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集输流程工艺介绍
第2章 原油集输流程

设计采用组装化计量站、单管不加热集油 三级布站集输流程。全油田共布中央集油站 2 座, 转油站 30 座,计量站 900 座,油水井 9000 口。年 生产原油 6290×104t ,含水 87.9 %,单井产油 量23.1~17.1t/d。井口控制压力1.6~1.8MPa, 每个丛式井场5~7口井,计量站控制井数14口。
28
第二节 原油集输流程
河南油田原油集输系统现状图
杨楼 油田 古城 油田 新庄 油田
魏联 稠联 江联
井楼 油田
王集转 油站
下联
双联
赵凹 油田
29
第二节 原油集输流程 河南油田天然气集输现状图
下二门 集气站 魏岗 联合站 下二门 联合站 何楼
井楼 交油岗
江河 联合站 安棚 集气站
30
第二节 原油集输流程
34
第二节 原油集输流程 2)油气混输流程
净化天然气
联合站
油气分离
液化石油气 稳定轻烃 合格原油 合格污水 气液混输
单 井
计量站
分井计量
气液混输
原油脱水和稳定 天然气脱水 天然气凝液回收 污水处理
图2-5 二级布站油气混输流程框图
35
第二节 原油集输流程 油气混输布局特点
除具有分输流程的优点外,简化了集气系统。
2.分井计量站 1 )油井采出的油 ( 液 ) 、 气的集中计量和集中管 理; 2 )为完成油 ( 液 ) 、气 集输提供实施各种工艺 措施,在采用掺热水 (油)的油气集输方式时, 可提供掺热水(油)的分 配阀组,以便于向所管 辖的油井分配和输送热 水( 油) 。
10
第一节 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
油井来液 进站阀组 接转站或集中处理站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摘要:在油田的加工过程中,原油和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只有经过有效的分离,才能得到标准的原油和天然气。
通过对该工艺的不断优化,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降低投资,提高其处理效益,推动油田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前言为提高原油产量,优化原油集输、处理工艺,使原油水分的分离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的优点,改善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的质量,确保油气集输工艺的顺利实施,实现油田的最优输出。
一、油气集输的相关介绍(一)原油脱水从油井中提取出来的石油一般都有一定的湿气,如果含水量过高,就会影响到储运工作,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会消耗更多的设备;从含水量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含盐的,这样会对设备和容器造成更大的腐蚀。
在炼油过程中,将水和原油一起加热,会引起水的蒸发和膨胀,使其压力增大,对正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进行原油外运前,我们必须进行脱水操作。
(二)原油脱气通过下面的两个装置,即分离机和稳定器,将轻烃成分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原油的脱气。
符合有关规定的原油,经纯化后,含水量不能超过0.5%,1吨含气的原油不能超过1立方米。
当原油靠近井口的时候,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种气体和液体。
为了满足多个操作的要求,例如加工和储存,需要用不同的管道将气体和液体分开,这个过程称为物理和机械分离。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分离的高效装置。
即使是对于石油、天然气和泥沙,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按其形状,又可分为许多种,例如比较常用的垂直型分离机。
使气体产生汽化现象,使之与原油分离,就叫做原油稳定,使之与高压力组分分离,降低压力,从而达到原油的稳定性。
通常,它是最后一道加工工艺,当它达到了稳定状态,才能生产出商品油。
从国内原油的稳定性角度来看,主要是从C1到C4的分离,在稳定后,原油的蒸汽压力要低于这一区域的0.7倍,约0.071 MPa。
原油集输流程工艺介绍

第二章 原油集输流程
7
2.分井计量站
任务:进行分井计量,测量管辖油井的油、 气、水产量。
分井计量站功能: 油井采出的油、气的集中计量和集中管理; 为完成油、气集输提供实施各种工艺措施,在 采用掺热水(油)的油气集输方式时,可提供掺 热水(油)分配阀组,以便向所管辖的油井分量站
计量站工矿复杂,其特点是: ➢被测量的介质是油、水、气量的混合物,混合不均 匀,混合比是经常变化的; ➢油、水、气混合物的流量波动大,流态变化大,会 出现段塞流; ➢被测介质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泥砂等杂质; ➢测量工况条件随油井的生产条件一起,经常变化。
塔里木东河塘油田则采用了“井口—联合站”构成的 一级布站集输流程,简化工艺,降低投资。
30
二级布站流程
