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

合集下载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丛书:《奇妙世界》中《孩子们在争辩》[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复习“一望无边”等词语,书写“摘、掏”等2个字、2、在语境中体会并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二、阅读与表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和祖先自由的生活、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问句、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述“掏鹊蛋”等画面,并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3、拓展阅读《孩子们在争辩》,继续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想象的快乐、[教学重点]1、在语境中体会并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相机指导书写“摘、掏”2个生字、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难点]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述“掏鹊蛋”等画面、2、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读文(一)板书课题(二)相机出示词语(三)整体读文过渡:多么有趣的小诗啊!大家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诗的第二、三小节,感受祖先有趣的生活吧、[设计意图]开课伊始,板书课题依然强调易错字“祖、篮”,夯实学生字词基础、从复习词语到整体读文创设情境,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展开想象,读写结合(一)想象情境,朗读练习1、读好问句(1)学生自由练习读问句(2)指名读并相机指导2、读出好奇(1)学生注意“可曾”这个词语,知道这是作者对祖先生活的好奇而进行的猜想、(2)学生再读,读出猜想、好奇的感觉、3、读出画面(1)学生默读,读中想象祖先生活的情景,找出作者猜想祖先干什么(2)关注词语,想象画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动词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示范、(3)交流想象,读出画面、学生选择一个试着说一说读完词语想到哪些画面?学生互相交流、集体交流、读着这样的词语,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4)回顾朗读小诗的第2、3小节(二)发挥想象,仿写练习、1、尽情想象,积累词语、学生发挥想象,仿照二、三小节说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学生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2、运用词语,仿写练习、学生选择一小节仿写3、展示作品,想象风暴、展示学生作品,相机评价并进行指导、过渡:我们以后在阅读的时候,就是要由课文内容想象开去,阅读之旅就更有趣了、想不想继续放飞我们的想象呢?老师再推荐一首有趣的小诗、[设计意图]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导,关注个体需要和不同的需求、大部分同学对诗中所写就是作者因好奇而引发的猜想存在疑惑,因此抓住“可曾”引导学生感悟、2、想象的实质是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搭建一定的“支架”,如抓住词语想象画面,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在想象和表达中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为仿写做好准备、三、拓展阅读,延伸想象(一)出示图片,引导想象1、出示斑马,学生观察,相机出示第1小节、2、出示鸟和鱼:看到什么?又会怎样发问呢?学生集体交流、3、回顾第1、2小节,感受普通事物引发的想象、(二)自由阅读,再次想象1、孩子们又会怎样争辩呢?学生完整朗读这首诗《孩子们的争辩》、2、相机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孩子们还会争辩什么、课后和爸爸妈妈、同学们交流一下、过渡:看来想象源于我们的好奇心,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会引发我们神奇的想象呢![设计意图]丛书中《孩子们在争辩》一首小诗引进课堂,就是把有趣的想象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在学生经历了对祖先生活的想象之后,教师告诉孩子,有了想象,我们的阅读之旅就多了一份乐趣、其实,只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生活中普通的事物,也能引发有趣的想象、然后,引导学生去读课外这首小诗,并启发学生课后可以尝试着这样去想象、想通过课堂的学习,为孩子们打开更多的窗……四、回归文本,放飞想象(一)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2、推荐阅读主题阅读丛书《发现老祖宗》和《仓颉造字》等文章、(二)积累词语1学生回顾本节课积累一组表示动作的词语;2学生练习词语搭配的连线;3生字“摘、掏”书写指导、结束语:有了想象的翅膀,我们就可以推想祖先的生活;有了想象的翅膀,身边的事物会变得更加可爱;让想象伴随快乐的童年、[设计意图]一方面,回顾积累本节课表示动作的词语,让积累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归类指导“摘、掏”,拓展带有提手旁的字,归类识记,知识渐渐板块化、另一方面,想象可以化普通为神奇,变文字为画面,变单一为多面,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表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按要求预习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PPT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祖先的摇篮》,那——是一片神秘的森林!那里有浓绿的树荫,有美丽的蔷薇!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开启探索之旅吧!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PPT2:请大家翻开课本102页,先听老师读,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小诗,注意借助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按下暂停键,开始朗读吧!通过朗读,我们知道祖先的摇篮原来是一个原始大森林,真有意思!PPT3:瞧,这可是一条通往秘密森林的小路,让我们沿着这条森林小道,走进课文吧!三、识记生字PPT4:换偏旁识记首先,我们来认识课题中的这个字:“祖”,zǔ平舌音,从字形演变看,我们知道它是示字旁。

