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一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淮北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淮北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 说明的是教育的公益性,这恰恰说明教育不能产业化。
2、C “成为世界性共识”的主语“这”指代的是“经济学把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
3、B “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表述没有根据。
4、A 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5、C ①连词,表承接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
6、C C项错在“借曹操自比,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作者写曹操等英雄人物,感慨像他们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进而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引发更多思考。
7、参考译文:(1)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5分)(2)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5分)8、参考答案:(1)“芙蓉”“兰泽”“芳草”等,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体现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所表达情感的纯洁、美好。
(2)将主人公置于美好的氛围中,反衬了后文的忧伤之深。
以乐景衬哀情。
(每点3分)9、参考答案:运用虚实结合,由眼前写实,进行联想和想象,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内容更丰富,情感更深沉、含蓄。
(“对写”、“悬想”亦可)(5分)10、(1)温故而知新(2)隰则有泮(3)集芙蓉以为裳(4)周公吐哺(5)池鱼思故渊(6)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7)万类霜天竞自由(每句1分,共8分)11、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3分)12、泻浮笼画(4分)13、(月光)朗照;隔着一层淡淡云的月光。
(4分)14、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分)15、参考答案:第①段:清晨静观。
第②段:落蕊轻扫。
(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16、参考答案:身在南方却心系北国,热爱、怀念故都之情,随秋的到来自然而至。
(3分)17、参考答案:(1)比如“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一句,作家认为以紫黑色为基调太浓了,红色过于热闹(暖色调),只有白色和蓝色(冷色调)比较清静,这也正符合作家内心的孤独、冷清与淡淡的悲凉。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分数:150分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
《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
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
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
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
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
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
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
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5道大题,17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电视节目是我们社会中最为活跃的文化粒子。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有人看,有意思,有意义。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我们看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移植和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
“真”,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
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寥廓.(kuò)解剖.(pōu)埋.怨(mái)殒.身不恤(yǔn)B.浮藻.(zǎo)发酵.(xiào)拗.断(ǎo)叱咤.风云(zhà)C.酝酿.(niàng)骨髓.(suǐ)青苔.(tái)提纲挈.领(qì)D.易帜.(zhì)彷.徨(páng)谦逊.(xùn)浪遏.飞舟(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追溯清澈无耻谰言记忆尤新B.祭祀稠密为虎作伥嘘寒问暖C.桀骜洋缢弹冠相庆不假思索D.废墟签署肆无忌惮人事苍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张东升任滨海市市长后,张东的一帮老同学纷纷发来短信,一是祝贺他的乔迁..之喜..,二是希望他继续做好官。
B.9月11日,“巨星演唱会”在绵阳科技城会展中心华丽开唱,周杰伦等明星的到来,让很多粉丝激动得捶胸顿足....。
C.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绵阳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
D.“富乐山菊展”旨在提升绵阳旅游品牌影响力,其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艳丽多姿的菊花,让游者赏心悦目,意兴索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考试大纲的调整,我们除了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外,传统文化与热点时事也不可忽视,这也是我们必须要熟知的知识。
B.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这意味着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失去臭氧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畅通无阻地直射到地面,这足以杀死很多生物,让动物失明,破坏生物的免疫系统。
5.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先秦就有“名实之辩”,孔子提出了“正名”,主张“名”要正确地反映“实”,①荀子在《正名》篇所说的“名闻而实喻”,②达到“名定而实辨”。
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
2017高一语文期末答案

