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拓展阅读故乡的烤红薯素材鲁教版
崇明县一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优培课件鲁教版

a.词语解释
a.【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 b.【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c.【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 d.【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容运用自如。
a.【懊恼】心里别扭;懊悔烦恼。 b.【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c.【不伦不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 不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d.【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e.【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 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形容陀螺
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无 的姿态,
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 “我”对
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 喜爱之情
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a.玩 法
a.尖部嵌一颗滚珠 儿
a.学习第三自然段,一起来了解抽冰尜儿比
a.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 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 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 —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赛陀螺每 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 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况且小陀螺 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抽打“角 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 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a.层次梳理
a.陀 螺
桂 花 雨
阅读课文并思考: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是桂花雨?
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回忆描写了小时
候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
桂花雨是指:
摇桂花时,桂花纷纷落下, 像下雨一样。
阅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
1.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突出桂花的?
阅读课文第四段,仔细品味句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拓展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短文《故乡的烤红薯(节选)》,按要求作答。
故乡的烤红薯(节选)谢冰莹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
一个最清晰的记忆,永远映在我脑海中的,是有一次晚上外面正下着大雪,二哥和三哥从书房里回来,看着我在烤红薯,他们也要吃。
“来,我们三个人同时来烤红薯,不许烤焦,也不许有一点儿生硬的,要把皮烤成金黄色,里面的肉放出香喷喷的气味。
”我说完,立刻找了三个大小差不多的红薯来,二哥把炉子里的红煤渣用竹棍子撬(q iÀo)开,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他这样做,是希望红薯快点烤熟;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只有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火力()很大,()不会损伤红薯的皮。
不久,红薯开始熟了一小部分,三个人同时留心变更靠火那面的位置,慢慢地闻到香味了,快到成熟的时候,由红薯的一端突然冒出几点酱色的糖浆出来,并且还吐着一缕缕热气。
“你们闻到香味了没有?这是我的红薯发出来的。
”二哥夸耀地说。
“不!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
”我首先抢着回答。
“哪里,都不是,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清香。
”三哥一面说,一面用手指着他的红薯上面那几个糖点。
“凡是红薯,一到烤熟了,都有香味的,你们吵吵闹闹的争什么?看谁的红薯烤得又快又好,谁就第一。
”母亲的几句话,把我们争吵的问题转移了目标,三个人同时都静下来了。
半小时以后,三个人的红薯都熟了,结果是二哥得了第一,三哥第二,我是倒数第一,我几乎哭起来。
母亲见形势紧张,连忙出来调解,要他们每人分给我一半吃,并且要他们承认方才那股清香是由我那个红薯上面发出来的,这才使我停止吵闹。
(选自《掌心里的故乡味是故乡浓》北方文艺出版社)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炫耀——()调和——()2.文中的括号里应该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所以……B.虽然……但……C.只要……就……3.作者描写烤红薯的比赛,兄妹三人个是怎样做的?他们的成绩如何?4.你觉得作者为什么“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呢?【参考答案】1.快乐夸耀调解2.B3.二哥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教学课件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教学课件

课文通过回忆描写了小时候在 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 热爱。
“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 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 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 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 太迷人了。
为什么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小学复习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教学课件鲁教版四年级语 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教学课件
桂花雨
童年是美好的, 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 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 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 与同学交流、讨论。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学习生字 箩 luó 箩筐
金桂飘香
细读课文,探究: “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 读一读,说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桂花长熟时,就应当“摇”。摇 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 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 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为什么母亲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 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 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 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 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 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 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 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资料故乡的桂花雨(精品)

