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人工湿地方案

合集下载

潜流人工湿地绿代施工方案

潜流人工湿地绿代施工方案

潜流人工湿地绿代施工方案1. 引言潜流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人工方式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处理技术,通过将废水通过湿地来进行过滤和处理,达到净化废水,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潜流人工湿地绿代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设备和材料选用以及施工安全事项。

2. 施工过程2.1 绿代规划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潜流人工湿地的规划和设计。

确定湿地的面积、深度以及湿地植物的选择。

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来决定湿地的规模和设计参数。

2.2 地面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地面准备工作。

包括清除杂草、平整地面等。

确保施工区域的地面整洁和稳定。

2.3 建设潜流湿地建设潜流湿地包括以下步骤:1.挖掘: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进行湿地的挖掘工作。

确保湿地的深度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铺设防渗层:在湿地底部铺设防渗层,防止水分渗漏到地下。

3.安装排水管道:在湿地底部安装排水管道,用于排除湿地内的多余水分。

4.填充介质:将适量的介质填充到湿地中,如砂子、河沙等,以提供良好的生物附着基底。

5.种植湿地植物:根据设计要求,在湿地中种植湿地植物。

湿地植物可以起到过滤和净化水体的作用。

6.灌溉和养护:在完成湿地建设后,进行灌溉和养护工作,确保湿地植物的良好生长。

3. 设备和材料选用3.1 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以下设备:•挖掘机:用于湿地的挖掘工作,确保湿地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排水管道安装工具:用于安装湿地底部的排水管道。

3.2 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以下材料:•防渗层材料:如聚乙烯薄膜等,用于防止水分渗漏到地下。

•填充介质:如砂子、河沙等,提供生物附着基底。

•湿地植物:选择适合生长在湿地环境中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4. 施工安全事项在潜流人工湿地绿代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安全防护: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防滑鞋等安全防护装备,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施工现场管控:设立警示标志,防止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入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

潜流人工湿地施工方案

潜流人工湿地施工方案

潜流人工湿地施工方案潜流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来处理废水的先进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人工设置的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吸附、降解等方式进行处理,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是一份潜流人工湿地的施工方案,供参考。

一、施工前准备1.选址:选择距离原污水排放口较近的区域,方便后续管道铺设和调试。

2.地质勘察:对选址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了解土质条件和地下水位,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3.设计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潜流人工湿地的详细设计方案,包括湿地大小、深度、排水系统等。

4.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湿地填料、防渗材料、管道等。

二、施工步骤1.土地准备:将选址区域进行平整,并清除杂物和植被。

2.湿地底部处理:在湿地底部铺设防渗材料,防止底部的污染物渗漏。

3.排水系统铺设:根据设计方案,在湿地内部铺设排水管道,保证废水能够均匀地进入湿地。

4.填料安装:将湿地填料进行铺设,填料可以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材料,如粗沙、砾石等。

5.水源准备:为湿地提供水源,可以是废水、雨水或饮用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

6.植物选植:根据湿地设计方案,选择适合生长在湿地环境中的植物,进行植物的选植。

7.管道连接:将湿地内的排水管道与进水管道进行连接,确保废水能够顺利地进入湿地并排出。

8.调试:完成施工后,对整个湿地系统进行调试,检查排水系统的流量和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事项,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沟通合作:与设计师、监理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合作,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周边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湿地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5.施工信息记录: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潜流人工湿地施工方案的实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选址、土地准备、排水系统铺设、填料安装、植物选植等。

石笼人工湿地施工方案

石笼人工湿地施工方案

石笼人工湿地施工方案1. 引言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构建的模拟自然湿地环境,以实现水处理和环境改善的目的。

石笼人工湿地是常用的一种人工湿地构造形式,通过使用石笼结构来搭建湿地,使得湿地能够有效地过滤和净化水质。

本文将介绍石笼人工湿地的施工方案。

2. 设计要求在施工石笼人工湿地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设计要求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要求:1.处理水量:明确需要处理的水量,以确定湿地的大小和容量。

2.水质要求:根据水质要求确定湿地中需要种植的湿地植物种类。

3.场地条件:评估场地的土壤条件、地势等,以决定石笼人工湿地的适宜位置和布置方式。

4.施工材料:选择合适的石笼材料和垫层材料,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长久使用寿命。

