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评价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安全评价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复习资料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电梯 B)压力容器 C)客运索道 D)防爆电器设备2、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A)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 B)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C)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 D)将危险、危害分级3、下列属于常用的危险辨识方法的是()A)分析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方法B)经验分析法C)风险指数距阵法D)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4、易燃易爆气体不能与下列哪几类危险化学品同贮()A、助燃气体B、易燃固体C、剧毒气体D、腐蚀品5、事故树分析方法能实现下列哪几项功能()A识别导致事故的设备故障B、评估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C、识别导致事故的人失误D、为管理措施改进提供科学依据6、在装置安全评价中可以是使用以下哪几种评价方法(ABCD)A、安全检查表B、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C、事故树D、危险指数法二、填空题1、安全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完整”,而在梵语中的意思是“”或“”。

2、对生产系统而言,系统的构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资金、和等要素。

3、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和。

4、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使其危险性最小化。

5、安全控制系统是由各种和的安全因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安全特征和功能的全体。

6、安全可称为技术,在于要消除各个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和。

7、安全科学与技术可以从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说明。

8、安全评价在欧美各国被称为:“”或“”。

9、1986年原国家劳动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了“”、“”、“”等科研项目。

10、1988年1月1日原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颁布了第一个部颁安全评价标准《》。

三、名词解释:1、安全评价:2、地方性法规:3、行政规章:4、行政标准:5、危险因素:四、简答题1、安全评价的目的?2、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3、危险指数评价法有何优点?4、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5、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包括哪几方面?6、什么是安全评价?7、安全评价的原理?8、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三个层面?9、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重点?五、论述题1、简述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的种类及业务范围?2、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3、应急预案编制格式要求?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CD4、ABCD5、ACD6、ABCD二、填空题:1、没有受伤完整2、任务指标信息3、原理方法4、控制措施5、相互制约影响6、安全健康7、自然辩证法8、风险评估风险评价9、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10、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三、名词解释:1、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安全评价师复习资料2

安全评价师复习资料2

安全评价师复习资料(二级)一、基本要求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职业守则①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②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③加强自律,规范执业。

④钻研业务,提高素质。

⑤竭诚服务,接受监督。

二、基础知识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规范。

②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

③安全评价技术标准、规范。

2.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①安全系统工程。

②安全评价理论。

③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④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3.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②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③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④矿山安全技术。

⑤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⑥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⑦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⑧其他安全技术。

4.安全生产管理知识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②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③事故应急救援。

④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⑤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⑥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

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前期准备①工程项目危险有害特征知识②计划表编制方法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①企业生产工艺基础知识②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和细则四、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1.定性评价①故障假设分析法与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知识2.定量评价①事故树、事件树、火灾爆炸指数法、概率理论分析方法知识五、风险控制1.提出安全对策措施①安全评价对策措施效果知识2.编制评价报告①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基本知识六、技术管理1.项目实施计划管理①人员配置管理计划知识②项目勘查方案编写要求2.项目成果管理①信息反馈与交流知识七、培训与指导1.培训与指导①培训讲义编写基本知识②多媒体课程开发知识③专业能力指导方法。

安全评价复习题

安全评价复习题

安全评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第1章1、安全评价: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辨识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第2章2、事故致因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第3章3、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5、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6、单元:指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第4章7、FMEA: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根据需要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元件,然后逐个分析各种潜在的故障类型、原因及对于系统乃至整个系统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的方法。

8、ETA:按照事故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步都从成功和失败两种后果进行考虑,最后直至用水平树状图,表示其可能的结果,这样一种分析方法。

9、安全检查表法:依据有关标准、规范、法律条款和专家的经验,在对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将系统分成若干个单元或层次,列出所有的危险因素,确定检查项目,然后编制成表,按此表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第5章10、结构重要度:从故障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或假定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相等,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

11、最小割集:凡是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第7章12、统计图表分析法:利用过去、现在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未来,并用图表表示的一种分析方法。

安全评价基础知识(必背)

安全评价基础知识(必背)

安全评价基础知识第一章:安全评价理论1、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2页2、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前。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2页3、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

3页4、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和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

3页5、安全评价的原理:相关性原理、类推性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

4页6、系统的基本特征: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适应性。

4页7、常用的类推方法:平衡推算法、代替推算法、因素推算法、抽样推算法、比例推算法、概率推算法。

7页8、安全评价的原则:安全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

在工作中要自始至终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的原则。

9页9、安全预评价:在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性上有—预测、预防性;安全验收评价:在项目的可行性上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在整个项目上具有全面的现实性。

10、安全评价的程序:11页(孟老师重点)——准备阶段(既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发生作用——划分评价单元(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有明显——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12、安全评价的依据:法律法规、标准、风险判别指标。

13页13、安全评价的只要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安全评价通则》1314、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所谓的安全就是:事故风险达到了合理可行并尽可能底的程度。