➢ 二级布站流程是指“井口—计量站—联合站” 构成的布站流程形式; ➢ 根据油气输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二级布站的 油气分输流程(图2-4)和二级布站油气混输流 程(图2-5)。
31
二级布站油气分输流程
• 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 • 原油集输流程; • 常用集油工艺; • 不加热集油工艺。
1
第一节、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
1.集输站场的类型
➢ 原油集输系统站场按基本集输流程的生产功能可
分为:采油井场,分井计量站,转接站,集中处理 站(联合站)等四种站场。 ➢ 采油井场,分井计量站和转接站作用是集油、集 气的生产设施,将油、气收集起来,输往集中处理 站进行处理。
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设计与站场实施

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设计与站场实施1、工艺流程图根据原油的性质和流程要求,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本文设计了如下的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2、主要工艺参数(1)入口油水比:不超过5%。
(2)出口油水比:水含量不超过0.2%,满足国家规定的原油质量要求。
(3)脱水效率:水去除率达到95%以上。
(4)处理能力: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工艺步骤(1)沉淀池处理:将进站原油通过纯化设备除去其中的微小异物,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
(2)油水分离:经过沉淀池处理后,沉淀池中的沉淀物与原油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油水分离。
(3)过滤处理:将油水分离后的残留物通过过滤设备进行精细过滤,确保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4)换热处理:通过换热设备,将原油冷却到一定温度,提高后续的脱水效率。
(5)脱水处理:将经过初步处理的原油通过脱水设备进行水分离处理,确保出口原油符合国家规定的水含量要求。
(6)气相净化:将脱水设备中的气相通过净化设备进行吸附和过滤,排放进入大气中。
二、站场实施1、设备选型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工艺参数的要求,选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脱水设备、过滤设备、沉淀设备、换热设备和净化设备,确保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的高效运行。
2、管线布局根据站场的实际情况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对各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管线连接,同时考虑到安全性、可靠性、易操作性和维修及改造的便捷性等方面的因素。
3、自动化控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工艺的影响,实现站场智能化管理,本站场在工艺控制方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全面自动化控制和实时监测。
4、安全措施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是一个涉及到重要能源资源的过程,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生产安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和人员安全。
总之,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高效的实施,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能够实现高效、稳定、可靠地运行,对提高原油品质和加工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油气集输工艺简介

油气集输工艺简介1. 概述油气集输工艺是指将油气田产出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从井口输送至加工厂或储罐等目的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采集、处理、储存、输送等一系列工艺环节。
2. 油气采集油气采集是指将油气从产油井、气井等井口采集出来的过程。
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注水/注气:注水/注气是为了维持井内压力,以提高采油采气效率。
注入的水或气体可以压制井底的水压,从而推动油气向井口流动。
•人工举升:对于一些老旧的油气井来说,常常需要通过人工举升的方式将油气采集出来。
这种方式主要依靠机械或电动驱动的杆/泵来提升井底的油气。
•电泵抽采:电泵抽采是一种常用的油气采集方式。