5.维护要求:考虑人工湿地的日常维护工作,如定期清理和修剪植物,以确保湿地的正常运行。

3. 施工步骤3.1 场地准备首先,需要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确保没有任何障碍物影响施工。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场地的填土和压实。

3.2 石笼搭建3.2.1 石笼选择选择适宜的石笼尺寸和规格,常见的石笼尺寸包括2m×1m×1m、3m×1m×1m 等。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的石笼数量。

3.2.2 基础处理在石笼放置位置进行基础处理,可采用混凝土基础或者平整的砂石垫层,确保石笼的稳定性和固定度。

3.2.3 石笼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石笼逐层逐列进行搭建,确保石笼之间的连接紧密。

在搭建过程中,要使用专用的连接夹工具将石笼连接在一起。

3.2.4 垫层填充在石笼搭建完成后,需要在石笼内填充适量的砂石作为垫层,以提供湿地植物的生长土壤。

3.3 种植湿地植物3.3.1 植物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水质要求,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种类,如芦苇、菖蒲等。

3.3.2 植物布局在石笼湿地中合理布局湿地植物,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空间需求,确保植物能够充分生长并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

3.4 设施配套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在石笼人工湿地周边配置一些设施,如护栏、观景平台等,以便于日后的维护和观赏。

人工湿地运营方案

人工湿地运营方案

人工湿地运营方案一、人工湿地建设在选择人工湿地建设地点时,应结合周边区域的水质现状、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

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湿地植被的选择和配置,以及水体的输入和输出方式,确保湿地能够达到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水文环境平衡的目标。

同时,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利用原有湿地生态系统。

二、人工湿地运营管理1. 水质监测与管理人工湿地主要通过植物、微生物和物理化学过程来净化水体,因此水质监测与管理是人工湿地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对进入和离开湿地的水体进行监测,分析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湿地的净化效果。

2. 植被管理湿地植被在人工湿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促进水质的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因此,在湿地运营管理中,应加强对湿地植被的管理,包括适时进行修剪、清理杂草、种植和更新湿地植被等工作,以保证植被的良好状态。

3. 生态监测与保护人工湿地通常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在湿地运营管理中应重视对湿地生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应定期进行湿地生物调查,掌握湿地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物种群的变化和危害,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4. 水文监测与调节湿地的水文环境对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加强对湿地水文环境的监测和调节。

应定期对湿地水位、水深、水质等参数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节湿地的水文环境,确保湿地的生态功能。

5. 社会宣传与教育人工湿地具有很高的生态、景观和教育价值,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

可以举办湿地科普讲座、湿地生态体验活动、湿地保护宣传活动等,吸引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湿地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6. 安全管理在湿地运营过程中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湿地的安全运行。

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湿地运营的安全性。

7. 合规管理在湿地运营管理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湿地的运营管理工作合规。

人工湿地项目实施方案

人工湿地项目实施方案

人工湿地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为构建复合湿地,旨在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人工湿地,有效改善周边水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项目内容及方法1. 选址与规划本项目选址在市区郊外,具备水资源供应条件,并且与市区交通便利,面积约30公顷。

根据实际情况,将湿地划分为主湿地区、辅助湿地区和植被恢复区。

2. 地质勘察与设计在选址阶段,进行地质勘察,确保地质条件适宜湿地建设。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人工湿地设计方案,包括湿地形状、水位控制结构、植被种植等。

3. 施工与设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湿地建设施工。

包括挖掘主湿地和辅助湿地,修建水位控制结构,布置人工湿地中所需的设备,如人工湿地填料层、氧化池等。

4. 植被恢复在湿地建设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根据生态规划,选择适应该地环境的湿地植物进行种植,加强湿地功能,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5. 运营与管理完成人工湿地建设后,要建立专门的运营与管理机构,负责湿地日常运营管理,包括植被养护、水质监测和巡逻安全。

三、项目效益1. 水质改善:通过湿地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降低水质污染指标,改善周边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质透明度。

2. 生态保护:湿地能够为许多水生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保护当地生态多样性,并促进鸟类等生物的迁徙和繁衍。

3. 增加自然景观:人工湿地不仅可以提供水域景观,还能种植适应湿地环境的花草树木,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打造出宜人的自然景观。

4. 社会效益:开放给市民使用,人工湿地还可作为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提供户外运动和休闲放松的场所,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选址、地质勘察、设计方案制定等,预计耗时1个月;2. 施工建设阶段:包括挖掘、设备安装、植被恢复等,预计耗时3个月;3. 运营与管理阶段: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日常管理与运营,保养植被、监测水质等,长期持续进行。