无论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还是采取防范措施使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都要投入资金、技术、劳务。

安全评价师三级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师三级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师三级复习资料安全评价师三级复习资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评价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项专业技能,安全评价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安全评价师三级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安全评价的概念和意义安全评价是指对某一对象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它通过分析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二、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基本原理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包括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要求评价过程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全面性要求评价要涵盖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客观性要求评价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可操作性要求评价结果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2. 基本方法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对安全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确定事故风险等级;定量评价则通过数值计算和模型分析,对安全问题进行量化和预测。

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安全性。

三、安全评价的应用领域安全评价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例如,工业领域的安全评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交通领域的安全评价可以评估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并提出改进建议;环境领域的安全评价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安全评价师的职责和要求安全评价师是负责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安全评价师的职责包括: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监督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等。

安全评价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安全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安全评价师考前冲刺资料

安全评价师考前冲刺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试论述安全评价的依据。(P10-11) 安全评价的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可接受风险标准,以及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等;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规章,举例《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 技术标准:要说出类别;(P11-12) 可接受风险标准:风险判别指标,确定合理的、可接受的风险判别指标,对此概念要解释;(P12) 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事故、同类或类似项目/单位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其他人所作的评价工作等。
试论述能量转移理论对指导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P31-34)
1
从能量在系统中流动的角度,应该控制能量按照人们规定的能量流通渠道流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如果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将造成人员伤害;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设备、建筑物、物体等,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它们的抵抗能力,则将造成设备、建筑物、物体的损坏。
3 试论述安全评价的内容。(P12-13)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对系统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判断,对系统 的安全性作出结论和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
安全评价
危险性确认
危险性评价
辨识危险性
包括新的危险和危险性的变化
计算危险性
危险性的量化,如计算风险率
安全指标
确定大家所公认的安全指标
危险的排除
采取措施消除或减低危险性并进行前后比较
安评考试重点论述题
1 试论述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作用)。(P8-9) 安全评价的定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 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及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安全评价的意义 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评价考试的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考试的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考试的复习资料(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及安全评价基本知识第一部分1、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2、常用的安全生产术语及通用技术;3、熟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全管理是以实现生产过程安全为目的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

其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为构筑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而采取相关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以期科学地、前瞻地、有效地发现、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动防范、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避免、减少有关损失。

4、掌握安全、危险、事件、事故、事故隐患、风险、系统、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等基本概念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

事故隐患——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

风险——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用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

危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是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内容。

5、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将人、设备、物质、环境等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合、完善、优化,以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使已经采取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得到制度上、组织上、管理上的保证。

安全评价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P1 危险评价的定义:危险评价,又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危险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极限。

常用的危险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和半定量评价方法等。

定性评价方法的定义: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评价。

属于这类的危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指数的采用,避免了事故概率及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评价指数值的两个因素是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

P2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的定义: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是根据零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求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P3 我国主要的几种安全分析评价方法是: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件数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作业环境危险评价方法。

P4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依靠经验判断,不同类型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

P5 如何应用概率风险评价:概率风险评价通常采用被评价对象可能导致单位时间(每年)的死亡率来表达个人风险,单位时间(每年)死亡人数概率来表达社会风险。

P12 危险评价的内容(简答题):1 新建、扩建、改建系统以及新工艺的预先评价2 在役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评价3 退役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评价4 化学物质的危险评价5 系统安全管理绩效评价P13 危险评价的目的:(简述题)是帮助企业系统地了解生产作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以确定什么会造成伤害,危险源是否能被消除,如果不能消除则应采取何种预防性或保护性措施。

危险评价以信息量丰富、合理、结构化的方式对如何管理危险做出决策。

P14 危险评价的程序(重点)1 资料收集;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 划分评价单元,选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4 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评价复习资料安全评价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P1 危险评价的定义:危险评价,又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危险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极限。

常用的危险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和半定量评价方法等。

定性评价方法的定义: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评价。

属于这类的危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指数的采用,避免了事故概率及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评价指数值的两个因素是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

P2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的定义: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是根据零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求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P3 我国主要的几种安全分析评价方法是: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件数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作业环境危险评价方法。

P4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依靠经验判断,不同类型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

P5 如何应用概率风险评价:概率风险评价通常采用被评价对象可能导致单位时间(每年)的死亡率来表达个人风险,单位时间(每年)死亡人数概率来表达社会风险。

P12 危险评价的内容(简答题):1 新建、扩建、改建系统以及新工艺的预先评价2 在役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评价3 退役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评价4 化学物质的危险评价5 系统安全管理绩效评价P13 危险评价的目的:(简述题)是帮助企业系统地了解生产作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以确定什么会造成伤害,危险源是否能被消除,如果不能消除则应采取何种预防性或保护性措施。

危险评价以信息量丰富、合理、结构化的方式对如何管理危险做出决策。

P14 危险评价的程序(重点)1 资料收集;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 划分评价单元,选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4 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

