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和结论的写作方法

合集下载

论文摘要与总结的写作方法

论文摘要与总结的写作方法

论文摘要与总结的写作方法摘要和结论是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标准化的两个组成部分.因而掌握其正确写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论文摘要与总结的写作方法,仅供参考。

一、摘要的写作方法01正确选取摘要类型学术论文摘要主要有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电称资料性或情报性摘要。

它要求提供论文中垒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信息,特别强词突出新发现、新见解。

试验研究和单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如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论文应撰写这类摘要。

指示性摘要也称概要性或简介性摘要.它要求指明研究考察的对象和论谜了哪些问题,而不着重于研究结果。

其作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

它适用于主题过多、内容庞杂的文献,如综述类文章。

报道指示眭摘要是融上述两种摘要特点于一体的一种摘耍类型.它要求报道主要信息。

揭示其余部分,详略有致.主次分明.便于灵括运用。

02结构要素要完整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对于摘要结构四要素即日的、方法、结果、结论应给以准确而完整的体现。

但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学术论文的具体特点和摘要类型有所侧重。

如对于报道性摘要侧重“方法”、“结果”、“结论”的撰写。

而“目的”可以写得简略;对于指示性摘要。

“目的”应写得详细。

而“方法”、“结果”、“结论”可以略写,或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省略。

然而现在许多学术论文摘要存在结构要索详略小当甚至无故残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摘要作用的发挥。

此外有的摘要只给出研究结果和结论,却缺少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或者只有研究方法和研究结粜,却缺少研究目的和结论。

上述几种结构要素残缺的情况,大大减少了摘要的信息量,无法满足读者获得必要信息的要求与二次文献的检索和利用,因而必须加以避免。

03避免对论文内客加以评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摘要的界定中都明确要求摘要“不加解释或评论”。

但有些作者并不理会这一点,仍然经常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等评价性语言。

写事作文的方法写

写事作文的方法写

写事作文的方法写
事作文是一种叙述性的写作方式,通常是描述一件事情的发生过程,具体的写作方法如下:
1.明确事件:选择一件与主题相关的事情,了解其大致情况,明确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构思思路:在明确事件后,先根据自己的思路,将事件的主要情节或环节梳理出来,明确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3.撰写开头:开头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简单介绍事件的背景或概要。

4.详细叙述: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详细描写,符合实际情况的发生过程。

注意要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5.分段落描写:在事件的不同环节之间,可以适当分段,利用空白来营造紧张、悬疑或情感上的波动。

6.总结结论:在事件描述结束后,需要总结事件的结果或反思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7.编辑校对:写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编辑校对和润色,避免出现错别字、语病等
问题。

总之,写事作文需要注重事实性和叙述性,尽可能地让读者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事件的关键点。

高中英语概要写作题型解读与技巧

高中英语概要写作题型解读与技巧

概要写作题型解读与技巧第一部分概要写作总体介绍1.题型介绍◆选材特点(1)所需阅读的短文词数在350以内;(2)所选材料体裁没有限制,以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主。

◆评分参考阅卷时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对原文要点的理解和呈现情况;(2)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性;(3)上下文的连贯性;(4)对各要点表达的独立性情况。

注意:理解准确,涵盖全部要求,完全使用自己的语言,准确使用相应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得分相应比较高。

相反,如果概要写作部分出现两句以上整句抄自原文现象,得分档次将会大大降低;所写内容与所提供内容无关不得分。

2考查能力概要写作,简言之就是对所读过的文章简要概括,写出文章的中心大意,也可称之为摘要。

写概要时,读者要是把文章的具体信息用一些具有概括功能的词和句表述出来,而不是抄袭文章的原句,更不是把细节性信息作为中心,而是要通过对文章中的单词、词组和句子进行合理转换,对文章的具体信息进行概括,再用合适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一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大意的概括和准确获取关键词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

因此,概要写作是基于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体,是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沟通桥梁。

第二部分概要写作步骤和方法一.概括的写作步骤:1. 确定主题句。

确定阅读文章的主题句,一般在段首。

没有主题句的需要自己组合。

2. 寻找关键词。

分析主题句意义,确定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体现为名词、形容词,关键词的数目决定了概括的信息浓度。

3. 重构主题句。

概括的主题句逻辑上要统摄后面所有的支撑句。

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逆推,反映写作目的主题句是高度抽象的,它基本决定了概括的质量。

