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典型例题及练习(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版)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典型例题及练习

(完整版)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典型例题及练习

第二章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知识点归纳】1. 平面向量的概念:2. 向量的表示:(常见的2个向量)3. 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典型例题】题型一向量的基本概念例1.给出下列命题:①向量AB与CD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必在一直线上;②两个单位向量是相等向量;③若a=b, b=c,则a=c;④若一个向量的模为0,则该向量的方向不确定;⑤若|a|=|b|贝U a=b。

⑥若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共线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 . 1个B . 2个C. 3个D . 4个例2下列命题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①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也共线②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③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④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题型二向量的表示例3.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向西行驶了100km到达B点,然后又改变方向,向西偏北45°走了200km到uuu uuu uuu UULT 达C点,最后又改变方向,向东行驶了100km到达D点.(1)作出向量AB , BC ,CD ;(2)求AD题型三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例4如图,设0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A,OB,OC相等的向量,共线的向量。

题型四利用向量解决多点共线的问题uuu uuir例5.如图,四边形ABCD中,AB DC,P,Q是AD,BC上的uuu uuir uuu uur点,且BP QD,求证:AP QC综合练习: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a|=|b|,则a=bB.若a=b,则a与b是平行向量C.若|a|>|b|则a>bD.若a与b不相等,则向量a与b是不共线向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B•零向量的长度为0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D.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3•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的始点放在同一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非零向量a // b,若非零向量c // a,则c与b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是两非零向量,且a与b不共线,若非零向量c与a共线,则c与b必定__________6. 判定下列命题的正误:①零向量是惟一没有方向的向量。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平面向量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向量a= (1,1), b= (1,-1), c =(-1,2),则 c等于( )A 、21 a +23bB 、21a 23 bC 、23a 21 bD 、23 a + 21b2、已知,A (2,3),B (-4,5),则与AB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A 、)1010,10103(e B 、)1010,10103()1010,10103(或e C 、)2,6( eD 、)2,6()2,6(或 e3、已知b a b a k b a 3),2,3(),2,1( 与垂直时k 值为 ( )A 、17B 、18C 、19D 、204、已知向量OP =(2,1),OA =(1,7),OB =(5,1),设X 是直线OP 上的一点(O 为坐标原点),那么XB XA 的最小值是 ( )A 、-16B 、-8C 、0D 、45、若向量)1,2(),2,1( n m 分别是直线ax+(b -a)y -a=0和ax+4by+b=0的方向向量,则 a, b 的值分别可以是 ( )A 、 -1 ,2B 、 -2 ,1C 、 1 ,2D 、 2,1 6、若向量a =(cos ,sin ),b =(cos,sin),则a 与b 一定满足 ( )A 、a 与b 的夹角等于 -B 、(a +b )⊥(a -b )C 、a ∥bD 、a ⊥b7、设j i ,分别是x 轴,y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j i OP sin 3cos 3 ,i OQ ),2,0(。

若用来表示OP与OQ 的夹角,则等于 ( ) A 、B 、2C 、2D 、8、设 20 ,已知两个向量 sin ,cos 1 OP , cos 2,sin 22 OP ,则向量21P P 长度的最大值是( ) A 、2B 、3C 、23D 、二、填空题9、已知点A(2,0),B(4,0),动点P 在抛物线y 2=-4x 运动,则使BP AP 取得最小值的点P 的坐标是 、10、把函数sin y x x的图象,按向量 ,a m n v(m>0)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正值为_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向量 m m 则若,),,3(),2,1( 、 三、解答题12、求点A (-3,5)关于点P (-1,2)的对称点/A 、13、平面直角坐标系有点].4,4[),1,(cos ),cos ,1(x x Q x P (1)求向量和的夹角 的余弦用x 表示的函数)(x f ; (2)求 的最值、14、设,)2cos ,sin 2(x x ,x ,)1cos ( 其中x ∈[0,2]、 (1)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当 OA u u u r ⊥OB uuu r ,求|AB u u u r|、15、已知定点)1,0(A 、)1,0( B 、)0,1(C ,动点P 满足:2||PC k BP AP 、(1)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方程表示的图形; (2)当2 k 时,求||BP AP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C ;4、B ;5、D ;6、B ;7、D ;8、C 二、填空题9、(0,0) 10、56m 11、4 三、解答题12、解:设/A (x,y),则有312522xy ,解得11x y 、所以/A (1,-1)。

(典型题)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卷(答案解析)

