和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理论。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整理概括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整理概括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整理概括一、化学计量:1. 摩尔质量: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质量与摩尔数之比。

单位为g/mol。

2.摩尔比:指不同物质之间摩尔数的比值。

3.绝对质量:指一个物质的质量。

4.相对质量: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

5.摩尔体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体积是该物质体积与摩尔数之比。

6.摩尔浓度:指一个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7.溶解度:指溶质在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8.摩尔分数:指其中一组分物质的摩尔数与总摩尔数之比。

9.反应物的计量比:指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摩尔数的比。

10.反应物的过量:指在化学反应中,其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大于理论摩尔数。

11.理论产率:指在理论上预计得到的产物的质量或量。

12.实际产率:指在实际操作中所得到的产物的质量或量。

二、化学用语:1.元素: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2.化合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氧化物: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4.酸: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离子)的物质,常以H开头表示,如HCl、H2SO45.碱: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离子)的物质,常以OH结尾表示,如NaOH、KOH。

6.盐:指酸和碱反应后产生的化合物。

7.氧化还原反应:指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常涉及的概念有氧化剂和还原剂。

8.缩略式:指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缩写表示的化学反应。

9.配位化合物:指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通常是有机物或无机物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单质: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11.晶体:指具有有序排列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的固体物质。

12.解离:指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为离子。

13.化学键: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4.电负性:指原子吸引和保持共价键中电子的能力。

15.摩尔焓变:指在常压下,摩尔物质在标准状态下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变化。

以上是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的一些常用知识点的概述。

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还有许多其他的相关概念和定义,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物理化学常用名词和概念-上

物理化学常用名词和概念-上

物理化学常用名词和概念-上(总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物理化学常用名词和概念上册1.物理化学: 利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2.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亦称为物系或体系。

3.环境: 与系统密切相关、有相互作用且影响能及的部分。

4.封闭系统/封闭体系: 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一类系统。

5.孤立系统/隔离系统: 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

6.敞开系统: 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7.广度性质/容量性质/广延性质/广延量: 其数值与系统所含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的一类物理量。

这种性质具有加和性,在数学上是一次齐函数。

8.强度性质: 它在数值只取决于体系自身的特点,与系统的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的一类物理量,它在数学上是零次齐函数。

9.热力学平衡:当系统的诸性质均不随时间而改变,则系统就处于热力学平衡,它包括:热[动]平衡、力[学]平衡和物质平衡。

注意:不能说成“包括:热[动]平衡、力[学]平衡、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四个平衡,因为若系统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就不存在化学平衡的问题,而一个系统若只有一个相也就不存在相平衡的问题,但只要有物质存在,就会有物质平衡的问题。

10.物质平衡: 系统内既没有物质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的净迁移,又无净化学反应发生。

即系统内各部分的组成均匀一致,且不随时间而变。

它可包含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11.相平衡: 当系统中有多相共存时,各相的组成和数量都不随时间而改变。

12.化学平衡: 当系统中有化学反应发生时,各物质的数量均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13.状态函数: 其数值仅取决于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与系统的历史无关;它的变化值仅取决于系统的起始和终了状态,而与发生该变化的具体途径无关的一类物理量。

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其环积分为零。

14.状态方程: 表示系统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有关湿度计量的常用术语和定义,是对《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其定义》(JJG1001—82)的重新修订。

2. 有关湿度计量的术语2.1 水蒸气(Water vapour)亦称水汽。

水的气态,由水气化或冰升华而成。

2.2 湿度(Humidity)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2.3 水分(Moisture)液体或固体中水的含量。

2.4 干气(Dry gas )不含水蒸气的气体。

注:绝对不含水蒸气的干气是不存在的,所谓干气仅仅是相对的。

2.5 干空气(Dry air)不含水蒸气的空气。

2.6 湿气(Wet gas)干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

2.7 湿空气(Wet air)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

2.8 饱和湿气(Saturated gas)在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为100%的湿气。

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湿气,露点值等于该温度值。

2.9 水蒸汽的吸收(Absorption of water vapour)水分子通过渗透原理进入到物体的内部。

2.10 水蒸汽的吸附(Adsorption of water vapour)水分子附着在物体的表面。

2.11水蒸汽的脱附(Desorption of water vapour)水分子脱离物体表面或物体内部的过程,这是与水蒸汽的吸收或吸附相反的过程。

2.12 干燥剂(Desiccant)用于吸收水蒸气的物质,一般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

