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讲课讲稿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八月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设计依据 (1)1.3设计内容 (2)第二章项目背景 (3)2.1区域概况 (3)2.2项目意义 (6)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8)3.1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8)3.2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 (9)3.3工艺确定 (12)第四章总体设计 (15)4.1总体设计理念 (15)4.2工程任务和规模 (15)4.3应急设计 (16)4.4预期效果 (16)4.5设计特色 (16)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17)5.1设计原则 (17)5.2水质设计 (17)5.3水处理流程 (17)5.4水量平衡 (18)5.5平面与高程 (18)5.6填料与植物 (18)5.7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19)5.8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19)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21)6.1设计原则 (21)6.2形式设计 (21)6.3芦苇设计 (21)6.4声、色设计 (21)第七章工程设计 (23)7.1水处理工程设计 (23)7.2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26)7.3电气设计 (29)第八章环境保护 (30)8.1环境效益 (30)8.2环境影响 (30)8.3环境保护措施 (31)8.4结论 (32)第九章投资概算 (33)9.1编制说明 (33)9.2投资概算 (34)9.3运行与维护费用 (37)9.4资金筹措 (37)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三)项目设计单位:(四)项目建设地点: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U2地块。
(五)项目建设投资:1182.69万元。
(六)项目主要目标:①利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处理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及以上;②以芦苇为主要植物元素构建兼具水处理、生态、景观、休闲功能的人工湿地园。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八月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
2设计依据 (1)1。
3设计内容 (2)第二章项目背景 (3)2。
1区域概况 (3)2.2项目意义 (5)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7)3。
1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7)3。
2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 (9)3。
3工艺确定 (11)第四章总体设计 (14)4。
1总体设计理念 (14)4。
2工程任务和规模 (14)4。
3应急设计 (15)4.4预期效果 (15)4。
5设计特色 (15)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16)5.1设计原则 (16)5。
2水质设计 (16)5。
3水处理流程 (16)5。
4水量平衡 (17)5。
5平面与高程 (17)5.6填料与植物 (18)5.7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18)5。
8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19)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21)6。
1设计原则 (21)6。
2形式设计 (21)6。
3芦苇设计 (21)6.4声、色设计 (22)第七章工程设计 (23)7。
1水处理工程设计 (23)7。
2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27)7。
3电气设计 (30)第八章环境保护 (31)8.1环境效益 (31)8.2环境影响 (31)8.3环境保护措施 (32)8.4结论 (33)第九章投资概算 (34)9。
1编制说明 (34)9。
2投资概算 (35)9。
3运行与维护费用 (38)9。
4资金筹措 (38)第一章总论1。
1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实业有限公司.(三)项目设计单位:(四)项目建设地点: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U2地块.(五)项目建设投资:1182。
69万元。
(六)项目主要目标:①利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处理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及以上;②以芦苇为主要植物元素构建兼具水处理、生态、景观、休闲功能的人工湿地园。
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农村污水处理
农村地区污水处理一直是难题,人工湿地处理技 术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建 设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和农业废水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方法主要包括稳定塘和 垂直流湿地。稳定塘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净化废水 ,而垂直流湿地则通过植物、微生物等净化废水 中的污染物。
应用领域的拓展
农村污水处理
针对农村地区分散性、规模小的特点,开发适用于农村的人工湿 地处理系统,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不同工业废水特点,研发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技术 ,降低废水排放标准。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净化与利用,减轻城市排 水压力,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技术创新与改进
高效藻类水处理技术
01
通过优化藻种和环境条件,提高藻类对污染物的吸收效率,降
低处理成本。
纳米技术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
02
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提高湿地填料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活
性,增强污水处理效果。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人工湿地的实
时监测与智能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和工
业废水,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
输标02入题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优势在 于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同时还能美化城市环境 ,提高生态效益。
01
03
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去除 COD、BOD、SS、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水质,满
人工湿地项目工艺初设方案讲课讲稿

