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基本职能

合集下载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
方法和形态。 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判断方法
标价

品牌价值
花了多少钱,卖了多少钱,购买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贮藏、保存 债务,租金,利息,税款工资,延 期支付,赊购 (提前支付或延期支付)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国外市场
买、卖、贷款、赔款
温馨提示:区别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巩固检测】
二、货币具有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
社会财富的代表而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 --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
用来支付债务
--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 世界货币 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 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 富的代表在卧与国之间转移
提示:看课本理解即可。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归纳五种职能的判断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的含义: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是: W—G—W
现实上 的货币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_______
商品价格总额 ④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___________ 成正比,同_________________ 货币流通速度 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量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请在课本上标注以下内容,重点理解并识记。
一、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 用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③价格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④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 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
温馨提示:区分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般等价物。

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扩展资料
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

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

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2.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即表现为一定的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意义在于:表现商品的价值,便于人们对众多商品的价值进行比较。

货币单位的名称1.价格单位(unit of currency)也称价格标准,就是指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单位或货币标准。

2.由于各种货币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同,用货币表现的价格也就不同。

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不需要实际的货币,这决不意味着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与实际的货币没有关系,相反,价格的高低或者取决于实在的货币材料,或者取决于货币购买力。

二、流通手段1.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商品流通1.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的总体就是商品流通。

2. 商品流通较之物物交换的优越性来自买和卖的分离。

3. 在商品流通中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流通货币不断地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从而形成货币流通。

商品一经与货币换位,便作为使用价值退出流通,进入消费,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则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重复着同样的运动,那么,流通领域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呢?三、支付手段在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现象中,货币执行的就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二)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对经济的影响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

马克思说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的。

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使买卖可能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四、价值贮藏某些商品所有者可能卖而不买,于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在他们手中就会退出流通,被当作价值保存,从而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

所谓退出流通,是指货币被搁置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是几个小时或几天。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一斤肉
(4)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支付手段
(5)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 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贮藏手段 (6)《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 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 世界货币

A. B. C. D.
张老师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 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10 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4万元.其 中5万元首付金、25万元房价、4万元利息 分别体现了货币的( A )职能。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
第一,何谓价值尺度? 第二,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 第三,什么是价格? 第四,货币的计量单位。 第五,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第六,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的特点。
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 1、含义: 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价值尺度
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 3、价格: 出来的商品价值 4、计量单位: 元、英镑、美元等 5、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外国的商品 B、做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平衡 国际收支差额 C、做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 移到另一国
(1) 作用
(2)特点:一般来说只有金银才能作为世界货 币,现在某些纸币例如美元、欧元也具有世界 货币的功能。
货币的 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含义(作用)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 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 职能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的职能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 社会财富保存起来 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 款、工资等
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 商品流通: 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
手段

1.1.2货币的基本职能li

1.1.2货币的基本职能li


纸币的发行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限度。 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 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 物价上涨 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 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 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 商品销售发生困难 阻碍商品流通; 阻碍商品流通;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 ①含义 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的大小的职能。 的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 即价值决定价格)。 决定价格 础(即价值决定价格)。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 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 货币。 货币。
3
20亿 亿 150(1+0.25) ( 1250亿元 亿元
3
你会做吗? 你会做吗?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强制使用的符号,这就是说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 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1元、10元、 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 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 (即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区 实质力发展生产, 、大力发展生产, 增加有效供给。 、 增加有效供给。2、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 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 政政策, 政政策,控制货币供 应量和信贷规模。 、 应量和信贷规模。3、 降低有效需求。 降低有效需求。如 提高信贷利率、 (提高信贷利率、减 少财政支出、 少财政支出、紧缩银 减少纸币发行) 根,减少纸币发行)

2.货币的基本职能

2.货币的基本职能
W — G —W
商品流通 (整个环节)
E:注意:商品流通、流通手段的区别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 币” 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 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 所有者? ( )如何实现好这个跳跃?(启示) ( 12 )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经营者只有
E、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
给了小明
贮藏手段
F、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 世界货币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 思考:有人说:“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所以 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这个说法对吗 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 ——货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规律支配的。
流通中 所需要 的金属 货币量
流通中 所需要 的金属 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 × 商品价 品数量 格水平
=
货币流通次数
=
货币流通次数
提示: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
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 通速度成反比。
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 至破产倒闭。所以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2) 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
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二、货币具有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 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 (一般应为足值金属货币)
支付手段
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 × 商品价 品数量 格水平

货币的基本职能PPT课件精编版

货币的基本职能PPT课件精编版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钱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有钱能干啥?
二 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手段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决定 现体
货币的职能 (作用)
1、货币的基本职能 (基本即与生俱来) (1)价值尺度
A:含义 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C:计量单位 元、英镑、殴元等 D:价格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 品数量
×
商品价 格水平
=
=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提示: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
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 通速度成反比。
假设市场上:
待售商品 总额 1000 亿元 700 亿元 1000 亿元
每1元货币 流通次数
共同点: 都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1)前者是物物的直接交换,后者是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区别: (2)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后者在 货币产生后
(3)前者买和卖是同时进行,后者买和 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离的, 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易活动
职货 能币
的 五 种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1次 1
次 4

实际所需 货币量
1000 亿元
700 亿元
250 亿元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E:职能实现的方式 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A:含义: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也叫购买手段 B: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C:流通公式: 商品—货币—商品 D:实现方式: 必须是现实货币

1.2货币的基本职能

1.2货币的基本职能

币 ⑤电冰箱的价格
D(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 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 品回所答有:者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答: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最终目的是购买自己需要的 商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前提条件就是卖出自己的商 品换得货币。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就 不能换得货币,就难以实现购买自己所需商品的目的。 也就是说,如果“商品——货币”的跳跃不能顺利实现, “货币——商品”的跳跃就不能顺利完成, 商品生产者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 这种情况下,着急的不是商品,而 是商品的生产者(所有者)。
来自非洲原始野性的手工吊坠 参考价 50元
原始部落脚链 参考价 30元
标价牌上写的表现的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 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探究活动
议一议:
这里的数量单位所表现的是什么? 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第二目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
思考: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2)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B.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
C.注意: 充当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
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 规律支配的
• 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来货币的其他职 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这1850元是: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货币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
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

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
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

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3)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商品交换――――→货币――――→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