2.13 饱和器(Saturator)能够使干气变为饱和湿气的装置。

注:温度在0℃以上时称为水饱和器,在0℃以下时称为冰饱和器。

2.14 质量混合比(Mixing ratio)湿气中水蒸气的质量与干气的质量之比,亦称混合比。

注:湿度基准—重法湿度计,就是根据质量混合比的定义建立的。

(kg•kg-1)2.15 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单位体积湿气中水蒸气的质量。

(kg•m-3)2.16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湿气中水蒸气的摩尔分数与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饱和水蒸气的摩尔分数之百分比,或者湿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值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的比值。

(%RH)2.17 水蒸气压力(Water vapour pressure)湿气(体积为V,湿度为T)中的水蒸气于相同V、T条件下单独存在时的压力。

亦称为水蒸气分压力。

水蒸气压力用e表示。

2.18 饱和水蒸气压(Saturation water vapour pressure)水蒸气与水(或冰)面共处于相平衡时的水蒸气压。

饱和水蒸气压用e s表示。

注:相对于水面的饱和水蒸气压简易计算公式:相对于冰面的饱和水蒸气压简易计算公式:上面的公式中,t为水面或冰面的温度(ºC),e w为饱和水蒸气压(值)。

2.19 露点温度(Dew-point temperature)在等压的条件下将气体冷却,当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并达到相平衡状态时,此时的气体温度即为气体的露点温度。

2.20 霜点温度(Frost-point temperature)在等压的条件下将气体冷却,当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成霜并达到相平衡状态时,此时的气体温度即为气体的霜点温度。

2.21 湿气的摩尔比(Molar ratio of Wet-gas)湿气中水蒸气的摩尔数与干气的摩尔数之比。

(mol•mol-1)2.22 湿气的摩尔分数(Molar fraction of Wet-gas)湿气中水蒸气的摩尔与湿气的总摩尔数之比。

(mol•mol-1)2.23 比湿(Specific humidity)湿气中水蒸气的质量与湿气总质量之比。

(kg•kg-1)2.24 重量比(Weight ratio)质量混合比乘以106。

2.25 体积比(Volume ratio)混气中水蒸气的分体积与干气的分体积之比值的106倍。

2.26 湿气的摩尔含量(Molar content of wet-gas)单位体积的湿气中水蒸气的摩尔数。

(mol•m-3)2.27 湿敏元件(Humidity element)当环境湿度变化时,元件的电阻值或电容值呈现相应的变化,这样的湿敏电阻和湿敏电容称为湿敏元件。

2.28 湿度计(Hygrometers)测量气体湿度的仪器总称。

注:测量低湿气体(通常低于露点-20℃)的湿度计习惯称为露点仪。

2.29 重量法湿度计(Gravimetric hygrometer)采用干燥剂完全吸收被测气体中的水蒸气,用精密天平称量干燥剂吸湿前后的重量变化,同时准确测量被测气体的体积或质量,这种方法被称为重量法湿度计。

注:重量法湿度计给出的测量值是质量混合比。

湿度基准就是重量法湿度计。

2.30 湿度传感器(变送器)(Humidity sensor(transmitter))输出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湿度测量仪表。

2.31 温湿度表(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icator)测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仪表的总称,通常指的是指针式仪表。

2.32 毛发湿度表(计)经过脱脂的毛发长度随湿度的增加而延长,毛发长度的变化量可以通过机械放大用指针指示相对湿度,或通过机械和电量的转换,输出表示相对湿度的电信号。

2.33 普通干湿表(Ordinary psychrometer)采用干湿球原理测量环境相对湿度的温湿度表。

注:特指不带通风功能的干湿表。

2.34 电动通风干湿表(Electric ventilation psychrometer)采用干湿球原理测量环境相对湿度,带有通风电机和防辐射护管。

注:电动通风干湿表包括数字显示通风干湿表和没有数字显示的普通电动通风干湿表两种类型;干湿球温度计亦有玻璃水银温度计和铂电阻温度计两种类型。

2.35 干球温度(Dry-bulb temperature)即环境温度,通常与通风干湿表的湿球温度相对应。

2.36 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通风干湿表的湿球温度计的测温部分用特制的气象用纱布包裹并保持湿润,配有防辐射套管,在一定的通风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测量的温度值称为湿球温度。