2016-2017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答案:1、答案:A解析: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答案:C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答案:B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4.AE(B无厌恶之情C“城市拒绝月光”太绝对D因为现代人只重名利)(5分)5.(6分)①“窗”在文中是人心灵世界的写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门”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对物质的追求。
6.①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②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
(6分,一点2分,两点6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A(正确断句:邑,赋,者。
震,败。
)8、答案A(《左传》应为编年史。
)9、答案C(齐国国君已经交代有最后的底线。
)10、(1)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德行,帮助实现大家的共同愿望。
五伯称霸诸侯的时候,勤劳王事,安抚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
(王,动词,统一天下,济,帮助)(2)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热闹,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11、(5分)AD(解析:A“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错误,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
“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
D.“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错误,是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12、(6分)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
(紧扣“意境”,描述意境,2分)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指出手法,2分)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
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一.论述类现代文阅读(共4题,每题3分,计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
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
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按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
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
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
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大使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
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支柱产业。
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2017.01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百舸(gě)焦灼(zhuò)蛰伏(zhé)炽烈(zhì)空手而归(kōng)B.愀然(qiǎo)模样(mò)驽马(nú)袅娜(nuò)孽根祸胎(niè)C.缘分(fèn)蓓蕾(lěi)脉脉(mó)毋宁(níng)怯弱不胜(qiè)D.应酬(yìng)晌午(shǎng)数落(shǔ)拓本(tà)沉思冥想(míng)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纷杂的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
A.不绝如缕衣饰消融B.前呼后拥衣服融化C.前呼后拥衣饰消融D.不绝如缕衣服融化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A.从小处说,你们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还创造了新生活;从大处说,农村的东西送到城市去,城市的东西送到农村来,降低了城乡差距。
B.“蓝瘦香菇”这个搞怪词的风行,说明以严肃的态度过正经的生活渐行渐远,而以谐谑的方式面对纷杂的日子已经到来。
C.庭审中,检察关出示相关证据,苏荣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发表了充分的意见。
D.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了21.7%。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其实,保须祭奠古诗,何须凭吊人类童年,连我这代人的儿时记忆也被摧毁了:,,,还有……皆一夜间蒸发了。
从乡村到城市,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每个归来的游子都成了陌生人。
①那些青山绿水、星河灿烂②那些草长莺飞、鱼戏虾翩③古老的祠堂、绕村的小河和隆重的民俗④那些夏夜流萤、遍地蛙声A.③④①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5.下面各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DA.今天能遇到诸位先贤真是三生有幸,尤其是听了各位的高论,真如醍醐灌顶。
B.母校举办百年校庆,老校长请某位校友讲几句话,校友不好意思讲,但对老校长的不情之请又不能拒绝。
C.明天是家父八十岁生日,我们特在淮安市鼎立国际大酒店设寿宴,叔叔你务必准时到达。
D.2016年12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方对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坚决反对,将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6.下列诗句与“荷风送香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DA.入竹万竿斜B.艳色惊荷葩C.流响出疏桐D.竹露滴清响7.下面有关文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3分)AA.鲁迅的小说集有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祝福》出自《呐喊》,《孔乙己》出自《彷徨》,《采薇》出自《故事新编》。
B.欧·亨利,美国两岸猿声啼不住代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D.《春秋》这部史书的体例属编年体。
“ 《春秋》三传”除《左传》外,另两传分别是指《公羊传》、《谷(榖)梁传》。
8.下面对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BA.王熙凤夸黛玉:“天下真有这样的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可谓一语博三欢:贾母开心,黛玉高兴,“三春”窃喜。
B.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决战双方是曹操军与刘备军。
