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考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理想变压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理想模型,它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实际生活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变压器,可以方便的把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区,实现能量的优化配置。
在电能输送过程中,为了达到可靠、保质、经济的目的,变压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1=E1,U2=E2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P1=P2 而P1=I1U1,P2=I2U2,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
)(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规律小结(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入=P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2)原副线圈中过每匝线圈通量的变化率相等(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4)公式中,原线圈中U1、I1代入有效值时,副线圈对应的U2、I2也是有效值,当原线圈中U1、I1为最大值或瞬时值时,副线圈中的U2、I2也对应最大值或瞬时值(5)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①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高中物理-变压器、电能输送知识点

高中物理-变压器、电能输送知识点基础知识一、变压器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1=E1,U2=E2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P1=P2 而P1=I1U1 P2=I2U2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3、规律小结(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入=P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2)原副线圈中过每匝线圈通量的变化率相等.(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4)公式中,原线圈中U1、I1代入有效值时,副线圈对应的U2、I2也是有效值,当原线圈中U1、I1为最大值或瞬时值时,副线圈中的U2、I2也对应最大值或瞬时值.(5)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①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高三物理变压器知识点

高三物理变压器知识点变压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压大小的电器装置。
在物理学中,变压器是一个重要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下面将介绍高三物理中与变压器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电流在两个线圈之间产生磁场,从而实现电压的转换。
变压器主要由两个线圈(即主线圈与副线圈)以及铁芯组成。
主线圈的输入电压称为输入电压,副线圈的输出电压称为输出电压。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重要的定律,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当输入电流通过主线圈时,产生一定的磁通量。
此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根据楞次定律,为了使电流保持稳定,副线圈中会产生一个与主线圈相反的电流,从而实现电压的转换。
三、变压器的转换关系变压器通过改变主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比例来实现电压的转换。
根据转换关系,当主线圈的匝数大于副线圈的匝数时,输出电压会变大;反之,当主线圈的匝数小于副线圈的匝数时,输出电压会变小。
转换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 副线圈匝数/主线圈匝数 = 电压变比四、变压器的效率和损耗在实际应用中,变压器会存在一定的损耗,包括铜损和铁损。
铜损是由于主副线圈的电阻造成的,通过减小电阻和电流可以降低铜损。
铁损是由于铁芯的磁滞和涡流效应造成的,通过选择优质的铁芯材料和合理设计变压器的结构可以降低铁损。
变压器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效率 = 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 100%五、变压器的应用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输电过程中,变压器用于提高电压来减少输电时的功率损耗。
在家庭和工业用电中,变压器用于将输电线路中的高压电转换成适合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使用的低压电。
以上就是高三物理中关于变压器的重要知识点的介绍。
通过理解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转换关系以及效率和损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能够解决与变压器相关的问题。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4讲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ppt课件

B、C 错误, 变压器的输入电功率 P1=P2=U2I2=22 W,D 正确.
3. [远距离输电中的电压与功率损失]在远距离输电中,当输电线的 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那么 A.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正比 B.输电的电压越高,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越大 C.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电线上的电流成正比
4. 理想变压器的理解 (1)没有能量损失; (2)没有磁通量损失. 二、远距离输电 1. 输电过程(如图 2 所示)
图2
2.输送电流 U-U′ P (1)I= ;(2)I= . U R 3.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输电线的电阻发热产生的,表达式为 Q= 4.电压损失 (1)ΔU=U-U′;(2)ΔU= 5. 功率损失 (1)ΔP=P-P′;(2)ΔP= 6. 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1. 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的方法
(1)分清不变量和变量;
(2)弄清理想变压器中电压、 电流、 功率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3)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进行分析判定.
