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规律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1、逗号:在分隔一句比较长的句子的时候添上;2、句号:在句子该结束的时候添上;3、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添上;4、问号:表示疑问的时候添上;5、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声音延长的时候添上;6、冒号:同破折号;7、省略号:在省略说话断断续续,省略后面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添上;8、书名号:书的时候添上;9、分号:在排比句的时候添上;10、引号:在表示引用、特殊含义、强调说明的时候添上;11、顿号:和逗号差不多;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8.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1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12.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13.联想也就是想象.描写手法环境描写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二、渲染气氛三、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四、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描写作用:一、刻画人物性格二、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三、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四、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作用: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四、深化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作用:一、刻画人物性格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三、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动作描写作用:一、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二、刻画人物性格三、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四、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神态描写作用: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修改病句一. 什么是病句凡是违反客观事理或语言结构规律的句子都是病句;人们通常把违反客观事理的情况叫逻辑错误,把违反语言结构规律的情况叫语法错误;二. 病句的基本类型1.错别字如: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园月;分析:“篮”与“蓝”,“圆”与“园”属于同音、形近字混淆;改为:深蓝圆月2. 用词不当如: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改为:我们要耐心地帮助小同学;3. 词语搭配不当如: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改为: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4. 逻辑混乱如: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分析:“完全赞成”和“只有一点不同意”相互矛盾;应改为:你的建议我基本上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如: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改为: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红柿等蔬菜;5. 缺少成分如: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分析:缺少主语;改为:我们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如: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思考;分析:缺少宾语;改为: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6. 重复罗嗦如: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分析:“任何”与“一切”词义相同,造成重复罗嗦;改为: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或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7. 词序颠倒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改为: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8. 关联词使用不得当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资料袋法布尔简介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迷恋昆虫研究,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好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饶有兴趣;童话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共有210篇,搜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格林童话中的许多故事,如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地小裁缝,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过国界,为世界儿童所喜爱;。
汉语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汉语标点符号使用规则1.句号(。
):句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通常在陈述句、祈使句和表示感叹的句子末尾使用。
句号也可以用于缩略语的缩写。
2.问号(?):问号用于表示一个疑问句的结束,用于询问问题的句子。
在使用问号时,句子末尾的语气应当是疑问的。
3.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叹或惊讶的情感。
通常用于表示感叹的句子或祈使句的结束。
4.逗号(,):逗号的使用十分普遍,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各个成分,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用于分隔并列词、短语或动词前的宾语等。
5.分号(;):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长句或复杂的句子。
在长句中,分号可以将不同的部分分隔开来,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此外,在列举多个内容时,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分隔。
6.冒号(:):冒号用于引出解释、说明、列举或引用等内容。
通常用于引语、列表、示例、解释或定义等。
7.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话语、引文或给出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中文中,一般使用全角引号(“”)。
8.横线(,):横线通常用于表示对话的换人,也可以用于分隔句子或段落的不同部分,以示区别。
9.括号(()):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解释或注释。
在使用括号时,括号内的内容应当与主句并列,并具有独立的意思。
10.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暧昧,可以用于暗示一个连续或不完整的内容。
在使用省略号时,一般使用三个点。
12.叹号(啊、哇):在口语中,叹号可以用于表示感叹、惊讶或兴奋的情绪。
例如,"啊!"、"哇!"等。
总体来说,汉语标点符号使用规则主要是为了使文本更加准确、流畅和易读。
合理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句的含义和结构,提高阅读和表达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文体要求来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规范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规范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准确表达语句的意义和语气。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增强语句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然而,标点符号的使用并非毫无规律可言,以下将就标点符号的使用与规范进行探讨。
一、句号句号是用来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也是标点符号中最常用的符号之一。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句号的使用时机和数量。