人工湿地项目工艺初设方案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10000m³/d初设方案衢州城建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 工程建设规模 (3)§1.2 污水水质及处理出水标准 (3)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5)§2.1 设计依据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规范与标准 (5)§2.4 编制范围 (7)§2.5 设计施工范围 (7)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 (8)§3.1 原水情况调查 (8)§3.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8)3.2.1 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介绍 (8)3.2.2尾水处理工艺选型 (11)§3.3 工艺流程设计 (12)3.3.1 工艺流程图 (12)3.3.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选型 (12)第四章电气与自控设计 (15)§4.1 电气设计 (15)4.1.1 设计范围 (15)4.1.2 动力配电 (15)4.1.3 电动装置控制要求 (15)4.1.4 电缆敷设 (15)4.1.5 防雷接地 (15)4.1.6 照明 (16)§4.2 自动化控制设计 (16)§4.3 电器、仪表 (17)第五章其他设计 (19)§5.1 节能设计 (19)§5.2 绿化设计 (19)§5.3 消防设计 (20)§5.4 结构设计 (20)§5.5 防腐涂漆措施 (21)§5.6 工程形象设计 (21)第六章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措施 (22)§6.1 组织管理措施 (22)§6.2 技术管理措施 (22)第七章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 (23)§7.1 主要工艺投资估算 (23)§7.2 运行成本分析 (24)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建设规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情况,项目曹宅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曹宅镇梅溪塘村,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按国家一级B标出水水质设计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左右,是我区最大的镇级污水处理厂。
《人工湿地设计》课件

3
后期监测设计
4
说明人工湿地后期监测设计的目的和方 法,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和环境效益。
方案设计
详细介绍人工湿地的方案设计过程,包 括初步设想、系统布局和设计优化。
运营管理设计
讲述人工湿地运营管理设计的关键,包 括监测与维护、水质调控和安全管理。
人工湿地设计的要点
系统设计
强调设计中需要考虑 的元素,如尺寸、流 量和操作要求。
生态设计
详述如何优化人工湿 地以支持多样的生态 系统和物种。
工程设计
讨论工程设计方面的 注意事项,如材料选 择和结构设计。
维护管理设计
介绍如何设计人工湿 地以方便维护、保养 和管理。
人工湿地设计的应用案例
水处理
探索人工湿地在城市和农村水处 理领域的成功应用。
生态修复
介绍人工湿地如何帮助恢复受损 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
城市景观建设
展示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 的创新和美学价值。
人工湿地的优缺点
优点
详细解释人工湿地的环境效益,如水质改善和自然保护。
缺点
探讨人工湿地设计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限制。
人工湿地的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
介绍当前人工湿地设计中 的新技术和创新方法。
2 环境治理需求的增加
讨论人工湿地在应对环境 问题和生态面流湿地的原理、 结构和适用场景。
2 底部流湿地
3 湿地池
解释底部流湿地如何工作, 以及其在水处理和氮污染 控制中的应用。
讨论湿地池的功能和设计 原则,以及在城市景观中 的应用。
人工湿地设计的步骤
1
施工设计
2
阐述人工湿地施工设计的要求,包括土
壤改良、湿地植被和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及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1.1 项目概况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有以下特征 : 重大历史任务 , 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建设目标。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容。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 , 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 , 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 , 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
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容, 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XXXXXX是一个300 年历史的古村寨,是一处和谐相融的生态家园,是一方正在悄然变化的热土,是个清代民居 XXXXXX寨。
2005 年,该县委托广西旅游规划 , 对古村寨进行了旅游规划 , 力争将该古村寨打造成乌江文化第一村。
2008 年, XXXXXX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在县帮扶组的建议下重点开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XXXXXX浓厚的历史文化和依山就势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民族风情乡村游。
XXXXXX污水处理厂及人工湿地的建设,能改善景区生态环境,改善水体水质,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
XXXXXX风景区是促进旅游发展事业的亮点,因而,XXXXXX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1)XXXXXX 人工湿地工程是周边镇区发展的需要XXXXXX湿地工程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达入长江,XXXXXX的水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建设XXXXXX湿地工程,可以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进而统筹和周边地区各种发展资源,实现土地的高效和高质的利用,促进周边地区发展。
(2)人工湿地污水资源化利用是 XXXXXX进一步发展的需要XXXXXX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及人工湿地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遵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示计划( 项目) 。
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示范工程设计

three—stage surface flow wetland,two—stage subsurface flow wetland and biological stabilization pond was used to treat the tailwater from municipal cation and
功能区 牛物强化氧化单元 表流湿地单,已(1)(2) 表流湿地单元(3) 潜流湿地单元(1) 潜流湿地单元(2) 生物稳定塘单/C
植物 水芹 水芹,芭蕉芋 多种沉水植物 香蒲,美人蕉 美人蕉,芦苇 睡莲
栽种方式 漂浮栽种 育苗移栽 包十沉栽 育莳移栽 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
m2,总容积为2
060
m3,有效水深为2.15
无锡城北污水处理厂位于太湖周边从削减入湖氮磷营养物减轻湖泊的营养负荷节约水资源实现中水回用的角度考虑根据相关经验结合该污水处理厂周边规划建设北兴塘河湿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湿地进行尾水的后续深度净化使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第25卷第10期
2009年5月
UPVC穿孔管均匀布水.
填料铺设厚度为1.6~2.0 nl,从下到上依次为 碎石层,复合基质层(蛭石,泥炭,砾石三种物质按
一定比例的混合体),碎石层与复合基质层之间铺
设120 g/m2织质土工布,基质层上种植挺水植物
(常绿香蒲,美人蕉及芦苇等),行距为0.50 m,株距
为0.30 m,冠层盖度为70%.