4. 重组支撑句。

支撑句的意义在逻辑上受制于主题句,可以是补充过程或者提供证据。

口诀:简括为:缩长见短,省却细腻。

(括:概括性。

见:间接引语。

短:短的连词。

细腻:细节和例子)二.写概括的具体方法A.定时态:如果阅读材料是过去时,那么基本时态用过去时;如果是现在的,那么基本时态用现在时;不过,模板的开头语一般为现在时如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 --.B.定人称:一般情况下采用第三人称来写作。

summary写作指导

summary写作指导

读写任务概要(summary)写作指导30字概要的基本四大技巧:Skill1: Omit (省略) the details Skill2: Omit the examplesSkill3: Use general(概括性) words instead of specific(具体的) wordsSkill4: Put the main points of a dialogue in indirect speech (间接引语,第三人称)第一类:记叙文(1)记叙文的概要, 一般包括记叙文的六个要素(who; when; where; what; how; why), 也就是考生应先通读阅读短文,找出这六个要素,然后用自己的话将这六个要素串成一两句话即可。

当然, 不一定每篇记叙文都包含这六个要素,但“某人做了某事, 结果如何”是应当包括的。

因此, 要写好概要, 需找到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1)谁做了什么?(who did what)2)结果如何?(what was the result)☆特别提醒:如果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还要找主题句或利用“写作内容”给出的提示,写出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教育或其中的一个道理。

(2)记叙文概要的参考模版:The story is about …, from which (启示)......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 …, which shows that(启示)......The author thinks / points out / tells us / holds the view that …, through w hich(启示)......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we know that …We can see from the text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text, …[例文]阅读下面短文, 然后按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概要写作技巧

概要写作技巧

概要写作技巧
概要写作是指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原文的要点、主题和重点内容,并给出观点和评价的写作技巧。

一般来说,概要写作的步骤如下:
1.阅读原文:先仔细阅读原文,了解其主题、内容、重点
、观点等。

2.提取要点:从原文中提取出最重要的要点,包括主题、
论点、事实、数据等。

3.组织要点:将提取出的要点组织成一个有逻辑的结构,
注意保留原文的基本结构。

4.写作概要:根据组织好的要点,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写
出概要。

注意使用主动语态,避免使用过多的引用语。

5.检查概要:检查概要是否准确、简洁、流畅,并修改不
足之处。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到你。

会上作简要汇报

会上作简要汇报

会上作简要汇报(原创版)目录一、会议概述二、汇报内容概要三、具体汇报内容四、汇报结论正文一、会议概述在近日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我作为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有幸就相关知识进行简要汇报。

本次会议旨在交流和探讨中文知识类写作的发展趋势、挑战及策略,以期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汇报内容概要我的汇报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中文知识类写作的现状分析,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通过梳理这些方面,希望能为今后的写作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具体汇报内容1.中文知识类写作的现状分析目前,中文知识类写作已逐渐成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仅承载了大量的信息传递,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状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内容同质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等。

2.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丰富,中文知识类写作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多样化:知识类写作将涵盖更多领域,包括科技、历史、文化、教育等,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2)质量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开始关注内容质量,努力提高创作水平。

(3)融合创新:知识类写作将与其他传播形式相结合,如短视频、直播等,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3.面临的挑战尽管中文知识类写作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1)内容同质化:市场上大量相似的内容,导致读者阅读兴趣降低。

(2)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写作者为追求点击量,忽视内容质量。

(3)侵权盗版:知识类创作的版权保护亟待加强。

4.应对策略针对以上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注重内容创新:挖掘特色内容,避免同质化竞争。

(2)提高创作水平: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3)维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权益。

四、汇报结论总之,中文知识类写作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上海高考英语概要写作解题技巧详解版

上海高考英语概要写作解题技巧详解版

高考summary专题答题技巧详解【知识梳理】一. 定义概要写作是对原文的高度浓缩,是阅读者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和结构的前提下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述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事实。

它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过程二. 要点简洁全面准确连贯客观三.写作的技巧1) 删除细节。

只保留主要观点。

2) 把长段的描述变成短小、简单的句子。

如果材料中描述某人或某事用了十个句子,那么你只要把它们变成一两句即可。

3) 避免重复。

在原文中,为了强调某个主题,可能会重复论证说明。

但是这在摘要中是不能使用的。

应该删除那些突出强调的重述句。

4) 压缩长的句子。

如下列两例:“His courage in battle might without exaggeration be called lion-like.”可以概括为:”He was very brave in battle.”“He was hard up for money and was being pressed by his creditor.”可以概括为:“He was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5) 你还可以使用词组代替整句或者从句。

