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经典案例汇总

合集下载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经典案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经典案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项目主管单位:方案编制单位:方案编制时间: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基础 (1)1.3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3)1.4设计及施工范围与处理规模 (5)1.5工程地点 (6)第二章处理工艺选择 (6)2.1处理水量与水质 (6)2.2治理工艺路线选择 (7)第三章各专业设计简介 (13)3.1建(构)筑物设计 (13)3.2基础、防渗设计 (14)3.3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14)3.4高程及总图布置 (15)第四章各主要处理设施简介 (16)4.1化粪池 (16)4.2生物滤池 (17)4.3潜流人工湿地 (19)4.4出水池 (20)4.5氧化塘 (21)第五章劳动定员 (24)5.1技术管理措施 (24)5.2劳动定员 (24)第六章投资报价 (24)6.1估算编制说明 (24)6.2估算范围 (25)6.3估算范围 (25)第七章工程工期、经济分析 (28)7.1工期 (28)7.2工程内容 (28)7.3经济分析 (28)第八章运行管理 (29)8.1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管理及日常的维护 (29)8.2定期清掏污泥 (29)8.3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处理设施 (30)第一章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宋岗村位于造甲乡西北,总面积56.76公顷,处于江淮分水岭屋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年降雨量857.毫米,平均无霜期228天,最大冰冻深度约为9厘米左右。

全村共有住户1295户,敬老院1个,村委会1个,幼儿园(托儿所)3个,卫生所(计生站)3个,小学1所。

人口5380人。

该村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配套的收水、排水管网和农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就地处理生活污水,有效避免污水横流现状恶劣现象,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

污水处理即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改善长丰县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长丰县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实例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实例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实例摘要: 在借鉴浙江桐庐等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吉安县在多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

该县农村污水处理主要采取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即10~20户农户建造一套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过收集沉淀—厌氧—人工湿地等过程进行处理。

监测结果显示该系统对COD、氨氮等去除能力强,出水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能达标,表明该系统是一种适合农村污水处理的系统,适合在当地农村推广应用。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实例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zhejiang tonglu succes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JiAnXian in multipl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rural sewage treatment of pilot projects. The county rural sewage treatment mainly take artificial wetland processing model, that is, 10 to 20 families to build a set of peasant household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sewage after collecting precipitation-anaerobic-such as artificial wetland process for processing. Monitoring the results show the system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ability, the water pollution index are the standard,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a kind of suitable for rural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local rural application.Key Words: rural sewage; artificial wetland; processing; engineering example1 引言吉安县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来源少、居民居住分散等原因,普遍缺少排污设施规划,缺乏专门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低能耗、高效率、生态友好的特点,逐渐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就其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人工湿地某城市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水问题,引入了人工湿地技术,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引入湿地系统。

该人工湿地采用自然—生物复合处理工艺,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经过人工湿地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某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传统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普及。

当地政府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建设了多个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三、常见问题探讨1.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是影响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需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和植物种类。

同时,要合理设计湿地基质、水力条件等,以保证湿地的处理效果和生态平衡。

在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湿地的维护与管理人工湿地需要定期维护与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处理效果。

维护工作包括清理杂草、修剪植物、更换失效基质等。

同时,需对湿地系统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处理效果和水质变化情况。

管理方面,需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管理措施和运行经费等,确保湿地的长期稳定运行。

3. 湿地处理效果的评估与提升为确保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需定期对湿地系统进行评估。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案例研究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 设工程
规划在奥运湖西北侧建设生态自然净化系统,也就是人工湿地,面积约10公顷。 规划在清河污水厂内建设8万t/d的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膜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基 本可达到Ⅳ类水体标准(总氮指标达不到Ⅳ类水体标准),大部分常规指标接近Ⅲ 类水体标准要求。该部分再生水通过市政再生水管道向南通过清河后沿白庙村路入 奥运公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净化,补入奥运湖。
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
设计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 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 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并对与6大问题做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 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4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蓝带: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设计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4个部分组 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 工湿地系统。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 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图1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图2
人工湿地剖面图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 工程”即将动工。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 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 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北区以自然生 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奥林匹 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 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 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 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添彩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添彩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添彩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工程”即将动工。