(典型题)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向量()2,3a =,()4,2b =,那么向量a b -与a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B .垂直C .夹角是锐角D .夹角是钝角2.如图,在ABC 中,13AN 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2299AP m AB BC ⎛⎫=++ ⎪⎝⎭,则实数m 的值为( )A .19B .13C .1D .33.已知函数()sin (0)2f x x a a π⎛⎫=>⎪⎝⎭,点A ,B 分别为()f x 图象在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和第一个最低点,O 为坐标原点,若OAB 为钝角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0,(2,)2⎛⎫+∞ ⎪⎝⎭ B .30,(1,)3⎛⋃+∞ ⎝⎭C .33⎛⎫ ⎪ ⎪⎝⎭D .(1,)+∞4.在ABC ∆中,2AB =,3AC =,5cos 6A =,若O 为ABC ∆的外心(即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且AO mAB nAC +=,则2n m -=( ) A .199B .4122-C .111-D .17115.已知M 、N 为单位圆22:1O x y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1MN =,()3,4P ,则PM PN +的取值范围为( )A .53,53+⎡⎣B .103,103⎡-⎣C .523,523-+⎡⎣D .1023,1023-+⎡⎤⎣⎦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3,3,0)A ,(0,0,1)B ,点(,1,)P a c 在直线AB 上,则 ( ) A .11,3a c ==B .21,3a c ==C .12,3a c ==D .22,3a c ==7.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DB DC =B .2AD DE =C .2AB AC AD += D .AB AC BC -=8.已知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交点,若2FP QF =,则||QF =( ) A .8B .4C .6D .39.已知O 是三角形ABC 内部一点,且20OA OB OC ++=,则OAB ∆的面积与OAC ∆的面积之比为( ) A .12B .1C .32D .210.在ABC ∆中,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BC ⊥,向量AB AC +与向量AD 共线,若10AC =2BC =,0GA GB GC ++=,则AB CG=( )A .3B C .2D .211.在直角梯形ABCD 中,0AD AB ⋅=,30B ∠=︒,AB =2BC =,13BE BC =,则( )A .1163AE AB AD =+ B .1263AE AB AD =+ C .5163AE AB AD =+ D .5166AE AB AD =+ 12.已知平面上的非零..向量a ,b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a b ,//b c ,则//a c ; ②若2a b =,则2a b =±;③若23x y a b a b +=+,则2x =,3y =; ④若//a b ,则一定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a b λ=.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二、填空题13.已知单位向量,a b 满足1a b +=,则|a b -=___________. 14.设1e ,2e 是单位向量,且1e ,2e 的夹角为23π,若12a e e =+,122b e e =-,则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___. 15.已知||1,||3,0OA OB OA OB ==⋅=|,点C 在AOB ∠内,且30AOC ∠=︒,设(,)OC mOA nOB m n R =+∈,则mn等于 . 16.已知点()0,1A ,()3,2B,向量()4,3AC =,则向量BC =______.17.在梯形ABCD 中,//AB CD ,2AB BC ==,1CD =,120BCD ∠=︒,P ,Q分别为线段BC 和CD 上的动点,且BP BC λ=,16DQ DC λ=,则AP BQ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18.已知非零向量m →,n →满足4m →=3n →,cos m →〈,13n →〉=.若n →⊥t m n →→⎛⎫+ ⎪⎝⎭,则实数t的值为______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F 是AD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5BA CA ⋅=,2BF CF ⋅=-,则BE CE ⋅的值是________.20.已知(2,1)a =,(3,4)b =,则a 在b 的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在ABC 中,3AB =,6AC =,23BAC π∠=,D 为边BC 的中点,M 为中线AD 的中点.(1)求中线AD 的长;(2)求BM 与AD 的夹角θ的余弦值.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1,2A -,()1,1B ,()3,1C -. (Ⅰ)求AB 的坐标及AB ;(Ⅱ)当实数t 为何值时,()tOC OB AB +. 23.已知4,3,(23)(2)61a b a b a b ==-⋅+=. (1)求a 与b 的夹角为θ; (2)求a b +;(3)若AB =a ,BC =b ,求△ABC 的面积. 24.设()2,0a →=,(3b →=.(1)若a b b λ→→→⎛⎫-⊥ ⎪⎝⎭,求实数λ的值;(2)若(),m x a y b x y R →→→=+∈,且23m =,m →与b →的夹角为6π,求x ,y 的值. 25.设非零向量a ,b 不共线.(1)若(),1a t =,()5,b t =,且//a b ,求实数t 的值;(2)若OA a b =+,2OB a b =+,3OC a b =+.求证:A ,B ,C 三点共线. 26.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3π,且||1a =,||3b =. (1)求||a b +的值; (2)求a 与a b +的夹角的余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向量的坐标,结合向量数量积运算法则,求得其数量积为负数,从而得到其交集为钝角. 【详解】因为()2,3a =,()4,2b =,222()23(2432)131410a b a a a b -⋅=-⋅=+-⨯+⨯=-=-<,所以向量a b -与a 的位置关系是夹角为钝角, 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挂向量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数量积坐标公式,根据数量积的符号判断其交集,属于简单题目.2.A解析:A 【解析】 因为2299AP m AB BC ⎛⎫=++ ⎪⎝⎭29mAB AC =+,设BP tBN =,而31()()(1)44AP AB BP AB t BC CN AB t BC AC t AB t AC =+=++=+-=-+,所以1m t =-且249t =,故811199m t =-=-=,应选答案A .3.B解析:B 【分析】首先根据题的条件,将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写出来,之后根据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利用向量夹角为钝角的条件,从而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0OA OB ⋅<或0AB AO ⋅<,找出a 所满足的条件,最后求得结果. 【详解】 由题意得24,(0,0),(,1),(3,1)2T a O A a B a aππ==-,因为OAB 为钝角三角形,所以0OA OB ⋅<或0AB AO ⋅<,即2310a -<,或2220a -+<,从而0a <或1a >.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利用钝角三角形求对应参数的取值范围,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正弦型函数图象上的特殊点的坐标,钝角三角形的等价转化,向量的数量积坐标公式,属于中档题.4.D解析:D 【分析】设,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连接,OD OE ,则OD AB ⊥,OE AC ⊥,从而得到·0?0OD AB OE AC ==,,坐标化构建m ,n 的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设,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连接,OD OE ,则OD AB ⊥,OE AC ⊥,又OD AD AO =-,即11222mOD AB mAB nAC AB nAC -=--=-, 同理122nOE AE AO AC mAB -=-=-, 因为212·||?02mOD AB AB nAB AC -=-=, 所以124502m n -⨯-=,又212·||?02nOE AC AC mAB AC -=-=, 所以129502nm -⨯-=,联立方程组124502129502mn n m -⎧⨯-=⎪⎪⎨-⎪⨯-=⎪⎩,解得922811 mn⎧=-⎪⎪⎨⎪=⎪⎩,所以17211n 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量积运算性质、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向量基本定理,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5.B解析:B【分析】作出图形,可求得线段MN的中点Q的轨迹方程为2234x y+=,由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出2PM PN PQ+=,求得PQ的取值范围,进而可求得PM PN+的取值范围.【详解】由1MN =,可知OMN为等边三角形,设Q为MN 的中点,且3sin602OQ OM==Q的轨迹为圆2234x y+=,又()3,4P,所以,33PO PQ PO-≤≤+,即3355PQ≤≤+.由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2PM PN PQ+=,因此2103,103PM PN PQ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模长的取值范围的计算,考查了圆外一点到圆上一点距离的取值范围的计算,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中等题.6. B解析:B 【解析】∵点P (a ,1,c )在直线AB 上, ∴存在实数λ使得AB BP λ=, ∴()()()0,0,13,3,0,1,1a c λ-=- , 化为()3,3,1(,,)a c λλλλ--=- ,∴3{31ac λλλλ-=-==- ,解得3{123a c λ=-==.本题选择B 选项.7.C解析:C 【解析】依题意ABC 如图所示:∵D 是BC 的中点 ∴DB CD =,故A 错误 ∵E 是AD 的中点 ∴2AD ED =,故B 错误∵AB AD DB =+,AC AD DC =+∴2AB AC AD DB AD DC AD +=+++=,故C 正确∴()AB AC AD DB AD DC DB DC CB -=+-+=-=,故D 错误 故选C8.D解析:D【分析】设点()1,P t -、(),Q x y ,由2FP QF =,可计算出点Q 的横坐标x 的值,再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求出QF . 【详解】设点()1,P t -、(),Q x y ,易知点()1,0F ,()2,FP t =-,()1,QF x y =--,()212x ∴-=-,解得2x =,因此,13QF x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向量共线求出相应点的坐标,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9.A解析:A 【解析】由题意,O 是'AB C ∆的重心,'2OB OB =,所以OAB ∆的面积与OAC ∆的面积之比为12.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应用.由重心的结论:若0OA OB OC ++=,则O 是ABC ∆的重心,本题中构造'AB C ∆,O 是'AB C ∆的重心,根据重心的一些几何性质,求出面积比值.10.B解析:B 【解析】取BC 的中点E ,则2AB AC AE +=与向量AD 共线,所以A 、D 、E 三点共线,即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与高线重合,则10AB AC ==因为0GA GB GC ++=,所以G 为ABC ∆的重心,则2222() 2.32BC GA GE AC ==-=所以2101,12AB CE CG CG===∴== 本题选择B 选项.11.C解析:C 【分析】先根据题意得1AD =,CD =2AB DC =,再结合已知和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求解即可得的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求得1AD =,CD =所以2AB DC =, 又13BE BC =, 则()1133AE AB BE AB BC AB BA AD DC =+=+=+++ 1111333AB AD DC ⎛⎫=-++ ⎪⎝⎭1111336AB AD AB ⎛⎫=-++ ⎪⎝⎭115116363AB AD AB AD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用基底表示向量,考查运算能力,是基础题.12.B解析:B 【分析】根据向量共线定理判断①④,由模长关系只能说明向量a ,b 的长度关系判断②,举反例判断③. 【详解】对于①,由向量共线定理可知,//a b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1λ,使得1λa b ,//b c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2λ,使得2λbc ,由此得出存在唯一的实数12λλ⋅,使得12a c λλ=⋅,即//a c ,则①正确;对于②,模长关系只能说明向量a ,b 的长度关系,与方向无关,则②错误; 对于③,当a b =时,由题意可得()5x y a a +=,则5x y +=,不能说明2x =,3y =,则③错误;由向量共线定理可知,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共线定理以及向量的定义,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条件两边平方进行数量积运算可求得然后根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思路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向量模的求解问题解题思路如下:(1)首先根据题中条件结合向量模的平【分析】根据条件1a b +=两边平方,进行数量积运算可求得21a b ⋅=-,然后根据2()a b a b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因为1a b ==,1a b +=,所以2222()2221a b a b a a b b a b +=+=+⋅+=+⋅=,所以21a b ⋅=-, 所以22()223a b a b a b a b -=-=-=-⋅=,【点睛】思路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向量模的求解问题,解题思路如下:(1)首先根据题中条件,结合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求得21a b ⋅=-; (2)之后再应用向量的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来求解.14.