C.《欧也妮·葛朗台》中对葛朗台有这样的描写:他看到梳妆匣上的金子,眼睛里发出亮光,把身子一纵,向梳妆匣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将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D.《边城》中写到男友恋爱婚姻有“走车路”和“走马路”两种形式。
“走车路”指请媒人提亲,“走马路”是指用山歌打动情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3分)CA.骊山北构而西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例句:洎牧以谗诛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二。
复以《春秋》对义居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元佑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
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旨。
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从官,不听。
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士出知颖州。
先是,开封诸县多水患,吏不究本末,决其陂泽,注之惠民河,河不能胜,致陈亦多水。
又将凿邓艾沟与颖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
轼始至颖,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于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颖地为患。
轼言于朝,从之。
郡有宿贼尹遇等,数劫杀人,又杀捕盗吏兵。
朝廷名捕不获,被杀家复惧其害,匿不敢言。
轼召汝阴尉李直方曰:“君能禽此,当力言于朝,乞行优赏;不获,亦以不职奏免君矣。
”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而后行。
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
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
轼请以己之年劳,当改朝散郎阶,为直方赏,不从。
其后吏部为轼当迁,以符会其考,轼谓已许直方,又不报。
七年,徙扬州。
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
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速达无虞。
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轼请复旧,从之。
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二。
但:只B.淮水顾流颖地为患。
顾:回头C.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
应:符合D.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
听:允许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苏轼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后来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
B.元佑六年,苏轼被召为吏部尚书,没有到任,后来他又辞去右丞,想和苏辙一同任侍从官,朝廷没有准许。
C.开封所属各县多有水灾,当地官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患,苏轼到颖州后,向朝廷提出自己的主张,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D.吏部认为苏轼应当升迁,以符合他的考核,苏轼说已经答应把奖赏给了李直方,朝廷没有答应。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
(4分)最终探知盗匪的地点,分头捕捉他的同党,亲手用戟刺尹遇,捉住了他.(2)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速达无虞。
(4分)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分)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在六国之后跟随了六国灭亡的旧例,这又连六国都不如了.14.根据文中内容,请简要概括苏轼的才能、品格。
(4分)有文采;治水有方;善良;体恤百姓.【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等到他加冠的时候,他已博通经史,每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喜欢读贾谊、陆贽的文章.不久又读《庄子》,感叹地说:“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 嘉佑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当时科举应试的文章中,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占了上风,主考官欧阳修正思考用怎样的方法来挽救文风,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十分惊喜,想把这位考生从众多才士中选为第一名,还是怀疑这文章是他的门客曾巩写的,只把文章列为第二;苏轼又凭《春秋》对义得居第一;殿试他中了乙科.后来苏轼写了名帖去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同事梅圣俞说:“我应当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听到此话的人喧哗不服,过了很久才信服.元佑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到任.因弟弟苏辙任尚书右丞,因此改任翰林承旨.苏辙辞去右丞,想和哥哥一同任侍从官,朝廷不许.苏轼在翰林院几个月,又因有谗言请求外调,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朝任颍州知州.在此以前,开封所属各县多有水灾,官吏不研究事情的本末,决开那里的陂池湖沼,使之流入惠民河,河不能容纳,以致陈州也多水灾.又要凿通邓艾沟和颖河并流,并且凿开黄堆想让水流入淮河.苏轼刚到颍州,派差吏用水平尺度量地形,发现淮河的涨水高出新沟近一丈,如果凿开黄堆,淮河水反而会流向颍州地区成为灾害.苏轼向朝廷上言,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州中有多年的盗匪尹遇等人,多次劫掠杀人,又杀死捕盗官兵.朝廷因指名缉捕不到,被害的人家又怕他们害人,隐瞒了不敢说.苏轼召来汝阴尉李直方说:“你能捉到这个人,应当尽力对朝廷说,请求从优行赏;捉不到,也以不称职奏请免去你.” 李直方有个母亲且年老,他和母亲诀别然后出发.最终探知盗匪的地点,分头捕捉他的同党,亲手用戟刺尹遇,捉住了他.朝廷认为李直方官小不合条件,行赏未到李直方.苏轼请求把自己的年资劳绩,应改为朝散郎官阶,移作李直方的赏赐,朝廷不许.那以后吏部因为苏轼应当升迁,以符合他的考核,苏轼说已经答应给了李直方,朝廷又不答复.元佑七年,移扬州.以前发运司主管东南漕运法,允许驾船的人私自载运货物,征收商税不许刁难.所以驾船的人就富裕了,把官船当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苏轼请求恢复旧制,朝廷允准.不满一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7题。
春草宫①怀古刘长卿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注】①春草宫:隋炀帝所建的离宫,它的故址在江苏省江都(古为东楚地)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