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

北区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这是近些年来悄然兴起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又一实例。

这是一项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环保技术。

“在我国和欧盟合作的所有研究项目中,由中方为主来主持的,只有人工湿地一个。

”主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方案设计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丘昌强说。

湿地,作为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

它以复杂而微妙的方式扮演着自然净化器的角色,显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严谨、完善和神奇。

正是认识到湿地的作用,人们根据不同污染物类型以及当地自然条件,有目的地构建起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机理,对各类污水加以有效处理。

人工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多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茳芏等)组成,是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

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污水类型、水流负荷、渗滤介质、滞水深度和时间、流路的可控性、植物类型及管理模式等。

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人工湿地成熟以后,填料表面吸附许多微生物,形成大量生物膜,它们协同分布于池中的植物根系,通过物理、化学及生化反应三重作用净化污水。

基于人工湿地独特的优势,人工湿地净化技术也在全国开始应用。

深圳市洪湖公园的人工湿地,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2002年12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之一。

由于这一项目的成功,深圳正加快推广经验,以较低成本治理更多的污水。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工艺基础及案例(建工)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工艺基础及案例(建工)

.人工湿地的组合及运行机理

一套完整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均由预处理工艺、前处理工
艺、主体处理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组成。
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属于污水进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前的物理处
理工艺,一般包括栏污格栅、缓冲池、沉沙池及快速渗滤池等。
• ♦沉淀池,也作沉沙池,是废水进入人工湿地前的预处理工艺, 主要起到缓冲水流流速、沉淀泥沙及大颗粒悬浮物的作用。
工程简介
梅溪湖人工湿地工程建址位于三环线两侧,梅溪湖街道办事处天顶 村委会,工程红线总占地面积,合亩。其中三环线以外面积为 ,合 亩亩,三环线以内面积为,合亩。
梅溪湖人工湿地水质控制
项目
()
进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

去除率
控制目标(类)
() ≤
() ≤
() ≤
() ≤
()
粪大 肠杆菌 (个)

工艺流程
• ♦按照人工湿地工程工艺组合方式,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以及复合型人工湿 地。
人工湿地的形式
.人工湿地的形式和组成
• ♦按照人工湿地内,污水流动的方式,可将人工湿地分为表面 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 ♦按照人工湿地工程工艺组合方式,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以及复合型人工湿地 。
♦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年)提出,要在我国的广大农 村进行污水处理的推广与应用,而人工湿地正是其推广的模式之一。因 此,切合我国农村环境实际,结合农村具体条件,探讨出一套切实有行 的农村污染人工湿地综合整治技术指导文件将是其推广应用的当务之急 。
介绍完毕,请多指教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

近年来,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并对其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景观湿地在乡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乡村地区通常存在着分散、小规模的污水排放问题。

景观湿地作为最常见的人工湿地类型,可以有效地处理小规模污水。

例如,在某农村地区,通过建设景观湿地系统,将农村居民污水进行分流收集,经过事前处理后进入湿地系统。

经过数年运行,景观湿地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区域污水处理问题,并在周边村庄起到了景观增效和生态修复的作用。

2. 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城市地区的污水处理压力较大,传统的处理工艺无法满足要求。

在某城市,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系统,成功地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

人工湿地由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人工湿地底床、湿地植物和微生物。

城市污水先经过生物处理,然后流入人工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去除,出流水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常见问题1. 植物选择与养护人工湿地的植物种类选择对处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植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湿地植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挑选。

同时,对植物的定期养护也是保证人工湿地正常运行的关键。

2. 土壤与湿地结构人工湿地的底床材料和植物配置对处理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底床材料应选用粗砂或砾石,以保证良好的通气和渗透性能。