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以一个句号结尾,除非特别要表达对句子的补充、细化等,才会在同一段中使用两个句号。
例如:她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每一次演奏都充满激情。
二、逗号逗号是用来分隔句子中的词组、短语和子句的标点符号。
逗号可以使句子更易于理解,避免歧义。
然而,在使用逗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逗号的使用应遵循“易懂原则”,即需要用逗号分隔的地方,如有必要,使用逗号,以保证读者对句子的理解。
例如:她是一位聪明独立的女孩,在学业上有着杰出的表现。
她儒雅大方且温文尔雅。
2. 当句子中有多个并列词、短语或从句时,通常使用逗号分隔。
例如:她喜欢唱歌、跳舞、画画和旅游。
上学之前,我会喝一杯牛奶,吃一片面包。
三、叹号与问号叹号和问号是标点符号中用于表示强烈感情或疑问的符号。
在使用叹号和问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叹号和问号通常只使用一个,除非特殊情况需要强调某种情感或疑问。
例如:快来看!这是真的吗?2. 在使用叹号和问号时,需要确保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内。
例如:他大声喊道:“我赢了!”她问道:“你好吗?”四、冒号与分号冒号与分号是标点符号中用于连接句子和短语的符号。
在使用冒号和分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冒号常用于引出示例、解释和引语等情况。
例如:他对学习有着强烈的渴望: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阅读和研究。
她对我说:“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
”2. 分号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他们都来了;我们准备好迎接他们。
五、引号引号是用来引用别人的话或表示特殊含义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之逗号、顿号(三)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 1、逗号的形式为"," 。 2、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 力。 4、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5、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 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 多处。
【误用举例】 ⒈一本书少则数万字,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 字。 ⒉如果那天下雨、或者我另外有事,我就不能赴 你的约会。 答案:一句的顿号删去,二句的顿号改为逗号。 规律:用连词连接的词语,中间无停顿时不用点 号分隔;有停顿时,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连词前边不用顿号。 ⒊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 南的豫剧,她都能来上几段。 答案: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 规律:如果并列短语是多层次的,就要用顿号表 示较低层次的停顿,用逗号表示较高层次的停顿。
⒋前面走过来的那个孩子有十三、四岁。 答案:去掉顿号。 规律:约数(概数)是一个整体,中间没有停顿,故不用顿号。 例: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 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表示约数的数词之间没有停顿,不能用顿号,例中的顿号 要去掉。 ⒌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大都参加一两个所谓的补习班,这是事 实。 答案:顿号去掉。 规律:“中小学生”“男女老少”“公安干警”“大专院 校”“春夏秋冬”“东西南北”“兄弟姐妹”“工农兵”“工农 业”“父母”等集合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 例: 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 分析:在交际习惯中,“中西部”已作为一个词使用了,中间不 能用顿号分隔。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位置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的书写位置:一般均占一格,点在格内的左下侧,挨近文字的右边偏下。
如:你到动物园去,看见过猴子吗?它坐着、躺着、吃东西时候的姿势,和人是多么的相像啊!如果一句话正好结束,符号就点在紧靠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边,不要点到下一行的开头。
第二、引号、括号的书写位置:引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上侧,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上侧。
括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侧,括号的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侧。
例如“五谈”(表明)等。
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放在一行的开头,不能一行的末尾;如果句子末尾的最后一个字恰好在一行的末尾时,引号和括号的后半边必须紧跟句子,不能移到下一行的开头。
引号和括号经常和其它的标点符号连用,书写时,它们的前半边和后半边可以和其它的符号共同占一格。
例如:小明问老师:“明天下雪还去上学吗?”第三、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边线:这两种符号书写时都必须占到两格,边线在格子的中间。
它们可以放到每行的每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到每行的结尾,但无法把一个符号分为两半。
如果一个句子结束了,只剩下一个空格了,就要不够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位置,就要将前面的字略略拼紧一些,在腾出一个空格来。
第四、书名号、间隔号的书写位置:书名号的书写和括号相同。
间隔号书写占到一格,点在中间,否则很难被看作时顿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位置\x0d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的书写位置:\x0d一般均占一格,点在格内的左下侧,挨近文字的右边偏下.\x0d如:你到动物园去,看见过猴子吗?它坐着、躺着、吃东西时候的姿势,和人是多么的相像啊!如果一句话正好结束,符号就点在紧靠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边,不要点到下一行的开头.\x0d第二、引号、括号的书写位置:\x0d引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上侧,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上侧.括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侧,括号的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侧.如“五讲”(说明)等.\x0d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放在一行的开头,不能一行的末尾;如果句子末尾的最后一个字恰好在一行的末尾时,引号和括号的后半边必须紧跟句子,不能移到下一行的开头.\x0d引号和括号经常和其它的标点符号连用,书写时,它们的前半边和后半边可以和其它的符号共同占一格.如:小明问老师:“明天下雨还来上学吗?”第三、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这两种符号书写时都要占两格,位置在格子的中间.它们可以放在每行的每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在每行的开头,但不能把一个符号分成两半.如果一个句子结束了,只剩下一个空格了,就要不够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位置,就要将前面的字略略拼紧一些,在腾出一个空格来.\x0d第四、书名号、间隔号的书写位置:书名号的书写和括号相同.间隔号书写占一格,点在中间,否则很容易被看成时顿号.。
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分号)

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分号)讲解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
☆以下几种情况一般不用顿号:(1)不确定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如“二三十人”,“十五六岁”等。