表2沉水植物的组成
Tab.2 Composition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1.3.5生物稳定塘
%
采用地下式混凝土结构,总面积为185 m2,有 效水深为1.0 m,总容积为185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设计

供水技术WATER TECHNOLOGY Vol.14No.6 Dec.2020146202012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设计周小颖(北京中铁生态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介绍了某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并跟踪了湿地系统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水质提升效果。
复合人工湿地有效占地面积为3x104m2,处理规模为2x104m3/d,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沉水性纳米仿生微生物载体人工湿地+功能性表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连续半年的运行表明,对于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的进水,经湿地净化后出水水质优于W类标准,有效地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包括COD C s73t/a,NH3-N3.65t/a,TP0.73t/a$关键词: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改善中图分类号:TU99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9353(2020)06-0048-04 doi:10.3969/j.issn.1673-9353.2020.06.012Design of compound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treatmene of tan water fromwaserwaerrerraemrneplaneZhou Xiaoying(Beijing China RaPway Ecological&Enerorment Deign Institute Co.Ltd,Beijing102600China) Abstrad:The design of a composite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was introduced,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ae wetland system on the quality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ail water was tracked.The composite constructed wetland had an fective area of30000m2and a treatmenl scale of20000 m3/d,and the combined process of11hoezontal subsurface How constructed wetland+submeraed nano bionic microbial easier constructed wetland+functional su WX co fow constructed wetland H was adopted.Continuous operation of six months showed that,for tye ineluenl water which basically met the level V in the Envirormental qualite standard for surfaco water(GB3838—2002),U iv fluent was blter than the level IN aier the puefication of wetland,and could fectively reduce pdutant emissions of COD@c73h l, NH3-N3.65eLa,and TP0.73eLa.Key woris:composite constructed wetland;sewage treatment plant%tail water%water quality;improvemenl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数量众多的污水处理厂,水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受技术和投资等的限制,很大一部分污水处理厂尾水难以达到再利用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后再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八月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设计依据 (1)1.3设计内容 (1)第二章项目背景 (2)2.1区域概况 (2)2.2项目意义 (4)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6)3.1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6)3.2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 (7)3.3工艺确定 (10)第四章总体设计 (11)4.1总体设计理念 (11)4.2工程任务和规模 (11)4.3应急设计 (11)4.4预期效果 (11)4.5设计特色 (11)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13)5.1设计原则 (13)5.2水质设计 (13)5.3水处理流程 (13)5.4水量平衡 (14)5.5平面与高程 (14)5.6填料与植物 (14)5.7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14)5.8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15)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16)6.1设计原则 (16)6.2形式设计 (16)6.3芦苇设计 (16)6.4声、色设计 (16)第七章工程设计 (17)7.1水处理工程设计 (17)7.2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19)7.3电气设计 (21)第八章环境保护 (23)8.1环境效益 (23)8.2环境影响 (23)8.3环境保护措施 (24)8.4结论 (24)第九章投资概算 (25)9.1编制说明 (25)9.2投资概算 (26)9.3运行与维护费用 (29)9.4资金筹措 (29)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三)项目设计单位:(四)项目建设地点: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U2地块。
(五)项目建设投资:1182.69万元。
(六)项目主要目标:①利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处理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及以上;②以芦苇为主要植物元素构建兼具水处理、生态、景观、休闲功能的人工湿地园。
1.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3、《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年12月);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5、《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政发[2003]23号);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7、《国家环保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2006);10、《室外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1、《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2;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1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BJ10-89);1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CBJ57-83);16、《园林设计施工技术手册之植栽规范》;17、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提供的其他资料;1.3设计内容本方案为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
设计范围为湿地进水口起至水排入中升河止。
设计内容为设计范围以内的水处理工艺、土建与控制以及湿地生态景观。
本设计分析了由于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效益,估算了本项目的总投资。
第二章项目背景2.1区域概况本工程项目位于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所处区域规划前为温岭市东海塘围区。
2.1.1地形、地貌和地质(1)地形地貌: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属典型的滨海平原地貌。