【分析】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求出与并计算出平面向量的模再利用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可得即所以在方向上的投影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以及向量的【分析】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求出12e e ⋅与a b ⋅,并计算出平面向量b 的模b ,再利用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可得1221211cos11()322e e e e π⋅=⋅=⨯⨯-=-,222222111111()(2)22122a b e e e e e e e e ⋅=+-=+⋅-=--=,22221112221(2)4444()172e e e e e e b =-=-⋅+=-⨯-+=,即7b =,所以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1727a b b⋅==.故答案为:71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以及向量的投影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向量的投影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5.【详解】方法一:①又②③将②③代入①得:所以点在内所以方法二:以直线OAOB 分别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设又得即解得故答案为:3解析:【详解】 方法一:3cos 2OA OC AOC OA OC⋅∠==⋅, ① 又()2OA OC OA mOA nOB m OA m ⋅=⋅+==, ②22222222||()||||23OC mOA nOB m OA n OB mnOA OB m n =+=++⋅=+, ③将②③代入①得:22323m n=+,所以229m n =,点C 在AOB ∠内, 所以3mn=. 方法二:以直线OA ,OB 分别为,x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10,03A B ,, ,设()1cos30,sin 30=,2OC λλ⎫=︒︒⎪⎪⎝⎭, 又()(()1,0OC mOA nOB m n m =+=+=,得()1,=22m λ⎛⎫ ⎪ ⎪⎝⎭,即=212m λλ⎧⎪⎪⎨⎪=⎪⎩, 解得3mn=. 故答案为:3.16.【分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出【详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模的坐标公式属于基础题目【分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出. 【详解】 因为()0,1A ,()3,2B,所以()3,1AB =,()()()4,33,11,2BC AC AB =-=-=,21B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模的坐标公式,属于基础题目.17.【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与数量积运算求的解析式根据题意求出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对勾函数的性质求最大值【详解】解:梯形中则解得;设则在上单调递增;时取得最大值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解析:76【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与数量积运算,求AP BQ 的解析式,根据题意求出λ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对勾函数的性质求最大值. 【详解】解:梯形ABCD 中,//AB CD ,2AB BC ==,1CD =,120BCD ∠=︒,BP BCλ=,16DQ DCλ=,则61()()()()6AP BQ AB BP BC CQ AB BC BC CDλλλ-=++=++2611666AB BC AB CD BC CB CDλλλλ--=+++26116122cos12021221()662λλλλ--=⨯⨯︒-⨯⨯+⨯+⨯⨯⨯-125536λλ=+-,011016λλ⎧⎪⎨⎪⎩,解得116λ;设125()536fλλλ=+-,则()fλ在1,16⎡⎤⎢⎥⎣⎦上单调递增;1λ∴=时()fλ取得最大值76,故答案为:7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问题,同时也考查了函数的最值问题,其中解答中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的运算,求得AP BQ的解析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8.【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垂直的性质直接直解【详解】非零向量满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垂直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解析:4-【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垂直的性质直接直解.【详解】非零向量m→,n→满足4m→=3n→,cos m→〈,13n→〉=,n→⊥t m n→→⎛⎫+⎪⎝⎭,n→∴⋅22+||||cos,||t m n t m n n t m n m n n→→→→→→→→→→⎛⎫+=⋅=<>+⎪⎝⎭223||||034t n n →→=⨯+=, 解得4t =-,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垂直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分析】将均用表示出来进而将表示成与相关可以求出同时可用表示即可求出结果【详解】因为因此故答案为:【点睛】研究向量的数量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研究向量的数量积;二是利用一组基解析:58【分析】将,,,BA CA BF CF 均用,BC AD 表示出来,进而将BA CA ⋅,BF CF ⋅表示成与,FD BC相关,可以求出 2223,827FD BC ==,同时BE CE ⋅可用,FD BC 表示,即可求出结果.【详解】因为222211436=52244AD BC FD BC BA CA BC AD BC AD ()()--⋅=-⋅--==,2211114223234FD BCBF CF BC AD BC AD ()()-⋅=-⋅--==-,因此2223,827FD BC ==,222211416.224458ED BC FD BC BE CE BC ED BC ED ()()--⋅=-⋅--===故答案为:58. 【点睛】研究向量的数量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研究向量的数量积;二是利用一组基底表示所有向量,两种思路实质相同,但坐标法更易理解和化简. 对于涉及中线的向量问题,一般利用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求解.20.2【分析】根据向量在的方向上的投影为结合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向量可得则在的方向上的投影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计算公式的应解析:2 【分析】根据向量a 在b 的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b⋅,结合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向量(2,1)a =,(3,4)b =,可得231410a b ⋅=⨯+⨯=,2345b =+=,则a 在b 的方向上的投影为1025a b b⋅==.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向量的投影的概念与计算,其中解答熟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模及投影的计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三、解答题21.(12 【分析】 (1)由于()12AD AB AC =+,进而根据向量的模的计算求解即可; (2)由于3144BM AB AC =-+,()12AD AB AC =+,进而根据向量数量积得278BM AD ⋅=,故57cos BM AD BM AD θ⋅==. 【详解】解:(1)由已知,236cos 93AB AC π⋅=⨯=-, 又()12AD AB AC =+, 所以()222124AD AB AB AC AC =+⋅+()1279183644=-+=, 所以33AD =. (2)由(1)知,()131444BM AM AB AB AC AB AB AC =-=+-=-+,所以()293117199361681616BM=⨯-⨯-+⨯=,从而3194BM =. ()311442BM AD AB AC AB AC ⎛⎫⋅=-+⋅+= ⎪⎝⎭()3212799368888-⨯-⨯-+⨯=,所以27cos8BM AD BM ADθ⋅=== 解法2:(1)以点A 为原点,AB 为x 轴,过点A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为y 轴建系,则()0,0A ,()3,0B ,(C -,因为D 为边BC 的中点,所以D ⎛ ⎝⎭,AD ⎛= ⎝⎭,所以332AD =.(2)因为M 为中线AD 的中点,由(1)知,0,4M ⎛⎫⎪ ⎪⎝⎭,所以3,4BM ⎛⎫=- ⎪ ⎪⎝⎭,所以9164BM ==,278BM AD ⋅=,所以27cos819BM AD BM ADθ⋅===.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向量夹角的计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与化归转化思想,是中档题.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向量表示中线向量()12AD AB AC =+,进而根据向量模的计算公式计算.22.(Ⅰ)(2,1)AB =-,5AB =Ⅱ)3t = 【分析】(Ⅰ)根据点A ,B 的坐标即可求出(2,1)AB =-,从而可求出||AB ;(Ⅱ)可以求出(13,1)tOC OB t t +=-+,根据()//tOC OB AB +即可得出2(1)(1)(13)30t t t +---=-=,解出t 即可.【详解】(Ⅰ)∵()1,2A -,()1,1B ,∴(2,1)AB =- ∴2||2AB ==(Ⅱ)∵()3,1C -,∴(13,1)tOC OB t t +=-+. ∵()tOC OB AB +∴2(1)(1)(13)30t t t +---=-=,∴3t =【点睛】考查根据点的坐标求向量的坐标的方法,根据向量的坐标求向量长度的方法,以及平行向量的坐标关系.23.(1)23π;(23) 【分析】(1)将已知条件中的式子展开,利用公式求得6a b ⋅=-,根据向量夹角公式求得1cos 2θ=-,结合角的范围,求得结果;(2)利用向量的模的平方和向量的平方是相等的,从而求得结果; (3)根据向量所成角,求得三角形的内角,利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1)因为(23)(2)61a b a b -⋅+=, 所以2244361aa b b-⋅-=.又4,3a b ==, 所以6442761a b -⋅-=, 所以6a b ⋅=-, 所以61cos 432a ba b θ⋅-===-⨯. 又0≤θ≤π,所以23πθ=. (2)2222()2a b a b a a b b +=+=+⋅+ =42+2×(-6)+32=13,所以13a b +=; (3)因为AB 与BC 的夹角23πθ=, 所以∠ABC =233πππ-=. 又4,3AB a BC b ====,所以S △ABC =14322⨯⨯⨯=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向量与解三角形的综合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向量数量积,向量夹角公式,向量的平方和向量模的平方是相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属于简单题目. 24.(1)12λ=;(2)1x =,1y =或1x =-,2y =. 【分析】(1)根据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即可求解;(2)由模的向量坐标运算及夹角的向量坐标运算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2,0a →=,(b →=,∴()2,a b λλ→→-=-,∵a a b λ→→→⎛⎫-⊥ ⎪⎝⎭, ∴0a b b λ→→→⎛⎫-⋅= ⎪⎝⎭,即240λ-=, ∴12λ=. (2)∵()2,0a →=,(b →=,∴()2m x a y b x y →→→=+=+,又m →=,∴()222312x y y ++=,又cos 62m bm bπ→→→→⋅===, 即23x y +=,由()22231223x y y x y ⎧++=⎪⎨+=⎪⎩, 解得11x y =⎧⎨=⎩或12x y =-⎧⎨=⎩,∴1x =,1y =或1x =-,2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了垂直关系,夹角公式,模的运算,属于中档题. 25.(1)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共线定理列方程求出t 的值;(2)根据条件得到2AC AB =且有公共点A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1a t =,()5,b t =,且//a b ,故250t t -=⇒=, 即实数t 的值为:5±;(2)证明:∵OA a b =+,2OB a b =+,3OC a b =+. ∴AB OB OA b =-=,2AC OC OA b =-=,即2AC AB =且有公共点A , 故A ,B ,C 三点共线.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用向量法证明三点共线,属于基础题.26.(12 【分析】(1)利用定义得出a b ⋅,再结合模长公式求解即可;(2)先得出()a a b ⋅+,再由数量积公式得出a 与a b +的夹角的余弦. 【详解】 (1)313cos32a b π⋅=⨯⨯=2223()||2||122a b a b a a b b ∴+=+=+⋅+=+⨯=(2)235()||122a ab a a b ⋅+=+⋅=+= 5()2cos ,26113a ab a a b a a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定义求模长以及求夹角,属于中档题.。