图1
Um 解析 由于 e=311sin 100πt V,原线圈电压最大值 Um 为 311 V,有效值 U1= =220 V, 2 U1 n1 根据 = 可得 U2=44 V, U2 n2 U2 n2 由欧姆定律知,副线圈中电流 I2= R =0.5 A,I2m= 2I2=0.7 A,I1= I2=0.1 A,所以 A、 n1
2. [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如图 1 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 n1=1 000 匝,副线 圈匝数 n2=200 匝,交流电源的电动势 e=311sin 100πt V(不考虑其内阻),电阻 R= 88 Ω,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则 A.电压表的示数为 62.2 V B.电流表的示数为 2.5 A C.通过 R 的电流最大值为 0.5 A D.变压器的输入电功率为 22 W ( D )
变压器及其在高考中的应用

R 到 某 一 值 时 , 听 筒 中就 听 不 到 话 筒 传 出 的 声 音 了 , 时 调 从 这
R :
— —
k 。 n
I i’…
一 …
’ I I
1电 压 为 “ 制 约 副 ” 输 出 电压 U 由输 入 电压 u. 定 , . 原 : , 决 即
决 定 , 往 用 到 : ,u I ( 往 P: . : ) R。 /
评 析 : 题 的 关键 是, 筒 中 产 生 的 电 流 , 听 筒 对 应 的 线 本 话 在 圈 中不 会 引 起 磁 通 量 的 变 化 ,在 听 筒 回路 中不 会 产 生 感 应 电 流, 不 会 影 响 听筒 。 才 二 、 压 器 的 各置 关 系 变 1电 压 关 系 : 压 器 原 、 线 圈 的 电压 之 比为 U.5 =1n ; . 变 副 / 7 I/ , 1 。 当变 压器 有 多 个 副 绕组 时U / U/ 1U / … =, = n n n
一
D 原线 圈中的输入功率为10 厂 . 1 、 w
、
图3
解 析 : 线 圈 电压 有 效 值 U= 2 V, ,n/, 得 副 线 原 2 0 由u/ = 可 U n
圈 电 压 U :n U / 5 V, ; 、 , , = 5 A对 原 副线 圈 周 期T . 00 s B n z i .2 , 1
就 可 满 足 前 述 要 求 。将 R : .K , 36 n代 人 ,解 得 R = 1 Q R= .k 2
18 n 。 .k
3功 率 为 “ 载 制 约输 入 ” 变 压 器 副 线 圈 中的 功 率 P 由用 . 负 :
户负载决定 , = 负 P …;变压 器的输入功率 由输 出功率 P 负 + +
变压器学习中的五个易错知识点

变压器学习中的五个易错知识点周志文变压器也是高考中的易考的知识点,但在学习《变压器》这一节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理解不深、不透,导致不能灵活变迁;没有理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制约关系,不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在解题运用公式时,没有弄清各个公式的适用条件,生搬硬套,经常出现错误,现将学生在本节易错知识总结如下。
易错知识点1、没有弄清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原理和电压比公式2121n n U U =成立的条件是:原副线圈磁通必须相等,没有能量损失。
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t n E ∆∆Φ=111,tn E ∆∆Φ=222。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 1=E 1 ,U 2=E 2。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 21∆Φ=∆Φ,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2121n n U U =。
此公式成立的条件是:磁路中必须是交变电磁通,且通过原副线圈磁通必须相等,没有磁损失,否则此公式不成立。
例1: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线圈绕在如图所示的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
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
已知线圈1、2的匝数之比N1:N2=2:1,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 )A .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 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10VB .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 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55VC .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 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220VD .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 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110V错误解法:由公式2121n n U U =可知,当线圈1作为输入端时,线圈2输出电压110V V 21220U U 1212==⨯=n n ,故选A ;当线圈2作为输入端时,线圈1输出电压220V V 12110U U 2121==⨯=n n ,故选C 。
高中物理 变压器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变压器【学习目标】1.知道原线圈(初级线圈)、副线圈(次级线圈)的概念。
2.知道理想变压器的概念,记住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3.知道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概念。
4.会用1122U n U n =及1122I U I U =(理想变压器无能量损失)解题。
5.知道电能输送的基本要求及电网供电的优点。
6.分析论证:为什么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要采用高压输电。
7.会计算电能输送的有关问题。
8.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 变压器的原理1.构造:变压器由一个闭合的铁芯、原线圈和副线圈组成,两个线圈都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单相变压器的构造示意图及电路图中的符号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2.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变压原理是电磁感应。
如图所示,当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U 时,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都要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副线圈是闭合的,则副线圈中将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要引起感应电动势。
由于这种互相感应的互感现象,原、副线圈间虽然不相连,电能却可以通过磁场从原线圈传递到副线圈。
其能量转换方式为:原线圈电能→磁场能→副线圈电能。
要点诠释:(1)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互相感应的现象,叫做互感现象。
(2)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电能向磁场能再到电能的转化。