涂面比较平坦,无深大海沟及暗礁,涂面平均高程1.2m,且由西向东倾斜,西侧涂面黄海高程最高2.8m,东侧涂面平均高程0.5m,堵港最低涂面高程-10m。
(2)地层岩性:东部产业集聚区内出露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J3)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凝灰岩、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斑岩等,分布于沿海岛屿。
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海积、坡残积和冲湖积堆积物。
(3)地质构造:东部产业集聚区位于华南褶皱系(地质构浙东南褶皱带(东南褶中温州-临海拗陷(海拗陷的黄岩-象山断拗(山断拗皱东部。
区内断裂、褶皱均不发育。
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整体抬升,地震主要受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影响,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均较低,属温州~黄岩稳定亚区。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岩基为0.35s,软基为0.65s。
2.1.2气象和水文(1)气候、气象温岭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
气温适中,年平均气温17.3℃,最热的七月气温在33-35℃之间,最冷的一月气温 6.2-6.7℃。
多年平均蒸发量1292.0mm,年平均降雨量1660.0mm,全年有两个雨季,5-6月为梅雨期,7-9 月为台风暴雨期,冬季晴冷少雨。
(2)水文特征东部产业集聚区以有陆河流和内陆湖泊为,走向顺构造多为南北、东西向,以箬兴湖和东昇湖和纵横河道为主,其间以新区纵河、东山前浦、东新街浦连接,围垦后的低洼水面形成了龙门湖和东湖。
东部产业集聚区内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石裂隙水,水质状况良好。
水位深埋一般小于1m,个别地段2-3m,常见于井、泉和地下库,出水量为100-1000m3/d,局部可达1000-5000m3/d,矿化度一般小于1g/L。
2.1.3水质条件(1)地表水质现状温岭市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8月份对东部产业集聚区内河流进行的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显示,东部产业集聚区内纵河水质现状较差,高锰酸盐指数、BOD5数值为Ⅴ类水质标准;氨氮、DO和TP数值均为劣Ⅴ类水质标准。
区内的水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水质超标的主要污染因子为DO、COD Cr、BOD5、NH3-N和TP,,超标主要原因为规划前东海塘围区内的围垦和养殖排水。
(2)污水处理规划目前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正处于建设阶段,因此每天用水量较小,主要用于居民生活用水及公共建筑用水。
根据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中长期规划,预计到2015(中期)和2025年(远期),区内污水排放量分别为0.97万t/d和1.79万t/d,且主要为工业污水,因此在区内规划建造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近期10000t/d和远期18000t/d,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中规定一级标准中的B级标准。
目前,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正处于施工阶段。
2.1.4社会经济条件(1)温岭概况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南连温州,北接台州市区。
全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79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1个镇,人口116万。
2009年温岭市国民生产总值498.7亿元,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5位,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30位。
(2)东部产业集聚区概况东部产业集聚区位于温岭市东部滨海区域,是温岭沿海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分为南片、中片和北片三部分。
南片规划控制区面积2158公顷,重点建成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区、高档现代的商业商务集聚区、龙门湖湿地公园休闲旅游度假区、省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汽摩配产业基地、仓储物流与港口配套区,打造成为滨海新城的重点核心区。
中片用地535公顷,积极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成为滨海新城的重点生态区。
北片规划控制区面积1003公顷,大力发展泵与电机产业区、海洋生物产业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区等重点产业区块,打造成为滨海新城的重点工业区。
2.1.5项目现场现状本项目区域位于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U2地块内,总占地面积约70亩,紧邻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地块南侧为集聚区24街,东侧为公路,西面为废弃海堤,北侧为中升河道(暂未开挖)。
项目用地现阶段为闲置状态,芦苇等植物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总体呈现出四周稍高、中间低洼的地势,雨量充沛时低洼区域容易积水形成水塘。
目前,项目现场周边已经有厂房开工建设。
现场如下列图所示:图2-1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位置 图2-2 项目区块在东部产业集聚区内的位置图2-3 地块现状远景图项目区域 集聚集聚区北片图2-4 地块内低洼区域图2-5 地块周边建设现状2.2项目意义(1)尾水深度处理是城市污水回用的基本要求城市污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回用于农业、工业、市政用水、景观娱乐,补充地表水和进行地下水回灌,以及工业用水的循序使用、循环回用等。
一般而言,城市污水厂去除的对象主要为COD、BOD5、SS和氮磷营养物质等。
根据现有的二级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等)净化功能对城市污水所能达到的处理程度,大多数污水厂二级出水存在着有机物和氮磷排放不达标的问题,此外,还可能含有细菌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这样的水质不适于直接回用,必须对其进一步深度处理,以更好的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剩余的污染成分。
只有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才能达到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2)尾水深度处理有利于集聚区(北片)长远发展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内水资源相对贫乏,产业区内水资源基本靠附近几个水库调入为主,且随着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的数量增加,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也逐渐增多,如果这些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过深度处理就近排出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建设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并进行尾水深度处理就显的尤为重要。
(3)尾水深度处理有利于提高附近水体质量附近东昇湖是东部产业集聚区的景观湖,它同时接纳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的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随着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和发展,污水处理设施的不配套,附近的东昇湖水质将受到严重破坏。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和尾水深度处理系统建成后,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直接减少每年进入附近东昇湖的污染物总量,对于保护东昇湖和周边水域的水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4)尾水深度处理有利于提高片区居民生活质量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接排入到附近水体中不仅会对区域水环境质量产生危害,也会直接威胁到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人民生活环境。
尾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实施后对减轻集聚区北片的自来水供求压力、改善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