XX人工湿地方案

XX人工湿地方案

XX人工生态湿地技术方案XX有限公司2017年4月XX人工生态湿地技术方案一、项目概况本方案拟建设XX人工生态湿地。

人工生态湿地主要处理XX百花社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XX附近径流地表水和高家河(栗木河)回流水。

百花社区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万吨/天。

污水处理厂设计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主》(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现在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水量不足1万吨/天。

经我公司现场踏勘与调研,考虑到城镇建设飞速发展,东区污水处理进水水量将逐步提升。

因此本方案人工生态湿地拟每天接纳东区污水处理厂外排达标尾水2万吨/天。

径流地表水每天接纳1000吨/天,接纳高家河(栗木河)回流水9000吨/天。

人工生态湿地处理总规模为每天3万吨/天。

XX人工生态湿地建成后,湿地每天接纳污水量达到3万吨/天。

污水经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后,自流入高家河。

二、项目分析1.自然环境概况1.1地里位置XX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06°07′至106°33′,北纬26°21′至26°59′。

东临乌当区,东南与花溪区相邻,西南与安顺市平坝县毗连,西北、东北以三岔河、鸭池河、猫跳河为界,分别与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和修文县相望。

市境内地势东南、西南高,东北、西北较低。

最高峰宝塔山,海拔1762米,为贵阳市境内最高峰;鸭池河谷最低,海拔756米。

大部分海拔在1200~1400米之间。

西北部为岩溶丘陵山地,以北东向平缓的梳状褶曲为主;南部为浅丘洼地、缓丘坡地;中部为丘陵盆地,地势开阔。

全市山地占30.2%,丘陵占59%,坝地占5%,湖泊水面占5.3%。

1.2气候条件XX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春迟、夏短、秋早、冬长。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雨日多,日照少,山区气候特色明显。

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8.6℃。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1)一、湿地概述 (2)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由下向流池和上向流池串联组成,两池中间设有隔墙,底部连通。

下行池和上行池中均填有不同粒径的碎石和其他填料,其中下行池表层的填料层比上行池厚10cm。

基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

下行流表层铺设布水管,上行流表层布设收集管,基质底层布设排空管。

污水首先经过配水管向下流行,穿越基质层,在底部的连通层汇集后,穿过隔墙进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污水由下向上经收集管收集排出。

污水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流动完全不需要动力。

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独特的下行流—上行流水流方式能有效的解决其它类型湿地易出现的“短路”现象,而且形成了下行流池好氧、上行流池部分厌氧的复合水处理结构。

(2)二、PE土工膜防渗工程 (3)1、材料物理性能 (3)2、运输及储存 (4)3、施工工艺流程 (4)三、无纺布铺设 (8)1、材料要求 (8)2、无纺布铺设 (9)3、回填覆盖 (10)4、质量检查和验收 (10)四、混凝土结构施工 (10)1、施工准备 (10)2、挖槽 (11)3、混凝土垫层基础 (11)4、钢筋工程 (12)5、模板工程 (14)6、止水安装 (16)7、聚乙烯低发泡闭孔泡沫塑料板 (17)8、聚硫密封胶(膏) (18)9、预留孔洞施工 (21)五、管道施工 (22)1、钢管安装、防腐及水压试验 (22)2、PVC-U管道安装 (31)六、滤料填筑 (34)1、概述 (35)2、材料要求 (35)3、施工部署 (35)4、运输和堆放 (36)5、湿地填料铺设 (36)七、运行调试 (37)八、验收 (38)一、湿地概述1、湿地工艺说明本工程采用潜流型人工湿地,具体工艺包括垂直流和水平流,具有多种组合,包括复合垂直流湿地、水平流+上行流湿地。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由下向流池和上向流池串联组成,两池中间设有隔墙,底部连通。

小型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小型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小型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人工湿地的选址、设计、环境评价和相关手续的办理等。

选址应选择在水质污染源头附近,便于收集污水进行处理。

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人工湿地的尺寸、植被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等内容。

同时需要进行环境评价,确保该地区的地质和地形适合人工湿地的建设。

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递交申请,获得建设许可证。

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流程1. 土地平整在施工现场,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