通过电动泵在井口提供一定压力,将油气由井底抽上来。
3. 油气处理油气处理是指将采集到的原油、天然气等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确保油气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油气处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沉淀和过滤: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式,将原油中的悬浮物和固体杂质去除。
•分离: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油气中的水分、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中常常使用分离器、沉淀罐等设备。
•脱酸/脱硫:对于高硫原油或天然气来说,脱酸/脱硫是必要的工艺环节。
通过添加脱除剂,将原油或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去除。
4. 油气储存油气储存是指将处理后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暂时存放在储罐、气罐等设备中,以备后续输送或利用。
这个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储罐设计:储罐的设计需要考虑储存的油气类型、储存量、压力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采用钢制、玻璃钢等材料进行储罐的建造。
•防火措施:储罐应采取防火措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防火措施包括安装防火灭火设备、划定防火区域、保持储罐周围的清洁等。
5. 油气输送油气输送是指将处理和储存后的油气从产油地或气田运送到加工厂、终端用户等目的地的过程。
常用的油气输送方式有以下几种:•管道输送:利用管道输送是一种常见的油气运输方式。
具有输送量大、输送距离远、安全可靠等优点。
原油集输工艺流程概论

原油集输工艺流程概论
听说原油集输啊,就是油田里把油井产出的原油和天然气收集起来,然后处理成能用的产品。
这过程挺复杂的,包括收集油气、分离、净化、计量,还有转输和储存。
说到油井的产量计量和外输流量计量,这可是关键啊。
就像咱们家里用水用电都要计量一样,油井产出的油和气也要量一量,才知道有多少。
这样才能知道油井的生产情况,还有怎么管理。
集输流程嘛,就是为了让油田生产更顺畅,效率更高。
现在技术发达了,流程也优化了,用上了很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这样不仅能减少人力物力,还能让生产更安全、更环保。
联合站,听起来就挺厉害的吧?它可是原油集输工艺里的“大脑”。
在这里,原油和天然气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变得能用了。
比如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说到油气储运,那可得提提那些长长的输油管道和油罐车。
它们就像是大动脉,把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从油田输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不过,储运过程中也有讲究,得保证安全,还得减少损耗。
储油罐?嗯,就是个大容器,用来储存油品的。
它可是石油库
的重要设备之一。
选储油罐可得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容量、结构、
材料,还有防腐等等。
这样才能确保油品储存得安全、长久。
总的来说,原油集输工艺流程就像是个大家庭,每个环节都是
家庭成员,得相互配合,才能让整个流程顺利进行。
有了先进的技
术和设备,再加上人们的精心管理,原油集输就能更高效、更安全,为油田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是指将油气田中产出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通过管道、船舶等运输工具进行集输和输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以确保油气能够安全、高效地从产地输送到加工厂或终端用户手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
1. 油气采集与处理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油气的采集与处理。
在油气田中,通过钻井等方式开采出地下的原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原油和天然气还含有杂质和其他成分,需要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分离。
例如,原油中可能含有水、天然气和固体杂质,需要通过分离器和过滤器等设备进行初步的分离和处理,以获取纯净的原油和天然气。
2. 输送系统设计在油气采集与处理后,需要设计输送系统来将原油和天然气从采集点输送到加工厂或终端用户。
输送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输送距离、输送量、输送方式等。