记忆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和“米字旁的粗,粗心的粗”来比较,还可以和“绞丝旁的组,小组的组”来比较识记。

PPT5:《说文》中对祖的解释是:“祖,始庙也。

”“祖”是祖先和供奉、祭祀祖先的宗庙。

那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示字旁的字呢?祖——神——祝——福——礼这些都是示字旁的字,它们大多与礼仪、祭祀有关。

我们再一起认认这个生字朋友吧!祖先,光宗耀祖,开山鼻祖。

PPT6: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知道原始森林就是祖先的摇篮!小朋友们:你知道这个摇篮多大吗?能否从诗中找一个词语来形容它的大?没错,就是“一望无边”。

(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你能试着用“一望无边”说一句话吗?(碧绿的草原一望无边,远处的牛羊隐约可见。

)PPT7:望:往远处看。

大大的眼睛,朝向远方!可是却看不到边——可见多大呀!那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广大”的四字词语吗?还有“无边无际、一望无垠、广阔无垠”。

PPT8: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都留下了哪些足迹呢?自由朗读2-3小节,找一找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哪些事?用“__”划出来。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带拼音)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带拼音)

zǔ xiān de yáo lán 23 祖先的摇篮yé yé shuō:爷爷说:nà yuán shǐ sēn lín那原始森林shì wǒ men zǔ xiān de yáo lán 。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zhēn yǒu yì sī,真有意思,zhè shì duō dà de yáo lán ā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nà nóng lǜ de shù yīn那浓绿的树荫yī wàng wú biān ,一望无边 ,zhē zhù le lán tiān 。

遮住了蓝天。

wǒ xiǎng ——我想——wǒ men de zǔ xiān ,我们的祖先 ,kě céng zài zhè xiē dà shù shàng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zhāi yě guǒ ,摘野果 ,tāo què dàn ?掏鹊蛋 ?kě céng zài nà piàn cǎo dì shàng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hé yě tù sài pǎo ,和野兔赛跑 ,kàn mó gū dǎ sǎn ?看蘑菇打伞 ?nà shí hòu ,那时候 ,hái zǐ men yě zài zhè lǐ孩子们也在这里dòu xiǎo sōng shǔ ,逗小松鼠,cǎi yě qiáng wēi ma ?采野蔷薇吗 ?yě zài zhè lǐ也在这里zhuō hóng qīng tíng ,捉红蜻蜓,dǎi lǜ guō guō ma ?逮绿蝈蝈吗 ?fēng ér chuī dòng shù yè风儿吹动树叶“shā shā ,shā shā !”“沙沙 , 沙沙 !”nà huí yì那回忆duō me měi hǎo ,多么美好 ,yòu nà me yáo yuǎn ...... 又那么遥远 ......ā !啊!cāng cāng máng máng de yuán shǐ sēn lín ,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 wǒ men zǔ xiān de yáo lán !我们祖先的摇篮 !dāng shì jiè nián jì hái xiǎo de shí hòu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dāng shì jiè nián jì hái xiǎo de shí hòu ,měi yàng dōng xī dōu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 每样东西都bì xū xué xí zěn me shēng hu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课也有不足,我在第二课时倾入了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太可以消化完全,其实应该把一些第二课时的内容放在第一课时,这样就平均一些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2篇】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如在备课时,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我觉得我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刚一说你们知道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就说道从猿变来的。

虽然用词不是很准确,起码学生知道人和猿是有关系的,那么传说就没有必要说了,视频资料也不用放了。

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的观察,开始通过学生看图,谈感受,明确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但是上课的时候感觉很乱,于是进行了调整。

但是感觉还是不好。

今天再看,想到应该从这节课,就教给学生识图、读图的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重点内容重点观察。