对土地进行调查,确定土层性质、地下水位等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整平,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水体导流在人工湿地工程中,需要进行水体的导流工作。

依据设计要求,在土地平整完成后,进行水体的引入和排出设置。

通常采用管道和渠道的方式,将污水引入人工湿地,经过处理后再排出。

3. 填充垃圾层为了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可以在中间层填充垃圾,增加生物降解的作用。

在填充垃圾之前需要进行土工布的铺设,以防止底部淤泥泄漏。

4. 布置植物植物是人工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根据设计要求,将适宜的湿地植物布置在湿地中,形成适合水质净化的生态环境。

5. 运行设施的安装人工湿地工程中需要安装一些运行设施,如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施、水泵、阀门等。

这些设施的安装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人工湿地工程的正常运行。

6. 安装安全防护措施为了确保人工湿地的施工安全,需要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

包括围栏、标识牌等。

同时施工队伍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障施工安全。

三、施工后的管理与维护1. 生态修复在人工湿地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对植物进行养护,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湿地的植被覆盖率。

同时修复湿地周边环境,促进湿地的生态平衡。

2. 运维管理人工湿地工程的运维管理是保证工程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1.XX百花社区东区污水处理厂
东区污水处理厂为新建城镇污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规模为3万吨/天。目前实际处理污水水量不到1万吨/天。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直接排入高家河。
2.XX附近径流地表水
拟建人工生态湿地及XX附近为丘陵地貌,径流地表水自接进入高家河。由于无地表水水质检测数据,本方案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Ⅳ类标准计。地表水水量估算为每天1000吨/天。
6)结合工程景观效果,合理配置水生植物。
7)选择流程简单、占地少、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先进且便于施工的工艺;
8)工艺控制参数易于调整,运行维护、管理方便;
9)投资节省、运行费用低,符合当地经济情况;
10)所采用的设备成熟、经济、高效、节能;
1.3设计规模
XX人工生态湿地进水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东区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2万吨/天,径流地表水1000吨/天、高家河回流水9000吨/天。其中高家河回流水需经预处理后,才能进入拟建生态湿地系统。生态湿地处理总规模为3万吨/天。
XX人工生态湿地
技术方案
XX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XX人工生态湿地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方案拟建设XX人工生态湿地。人工生态湿地主要处理XX百花社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XX附近径流地表水和高家河(栗木河)回流水。百花社区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万吨/天。污水处理厂设计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主》(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现在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水量不足1万吨/天。经我公司现场踏勘与调研,考虑到城镇建设飞速发展,东区污水处理进水水量将逐步提升。因此本方案人工生态湿地拟每天接纳东区污水处理厂外排达标尾水2万吨/天。径流地表水每天接纳1000吨/天,接纳高家河(栗木河)回流水9000吨/天。人工生态湿地处理总规模为每天3万吨/天。
拟建人工生态湿地出水水质必须连续稳定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Ⅲ类标准。湿地出水进入XX高家河。
1.2方案选择原则
1)符合当地总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交通、土地使用等。
2)符合自然背景条件,包括土地面积、地形、气象、水文以及动植物生态因素。在设计时,需进行工程、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勘察。
XX人工生态湿地建成后,湿地每天接纳污水量达到3万吨/天。污水经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后,自流入高家河。
二、项目分析
1.自然环境概况
1.1地里位置
XX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06°07′至106°33′,北纬26°21′至26°59′。东临乌当区,东南与花溪区相邻,西南与安顺市平坝县毗连,西北、东北以三岔河、鸭池河、猫跳河为界,分别与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和修文县相望。
供 水:城镇供水设施和城市排水设施改造升级,新建莲花山自来水厂(北郊水厂)。
供 电:红枫发电总厂(含猫跳河7座梯级电站)、清镇发电厂、东风电厂等,年发电量达143亿千瓦小时,使清镇已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区供 气:日供天然气20万立方米。
市政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率先完成全省县级环境总体规划编制,成功申报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27%、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红枫湖水质总体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取水口及核心区水质达到Ⅱ类。
4.XX农户散排污水收集
为保护XX高家河水体,在启动人工生态湿地项目时,要同时对高家河附近农户散排污进行收集,按照XX排水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高标准建设。污水收集区建提升泵房,污水提升至东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拟建人工生态湿地系统。散排污水水量计入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因此,不再单独计算散排污水水量。
3.2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底线,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项行动计划,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城市公园建设力度。围绕“高原明珠·滨湖新城”的城市形象定位,依托环城林带、河湖湿地、城市山体等特色资源,建立城市组团间、组团内的生态廊道,加强环城林带和城市绿地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以绿地系统和公共空间系统为基础,改造、提升、建设、规划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园,构建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大中小微公园相结合的立体化、多类型、功能复合公园城市体系。
3)充分考虑不受洪水或内涝的威胁,且不影响行洪安全。
4)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按建(构)筑物使用功能和流程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合理按排布置。