请看下面的例子:“Beautiful mountains like Mount Tai, Lushan Mountain, and Mount Huang, were visited by only a few people in the past. Today, better wages, holidays with pay, new hotels on these mountains, and better train and bus services, have brought them within reach of many who never thought of visiting them ten years ago.”可以概括为:”Beautiful mountains like Mount Tai, once visited by only a few people, are today accessible to many, thanks to better wages, paid holidays, new hotels and bett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6) 使用概括性的名词代替具体的词,比如:“She brought home several Chinese and English novels, a few copies of Time and Newsweek and some textbooks. She intended to read all of them during the winter vocation.”可以概括为:”She brought home a lot of books to read during the vocation.”7)巧妙使用连接词。

论文大纲写作方法

论文大纲写作方法

论文大纲写作方法论文大纲写作方法(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

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也许内容。

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安排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依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

如打算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

本论部分再进行安排,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其次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

有这样的安排,便于资料的配备和支配,写作能更有打算。

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由于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同学的理论基础、实践阅历所确定的。

(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洁提纲和具体提纲两种。

简洁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绽开则不涉及。

这种提纲虽然简洁,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当进行。

没有这种预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当地写下去。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索》为例,简洁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序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三、结论具体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绽开部分较为具体地列出来。

假如在写作之前预备了具体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当。

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索》为例,介绍具体提纲的写法:一、序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

四、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1.市场经济体制确实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制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供应了牢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别性的内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摘要和结论小组:第五小组成员:丁琨王芊博闫芳琪吴佳蕙班级:管工研15目录1摘要、结论的作用 (1)1.1摘要的作用 (1)1.2结论的作用 (2)2摘要 (3)2.1摘要的概念 (3)2.2摘要的内容 (4)2.3摘要的撰写要求 (5)2.4容易出现的问题 (5)3结论(结果和讨论) (6)3.1结论的概念 (6)3.2结论段的结构——“结果”和“讨论” (7)3.3结论段的内容与格式 (7)3.4撰写要求 (8)3.5小结 (9)4摘要、结论异同 (9)4.1特点上 (9)4.2内容上 (10)1摘要、结论的作用1.1摘要的作用(1)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论文的缩影,是论文的主要内容、见解、结论简短明了的缩写。

在读者即使没有阅读论文全文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摘要获得有关论文的关键信息。

(2)定点定位,信息检索在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每年全世界数万种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以亿万篇计,摘要便成了读者和科技情报工作者快速浏览、检索的首要对象。

因此,论文摘要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文献检索和科技情报提供方便。

(3)展示和传播研究成果学术期刊、网站、出版公司和研讨会,一般都通过摘要来吸引读者和介绍论文的内容。

目前,商业化运作的互联网对论文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国际出版公司和国际组织通常在互联网上,除公布已发表论文的作者和标题外,还免费提供论文摘要,如果读者欲索取论文,再要求其支付购买费用。

摘要编写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术论文反映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和推广的频率,也影响到EI等检索工具的收录率。

(4)对读者的吸引和引导摘要浓缩了论文内容的精华,是论文有效的推广者、宣传者和介绍者,是对读者施加阅读影响的重要环节之一。

好的摘要总能吸引读者对文章进一步阅读。

(5)缩短阅读时间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提高读者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举例:通读这段摘要,提取“假设”、“考虑”、“建立”、“求解出”等关键词,可以了解该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读者即使没有阅读论文全文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摘要获得有关论文的关键信息。

同时,这段摘要也是对论文题目《联合促销下双渠道VMI供应链的竞争与协调》的进一步补充,从而提高读者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结论的作用(1)便于读者阅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结论的内容不是对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结果更深入一步的认识,是从正文部分的全部内容出发,并涉及引言的部分内容,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

结论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可为读者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

论文的结尾能够反映作者的文风与科学态度,要把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实地告诉读者。

(2)概括、总结、强调和提高结论是论文的收束部分,学术论文的结尾十分重要,是论文最后的结局,它既不是全文简单的总结,又不是全文内容的重复,而是对论文起着概括、总结、强调提高的作用。

论文的价值和分量往往表现在结尾上,它反映了作者在对学术论文整个内容把握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归纳和严密推理而得出的新认识。

结论的任务是精炼表达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

它又以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

举例:第一段回答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与摘要相呼应;从一些关键词“说明”、“因为”中可以看出,得出的这四个结论并不是对全文简单的总结和重复,而是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最后一段更加客观、精炼地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起到“点睛”的作用。