(word版)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文档

(word版)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文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点P〔3,-6〕,Q〔-5,2〕,R的纵坐标为-9,且P、Q、R三点共线,那么R点的横坐标为〔〕。

A、-9B、-6C、9D、62.=(2,3),b=(-4,7),那么在b上的投影为〔〕。

A、B、C、D、3.设点A〔1,2〕,B〔3,5〕,将向量按向量=〔-1,-1〕平移后得向量为〔〕。

A、〔2,3〕B、〔1,2〕C、〔3,4〕D、〔4,7〕4.假设(a+b+c)(b+c-a)=3bc,且sinA=sinBcosC,那么ABC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5.||=4,|b|=3,与b的夹角为60°,那么|+b|等于〔〕。

A、B、C、D、6.O、A、B为平面上三点,点C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2,那么〔〕。

A、B、C、D、7.O 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条件,那么点O是ABC的〔〕。

A、重心B、垂心C、内心D、外心8.设、b、均为平面内任意非零向量且互不共线,那么以下4个命题:(1)(·b)2=2·b2(2)|+b|≥|-b|(3)|+b|2=(+b)2(4)(b)-(a)b与不一定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B、2C、3D、49.在ABC中,A=60°,b=1,,那么等于〔〕。

A、B、C、D、10.设、b不共线,那么关于x的方程x2+bx+=0的解的情况是〔〕。

A、至少有一个实数解C、至多有两个实数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B、至多只有一个实数解D、可能有无数个实数解4分,总分值16分.〕.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C=22,那么ABCA=_________ 12.ABCDEF为正六边形,且AC=a,AD=b,那么用a,b表示AB为______. 13.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速度为的小船要从河的一边驶向对岸,为使所行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方向行驶。

数学4(必修)第二章 平面向量练习题A

数学4(必修)第二章  平面向量练习题A

(数学4必修)第二章 平面向量练习题A[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化简AC - BD + CD - AB得( )A .AB B .C .D .0 2.设00,a b 分别是与,a b向的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0a b =B .001a b ⋅=C .00||||2a b +=D .00||2a b +=3.已知下列命题中:(1)若k R ∈,且0kb = ,则0k =或0b =,(2)若0a b ⋅= ,则0a = 或0b =(3)若不平行的两个非零向量b a ,,满足||||b a =,则0)()(=-⋅+b a b a(4)若a 与b 平行,则||||a b a 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a ⋅b =0,则a =0或b =0B .若a ⋅b =0,则a ∥bC .若a ∥b ,则a 在b 上的投影为|a|D .若a ⊥b ,则a ⋅b =(a ⋅b)25.已知平面向量(3,1)a = ,(,3)b x =- ,且a b ⊥,则x =( )A .3-B .1-C .1D .36.已知向量)sin ,(cos θθ=a ,向量)1,3(-=b 则|2|b a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0,24B .24,4C .16,0D .4,0二、填空题1.若=)8,2(,=)2,7(-,则31=_________2.平面向量,a b 中,若(4,3)a =-=1,且5a b ⋅= ,则向量=____。

3.若3a = ,2b = ,且与的夹角为060,则a b -= 。

4.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 所构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_。

5.已知)1,2(=a与)2,1(=b ,要使b t a +最小,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BC DC 的中点,G 为交点,若AB =a,=b ,试以a ,b 为基底表示DE 、BF 、CG .2.已知向量 a 与b 的夹角为60,||4,(2).(3)72b a b a b =+-=- ,求向量a 的模。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平面向量 综合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学号: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向量a ,b ,c ,实数λ,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若a ·b =0,则a =0或b =0B .若λ a =0,则λ=0或a =0C .若a 2=b 2,则a =b 或a =-bD .若a ·b =a ·c ,则b =c2.已知向量a =(1,0)与向量b =(-1,错误!),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 )A 。

错误!B 。

错误!C.错误! D 。

错误!3。

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错误!+错误!=2错误!,则( )A 。

错误!+错误!=0 B.错误!+错误!=0C.错误!+错误!=0D.错误!+错误!+错误!=04.已知向量a =(2,3),b =(-1,2),若m a +n b 与a -2b 共线,则错误!=( )A .-2B .2C .-错误!D 。