对于远距离输送,通常会选择建设长输管道来输送原油和天然气;对于近距离输送或小规模输送,可以选择使用集装箱、罐车等运输工具。
3. 输送工艺输送工艺是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中的核心环节。
对于原油的输送,通常采用管道输送的方式。
管道输送具有输送量大、输送距离远、成本低等优点,但也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防腐蚀、安全监测等技术要点。
对于天然气的输送,可以选择管道输送或液化天然气(LNG)的方式。
LNG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的优点,适合远距离输送。
4. 输送安全管理在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中,输送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原油和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将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输送系统需要配备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防护措施,以确保输送过程的安全稳定。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危险源管理制度,以应对突发事件。
5. 终端加工与利用最后一个环节是油气的终端加工与利用。
原油需要经过炼油厂的加工,提炼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油田油气集输工艺简介

油田油气集输工艺简介将油田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油田气进行收集、处理,并分别输送至矿场油库或外输站和压气站的过程。
中国古代使用人力和马车集油,14世纪初,陕西延长、永坪、宜君等地所产石油均存入延安的“延丰油库”(见《元一统志》),20世纪40年代初期,玉门油田将井喷原油引入小山沟,筑坝储集,油田气全部放空;原油再经砖砌渠道,利用地形高差,流进输油总站(外输站)。
4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敷设出油管线,用蒸汽管伴热,在选油站进行油气分离、油罐计量原油和储存,油田气经计量后,部分通过供气管线,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部分就地放空。
50年代以后,随着新油田的不断出现,集输管网、油井产物计量、分离、接转,原油脱水和原油储存等工艺技术亦相应发展。
到了70年代,集输工艺不断完善,不加热(常温)集输、油罐烃蒸气回收、原油稳定、油田气处理和外输油气计量等技术都有所发展。
油气集输工程要根据油田开发设计、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自然条件等进行设计和建设。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要求做到:①合理利用油井压力,尽量减少接转增压次数,减少能耗;②综合考虑各工艺环节的热力条件,减少重复加热次数,进行热平衡,降低燃料消耗;③流程密闭,减少油气损耗;④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油层或排放要求);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油气收集包括集输管网设置、油井产物计量、气液分离、接转增压和油罐烃蒸气回收等,全过程密闭进行。
集输管网系统的布局须根据油田面积和形状,油田地面的地形和地物,油井的产品和产能等条件。
一般面积大的油田,可分片建立若干个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系统;面积小的油田,建立一个系统。
系统内从各油井井口到计量站为出油管线;从若干座计量站到接转站为集油管线。
在这两种管线中,油、气、水三相介质在同一管线内混相输送。
在接转站,气、液经分离后,油水混合物密闭地泵送到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处理站
特点:工艺流程复杂、操作繁琐、占地面积 大、能耗多、效率低。
目前国内油田主要采用:全密闭集输流程, 采用高效、多功能设备、自动计量和控制技 术、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油田集输水平,降 低了油气开采水平。
第二节、原油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在油田将各个油井生产 出来的原油、天然气混合物,进行收集、传 输、分离、计量、净化、稳定及其他处理直 至生产合格的油、气产品的全部工艺过程。
将符合标准的原油、油田气、轻烃,经计量后 分别输送到矿场油库和用户;
含水原油中脱出的含油污水送至污水处理装置, 处理后回注油层。
集中处理站
辅助工艺系统:加热供热系统(供站内各 系统加热保温和对站外各系统的供热,如 油管线伴随和掺热液加热);锅炉房系统、 污油、污水回收系统、设备扫线和气动仪 表用的压缩空气系统、站内设备自动控制 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润滑系统、 冷却系统、消防系统、通讯系统。