先明确告诉学生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及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这样就顺畅的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3篇】第一堂历史课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双方彼此陌生,却都有互相了解的强烈愿望。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打破师生双方原有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实现自主对话意识与能力养成非常的重要。

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第一课就要解决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的学生对历史是什么,历史课讲什么是很疑惑的,所以第一课必须让学生体会这一课程内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PPT教学电子课件

17
局部探究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第三小节出现了哪些事物?
松鼠
野蔷薇
蜻蜓
蝈蝈
18
局部探究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 作者设想孩子在原始森林 里做什么呢?
逗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 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 茫茫的原始森林里生活,你会 做什么?
19
局部探究
那• 回• 忆• ,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加点字指什么? 第2、3小节作者的想象。
20
拓展延伸
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 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
21
拓展延伸
你喜欢原始森林吗?为什么?
22
拓展延伸
你有什么感想?
23
作业布置
1.为保护原始森林做一期 黑板报,增加对原始森林的了解,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9
作业布置
1.熟记重点字词。 2.熟读诗歌。
10
祖先的摇篮第2课时
谈话导入
祖先的摇篮
12
局部探究
思考问题 作者设想的祖先在原始森林有什么活动? 作者为什么会在文末发出感慨?
13
局部探究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你能仿照画横线的词语再写几个吗? Nhomakorabea浅蓝
淡绿
大红
14
局部探究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dòu qiáng wēi dǎi yì
祖掏 逗蔷薇逮忆
6
初读诗歌,掌握字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说课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说课课件)

课标解读
识字与写字
1.通过生活识字、形声字识记等多 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了解汉字的笔顺,观察字的结构 形态,写出汉字的结构美;培养正 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养成良 好的写字习惯。
课标内容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 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Βιβλιοθήκη 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设计意图 :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写 字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观察字的结构 和占格,并逐步学会评价。
评价标准一: 1.书写正确,得一星 2.左长右短,得一星 3.长横穿插,得一星
课堂实施:
追根溯源,字理识 “祖”字: 1.你们认识“祖”的偏旁吗? 能跟衣字旁区分清楚吗? 2.出示“示”的汉字演变过程 , 3.指导书写“祖”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23 祖先的摇篮
目录 一1 学习目标 二2 评价任务 三3 教学活动
一一 学习目标
课标依据
课标内容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 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 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 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 汉字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 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
二 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1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字。
认识 “祖”字,并书写 1.说出几个示字旁的字。 2.观察“示”的汉字演变过程。 3.书写“祖”字 (1)观察:结构、占格(2)书写评价
1.书写正确 2.左长右短 3.长横穿插
学习目标2 评价任务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借助标点读好二、三小节 。

部编二下语文第23课《祖先的摇篮》朗读+知识精讲

第23课《祖先的摇篮》知识点
一、生字笔画笔顺
二、会写字及组词
祖zǔ(祖先)(祖国)(祖母)
啊a(好啊)(天啊)(对啊)
浓nóng(浓绿)(浓妆)(浓烈)
望wàng(一望无边)(看望)(希望)
蓝lán(蓝天)(蓝色)(深蓝)
摘zhāi(摘花)(采摘)(摘瓜)
掏táo(掏心)(掏出)(掏钱)
赛sài(赛跑)(比赛)(赛车)
忆yì(回忆)(记忆)(追忆)
三、易错字
望: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提,注意“王”的第三横宜长。

忆:右部分是横折弯钩,一笔写成。

四、多音字
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
逮:dǎi(逮住)dài(逮捕)
五、近义词
原始—古老美好—美满遮住—挡住
浓绿—深绿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六、反义词
原始—现代
七、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八、课后习题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些小河里/捉鱼,/摸螃蟹?/可曾在那片树荫下/燃起篝火,/跳起舞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五篇

【导语】《祖先的摇篮》是⼀篇充满童趣的⼉童诗。

作者以⼉童的视⾓,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充满了好奇,想象祖先在古⽼的原始森林⾥质朴、⾃由的⽣活场景,勾勒出⼈与⾃然和谐相处的画⾯。

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祖先的摇篮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字新词。