错误!5.若向量a ,b ,c 满足a ∥b 且a ⊥c ,则c ·(a +2b )=( )A .4B .3C .2D .06.已知点A (-1,1),B (1,2),C (-2,-1),D (3,4),则向量错误!在错误!方向上的投影为( )A 。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D AB ⊥,2AD =,3DC BD =,则AC AD ⋅的值为( )A .3B .8C .12D .162.如图,在ABC 中,13AN 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2299AP m AB BC ⎛⎫=++ ⎪⎝⎭,则实数m 的值为( )A .19B .13C .1D .33.在矩形ABCD 中,|AB |=6,|AD |=3.若点M 是CD 的中点,点N 是BC 的三等分点,且BN =13BC ,则AM ·MN =( ) A .6 B .4 C .3 D .24.已知M 、N 为单位圆22:1O x y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1MN =,()3,4P ,则PM PN +的取值范围为( )A .53,53+⎡⎣B .103,103⎡-⎣C .523,523-+⎡⎣D .1023,1023-+⎡⎤⎣⎦5.已知(),0A a ,()0,C c ,2AC =,1BC =,0AC BC ⋅=,O 为坐标原点,则OB 的取值范围是( )A .(0,21⎤-⎦B .(0,21⎤+⎦C .21,21⎡⎤-+⎣⎦D .)21,⎡-+∞⎣ 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3DE CE =,若AE 交BD 于点M .且AM AB AD λμ=+,则λμ=( ) A .23 B .32 C .34 D .437.设θ为两个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且6πθ=,已知对任意实数t ,b ta +的最小值为1,则b =( )A .14B .12C .2D .48.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和DC 的中点,则AE AF ⋅=( )A .52B .52-C .4D .4-9.已知向量(cos ,sin )a θθ=,向量(3,1)b =-,则2a b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42,0B .4,42C .16,0D .4,010.如图,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d =0.6 km ,一艘客船从码头A 出发匀速驶往河对岸的码头B .已知AB =1 km ,水的流速为2 km/h ,若客船从码头A 驶到码头B 所用的时间为6 min ,则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A .2B .8 km/hC .34D .10 km/h11.已知向量a 、b 、c 满足0a b c ++=,且a b c <<,则a b ⋅、b c ⋅、a c ⋅中最小的值是( )A .a b ⋅B .a c ⋅C .b c ⋅D .不能确定12.已知2a b ==,0a b ⋅=,()()0c a c b -⋅-=,若2d c -=,则d 最大值为( )A .22B .122+C .222+D .42 二、填空题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境,两个人共提一个行李包.假设行李包所受重力为G ,作用在行李包上的两个拉力分别为1F ,2F ,且12F F =,1F 与2F 的夹角为θ.给出以下结论:①θ越大越费力,θ越小越省力;②θ的范围为[]0,π;③当2πθ=时,1F G =; ④当23πθ=时,1F G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14.在△ABC 中,D 为BC 中点,直线AB 上的点M 满足:32(33)()AM AD AC R λλλ=+-∈,则AMMB =__________.15.把单位向量OA 绕起点O 逆时针旋转120︒,再把模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向量OB ,点C 在线段AB 上,若12AC CB =,则OC BA ⋅的值为__________. 16.如图,在△ABC 中,13AN 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m 211AB AC +,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3AB =,4=AD ,圆M 为BCD △的内切圆,点P 为圆上任意一点, 且AP AB AD λμ=+,则λμ+的最大值为________.18.在ABC ∆中,1AC BC ==,3AB =,且CE xCA =,CF yCB =,其中(),0,1x y ∈,且41x y +=,若M ,N 分别为线段EF ,AB 中点,当线段MN 取最小值时x y +=__________.19.如图所示,已知OAB ,由射线OA 和射线OB 及线段AB 构成如图所示的阴影区(不含边界).已知下列四个向量:①12=+OM OA OB ; ②23143OM OA OB =+;③33145=+OM OA OB ;④44899=+OM OA OB .对于点1M ,2M ,3M ,4M 落在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的点有________(把所有符合条件点都填上)20.设λ是正实数,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上的另三点1A 、1B 、1C 满足:()1AA AB AC λ=+,()1BB BC BA λ=+,()1CC CA CB λ=+,若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111A B C 的面积相等,则λ的值为_____. 三、解答题21.已知ABC 中C ∠是直角,CA CB =,点D 是CB 的中点,E 为AB 上一点.(1)设CA a =,CD b =,当12AE AB =,请用a ,b 来表示AB ,CE . (2)当2AE EB =时,求证:AD CE ⊥.22.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量()()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m B C A B n B C A =++=-,且m n ⊥.(1)求角C 的大小;(2)若3c =2a b +的取值范围.23.已知向量()1,2a =,(),1b x =.(1)若|2|||a b a b -=+,求实数x 的值;(2)若2x =,求2a b -与a b +的夹角.2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上中点,点F 在边CD 上.(1)若点F 是CD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设EF AB AD λμ=+,求λ+μ的值. (2)若AB =2,当AE BF ⋅=1时,求DF 的长.25.已知,,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1,2)a =(1)若||25c =,且//c a ,求c 的坐标;(2)若5||b =,且2 a b +与2a b -垂直,求a 与b 的夹角θ.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向量(1,2)a =-,(1,)b k =.(1)若()a a b ⊥+,求实数k 的值; (2)若对于平面xOy 内任意向量c ,都存在实数λ、μ,使得c a b λμ=+,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利用AB 、AD 表示向量AC ,再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可求得AC AD ⋅的值.【详解】()3343AC AD DC AD BD AD AD AB AD AB =+=+=+-=-, AD AB ⊥,则0⋅=AD AB ,所以,()224344216AC AD AD AB AD AD ⋅=-⋅==⨯=.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三种方法:(1)利用定义:(2)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3)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已知条件的特征来选择,同时要注意数量积运算律的应用. 2.A解析:A【解析】 因为2299AP m AB BC ⎛⎫=++ ⎪⎝⎭29mAB AC =+,设BP tBN =,而31()()(1)44AP AB BP AB t BC CN AB t BC AC t AB t AC =+=++=+-=-+,所以1m t =-且249t =,故811199m t =-=-=,应选答案A . 3.C解析:C【分析】 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求得12AM AD AB =+,2132MN AD AB =-+,再结合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作出图形,如图所示: 由图及题意,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可得12AM AD DM AD AB =+=+, 2132MN CN CM CB CD =-=-21213232BC DC AD AB =-+=-+, 所以2212121||||23234AM MN AD AB AD AB AD AB ⎛⎫⎛⎫⋅=+⋅-+=-⋅+⋅ ⎪ ⎪⎝⎭⎝⎭21936334=-⨯+⨯=.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运算法则,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其中解答中熟练应用向量的运算法则和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 4.B解析:B【分析】作出图形,可求得线段MN 的中点Q 的轨迹方程为2234x y +=,由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出2PM PN PQ +=,求得PQ 的取值范围,进而可求得PM PN +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1MN =,可知OMN 为等边三角形,设Q 为MN 的中点,且3sin 602OQ OM ==Q 的轨迹为圆2234x y +=, 又()3,4P ,所以,33PO PQ PO -≤≤+,即3355PQ ≤≤+. 由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2PM PN PQ +=,因此2103,103PM PN PQ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模长的取值范围的计算,考查了圆外一点到圆上一点距离的取值范围的计算,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中等题.5.C解析:C【分析】法一:将A ,C 视为定点,根据A 、C 分别在 x 轴、y 轴上,得到垂直关系, O 是AC 为直径的圆上的动点,AC 的中点为圆心M ,根据圆心M 和BO 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取值范围. 法二:设B 的坐标,根据2AC =,1BC =得到224a c +=,()221x y c +-=,整理式子至()222251x a y x y ax cy -+=⇒+=++,利用均值不等式得出22OB x y d =+=,则212d d -≤即可算出距离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法一:将A ,C 视为定点,OA OC ⊥,O 视为以AC 为直径的圆上的动点,AC 的中点为M ,当BO 过圆心M ,且O 在B ,M 之间时,OB 取得最小值21-,O 在BM 的延长线上时,OB 取得最大值21+.故选:C法二:设(),B x y ,则224a c +=,()221x y c +-=,()222251x a y x y ax cy -+=⇒+=++,即221ax cy x y +=+-,()()2222222ax cy a c x y x y +≤++=+,取等号条件:ay cx =,令22OB x y d =+=,则22112{210d d d d d ≥-≤⇔--≤或201{210d d d <<⇔+-≥,解得2121d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圆的基本性质,综合性强,属于中档题.6.B解析:B【分析】根据已知找到相似三角形,用向量AB 、AD 线性 表示向量AM .【详解】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3DE CE =,ABM EDM ,3322DE DC AB ∴==,()22223323555255AM ME AE AD DE AD AB AB AD ⎛⎫===+=+=+ ⎪⎝⎭. 32λμ=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属于中档题.7.C解析:C【分析】由题意可知,2222()2b ta a t a bt b +=+⋅+,令222()2g t a t a bt b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22cos 62b a b t a a π⋅=-=-时,()g t 取得最小值1,变形可得22sin 16b π=,从而可求出b【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222()2b ta a t a bt b +=+⋅+,令222()2g t a t a bt b =+⋅+, 因为2222224()44(cos1)06a b a b a b π∆=⋅-=-<, 所以()g t 恒大于零, 所以当232cos 622b b a b t a a a π⋅=-=-=-时,()g t 取得最小值1, 所以2223332122b b b g a a b b a a a ⎛⎫⎛⎫⎛⎫ ⎪ ⎪ ⎪=-+⋅-+= ⎪ ⎪ ⎪⎝⎭⎝⎭⎝⎭, 化简得2114b =, 所以2b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涉及二次函数的最值,考查转化思想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8.C解析:C【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即可.【详解】以点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0,0),(2,1),(1,2)A E F(2,1),(1,2)AE AF ∴==21124AE AF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属于中档题.9.D解析:D【分析】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得到|2|a b -用θ的三角函数表示化简求最值.【详解】解:向量()a cos sin θθ=,,向量()31b =-,,则2a b -=(2cosθ32sinθ+1), 所以|2|a b -2=(2cosθ3-2+(2sinθ+1)2=8﹣3cosθ+4sinθ=8﹣8sin(3πθ-), 所以|2|a b -2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16,0; 所以|2|a b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4,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三角函数解析式的化简;利用了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函数的有界性.10.A解析:A【解析】设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v km h 静,水流速度为 v 水,则2/v km h =水,则船实际航行的速度v v v =+静水,60.160t h =,由题意得100.1AB v ≤=. 把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正交分解为x y v v v 静=+, ∴0.660.1y v ==,在Rt ABC 中,221060.8BC =-=.. ∵80.1x x BCv v v v +=+==水水,∴826x v =-= ∴2262x yv v v 静=+=设v v 静水<,>=θ,则tan 1yxv v θ==,∴2cos 2θ=.此时222272242410102v v v v v v v +=+⋅+=+⨯+=≤静水静静水水= ,满足条件,故选A.11.C解析:C 【分析】由0a b c ++=,可得2222222().2()a b c a b b c a b c =-+=-+、2222()a c b a c =-+,利用||||||a b c <<,即可比较. 【详解】解:由0a b c ++=,可得()c a b =-+,平方可得2222()a b c a b =-+. 同理可得2222()bc a b c =-+、2222()a c b a c =-+,||||||a b c <<,∴222a b c <<则a b 、b c 、a c 中最小的值是b c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属于中档题.12.C解析:C【分析】不妨设(2,0),(0,2)a b ==,设(,),(,)c m n d x y ==,则由()()0c a c b -⋅-=求出点(,)a b 满足的关系(点(,)C a b 在一个圆上),而2d c -=表示点(,)D x y 在以(,)C a b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d 表示该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由几何意义可得解. 【详解】∵2a b ==,0a b ⋅=,∴不妨设(2,0),(0,2)a OA b OB ====,如图,设(,)c OC m n ==,(,)d OD x y ==,则()()(2,)(,2)(2)(2)0c a c b m n m n m m n n -⋅-=-⋅-=-+-=,即22(1)(1)2m n -+-=,∴点(,)C m n 在以(1,1)M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M 上, 又2d c -=,∴(,)D x y 在以(,)C a b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C 上, 则2d OC ≤+,当且仅当D 在OC 延长线上时等号成立, 又OC 的最大值是圆M 的直径22, ∴d 最大值为22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的模,解题关键是引入坐标表示向量,用几何意义表示向量,求解结论.