注:已知干球温度(即环境温度)和湿球温度,通过干球温方程计算可以得到相对湿度值。

2.37 湿滞效应(Hysteresis)湿敏元件﹑湿度传感器(变送器)以及湿度计在升湿过程中的校准曲线和降湿过程的校准曲线的不重合性。

2.38 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在同一相对湿度环境中的湿敏元件﹑湿度传感器(变送器)以及湿度计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相对湿度漂移值和温度差的比值。

2.39 冷镜式精密露点仪(Chilled-mirror dew-point hygrometer)利用热电制冷器冷却露点传感器的镜面或声表面波器件,使气体中的水蒸气在露点传感器的镜面上冷凝为露或霜,光电系统自动控制平衡,使镜面上的露或霜与气体中的水蒸气呈相平衡状态,用铂电阻温度计准确测量镜面上露层或霜层的温度,从而获得气体的露点温度。

2.40 湿度发生器(Humidity generator)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蒸气含量恒定且可知的气流或气氛的装置的总称。

2.41 双压法湿度发生器(Two-pressure humidity generator)双压法湿度发生器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气体在饱和室(器)内被加压饱和,然后在测试室减压膨胀,通过调节饱和室和测试室的压力比,得到不同湿度的稳定气流或气氛。

2.42 双温法湿度发生器(Two-temperature humidity generator)双温法湿度发生器是在恒定的压力条件下,将某一温度的气体在饱和器(室)饱和,然后在测试室使其温度升高,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和气体状态方程可计算出较高温度下气体的相对湿度。

通过调节饱和器和测试室的温度,就可以得到不同湿度的气流或气氛。

2.43 分流法湿度发生器(Mixed-flow humidity generator)分流法湿度发生器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干气和饱和湿气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不同湿度的稳定气流或气氛。

2.44 渗透法湿度发生器(Permeation tube humidity generator)渗透法湿度发生器是根据有机或高分子材料对于水具有渗透性的原理,当渗透管(膜)的材料﹑有效渗透面积﹑管(膜)内外压差和载气流量固定后,水的渗透率只和温度有关系。

注:渗透法湿度发生器可以产生几个µL/L到2000µL/L的恒湿气体,一般用作低量程湿度发生器。

2.45 饱和盐湿度发生器(Saturated salt solutions)的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固定的。

当一种饱和盐溶液在密闭的容器内部达到平衡状态时,液面上方的水蒸气分压值保持恒定不变,即相对湿度是固定的。

通过适当地选择不同种类的盐就能获得不同的相对湿度。

2.46 恒温恒湿箱(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hamber)恒温恒湿箱是一种气候环境实验设备,能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一般用于检定或校准较大体积的温湿度表或温湿度记录仪。

2.47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Karl-fischer moisture meter)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式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水分测量,卡尔费休试剂中的碘与水发生特效反应,服从1:1的定量关系。

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分为两类,库仑法和容量法。

库仑法水分测定仪适合进行微量水分测定,与水进行定量反应的碘通过电解反应产生,电解液可以连续使用;容量法水分测定仪分析速度较快,但需要经常对卡尔费休试剂进行标定。

2.48 红外吸收湿度(水分)测定仪(Infrared moisture meter)根据水分子在红外波段具有特征吸收带,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这一原理研制的湿度(水分)测定仪。

注:红外吸收湿度测定仪和红外吸收水分测定仪原理相同,其差别仅仅选用的波长不同,以及某些结构上的差异。

2.49 微波湿度(水分)测定仪(Microwave moisture meter)样品中水分含量与介电常数具有一定的关系,当微波穿过被测样品时,不同的介电常数使微波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通过微波的能量损耗即可以确定水分的含量。

2.50 紫外吸收湿度计(UV moisture meter)根据水分子能够吸收紫外辐射的原理研制的湿度计。

2.51 阻容法水分测定仪(Resistive and Capacitive moisture meter)即电阻法和电容法水分测定仪,根据样品中水分与电阻值和电容值的定量关系,将电阻值或电容值转换成可测电量,通过对电量的测量得出被测样品中的水分值。

2.52 增值系数(Enhancement factor)水(或冰)面上所能饱和的湿气中水蒸气的摩尔含量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摩尔含量之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