培养学⽣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能⼒。

2、理解课⽂内容。

3、继续培养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的能⼒。

(⼆)、过程与⽅法: 1、充分发挥学⽣学习的主体性,开展⼩组讨论,理解、感悟课⽂。

2、运⽤已有的识字⽅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热爱⼤⾃然和热爱⽣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录⾳机、舒缓的⾳乐磁带、字词卡⽚ 三、教学过程 (⼀)激趣引⼊: 1、配着舒缓的⾳乐进⼊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

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配着这么美妙的⾳乐你们想读吗? 评:上课伊始是学⽣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产⽣读⽂的欲望。

(⼆)初读课⽂: 学⽣⽤⾃⼰喜欢的⽅式尽情地读⽂。

在读⽂的过程中完成下⾯⼏个任务。

1、⾃读课⽂,⽤你认为的⽅法认识本课⽣字。

2、把诗歌读熟。

3、⼩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

4、认读词语卡⽚(做找朋友的游戏) 5、⽼师检查认字情况(开⽕车读⽣字)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让学⽣⽤⾃⼰喜欢的⽅式认读⽣字。

采⽤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认字,激发学⽣学习⽣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遍课⽂,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的想法先在⼩组内说⼀说。

3、派代表说⼀说。

(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四)教师适时点拨下⾯⼏点: 1、摇篮在⽂中指什么?(祖先⽣活成长的地⽅)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动作的词语。

“摘、掏、跑、看、逗、采、捉、逮。

”让学⽣模仿祖先的样⼦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活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

【教学重点】1.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2. 体会“摘、采”等动词恰当使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1.婴儿摇篮、原始森林。

2.原始人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等生活场景。

3.草原、大海。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浓、忆、啊”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初解题意,设问引读1.认识“祖先”。

(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祖先是指什么人呢?有没有人向你提到“祖先”这个词?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

在这首诗歌中,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

(2)出示原始人狩猎、采野果、生活的,看图帮助学生了解“祖先”。

(3)请学生说一说认识“祖”字的方法。

预设:“组—祖”,注意偏旁“礻”和“衤”的区别。

2.理解“摇篮”。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摇篮吗?(2)出示摇篮图,提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给你什么感受?预设:摇篮是给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

3.导入。

(1)题目《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2)齐读课题。

开始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首先利用原始人生活场景,拉近久远的原始时代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理解“祖先”,再联系生活渗透对“摇篮”本义的理解,以上两步均通过“搭桥建梁”巧引学生初解题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诗歌共有5小节。

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学情分析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建议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

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iáng wēi 蔷薇
dǎi 逮绿蝈蝈
a
yì 回忆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音序:Z

部首:礻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祖先 祖国
D
A a
造句: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 智慧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书写指导:“祖”的书写要 注意偏旁是一个点。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a
音序:A

部首:口 结构:左中右结构
语气助词:行啊 真美啊
打伞”用了什a么样的修辞?有什么
作用?
生动形象地把追野兔和采蘑菇的情 景介绍给了我们。
新课讲解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dòu
逗小松鼠, qiáng wēi
采野蔷 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dǎi guō
逮绿蝈蝈吗?
阅读第3小节
思考1:“我”想象孩子们会
在森林里做什么呢?
D
思考2:“我”对孩A子们在森
gō yàn 举办u篝火晚宴?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D
捉泥鳅, A
打水仗吗?
a
也在这里 捉麻雀, 逮蛐蛐吗?
拓展阅读
原始森林的作用
原始森林能给野生动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具 D
A
有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原始
森林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h涵án养水a分、保持水土、
增强土壤肥力、减轻自然灾害等。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sài 音序:S

部首:贝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比赛 竞赛
D
A a
造句:在知识竞赛中,小红 取得了好成绩。
书写指导:最赛字注意中间 两个竖。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音序:Y

部首:忄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回忆 记忆
D
A a
造句:这所小小的菜园里留 下了我们童年的回忆。
书写指导:忆字注意第4笔 的书写是一笔。
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新课讲解
阅读第1小节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zǔ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a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nóng
那浓绿的树荫 wàng
一望无边, 遮住了l蓝án天。
思考4:“这是多大的摇篮
啊!”说明了什么?
D
说明了“我”知道原始森
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A后感
到不可思议和a 惊奇。
思考5:文中哪个词展现了森
组词:希望 盼望
造句: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 子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
D
A a
书写指导:望字注意上半部 分和下半部分的书写。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lán 音序:L