二、填空题13.①④【分析】根据为定值求出再对题目中的命题分析判断正误即可【详解】解:对于①由为定值所以解得;由题意知时单调递减所以单调递增即越大越费力越小越省力;①正确对于②由题意知的取值范围是所以②错误对于③当解析:①④. 【分析】根据12G F F =+为定值,求出()22121cos GF θ=+,再对题目中的命题分析、判断正误即可. 【详解】解:对于①,由12G F F =+为定值, 所以()2222121212cos 21cos G F F F F F θθ=++⨯⨯=+,解得(22121cos GF θ=+;由题意知()0,θπ∈时,cos y θ=单调递减,所以21F 单调递增, 即θ越大越费力,θ越小越省力;①正确.对于②,由题意知,θ的取值范围是()0,π,所以②错误. 对于③,当2πθ=时,2212GF =,所以12F G =,③错误. 对于④,当23πθ=时,221F G =,所以1F G =,④正确.综上知,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④. 故答案为:①④. 【点睛】此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4.1【解析】设∵D 为BC 中点所以可以化为3x=λ()+(3-3λ)化简为(3x-λ)=(3-2λ)只有3x-λ=3-2λ=0时(3x-λ)=(3-2λ)才成立所以λ=x=所以则M 为AB 的中点故答案为1解析:1 【解析】设 AM AB λ=,∵D 为BC 中点,所以12AD AB AC ()=+,() 3233AM AD AC λλ=+- 可以化为3x AB =λ(AB AC +)+(3-3λ)AC ,化简为(3x-λ)AB =(3-2λ)AC ,只有3x-λ=3-2λ=0时,(3x-λ)AB =(3-2λ)AC 才成立,所以λ=32,x=12所以12AM AB =,则M 为AB 的中点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基本定理基本定理及其意义,考查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直线AB 上的点M 可设成 AM AB λ=,D 为BC 中点可得出12AD AB AC ()=+,代入已知条件整理可得.15.【分析】由题意可得与夹角为先求得则再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单位向量绕起点逆时针旋转再把模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向量所以与夹角为因为所以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几何 解析:116-【分析】由题意可得3OB =,OA 与OB 夹角为120︒,先求得1(2)3OC OA AC OA OB =+=+,则1(2)()3OC BA OA OB OA OB ⋅=+⋅-,再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 【详解】单位向量OA 绕起点O 逆时针旋转120︒,再把模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向量OB , 所以3OB =,OA 与OB 夹角为120︒, 因为12AC CB =,所以111()(2)333OC OA AC OA AB OA OB OA OA OB =+=+=+-=+,所以()2211(2)()233OC BA OA OB OA OB OA OB OA OB ⋅=+⋅-=--⋅ 11291332⎡⎤⎛⎫=--⨯⨯- ⎪⎢⎥⎝⎭⎣⎦116=-,故答案为11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几何运算法则以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属于中档题. 向量的运算有两种方法:(1)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是两向量的和与差;(2)三角形法则(两箭头间向量是差,箭头与箭尾间向量是和).16.【解析】由得设=n 所以+n=+n()=(1-n)=m 由n=得m=1-n= 解析:311【解析】由13AN NC =,得14AN AC =. 设BP =n BN ,所以AP AB BP AB =+=+n BN =AB +n (AN AB -)=(1-n )14AB nAC +=m 211AB AC +. 由14n=211,得m=1-n=311. 17.【分析】以点B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由已知条件得出点坐标圆M 的方程设由得出再设(为参数)代入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值域可求得最大值【详解】以点B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因为在 解析:116【分析】以点B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由已知条件得出点坐标,圆M 的方程,设(),P x y ,由AP AB AD λμ=+,得出134y x λμ⎧=-⎪⎪⎨⎪=⎪⎩,再设3cos 1sin x y θθ=+⎧⎨=+⎩(θ为参数),代入λμ+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值域,可求得最大值. 【详解】以点B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因为在矩形ABCD 中,3AB =,4=AD ,所以圆M 的半径为3+4512r -==, 所以()0,0B ,()0,3A ,()4,0C ,()4,3D,()3,1M ,圆M 的方程为()()22311x y -+-=,设(),P x y ,又AP AB AD λμ=+,所以()()(),30,34,0x y λμ-=-+,解得134y x λμ⎧=-⎪⎪⎨⎪=⎪⎩, 又点P 是圆M 上的点,所以3cos 1sin x y θθ=+⎧⎨=+⎩(θ为参数),所以()1sin 3cos 517sin 1+1+34312124+y x θθβθλμ+=+--+=-=,其中3tan 4β=,所以,当()sin 1βθ-=时,λμ+取得最大值116, 故答案为:116.【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表示,动点的轨迹中的最值问题,属于中档题.18.【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求得的值再利用中线的性质表示出由此求得计算当的最小时的值即可【详解】解:连接如图所示:由等腰三角形中知所以∵是的中线∴同理可得∴又∴故当时有最小值此时故答案为:【点睛 解析:47【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求得CA CB 的值,再利用中线的性质表示出CM 、CN ,由此求得MN ,计算当||MN 的最小时x y +的值即可. 【详解】解:连接CM ,CN ,如图所示:由等腰三角形中,1AC BC ==,3AB =120ACB ∠=︒,所以1=2CA CB ⋅-.∵CM 是CEF ∆的中线,∴()()1122CM CE CF xCA yCB =+=+. 同理可得()1=2CN CA CB +. ∴()()111122MN CN CM x CA y CB =-=-+-, ()()()()222111111114224MN x x y y ⎛⎫=-+--⨯-+- ⎪⎝⎭, 又41x y +=,∴222131424MN y y =-+,(),0,1x y ∈. 故当17y =时,2MN 有最小值,此时3147x y =-=. 故答案为:47.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及其运算性质问题,也考查了二次函数求最值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19.①②④【分析】射线与线段的公共点记为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到由在阴影区域内可得实从而且得出结论【详解】解:设在阴影区域内则射线与线段有公共点记为则存在实数使得且存在实数使得从而且又由于故对于①中解解析:①②④ 【分析】射线OM 与线段AB 的公共点记为N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到(1)ON tOA t OB =+-,由M 在阴影区域内可得实1r ≥,从而(1)OM rtOA r t OB =+-,且(1)1rt r t r +-=≥得出结论【详解】解:设M 在阴影区域内,则射线OM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记为N , 则存在实数(0,1]t ∈,使得(1)ON tOA t OB =+-,且存在实数1r ≥,使得OM rON =,从而(1)OM rtOA r t OB =+-,且(1)1rt r t r +-=≥.又由于01t ≤≤,故(1)0r t -≥. 对于①中1,(1)2rt r t =-=,解得313,r t ==,满足1r ≥也满足(1)0r t -≥,故①满足条件. 对于②中31,(1)43rt r t =-=,解得139,1213r t ==,满足1r ≥也满足(1)0r t -≥,故②满足条件, 对于③31,(15)4rt r t =-=,解得19,152019r t ==,不满足1r ≥,故③不满足条件, 对于④,(189)49rt r t =-=,解得,4133r t ==,满足1r ≥也满足(1)0r t -≥,故④满足条件.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属于中档题.20.【分析】设的重心为点可知与关于点对称利用重心的向量性质可求得实数的值【详解】设的重心为点则由于和的面积相等则与关于点对称则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和线性运算涉及三角形重心向解析:23【分析】设ABC ∆的重心为点G ,可知ABC ∆与111A B C ∆关于点G 对称,利用重心的向量性质可求得实数λ的值. 【详解】设ABC ∆的重心为点G ,则3AB AC AG +=,()13AA AB AC AG λλ∴=+=, 由于ABC ∆和111A B C ∆的面积相等,则ABC ∆与111A B C ∆关于点G 对称, 则12AA AG =,32λ∴=,解得23λ=. 故答案为: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和线性运算,涉及三角形重心向量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三、解答题21.(1)2AB b a =-,12CE a b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求出2CB b =,利用AB CB CA =-与12CE CA AB =+化简可得答案; (2)以C 点为坐标原点,以CB ,CA 为x ,y 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设()0,A a , 求出,2a AD a ⎛⎫=- ⎪⎝⎭,2,33a a CE ⎛⎫= ⎪⎝⎭, 可得0AD CE ⋅=,进而可得答案.【详解】(1)∵CA a =,CD b =,点D 是CB 的中点, ∴2CB b =,∴2AB CB CA b a =-=-,∵()1112222CE CA AE a AB a b a a b =+=+=+-=+. (2)以C 点为坐标原点,以CB ,CA 为x ,y 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设()0,A a ,∴B 点坐标为(),0a ,另设点E 坐标为(),x y ,∵点D 是CB 的中点,∴点D 坐标为,02a ⎛⎫⎪⎝⎭, 又∵2AE EB =,∴()(),2,x y a a x y -=--,∴23a x =,3ay =, 所以,2a AD a ⎛⎫=- ⎪⎝⎭,2,33a a CE ⎛⎫= ⎪⎝⎭,所以()20233a a aAD CE a ⋅=⨯+-⨯=, ∴AD CE ⊥.【点睛】方法点睛: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计算问题,往往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数量积的定义式,二是利用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涉及几何图形的问题,先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起到化繁为简的妙用. 22.(1)2C 3π=;(2)(323,.【分析】(1)根据向量m n ⊥得到22sin sin (sin sin )sin 0B C A B B -++=,再由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的表达式,结合余弦定理求得角C 的值.(2)利用正弦定理求的△ABC 的外接圆半径,将2a b +表示成A 与B 的三角函数式,利用辅助角公式化为角A 的函数表达式;再由角A 的取值范围求得2a b +的范围. 【详解】 (1)∵m n ⊥ ∴0m n ⋅=∴22sin sin (sin sin )sin 0B C A B B -++= ∴222c a b ab =++ ∴1cos 2C =- 又()0,C π∈ . ∴23C π=.(2)∵23C π=,c = ∴△ABC 外接圆直径2R=2∴24sin 2sin a b A B +=+4sin 2sin 3A A π⎛⎫=+- ⎪⎝⎭4sin sin A A A =+-3sin A A =6A π⎛⎫=+ ⎪⎝⎭∵0,3A π⎛⎫∈ ⎪⎝⎭∴,662A πππ⎛⎫+∈ ⎪⎝⎭∴1sin ,162A π⎛⎫⎛⎫+∈ ⎪ ⎪⎝⎭⎝⎭∴2a b + 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辅助角公式化简三角函数表达式,知识点多,较为综合,属于中档题. 23.(1)12;(2)4π. 【分析】(1)求出向量2a b -与a b +的坐标,然后由模的坐标运算列出方程可求得x ; (2)求出向量2a b -与a b +的坐标,由向量夹角的坐标运算计算. 【详解】(1)因为()1,2a =,(),1b x =, 所以()22,3a b x -=-,()1,3a b x +=+. 因为|2|||a b a b -=+,=解得12x =. (2)当2x =时,()20,3a b -=,()3,3a b +=, 所以()()203339a b a b -⋅+=⨯+⨯=,23a b -=,32a b +=.设2a b -与a b +的夹角为θ.则(2)()cos |2|||332a b a b a b a b θ-⋅+===-⋅+⋅. 又[]0,θπ∈,所以4πθ=,即2a b -与a b +的夹角为4π.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模的坐标运算,考查向量夹角的坐标运算,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是解题基础.24.(1)16;(2)32. 【分析】(1)先转化得到13CF AB =-,12EC AD =,再表示出1132EF AB AD =-+,求出λ13=-,μ12=,最后求λ+μ的值; (2)先得到12AE AB AD =+和0AB AD ⋅=,再建立方程421λ-+=求解λ14=,最后求DF 的长.【详解】 (1)∵点E 是BC 边上中点,点F 是CD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1133CF DC AB =-=-,1122EC BC AD ==, ∴1132EF EC CF AB AD =+=-+, ∴λ13=-,μ12=, 故λ+μ111326=-+=. (2)设CF =λCD ,则BF BC CF AD =+=-λAB ,又12=+=+AE AB BE AB AD ,AB AD ⋅=0, ∴AE BF ⋅=(12AB AD +)•(AD -λAB )=﹣λAB 2212AD +=-4λ+2=1, 故λ14=, ∴DF =(1﹣λ)×232=.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向量的运算求参数,是基础题25.(1)(2,4)或(2,4)--;(2)π.【分析】(1)根据共线向量的坐标关系运算即可求解;(2)由向量垂直及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可得52a b ⋅=-,再利用夹角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设(,)c x y =,||25c =且//c a , 222020x y x y ⎧+=∴⎨-=⎩,解得24x y =⎧⎨=⎩或24x y =-⎧⎨=-⎩, (2,4)c ∴=或(2,4)c =--;(2)由 已知得(2)(2),(2)(2)0a b a b a b a b +⊥-∴+⋅-= ,即2252320,253204a ab b a b +⋅-=∴⨯+⋅-⨯=, 整理得52a b ⋅=-,cos 1||||a b a b θ⋅∴==-, 又[0,π]θ∈,πθ∴=.【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线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的运算,夹角公式,属于中档题. 26.(1)2k =-;(2)2k ≠-.【分析】(1)根据向量垂直,其数量积等于0,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得到对应的等量关系式,求得结果;(2)平面xOy 内任意向量c ,都存在实数λ、μ,使得c a b λμ=+,其等价结果为向量(1,2)a =-和向量(1,)b k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根据坐标关系得到结果.【详解】(1)若()a a b ⊥+,则有()0a a b ⋅+=,即20a a b +⋅=,又因为(1,2)a =-,(1,)b k =,所以222[(1)2](1)120a a b k +⋅=-++-⋅+=,即5120k -+=,解得2k =-;(2)对于平面xOy 内任意向量c ,都存在实数λ、μ,使得c a b λμ=+,所以向量(1,2)a =-和向量(1,)b k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所以121k -⋅≠⋅,即2k ≠-,所以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2k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向量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组向量可以作为基底的条件,属于基础题目.。