湿地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流动路径和空间分配,以确保污水可以充分接触到植物和微生物。

3. 水流调控水流量的调控在人工湿地运行中非常重要。

水流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湿地内的氧气供应和污水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处理效果。

人工湿地污水修复的工艺流程实际案例

人工湿地污水修复的工艺流程实际案例

人工湿地污水修复的工艺流程实际案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人工湿地在污水修复中的应用实践:一个生动案例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环保、经济且有效的污水处理方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经典案例汇总
1、澄江县马料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3 年 7 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垂直潜流+表流湿地
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能力:3000m3/d
占地面积:20000m2
达标要求:GB18918-2002 一级 B 标准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
现场照片:
表流湿地生长繁茂的慈姑与风车草
上行垂直潜流湿地里的菖蒲
人工湿地的进水是为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人工湿地的出水
结语:
马料河人工湿地和窑泥沟人工湿地一样,是云南省乃至国内填料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典范。

然与我国诸多的其它工程一样,缺少必要地维护,导致工程效能的降低甚至停滞,曾一度引起省市领导的责问。

它当然也是一个不尽完善的工程,但,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完善,才能让从业者们累计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使后续工程得以有经验可循。

2、江川县渔村大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4 年 11 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
污水类型: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
处理能力:10000m3/d
占地面积:13000m2
达标要求:地表 IV 类水要求,部分满足 III 类要求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部分指标达标
现场照片:
刚施工完毕的湿地系统
运行 3 年后水平潜流湿地中生长繁茂的芦苇3 年后水平潜流湿地系统中生长繁茂的风车草
湿地进水
湿地出水
结语:
作为高负荷潜流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力作,它曾获得了云南省政府、省环保厅、
国家环保部等诸多领导的好评,也由此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与荣耀。

记得某个领导视察时,看到如此清洌的出水,激动地直接舀了就喝。

实际停留时间长,配置植物丰富,水力负荷高等是它的特点,缺点是太过规整,以至于所有见过它的人都说,人工饰造的痕迹太重。

目今,工程移交给当地政府后,因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进行维护,而导致池床淤塞,水体漫流,管道破损,水力负荷和实际运行能力大幅度降低。

这个工程也开启了人工湿地高效处理污水的先河,处理一立方污水仅用1.2 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为人工湿地一直所诟病的占地面积大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3、玉溪市九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8 年 5 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
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蓝藻水)
处理能力:100000m3/d
占地面积:150000m2
达标要求:地表 IV 类水要求,部分满足 III 类要求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
现场照片:
九溪人工湿地进水
经过前端表流湿地处理后的九溪人工湿地进水
一级生物塘(氧化塘)系统,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蓝藻
用于曝气的跌水系统九溪人工湿地出水
九溪人工湿地水平潜流系统中生长繁茂的花叶芦竹
生长繁茂的象草系统
生长繁茂的风车草和花叶芦竹系统
结语:
这个工程之所以实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玉溪市城区人口的生活用水和改善抚仙湖水质,解除星云湖水对抚仙湖水质的威胁。

工程是目今为止,国内外面积最大的填料型人工湿地——光碎石填料就达 15 万立方。

工程继续秉承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负荷高效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约每一平方米土地。

工程出水除磷和氨氮外,均达到了地表 3 类的标准,其蓝藻的去除率达到 99% 以上。

工程效果是有的,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工程所使用的土地均为农田,为租用,而工程的性质也仅为临时性工程,估曰 20 年。

想想合约到期后的退耕恢复问题,每一个设计师和建设者都应该沉思。

庆幸的是,最新出来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提出了,尽量不占用农田或者尽量利用废弃土地建设人工湿地的意见,该当为此而欢呼者,毕竟,农田是为人生存的基础所在。