部首:艹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蓝天 蓝色
D
A a
造句:我们在蓝天下快乐的玩 耍。
书写指导:蓝字注意上下结 构的书写位置。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拓展阅读
保护森林环保标语
D
◆今天你吃了森林,明天沙漠就会吃了你! A
◆人受伤时,你会流下泪水。树受伤时,天将再不会哭。
a
◆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让天空永远湛蓝,保护绿色大家园。
归纳总结
《祖先的摇篮》这篇
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
D
什么道理?
A
a
这篇课文通过对原始森林
的赞美,告诉我们要保护森林,
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林的勃勃生机?
思考6: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森
林的广阔和茂密?
新课讲解
阅读第2小节
解释说明
我想——
思考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zhāi
摘野果, tā掏o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sài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拟人
思考2:“我”想象祖先可能会D在
森林里做什么? A
思考3:“和野兔赛跑”“看蘑菇
我们祖先的摇篮!
思考1:这里的“回忆”指的
是什么?
D
对祖先生活情景的想象。
A
思考2:这里的“美好”指的
是什么? a
自在、悠闲,与大自然和
谐共处。
新课讲解
阅读第4小节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yì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话没有说完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思考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课堂练习
读一读,记一记
D
摘野果 逗松鼠
采蘑菇 捉蜻蜓
挖野菜 A
guō
逮蝈a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课堂小结
D
《祖先的摇篮》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A式,
用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
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古a老的原始森
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新课讲解
阅读第1小节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zǔ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思考1:“祖先的摇篮”在哪里呢?
D
思考2:文中的比喻A句是哪句?
真有意思, a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原始森林 a 比作 摇篮
nóng 那浓绿的树荫
思考3:“摇篮”在文中
wàng 一望无边,
一眼看不到边际,
指什么?
遮住了l蓝án天。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zhāi

音序:Z 部首:扌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摘花 摘桃
造句:秋天,我们在桃园里 摘桃。
D
A a
书写指导:摘字注意点下边 的横要长一些。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tāo 音序:T

部首:扌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掏心 掏腰包
D
A a
造句:吃完饭,爸爸掏腰包 书写指导:掏字注意第10笔的
去结账。
书写竖横,横要向上斜一些。
D
A a
造句: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书写指导:啊字的书写要注意 各部分占的位置。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nóng 音序:N

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浓绿 浓重
造句: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 边,遮住了蓝天。
D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书写指导:注意最后一笔的 书写,是捺。
写字有方
生字书写指导
wàng 音序:W

部首:月 结构:上下结构
A a
D
祖先的摇篮
部编版 二年级下
导入新知
播放歌曲:蓝精灵
0
D
A
a
导入新知
祖先的摇篮
D
A a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
D
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人与自然和 A
谐相处的画面。
2.理解字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a。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我会读
读一读
zǔ 祖先
tāo 掏鹊蛋
dòu
D
逗小松鼠 A
仿写AABB的词语: 颂和赞叹,照应开头,点明主题。
苍苍茫茫 祖祖孙孙 开开心心 吞吞吐吐 日日夜夜 快快乐乐 家家户户 安安静静 马马虎虎 清清楚楚
我会说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 什么?仿照第2小结或第3小结说一说。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茂密的森林里 挖野菜, 养春蚕?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唱歌跳舞,
林中嬉戏的想a象,说明了什么?
写出孩子们在森林里自由
自在的快乐生活。也说明了
“我”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新课讲解
阅读2、3小节 连一连





鹊蛋

野果

采a


D
A野蔷薇
绿蝈蝈 红蜻蜓 小松鼠
新课讲解
阅读第4小节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yì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时间久远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什么?
D
思考4:“多么美好A”“又那
么遥远”说明了什么?
a
暗指祖先那种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生活状态离“我们”越
来越远了。
新课讲解
阅读第4小节
思考5:这一小句在文章中有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什么作用?
D
“啊!”抒发了强烈A的情感。表
达了作者对祖先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活方式的向a往,对大自然的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