(好题)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含答案解析)

(好题)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AG AB AC R λμλμ=+∈,若120,2,A AB AC ∠=︒⋅=-则AG 的最小值是( )A .3 B .2 C .12D .232.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M 的坐标为(2,﹣1),点N 的坐标满足111x y y x x +≥⎧⎪-≤⎨⎪≤⎩,则OM ON ⋅的最大值为( )A .2B .1C .0D .-13.已知函数()sin (0)2f x x a a π⎛⎫=>⎪⎝⎭,点A ,B 分别为()f x 图象在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和第一个最低点,O 为坐标原点,若OAB 为钝角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0,(2,)2⎛⎫+∞ ⎪⎝⎭ B .30,(1,)⎛⎫⋃+∞ ⎪⎝⎭C .3,1⎛⎫ ⎪ ⎪⎝⎭D .(1,)+∞4.已知向量()1,2a =,()2,3b =-,若向量c 满足()//c a b +,()c a b ⊥+,则c =( ) A .7793⎛⎫ ⎪⎝⎭,B .7739⎛⎫-- ⎪⎝⎭,C .7739⎛⎫ ⎪⎝⎭,D .7793⎛⎫-- ⎪⎝⎭,5.若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则向量的模为( ) A .B .C .D .6.在矩形ABCD 中,|AB |=6,|AD |=3.若点M 是CD 的中点,点N 是BC 的三等分点,且BN =13BC ,则AM ·MN =( ) A .6B .4C .3D .27.若2a b c ===,且0a b ⋅=,()()0a c b c -⋅-≤,则a b c +-的取值范围是( )A .[0,222]B .[0,2]C .[222,222]-+D .[222,2]-8.已知向量a ,b 满足||3,||2a b ==,且对任意的实数x ,不等式a xb a b +≥+恒成立,设a ,b 的夹角为θ,则tan θ的值为( )A B .2-C .D 9.已知向量(cos ,sin )a θθ=,向量(3,1)b =-,则2a b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0B .4,C .16,0D .4,010.在ABC ∆中,060BAC ∠=,5AB =,6AC =,D 是AB 上一点,且5AB CD ⋅=-,则BD 等于( )A .1B .2C .3D .411.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60BAD ∠=︒,点E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F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DE DF ⋅的取值范围是( )A .⎡⎣B .2⎣C .⎤⎦D .[]0,312.已知平面上的非零..向量a ,b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a b ,//b c ,则//a c ; ②若2a b =,则2a b =±;③若23x y a b a b +=+,则2x =,3y =; ④若//a b ,则一定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a b λ=.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二、填空题13.已知平面向量,,a b c 满足()()||2,||2||a c b c a b a b -⋅-=-==.则c 的最大值是________.14.已知向量(12,2)a t =-+,(2,44)b t =-+,(1,)c λ=(其中t ,)R λ∈.若(2)c a b ⊥+,则λ=__.15.向量,a b 满足(1,3),2,()(3)12a b a b a b ==+⋅-=,则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__.16.已知向量2a =,1b =,223a b -=,则向量a ,b 的夹角为_______. 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是以CD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一点,则AD AE ⋅的最大值为______.18.在△ABC 中,BD =2DC ,过点D 的直线与直线AB ,AC 分别交于点E ,F ,若AE =x AB ,AF =y AC (x >0,y >0),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__.19.已知O 为ABC 内一点,且满足305OA OB OC =++,延长AO 交BC 于点D .若BD DC λ=,则λ=_____.20.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3a b +=,3a b -=,则向量a 与b 夹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21.在ABC 中,3AB =,6AC =,23BAC π∠=,D 为边BC 的中点,M 为中线AD 的中点.(1)求中线AD 的长;(2)求BM 与AD 的夹角θ的余弦值. 22.已知()3,0a =,(1,3)b =. (Ⅰ)求a b ⋅和b 的值;(Ⅱ)当()k k ∈R 为何值时,向量a 与k +a b 互相垂直? 23.已知123PP P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23(cos ,sin ),(cos ,sin ),(cos ,sin )P P P ααββγγ,且1230OP OP OP ++=(O 为坐标原点).(1)求12POP ∠的大小; (2)试判断123PP P 的形状.2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上中点,点F 在边CD 上.(1)若点F 是CD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设EF AB AD λμ=+,求λ+μ的值.(2)若AB =2,当AE BF ⋅=1时,求DF 的长.25.在ABCD 中,2AB =,23AC =AB 与AD 的夹角为3π. (Ⅰ)求AD ;(Ⅱ)求AC 和BD 夹角的余弦值. 26.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3π,且||1a =,||3b =. (1)求||a b +的值; (2)求a 与a b +的夹角的余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先根据重心得到()13AG AB AC =+,设0,0AB x AC y =>=>,利用数量积计算4xy =,再利用重要不等式求解()2219A AGB AC =+的最小值,即得结果.【详解】点G 是ABC 的重心,设D 为BC 边上的中点,则()2133AG AD AB AC ==+, 因为120,2,A AB AC ∠=︒⋅=-设0,0AB x AC y =>=>,则cos1202xy ︒=-,即4xy =,故()()()222211144249999AG x y x B ACy A =+-≥-=+=,即23AG ≥, 当且仅当2x y ==时等号成立,故AG 的最小值是23.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通过重心求得向量关系()13AG AB AC =+,利用数量积得到定值,才能利用重要不等式求最值,突破难点,要注意取条件的成立.2.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可得,OM ON ⋅=2x ﹣y ,令Z =2x ﹣y ,做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做直线l 0:2x ﹣y =0,然后把直线l 0向可行域内平移,结合图象可判断取得最大值时的位置.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OM ON ⋅=2x ﹣y ,令Z =2x ﹣y做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的△ABC 阴影部分:做直线l 0:2x ﹣y =0,然后把直线l 0向可行域内平移, 到点A 时Z 最大,而由x+y=11x ⎧⎨=⎩ 可得A (1,0), 此时Z max =2.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线性规划求解最优解及目标函数的最大值,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并能判断出取得最大值时的最优解的位置.利用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步骤:(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可行域.(2)考虑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将目标函数进行变形.常见的类型有截距型(ax by +型)、斜率型(y bx a++型)和距离型(()()22x a y b +++型).(3)确定最优解:根据目标函数的类型,并结合可行域确定最优解.(4)求最值:将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1.已知点 A(2,2) B(-2,2) C(4,6) D(-5,6) E(-2,-2) F(-5,-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向量 AC BD EF 并求向量 AC BD EF 的坐标。
题型二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例 2 已知 a =(2,1), b =(-3,4),求 a + b , a - b ,3 a +4 b 的坐标.
b
,求角