4、萍乡市芦溪县南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9 年 7 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
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
处理能力:5000m3/d
占地面积:9000m2
达标要求:GB18918-2002 一级 B 标准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部分满足地表 III 类要求
现场照片:
处于生长恢复期的植物系统(相机日期有误)
下行垂直流湿地系统
正常运行期的南坑人工湿地(污水在填料以下运行)
南坑人工湿地冬季运行效果湿地进水口及配水渠
湿地进水及出水效果类比
结语:
南坑人工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第一个高负荷人工湿地,由于此前该区域没有相关借鉴的工程案例,因此,作为一个尝试,设计与施工相对比较保守,其水力负荷约0.5 左右,停留时间 52h。

工程配置了 22 个湿地植物品种,筛选出了约 12 种在此区域包括湖南、江西地域生长表现非常的湿地植物品种,这些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发育期长,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在有霜的条件下,常绿甚至半常绿。

为此区域人工湿地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5、昆明市体育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景观工程
建设时间:2008 年 10 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表面流+水平潜流
污水类型:污水处理厂废水
处理能力:2000m3/d
占地面积:4000m2
达标要求:CJ/T 95-2000 景观回用水标准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
现场照片:
工程施工前的景观河道及污水(与金鱼类比,水是黑色的)
此时的汇水由于蓝藻滋生而泛绿
施工一个月后,可以看到水质明显改善,景观效果也更加柔和
以前的一汪绿水也变得清澈
大量的污染由于填料的过滤与微生物的分解而消耗,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沉水植物能够大量繁衍,进而促进了群落恢复的良性循环。

这也是我们进行湿地恢复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繁茂、丰富而处理功能旺盛的水生植物系统
结语:
作为一个改造工程——它将原本用于景观绿化的水系(河道)结合人工湿地(填料)进行改造,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至少它是一次有效的,有非常可行借鉴意义的尝试。

可想而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如果直排,其结果必然是那一汪绿水的。

工程秉承湿地景观的理念,采用潜流+表流湿地的结构模式进行景观化设计,不生硬,不造作。

但由于工程缺少必要的前处理,且工程占地面积所限,水力负荷较大,因此,运行维护任务繁重,繁茂的水生植物残体收割必须每月清理一次。

得益于水域微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使其自然衍生了大量的沉水植物,这是我们水域生态修复工程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通过沉水植物的自然衍替、循环和持续发展实现水体的自净。

6、江川人工湿地实验工程
建设时间:2003 年 12 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
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
处理能力:1000m3/d
占地面积:1000m2
达标要求:GB3838-2002II 类水要求
目前状况:课题验收结束,实际达到III 类水要求,部分符合 II 类水要求现场照片: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及设置
实验工程的氧化塘系统
前端(前处理)系统经过氧化分解后的出水,蓝藻基本上给杀死了
工程出水系统及出水
结语:
作为九溪人工湿地规模化应用在云南的实验工程(中试),该人工湿地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传入初期的中国人工湿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借鉴的依据也大都是国外的文献——实际上这些文献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中国没有那么大的闲置土地,中国的污染废水也都是直排的。

也是从这个实验工程开始,我们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达标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污水经过自然地力量还竟然能够变成这样。

7、云南城投福保塘湿地公园
建设时间:2008 年 10 月
工程工艺:湿地公园+表流湿地
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
处理能力:3000m3/d
占地面积:80000m2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
现场照片:
福保塘湿地景观
湿地栈桥湿地栈桥
引入的废水曲径通幽
大量的恢复沉水植物(由于水里养了较多的鱼,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水是混浊的)
结语:
湿地公园建设的目的在于,在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的同时,满足湿地“自然之肾” 的功能要求。

其实国外较多的人工湿地都是这样做的——它们把经过污水厂排放的废水导入大面积的自然湿地之中,通过湿地的模式对污水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并且结合景观规划对环境进行改造,当然,这需要更大的面积,这也是国外湿地水力负荷低至 0.001 的原因。

大多数情况下的湿地公园建设,应该是对湿地进行改造,而不是重建,比如西溪湿地、西湖西镜湿地。

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同时改造,这样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而对景观的改善效果却是最大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