转接站
转接站要求:
➢ 前提必需保证承担的各项工艺任务,还应尽可能实
现油气集输流程封闭,降低油气损耗,采用国内外先进 工艺技术,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
满足生产需要,简化流程,安全可靠,操作管理方
便,利于实现自动控制,便于事故处理和测取资料数据
等;
➢
主要流程和辅助流程应安排合理,设备与管道布置
合理,有利于工程安装,还要远近期结合考虑。
采油井场
采油井场主要流程和工艺设施设置应要求完成的工作: ➢ 油井产出物正常集输; ➢ 井口清蜡,洗井,加药防蜡,加热保温等; ➢ 井口取样,测试,井下作业,关井,更换油嘴、测温、测压等; ➢ 投产试运:油井建成后首先要进行投产试运,在投产试运满足要求 后正式投入使用,应保证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都能完成试运、预热、 投产等要求; ➢ 停产、事故处理:在突发事故或停电造成油井停产的状态下,能保 证油井集油管线进行吹扫或进行热水循环,确保集油管线不冻结。
来确定;
2.集输站场的功能
1.采油井场
采油井场能完成功能: 控制和调节从油层采出的油和气数量,满足油田开发
的需要; 提供完成油井井下作业的条件; 保证将油井采出油和气收集起来。
采油井场
采油井场
❖ 根据油层能量的大小、产量的大小、油气物性、 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采油方式和集输流程。
❖ 按不同采油方式,采油井分为:自喷井、抽油机 井、电动潜油泵井、喷射泵井、气举井等。
但含水超过90%时,误差超过-+5%,可采用三相 分离计量技术。
❖矿场油气集输新工艺
采用多相流量计一起计量各井产出的油和气
量,以便不用分离就将各井的产出液直接输
往处理站。
多相流量计
多相在线计量器
3.转接站
转接站功能:为液体增压为主要功能的 集输场站。
在采油井口剩余压力不能满足设计 流量下油气集输系统压力降要求时,为 油水混合液增压输送需要设置转接站。
•我国油田分布广,每个油田所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不同,油藏性质、油藏能量、开发 部署、原油物理性质、油气组分等都有很大 差别,应针对气体情况有不同集输方案。
1.确定原油集输流程的基本原则
工艺流程设计基本原则: 有利于油田持续安全生产; 降低油气集输工艺过程的油气损耗和自耗油、 气量; 工程投资要省,生产运行费用要低;
第一节、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
1.集输站场的类型
➢ 量站,转接站,集中处理 站(联合站)等四种站场。 ➢ 采油井场,分井计量站和转接站作用是集油、集 气的生产设施,将油、气收集起来,输往集中处理 站进行处理。
集输站场的类型
➢ 一座分井计量站管辖8-16口井; ➢ 转接站根据油井可利用剩余能量和集油的距离
4.集中处理站
集中处理站(联合站):是油田对原油、 油田气和采出水进行集中处理的地方。 内容:包括有油气分离、计量、原油脱水、 原油稳定、天然气增压、污水处理站、注 水站等工艺流程及设施。
集中处理站
功能:
接收油井、分井计量站或转接站输送来的油和 气;
对油和气进行分离、净化; 对原油进行稳定,回收油田气体中的凝液等;
分井计量站
油井来液
进站阀组
接转站或集中处理站
两相计量分离器
气体计量 液体计量
含水分析仪
图2-1 两相计量站工艺原理流程框图
分井计量站
油井来液
进站阀组
接转站或集中处理站
三相计量分离器
气体计量
原油计量 含水分析仪
水计量
图2-2 三相计量站工艺原理流程框图
分井计量站
油井计量系统,基本要求是:连续自动计 量和提高精度,可根据油田实际情况选用两相 或三相分离计量装置。一般油田常用的是两相 分离,三组分计量技术(包括密度法自动计量 装置、含水分析法自动计量装置等)。
一般分为:无事故油罐的密封式转接站 和常压油罐并具有一定储存能力的非密 闭式转接站。
转接站
转接站任务:将从分井计量站来 的油(液)、气混合物进行分离、计 量或脱除游离水,然后将含水原油泵 输至集中处理站,油田气靠自身压力 输送至油气田处理厂;还承担向计量 站供掺水、保温、热洗清腊用的热水, 投加防垢剂、破乳剂等任务。
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 备,促进油气集输工艺技术进步,获得最大的 经济效益。
2.集输流程的布站形式
油气集输工艺按布站形式可分为: ➢一级半(或一级)布站集输流程; ➢二级布站集输流程; ➢三级布站集输流程。
一级半布站流程
一级半布站流程:在各计量站的位置只 设计量阀组,数座计量阀组(包含十几口 井或一个油区)共用一套计量装置。其流 程图如2-3所示。
2.分井计量站
任务:进行分井计量,测量管辖油井的油、气、水 产量。
分井计量站功能: 油井采出的油、气的集中计量和集中管理; 为完成油、气集输提供实施各种工艺措施,在采用 掺热水(油)的油气集输方式时,可提供掺热水(油) 分配阀组,以便向所管辖的油井分配和输送热水 (油)。
分井计量站
计量站工矿复杂,其特点是: ➢ 被测量的介质是油、水、气量的混合物,混合不均 匀,混合比是经常变化的; ➢ 油、水、气混合物的流量波动大,流态变化大,会 出现段塞流; ➢ 被测介质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泥砂等杂质; ➢ 测量工况条件随油井的生产条件一起,经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