2
3
第 10 页 共 16 页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题型五 三点共线
例 2: 已知 A(1, 1) , B(1,3) , C(2,5) ,求证 A 、 B 、 C 三点共线.
例 3:设点 P 是线段 P1P2 上的一点, P1、P2 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 (1) 当点 P 是线段 P1P2 的中点时,求点 P 的坐标; (2) 当点 P 是线段 P1P2 的一个三等分点时,求点 P 的坐标.
题型三 向量的夹角 例 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b 的夹角为 80°,求下列向量的夹角: (1)a 与-b (2)2a 与 3b
练习: 1.已知向量 a = e1-2e2,b =2e1+e2,其中 e1、e2 不共线,则 a+b 与 c =6e1-2e2 的关系
A.不共线
B.共线
C.相等
D.无法确定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2.3.2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2.3.3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3.4 平面向量的共线的坐标表示
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平面向量共线的表示:
5.三点共线:
第 8 页 共 16 页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典型例题】
题型一 求向量的坐标
【知识点归纳】 1.向量的加法: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的加法 2.2.2 向量的减法 2.2.3 向量的数乘
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向量的加法的运算率: 4.向量的减法:
5.向量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第 3 页 共 16 页
6.向量数乘的概念: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7.向量的数乘的性质:
8.向量共线的条件: 9.向量的线性运算 10.向量证明三点共线:
三角形的中线与重心公式:
第 4 页 共 16 页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典型例题】
题型一 向量的加减法
例 1.下面给出的四个式子中,其中值不一定为 0 的是( )
A. AB BC CA
题型四 利用向量解决多点共线的问题
例 5.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AB DC ,P,Q 是 AD,BC 上的
点,且 BP QD ,求证: AP QC
B
Q
C
A
P
D
综合练习: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a|=|b|,则 a=b B. 若 a=b,则 a 与 b 是平行向量
A. (2,4)
B. (3,6)
C. (5,10)
6. 已知 a (2,3) , b (1, 2) ,若 k a b 与 a kb 平行,则 k 等于( ).
A. 1
B. -1
C.1 或-1
D.2
D. (4,8)
7.已知 a (5,2) , a (7,2) ,则4a 3b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
例 7.已知 O 是 A 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的交点,若 AB =a, BC =b, OD =c,试证明:c+a-b= OB .
综合练习: 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①单位向量都相等 ②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③若 a,b 满足|a|>|b|且 a 与 b 同向,则 a>b ④对于任意向量 a、b,必有|a+b|≤|a|+|b| 2. 以下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有 ①若 a 为任意非零向量,则 a∥0 ②| a+b|=|a|+|b| ③a=b,则|a|=|b|,反之不成立 ④任一非零向量的方向都是惟一的
3.已知| AB | 6,| AC | 4 ,则| BC | 的取值范围为
4. 设( AB + CD )+( BC + DA )= a , b ≠ 0 ,则在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有
① a ∥ b ; ② a + b = a ; ③ a + b = b ; ④| a + b |<| a |+| b |
D.a ( 2, 3)b ( 4, 6)
第 9 页 共 16 页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4.已知 a (3, 2) , b (0, 1) ,则 2a 4b 等于( )
A. (6,8)
B. (3,6)
C. (6,8)
D. (6,8)
5.已知平面向量 a (1,2) , b (m, n) ,且 2 a b ,则 2a 3b 等于( )
①a 与 b 共线,b 与 c 共线,则 a 与 c 也共线
②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 ③向量 a 与b不共线,则 a 与b都是非零向量
④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题型二 向量的表示
例 3.一辆汽车从 A 点出发向西行驶了 100km 到达 B 点, 然后又改变方向,向西偏北 45°走了 200km 到
达 C 点, 最后又改变方向,向东行驶了 100km 到达 D 点. (1)作出向量 AB , BC , CD ;(2)求 AD
第 1 页 共 16 页
华航教育·一对一课外辅导
题型三 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例 4 如图,设 O是正六边形 ABCDEF 的中心,分别 写出图中与向量 OA , OB , OC 相等的向量,共线的向量。
例 3 已知平面上三点的坐标分别为 A(2, 1), B(1, 3), C(3, 4),求点 D 的坐标使这四点构 成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
例 4 已知三个力 F1 (3, 4), F2 (2, 5), F3 (x, y)的合力 F1 + F2 + F3 = 0 ,求 F3 的坐标.
练习:
1.若 M(3, -2) N(-5, -1) 且 MP 1 MN , 求 P 点的坐标 2
C. 若|a|>|b|,则 a>b D. 若 a 与 b 不相等,则向量 a 与 b 是不共线向量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 B.零向量的长度为 0
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D.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3.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的始点放在同一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
4.已知非零向量 a∥b,若非零向量 c∥a,则 c 与 b 关系是
8 . 已知 a (2, 4) , b (1,3) , c (6,5) , p a 2b c ,则以 a , b 为基底,求 p .
题型三 向量共线的证明及判定
例 5.已知 A(-1, -1), B(1,3), C(1,5) ,D(2,7) ,向量 AB 与 CD 平行吗?直线 AB 与平行于
A.e1、e2 一定平行 B.e1、e2 的模相等 C.同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 都有 a =λe1+μe2(λ、μ∈R) D.若 e1、e2 不共线,则同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 都有 a =λe1+ue2(λ、u∈R) 题型二 用基底表示向量 例 2.已知 a=-e1+3e2,b= 4e1+2e2,其中 e1,e2 不共线,向量 c=-3e1+12e2,用试用 a,b 作为基底来表 示c
直线 CD 吗?
题型四 向量共线求参数
例 6 已知 a (4, 2) , b (6, y) ,且 a // b ,求 y .
练习:
1.若向量 a =(-1,x)与 b =(-x, 2)共线且方向相同,则 x 为________.
2.设
a
(
3
,
sin
)

b
(cos
,
1)

(0,
2
)
,且
a
//
练习:
1.若 a =(2,3), b =(4,-1+y),且 a ∥ b ,则 y=( )
2.已知向量 e1、e2 不共线,实数 x、y 满足(3x-4y)e1+(2x-3y)e2=6e1+3e2,则 x-y 的值等于( )
A.3
B.-3
C.0
D.2
3.已知 a、b 不共线,且 c =λ1a+λ2b(λ1,λ2∈R),若 c 与 b 共线,则 λ1= .
第 7 页 共 16 页
【知识点归纳】 1.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
.
5.已知 a、b 是两非零向量,且 a 与 b 不共线,若非零向量 c 与 a 共线,则 c 与 b 必定
.
6.判定下列命题的正误:
①零向量是惟一没有方向的向量。
()
②平面内的单位向量只有一个。
()
③方向相反的向量是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不一定是方向相反的向量。( )
④向量 a 与 b 是共线向量,b∥C,则 a 与 c 是方向相同的向量。
2.若 A(0, 1), B(1, 2), C(3, 4) , 则 AB 2 BC =
.
3、下列各组向量中,能作为表示它们所在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是( )
A.a ( 0, 0) , b (1, 2) B.a ( 1, 2) , b ( 5, 7)
C.a ( 3, 5)b ( 6, 10)
→1

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