2摘要2.1摘要的概念GB/T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中规定:“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从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浓缩,是论文内容不加解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是有数据、有结论、内容完整的一篇短文。

2.2摘要的内容摘要的内容包含与学位论文同量的主要信息。

论文的摘要主要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组成。

(1)研究目的:准确描述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不宜多,或仅提出问题,甚至可不要)(2)研究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材料和方法,仪器及设备,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和过程。

(3)结果: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

(4)结论:简要地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还有与此有关的其它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是否可推广应用等。

另外摘要后还要有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读者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

每篇论文可选取3-5个关键词,必须是名词,用中文,分隔。

关键词的选择关系到论文被检索和利用的效果,故关键词应该全面、准确、规范。

2.3摘要的撰写要求(1)摘要的字数应约为100-300字,一般以第三人称语气写成,有的摘要出现了“我们”、“作者”、“本文”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不可取。

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编写。

在叙述做过的工作时用过去时,叙述结论时应用现在时。

(2)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少些目的描述,不谈或不多谈存在问题,更不谈前瞻内容。

总之: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论是什么?(3)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成为常识的或科普知识的内容。

要客观如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4)摘要要用文字表达,不要使用图、表格、公式、以及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5)不使用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

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6)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对物理单位及一些通用词都适当进行简化,尽量使用国家、国际标准单位。

在摘要中不说评价性的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本工作首次实现了...”,“经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文类似的文献”等词句都不会进入文摘。

即不能轻易地用文摘来评价信息的技术内涵;2.4容易出现的问题(1)背景太多例如,摘要中出现如下文字:“高速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被广泛应用于视频和无线通讯等领域。

如何对高速ADC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估是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课题。

准确评估高速ADC的性能需要采用动态测试方法。

”问题就是背景太多,专家都知道,不宜进入摘要。

(2)缩写不明例如摘要中的文字:“利用PCF的这些特性可实现在所需波长上的高效率的参量放大。

”其中首次出现PCF,摘要中不要使用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

如果使用则要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3)自我评价例如摘要中出现这样的文字:“因此,这个结论的证明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解题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或者“这对我国航运中心建设极具指导意义。

”3结论(结果和讨论)3.1结论的概念《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这样描述: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意见、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建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通俗点说,结论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

它又以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

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

3.2结论段的结构——“结果”和“讨论”结论部分主要阐明假设验证结果,以及论文的主要创新。

一般论文都标以“结论”之名,这也可以。

但要明确,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的内容并不是一回事。

在写论文的“结论”一节时,首先要区分清楚结果和结论。

在此,为了区分,请大家把结论理解成“对结果的讨论”。

从内容上讲,结果应描述数据处理和分析(即实证过程)的结果,并与研究假设进行比较。

应该避免主观的议论,摆事实、数据和论据,强调论证过程的客观和科学性。

至于研究者对此结果的看法和议论,则留到随后的讨论中。

同样的研究结果,不同的研究者可能引申出不同的结论。

结果表述中也包括与同类分析结果的比较,揭示与前人研究工作的差异,衬托出本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

而结论部分包括分析结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讨论,如对现有某种理论的修正或补充,对分析方法的改进以及管理实践的作用等。

同时应注意,从结果引申出结论时容易出现“过度引申”的情况,应避免。

结论中还可以提出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有些论文中最后会有一句“显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或再列一个问题清单,这些说法都符合事实,但无甚意义,应结合本论文工作实践,特别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在写法上,结果主要是“中性”地叙述验证和论证结果,强调客观性;而结论则表达自己对结果具有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的看法,具有一定主观性。

3.3结论段的内容与格式结论不是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结果更深入一步的认识,是从正文部分的全部内容出发,并涉及引言的部分内容,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过程,将研究结果升华成新的总观点。

其内容要点如下:①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②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③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如是否存在例外情况或本论文尙难以解决的问题。

也可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对于某一篇论文的“结论”,上述要点①是必需的,而②和③视论文的具体内容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果不可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结论段的格式安排可作如下考虑:如果结论段的内容较多,可以分条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3)等,每条成一段,包括几句话或1句话;如果结论段内容较少,可以不分条写,整个为一段,几句话。

结论里应包括必要的数据,但主要是用文字表达,一般不再用插图和表格。

3.4撰写要求撰写的结论应达到如下要求:(1)概括准确:措词严谨。

结论是论文最终的、总体的总结,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应当准确、完整,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漏掉一条有价值的结论,但也不能凭空杜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