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长城的形成和长城的地位,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城》一课的文化内涵和语文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展示长城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对长城有所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通过谈论长城的来历、作用等内容,引导学生对长城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感。
3.阅读《长城》的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城的相关内容。
2. 阅读课文1.听读教师的示范,学生跟读。
2.理解课文,运用划线法标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难点句子。
3.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便于互相讨论。
每组讨论一个问题,最终向全班汇报。
2.分组讨论的问题:1.长城的形成和历史背景。
2.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学习《长城》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4. 情感教育1.通过展示影片或图片等材料,让学生感受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长城不遭破坏,它会成为什么样的文化遗产?5. 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过程。
2.强调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要求学生要爱护和保护文化遗产。
3.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长城》的读后感,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长城的形成和长城的地位,并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通过导入环节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相关知识,接着通过分组讨论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最后,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并引导学生认真保护文化遗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教案范文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任务分析: ⒈、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⒉、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
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⒊、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
▲课前准备: 师:课件。
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
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2、学生的入门能力: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风格: 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8课长城教案优秀5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8课长城教案优秀5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8课《长城》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读题。
初步了解学生对长城的认识程度。
2.播放视频,请学生观看3分钟,请学生自由发言,谈谈看后的感受。
★3.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标自然段、画出课文里带拼音的生字。
2、检查文本中带拼音的生字:齐读、指生读。
3、请同学提出自己读不准或不理解的其他生字、词。
三、学习一自然段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指读一自然段。
①说说作者是在哪里观察长城的?长城的特点是什么?远看长(地图)★2、又读一自然段。
①说说书中是用哪些词语来描写的长城的?★崇山峻岭蜿蜒盘旋②理解词语3、再读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段,①说说作者是在哪里观察长城的?长城的特点是什么?★长城脚下(近处)高大坚固2、指生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3、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城的特点。
(万里长城永不倒)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作者动作的词,体会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3.学习重点句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0篇)《长城》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二、《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如诗样的艺术,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能创造情境就是发明,发明存在于构建求知情境的过程中。
本教学设计注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围绕“质疑、解难;讨论、交流;读书、感悟”开展教学;通过激情导入、图片展示让学生“乐中求知”;相机点拨、随机评价、有感情诵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最终获得知行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素质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⑴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⑵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⑶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技能目标:⑴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法与学法指导】1、教师教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吏、碑、瀚、烽、隘”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将帅、吏卒、黎庶、毅力、智慧、巍峨、丰碑、峻岭、瀚海、纵横、点缀、锦绣”等词语。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语句的内涵,感受长城悠久的历史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
(重点)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
(难点)4、熟读成诵。
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的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文中的图片,图片上是什么?关于它,你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2、长城居“世界八大奇迹”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
千百年来,雄伟而壮丽的长城,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文人墨客、中外游客。
他们千里迢迢,历尽奔波来慕名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奥秘,评论它的功过是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它的__——《长城赞》。
(板书课题)从课文内容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__?(生:对联)师: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副对联是一幅长联。
〔通过观看图片导入,轻松自然。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从学生对长城的感性了解入手,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做到读通读顺。
检查,疏通。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自读全文,把全文正确、流利。
同桌间、小组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研读上联。
(1)认真默读,勾画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上联从哪方面赞美长城,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适时板书:(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上联,组内互评。
3、用同样的方法研读下联,学生汇报,并适时板书。
四、指导有感情诵读,读出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延伸。
历史上有不少赞美古迹的对联,课后大家搜集一些,下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长城赞》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
全联句势整齐,对仗工整,内容博大,意义深远。
关于对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但对它的感知也仅限于此,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案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案一、教材分析《长城》是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阅读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伟大的长城历史及其文化意义。
文章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掌握长城的外形特点与相关知识;3.理解长城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伟大的文化和历史;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对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2.学生对长城外形特点和相关知识的掌握;3.理解长城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学生对长城所代表的历史文化的理解;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课堂问答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老师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思考长城代表的文化意义;2.老师展示长城的图片和结构,3.老师可以用视频或其他教学资源讲解长城的历史和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阅读原文1.将文章分配给学生。