5)高程布置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尽量结合自然坡度,采用重力流形式,一次提升。
按照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境内河流的整治要求,启动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完善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网项目建设。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
3.3保护下游群众用水安全
XX人工生态湿地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大大减少排入高家河流污染物总量,可以使水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在Ⅲ类地表水。提高自然河流的自净能力,使下游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因此,建设XX人工生态湿地项目,十分必要。
2.2经济发展状况
XX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80.11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23.97亿元,二产增加值完成131.01亿元,三产增加值完成125.13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45.79亿元。招商引资省外境内到位资金预计完成197.8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预计完成384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预计完成60.94亿元。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国家智库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荣登“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400强”和“投资潜力400强”,分别列第241位和87位。
3.百花社区XX高家河河段
XX高家河河段为自然水体,河道最深处可达30米。河道长度为11.2Km。高家河道两岸属丘陵地貌,有少量分散农户。农户散排污水经初步处理后,散排污水排入高家河。由于无高家河段水质检测数据,考虑到高家河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本方案高家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Ⅳ类标准计。
3.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3.1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XX正在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行动计划,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按照“一核三带七连线”布局,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农田保护、村落分布、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适时启动村庄规划修编,丰富“富、学、乐、美”内涵。引导群众按照“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在保持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加强山水林田路房综合治理,积极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形成“农旅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格局,提升美丽乡村发展内在动力,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宜游示范村。
通 讯:XX正在推进“数字清镇”、“智慧清镇”建设进程。推进信息服务和安全产品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旅游、医疗、金融、能源、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控平台、电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光纤宽带”进乡入村工程、乡镇数字化广电网络工程
1.3水文资源
市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乌江干流鸭池河环绕西北边界,境内河段长68.54千米,市境以上流域面积1861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350立方米。国家已在鸭池河流域先后建成东风、洪家渡、索风营等梯级电站:猫跳河在境内长112千米,全河流域面积319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55.9立方米,国家已在其流域建成6座梯级电站;暗流河流域面积299.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5.05立方米,是市境内一条最具农灌作用的河流。此外,尚有流域面积不小于20平方千米,长度大于9千米以上的河流8条,11条河流总长387.4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的河网密度为25.3千米,大于全省每平方千米18.1千米的平均值。位于猫跳河流域滴澄河段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总面积为57.2平方千红枫湖,控制流域面积1551平方千米,最大库容量为6.42亿立方米;东风湖总面积为19.7平方千米,湖长37千米;索风营湖总面积为5.7平方千米,总库容量为2.012亿立方米。全市水域总面积达106平方千米。丰富的水资源,使XX享誉“西部锦绣湖城”的美称。
1.4进、出水水质
根据东区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径流地表水水质数据,按照污染物浓度最高计算。高家河回流水采用预处理后,提升至生态湿地系统。生态湿地系统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Ⅲ类标准后,自流进入XX高家河。
设计进出水污染物浓度如下表:
本方案设计进出水水质
污染物
BOD5
附:1.东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图
2.XX高家河河段水体部分现状图
四、拟建人工湿地技术经济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1.1整体思路
为响应政府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本方案拟在XX新建人工生态湿地。充分利用当地丘陵地貌及水文环境,湿地填料和湿地植被,形成独特的景观和休闲地,丰富河道自然景观,提供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提高高家河水体自净能力。因地制宜,将湿地的生态工艺与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结合起来,将人工湿地的生态工艺与喷泉、自然生态河堤、植被、水生动植物巧妙融合在一起,使人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验自然净水的神奇。
1.2气候条件
XX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雨日多,日照少,山区气候特色明显。
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8.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7℃,平均最高气温2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1℃,平均最低气温1.7℃,气温年较差18.6℃。无霜期283天;市境温度以鸭池河谷地带较高,东部、西南部低中山山地略低。冬暖夏凉、气候温和、舒适宜人、季风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