第二章危险因素及其辨识方法P16 危险及危险因素(名词解释):危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能量在受控的情况下做有用功,一旦失控,能量就会做破坏功。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主要生理机能和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P17 所有的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简答题):1 有机体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能量2 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

失控也是一类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主要体现在故障(或缺陷)、人的失误和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等方面,并且可以相互影响。

P19 七类重大危险源(笔记):1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2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3 具有燃烧爆炸物质的生产场所;4 危险建筑物;5 压力容器;6 压力管道;7 锅炉。

P23 危险辨识的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P24 危险辨识的定义(名词解释):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危险辨识的任务: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二是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事故后果的三个类型:对人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财产损失。

P32 头脑风暴法(填空题):即如果—怎么办重大事故的特征: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

P33 重大危险源的种类: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危险物质的分类:爆炸性物质、易燃性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

P36 危险辨识的注意事项(简答题或论述题)(1)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分布:得出系统中存在哪些危险与危害因素及其分布情况的综合资料。

(2)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1 伤害(危害)方式,是指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

2 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

3 主要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4 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第三章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P38 LEC的取值D=LECD——作业条件下危险性的大小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第四章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P43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目的:1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 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3 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

P47 评价程序(12个步骤)1 确定单元;2 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3 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4 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5 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6 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7 计算暴露面积,确定火灾、爆炸影响范围;8 确定危害系数;9 计算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10确定实际MPPD;11确定MPDO;12计算停产损失BI。

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1 物质的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2 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3 资金密度;4 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5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6 对装置操作其关键作用的设备。

P50 烟雾:它类似于处于闪点之上的易燃蒸气或可燃蒸气。

它具有易燃气体—空气混合物得一些特性。

对液滴直径小于0.01mm的悬浮体来说,次悬浮物的爆炸下限几乎与环境温度下该物质在其闪点的爆炸下限相同。

P65 火灾爆炸的破坏类型(简答题):1 冲击波或燃爆;2 初始泄露引起的火灾暴露;3 容器爆炸引起的对管道与设备的撞击;4 引起二次事故——其他可燃物的释放。

P71 暴露半径的定义:暴露半径表明了生产装置危险区域的平面分布,它是一个以{工艺设备的关键部位}为中心,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的圆。

第五章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P105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名词解释):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得单元。

危险性的定义: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度的乘积。

P107 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四个参数(填空题):1 毒性等级;2 物质的状态;3 气味;4 重度。

P113 遇水燃烧物质(名词解释):把产生的气体可以自燃发火或产生的气体靠近小火焰可以发火或1kg试样产生可燃性气体最大量为0.12m3/h以上的均作为遇水燃烧物质。

P122 危险物与伤害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预先判别的原则——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P124 冲击波伤害—破坏准则:超压准则、冲量准则、压力—冲量准则。

P129 热辐射对人员的影响:热辐射对人员的影响不但与热辐射强度、持续时间有关,还与人的年龄、性别、皮肤暴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等有关。

烧伤程度的判定:如果皮肤外表皮下h深处的温度高于人体体温9℃,则h<0.12mm,一度烧伤;0.12mm≤h<2mm,二度烧伤;h≥2mm,三度烧伤。

P135 各种等级的毒物泄露伤害区呈纺锥形。

P138 设备的布置条件:1 工艺生产装置内的露天设施、贮罐、建筑物等按生产流程集中联合布置;2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在装置内的边缘,其中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布置在一端;3 生产装置的辅助设施及建筑物布置在安全和便于管理的地方;4 设有真空系统的泵房,真空罐设在泵房外;5 有明火设备生产装置的布置,远离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工艺设备及贮罐,且设置在可燃气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侧风向或上风向。

P142 危险源安全管理评价(重点):1 安全生产责任制;2 安全生产教育;3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4 安全生产检查;5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6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7 事故统计分析;8 危险源评价与整改;9 应急计划与措施;10消防安全管理。

P151 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分级:1 一级重大危险源由国家级安全管理部门直接监控;2 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和直辖市政府安全管理机构监控;3 三级重大危险源由县、市政府安全管理机构监控;4 四级重大危险源由企业重点管理控制和管理。

P154 蒸汽云破坏半径的计算过程第六章重大事故后果分析方法P172 滞后起火的定义:可燃气体泄出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蒸气云团,并随风漂移,遇火源发生爆燃或爆炸,能引起较大范围的破坏。

P183 火焰高度热辐射量的计算方法(计算题)P189 冲击波超压的伤害—破坏作用(简述题)P191 压力容器爆炸时对目标的伤害/破坏作用计算步骤(论述题或计算题)1 计算出E;2 将爆破能量q换算成TNT当量q;3 求出爆炸的模拟比α;4 求出在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5 查表找出超压ΔP;6 根据超压值,找出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破坏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