(3)变压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工作的,因此只能工作在交流电路中,如果变压器接入直流电路,原线圈中的电流不变,在铁芯中不引起磁通量的变化,没有互感现象出现,变压器起不到变压作用。
要点二、 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1.理想变压器没有漏磁(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内)和发热损失(原、副线圈及铁芯上的电流的热效应不计)的变压器,即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
要点诠释:(1)因为理想变压器不计一切电磁能量损失,因此,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高中变压器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变压器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变压器的基本原理1.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交变电流在原线圈中产生交变磁通量,从而诱导出另一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这种原理使得变压器能够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大小。
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线圈通过磁感应耦合,在输入端施加交流电压时,原线圈中产生交变磁场,从而诱导出另一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使得输出端产生相应的交流电压。
3. 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大小,可以实现升压、降压或绝缘隔离等功能。
因此,变压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用、电力系统等领域。
二、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变压器的结构一般包括铁芯、原线圈和次线圈三部分。
铁芯用于增加磁通量,从而提高磁感应强度;原线圈用于输入电压,次线圈用于输出电压。
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交变电流在原线圈中产生交变磁通量,从而诱导出另一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使得输出端产生相应的交流电压。
这样就实现了电压的变换和传递。
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通过电磁感应耦合的原理将输入电能传递到输出端,实现了电压的升降变换。
三、变压器的类型和应用1. 按用途分类,变压器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工业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升压、降压和分接等功能,而工业变压器用于电动机驱动、焊接、充电等工业领域。
2. 按结构分类,变压器可以分为壳型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
壳型变压器是常见的箱体结构,内部填充着绝缘油,适用于户外安装;而干式变压器则不需要填充绝缘油,适用于室内安装。
3. 在实际应用中,变压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用、电力系统等领域,用于升压、降压、绝缘隔离等功能。
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了电能的传递和变换,保障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变压器的参数和性能1. 变压器的参数包括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变比、短路阻抗等。
这些参数是变压器设计和选型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变压器性能的关键指标。
2. 变压器的性能表现为效率、损耗、稳定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电能输送
基础知识 一、变压器
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
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 U l 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
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E n 一1,
E 2
n 2
—2 (①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
U 1 = E 1,
U 2= E 2;②另外,考虑
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出 21
U 2 n 2
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 (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
和
有 P 1=P 2 (而 P 1 = I 1“ , P 2 = I 2U 2)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U 1I 1 U 2I 2,
I l 72
n 2
由此可见: (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 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 忽略变压器自身
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 (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3、规律小结 (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① U
1 21,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U 2 n 2 ②P 入=P 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⑵原副线圈中通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 (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 ⑷公式S 丄,生中,当原线圈中
U 2 巧 12 n 2
U 1、11代入有效值时,副线圈对应的 U 2、I 2也是有效值,
当原线圈中 U i 、I l 为最大值或瞬时值时,副线圈中的 U 2、12也对应最大值或瞬时值.
(5)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
“铁损
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式中的R表示负载电阻的阻值,而不是“负载.”。
“负载”表示副线圈所接的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实际上,R越大,.负载越小;.R越小,.负载越大。
这一点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
(6) 当副线圈中有二个以上线圈同时工作时,U i/U2/U3=n i/n2/n3,但电流不可上些,此情况必须用原副线圈功率相等来求电流.
匸尺
(7) 变压器可以使输岀电压升高或降低,但不可能使输岀功率变大•假若是理想变压器•输岀功率也不可能减少.
(8) 通常说的增大输岀端负载,可理解为负载电阻减小;同理加大负载电阻可理解为减小负载.