(如果表示确数,则要用顿号隔开,如“他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成绩最好”。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语气词的,如“啊”、“哇”、“啦”等,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3)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比较大的用逗号不用顿号;(4)并列成分做补语并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不用顿号;(5)两个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例句:(1)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3)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了。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句:(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3)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送,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培添了财富;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颜色给了银杏树、枫树、田野和果树。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把红色给了枫树,把金黄给了田野,把橙红给了果树......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它把蓝色给了天空,让天空更加纯净广阔;它把红色给了枫叶,让枫林更加热情红火;它把金色给了稻穗,让田野更加丰盛灿烂。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4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标点符号规范用法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表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一)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是用于陈述句末尾的标点,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
句号还用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1.是句子而不句断。
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
2.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
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
例如:(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
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
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
另一个是个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
)3.“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
“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4.用来叙述生活实际情况和说明自然现象,应该用句号。
例:“下雪了。
”“开车了。
”等等。
5.表示格言警句的应该用句号。
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问号1.问号的形式问号的形式为“?”。
凡是表疑问的句子,不论是询问,还是责问、反问、选择问、商量、设问或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2.问号的误用情况(1)把非疑问句误作疑问句。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谁”“哪”“什么”“怎么”“怎样”等疑问词语和带有“是……还是”疑问结构的句子里。
例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该改为句号。
)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高中标点符号基本用法我用句式

引用的两种方式
1、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 容必须忠实于原文)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 的行动写照。 3、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 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 分,分两种情况。(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 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
“我……打听到……新……新消息了。”他喘着粗气,断 断续续的说。
3、省略号前面若意思表达完整,则句末加上 点号;不是完整的句子,则不加点号。 4、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
“喂!你在哪里呀?……啊,北京啊,有事吗?……好!没问题!”
原题重做
6B\8B\15D
破折号 1、注释或补充说明,多单用。单用时,
问号是句末点号,命题者常在这一点上设置 误点。比如: 1、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 长严肃的说。 2、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 主意。 3、(2004年全国卷)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 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 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
, ? 。
,
原题重做
(辽宁卷)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 开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 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句中不能使 用标点符号。(4分)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 (波及到京津唐地区)。这一地区是(探索燕山南北地 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开 始较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 屯遗址进行发掘,1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 化作过调查…… 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以西辽河和大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使用规律
①“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
”
②怎么了?你。
③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④这件事是你去办好呢?还是由我去办好呢?以上几个例子中的问号使用的全都有错误。
解答:①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②中应改为:怎么了,你?
③中两个问号都改为逗号
④中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在7种点号中,只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属于句末点号,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也就是说,问号要用于一句话的末尾。
①中“你知道吗”虽表一种疑问语气,但后文紧接着又交代了知道的内容,因此句子并未结束,所以不能使用句末点号。
②是倒装句,有的学生可能记住了在倒装句中问号要用在句末,其实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句子没有结束,才把问号改作逗号。
③中前两个分句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充当句子的主语成分,因此要改为逗号,表示它们只是两个并列短语,而非独立的句子。
④为选择复句,无论是几重选择关系,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都必须用在整个
复句的末尾。
由此,作为和问号语法功能相同的感叹号的用法也就可以依次类推了。
请看:①、“别跑!小明。
”跟在后面的小明妈妈紧张的扯着嗓子喊,“前面危险啊!” ②、每到这些学校采访,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地说:辛苦了!社会力量办学战线上的校长们,老师们。
了解了句末点号的使用,根据以上的例子,做起这两个题自然比较容易。
因为感叹号除了表示感叹语气,也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上面说的是问号在语法功能上在句子中的使用,另外问号的作用还表现在语气上,这就涉及到非疑问句却用问号的错误,看下面例题:①、市教委召开座谈会,特邀几所重点高中的校长,研讨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问题?②、任何一次体育盛会后,人民总要挖掘这种有形的竞技背后支撑人类拼搏的无形的精神力量是什么?③不要以为只有葡萄、苹果才能成为佳果,还有荔枝、桃子、石榴、芒果等许许多多的水果呢?有些句子虽然使用了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或有疑问语气词“吗”、“呢”等,但全都不是疑问句,句尾就不能用问号。
因此上面三例中的问号都改作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