让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在心中作出小结;2.分组讨论和总结。
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长城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并通过表格或其他形式做出总结。
第三步:主题探讨1.提问会议,在各组小结的基础上,展开全班讨论;2.教师梳理、汇总讨论结果,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第四步:作文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和讨论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长城的作文;2.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和评价,纠正打字错别字和语言错误。
第五步:课业作业1.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关于长城的相关资料;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城及其文化意义;3.要求学生继续写作业,并提交给教师。
五、教学评价学生自评让学生自评对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并对课外阅读和作业进行反馈。
教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长城》说课稿15篇

《长城》说课稿15篇《长城》说课稿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首篇课文《长城》,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长城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全文不仅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气势雄伟,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抒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
教学前,学生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长城的故事、历史、图片等资料,对长城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理解了本课生字新词,对整篇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结合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情感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引导法、指导法、训练法、品读法、讨论法、勾画、批注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讨论、领悟,让学生用眼睛去接触文本,用大脑去思考和体验文本,用朗读去转换、表现文本,用语言去表达体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勾画、批注,在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文字的训练、表达方法的渗透,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3个字。
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其实,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长城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1、同学们,提起长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你去过长城吗?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见解感受,自由交流。
)2、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同来感受这伟大的长城。
(齐读课题)二、出示图画,比较观察1、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观察两幅图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象了吗?(引导生观察和描述图时,要有一定的顺序,由近到远、由主体到周围景物。
)三、图文对照,理清脉络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想想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图中所描绘的。
(生自读课文找出对应段落。
)四、感悟表达,交流感受1、进行写法上的引导,知道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由整体景象到局部描写的方法。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的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以后,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眼中的长城。
(生自由读课文)3、自由交流。
五、图文对照,感悟朗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长”的特点:预设交流一:研读重点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全长13000多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长城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3.学习由远及近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
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是教学重
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在太空和
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
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2.你去过长城吗?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就和
作者一起游览一下“长城”(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要读
准读音。
2.指名读这些句子,及时纠正。
3.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四个人)
三.初识长城,体味情感
1.师:长城以其壮美的雄姿,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游览长城之后,留下了这样的题词:“我
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游览长城以后,留下了这样的题词:“长
城是一个奇迹,一个由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游览长城之后,留下了这样的题词:“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
作。
“(出示句子)
师:不止这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赞誉有加,就连作者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句话。
2.指名学生交流
(1)师出示最后一段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
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齐读
(3)指名读
过渡: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四.细读品味,加深体验
1.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
2.品“长”,感悟气势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长城的特点。
(2).(出示句子)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
万三千多里。
师:同学们,你知道一万三千多里有多长吗?二十年前,
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
百零八天。
(出示地图)师:长城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
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基本
上贯穿了全国。
难怪作者会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来形容它。
(齐读、指名读)
(3). 回归“奇迹”
这样雄伟壮壮观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
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
一个伟大的奇迹。
”
3.品结构,感受巧妙
(1).指名读句子说感受。
(高大坚固)
(出示句子)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
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师:这一段,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构造。
读一
读,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哪些部分?在
83页上面的插图中找一找,标一标。
(2).出示长城近景图,找同学介绍长城的构造。
(3).想一想这样设计的作用,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回归“奇迹”。
五.布置作业
写一写本课的生字词,注意书写正确、干净。
板书设计:
17. 长城
(奇迹)
远看长
近看高大坚固
照相馆中的定价心理学
几个月前, 笔者全家去照相馆给小孩去照百天照,本打算花个800块搞定,后来居然稀里糊涂地花了1500多。
事后想想照相馆的小妹厉害,深谙价格心理学的套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刚去时,照相馆的小妹十分热情,拿了个报价单过来:388 清纯套系20张入册588 可乐套系36张入册888 尊贵套系50张入册,多选的照片按20元张收费。
我和老婆看着这个套餐,心想着888套系没有必要,就拍两张留个念就行了,388又有些寒酸,最后取个中等的套餐就588可乐套系吧。
选完套餐,就开始进摄影棚拍照,嚓、嚓、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出来了。
这时,照相馆小妹又过来招待,选照片。
这时,小妹又来推荐,我们现在正好也有活动,“3000元可以办一张VIP卡,可以分几次拍完,免费送100张底片,一个大相册,一个水晶像框……,很多人都办了这卡的,这样你这次的选照片就不用花钱了”。
这时,我有些警惕,说到,“都挺好的,暂时不需要吧”。
接着开始选照片,因为多选照片留底片是要30元一张入册的,所以我和老婆也是尽可能把一些好的相片筛选出来。
照相馆小妹也一直没闲着,“小朋友就是上相阿,这张流口水的好好玩啊…….”, 大灌迷魂汤,整得我和我老婆七荤八素,最后零零落落选了60张相片,算下来又要再加500块钱。
小妹又接着推荐相册,“我们相册也有三种的,588可乐套系赠送的是小册子,小册子是30张入册的,我们还有一种大册子和水晶相册,您看这效果要很很多,只要花200块钱就可以做个升级做个大册子,可以有50张入册的。
水晶相册,可以有60张入册的。
”我看了小册子,确实不咋的,算了,已经花了588了,再花个200块钱吧,再说刚才人家提到很多人办3000元套系,老拒绝人家也拉不下情面,200就200吧。
“没想这事没有完,”那么先生入册,多的20张相片入册也是要20元一张的“。
我开始已经有些为难了,”已经花了那么多钱了,为了效果还是买大册子,但总一算下来已经1488元了,比预算多了不少钱了,要不再删掉照片。
把预算控制控制到1000元。
“
就在我犹豫之间,那小妹开始话,真是厉害,让我真是印象深刻,”先生,您的这个相片选的也差不多了,有很多客户会选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