4、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
图是自耦变压器的示意图。
这种变压器的特点是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
如果把整个线圈作原线圈,副线圈只取线圈的
一部分,就可以降低电压;如果把线圈的一部分作原线圈,整个线圈作副线圈,就可以升高电压。
调压变压器:就是一种自耦变压器,它的构造如图所示。
线圈AB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
AB之间加上输入电压U i。
移动滑动触头P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U2。
(2)互感器互感器也是一种变压器。
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一定的量度范围,不能直接测量高电压和大电流。
用变压器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或者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种变压器叫做互感器。
互感器分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两种。
a、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用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它的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压表。
根据电压表测得的电
压U2和铭牌上注明的变压比(U 1/U2),可以算岀高压电路中的电压。
为了工作安全,电压互感器的铁壳和副线圈应该接地。
b、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用来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它的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流表。
根据电流表测得的电
流I 2和铭牌上注明的变流比
(I 1/I 2),可以算出被测电路中的电流。
如果被测电路是高压电路,为了工作
安全,同样要把电流互
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岀功率决定,往往用到:
P l U1I1
n2U1 /R,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
感器的外壳和副线圈接地
二、电能输送
2
P
1 电路中电能损失 P 耗=I 2R= — R ,切不用U 2/R 来算,当用此式时,U 必须是降在导线上的电压,电压不能用输电电压来计算.
U
2.远距离输电。
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负载电阻.并按照规范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
一般设两个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 i ,n 「n 2, n 2,相应的电流、电压、功率也应该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
⑴减少输电线功率损失的途径是提高输电电压或增大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当然选择前者。
⑵若输电线功率损失已经确定,那么升高输电电压能减小输电线截面积,从而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和架设电线所需的钢 材和水泥,还能少占
用土地。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课本上强调: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除了与输电线的电阻有关,还与感抗和容抗有关 压较高、导线截面积较大时,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
规律方法I 一、解决变压器问题的常用方法
解题思路1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 U 1/U 2=n 1/n 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 U 1/n 1=U 2/r )2=U 3/n 3= ............ 解题思路2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
P 入=P 出,即P 1 = P 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
P 1 = P 2+P 3+……
解题思路3电流思路.由I=P/U 知,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 I 〃l 2=n 2/n 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 ml 1=n 2l 2+n 3l 3+ 解题思路4 (变压器动态问题)制约思路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定时,输出电压 U 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 U 2=n 2U 1/n 1,可简述为 “原制约副”.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n 2)—定,且输入电压 U 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
l 1由副线圈中的输
一定要画岀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来,
从图中应该看出 功率关系是:R
R,F 2 F 2 ,R P- P>
;
电压关系是:Ui 2L ,U L 2L ,U I U 1 n 1 U 2 n 2 '
U U 电流关系是:
|
1
n
1
1
2
n
2
—,~
,1
1
1
r
n 1 12
n 2
I 2
可见其中电流之间的关系最简单,
I 1,I r , I 2中只要知道一个,另两个总和它相等。
因此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
P -
l ;r,U r l r r ,而不能用
U i 2 r
特别重要的是:要求会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p -
U 1
2
P i
1 U i 2S
,由此得出结论:。
当输电线路电
出电流I 2决定,即I i =nd 2/n i ,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动态分析问题的思路程序可表示为:
△① 1/ △ t= △① 2/ △ t+ △① 3/4 t,
此式适用于交流电或电压(电流)变化的直流电,但不适用于稳压或恒定电流的情况
(3)负载制约: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
P 2由用户负载决定, P 2=P 负 l + P 负 2+
•…;
②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
I 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
U 2确定,I 2=P 2/U 2;③总功率P 总=P 线+P 2.
匕 21 I
U
2
U 1
^2 n 2 U 2 R 负载]P
决定 2
决定
2
F 2(I i U i
I 2U 2)
决定
I
1
P i I 1U 1 P I
决定
解题思路5原理思路.变压器原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铁芯中厶
①/△ t 相等;当遇到“
”型变压器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