故乡的桂花雨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彷佛闻到了。
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我家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著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著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麼花,都不懂得欣赏。
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桂花”树不像梅花那麼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即使开花季节,也得从绿叶丛里仔细找细花。
它不与繁花斗艳。
其香气味,真是迷人。
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分,八月正是台风季节。
母亲称之为“风水忌”。
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批注:就是台风来的意思。
)她担心的,一是将收成的稻谷;二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著:“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於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著母亲问:“妈,怎麼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著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著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拓展阅读难忘童年素材鲁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桂花雨拓展阅读难忘童年素材鲁教版每个人对童年一定都有深刻的记忆,有的人是灰暗的记忆,有的人是快乐的记忆,有的人是忧伤的记忆,当然也有美好的记忆。
即将升入初中的我、即将告别母校的我,那一天,打开了那流不走的记忆并能将童年保护好的记忆宝箱——相册。
从零岁到三岁,从三岁到七岁,从七岁到十一岁,那一张张活泼开朗的笑脸;一次次“非同一般”的记忆;一个个美好的童年瞬间;都被我们记录到了相册里。
一回回游玩经历;一片片开心的笑容;一粒粒童年的种子;都埋藏在我们的心理。
而如今,那一张张活泼开朗的笑脸、一次次深刻的记忆;一个个美好的童年瞬间早已被忘到了脑后,已被换为一堆堆压力、一天天堆积如山的作业和每一个人对我的期待。
一回回游玩经历、一片片开心的笑容与一粒粒童年的种子早没了踪影,已被化为一回回令人发愁的考试、一次次令人紧张的成绩与每一天对卷子、作业和成绩的埋怨、同学们的苦诉。
想起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每个周末都会带我们去室外玩,而现在呢?一到周末,除了复习就是预习,另外就是那堆积如山的作业。
童年,我要以前那美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童年!想着,想着,我发现时间的流失,生命正在一点点消逝,我也一点点变成一个大孩子了。
但是,我不会忘记我的童年。
爸爸,妈妈,我要我自己的童年,给我一些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吧!我知道在那成堆的压力中你们得我的爱,但在快乐并紧张的小学生活中,我只剩下半年了!那一张张照片成为了我美好的记忆——荡秋千、堆雪人、过生日……我的童年被分成了好几段,第一段是快乐的,第二段是紧张的,第三段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
在这一次追寻童年的痕迹中,我又变回了以前那个活泼、自由的我!童年,相册,我永远的记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小桥流水人家拓展阅读故乡的田螺素材鲁教版

故乡的田螺小时候,家在水网密织的湘南小村,村庄附近的小河、池塘孕育着无以计数的田螺。
自然的,田螺也便成了村民饭桌上的一道风味的家常菜,村民们都管它叫做“螺蛳”,我也很喜欢吃螺蛳。
螺蛳生活在淡水河里、池塘里,一年四季都能见着,外形独特,凹凸不平的螺纹曲线,煞是美丽。
家乡的螺蛳主要有两种:个大肉肥的是大黑螺蛳,这种螺蛳生活在深水河里,数目较少,相对难以看见;还有种个头较小的青绿色螺蛳,水里随处可见。
除了尺寸不一样外,它们造型倒是一致的,不过小个头的肉好吃些,更嫩。
螺蛳壳厚而结实,肉鲜美但在壳中不易取出来,村民们把螺蛳放在水里煮,待煮沸后捞上来用针把肉挑出,这个过程有点麻烦,而且煮沸之后有碍保持螺蛳的鲜味,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烹食螺蛳的热情。
每年草长莺飞时,恰是螺蛳历冬之后最肥嫩的时候,但因春寒未褪,不便下河。
夏季却是摸螺蛳最好的时候,这时候,螺蛳密密麻麻散布在河道两侧、池塘边缘的岩石缝里。
酷暑难消,烈日灼得人浮躁不安,家乡的小河、池塘便成了孩子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孩童们结伴去溪河中边找螺蛳边嬉戏,河面上热浪滚滚,水底却清凉无比,朗朗笑声中,一会儿功夫就能把网袋装满大小相拥而处的螺蛳,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收获的欢乐。
天黑时,孩童们兴冲冲地往回赶,大家炫耀着各自的战果,交流着经验。
在家休息的大人见孩子又去玩水少不得唠叨两句,但还是笑呵呵地从孩子手中接过螺蛳,也颇为欣喜,共享满载而归的喜悦。
家人一般都会把螺蛳肉炒辣椒,这也是一道风味十足的湘菜。
也有同韭菜叶烧汤,有时也加几个鸡蛋,等到汤咕噜咕噜冒气泡时,那扑鼻的香味鲜美异常,真是诱人。
夏日的傍晚,农家的美味莫过于炒螺蛳了,辛苦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回到家里,慢慢地冲个爽快的凉水澡,等待他们的大多是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螺蛳肉,那感觉甭提多带劲了。
尤其是晚饭时分,妇女们吃过晚饭之后,左邻右舍齐聚在院子里,边吃螺蛳边唠着家常;老人和儿子爷俩常借此机会呷几口自酿的烈酒;孩童们嬉戏追逐,拿着空螺蛳壳兴致盎然地逗在桌旁精神十足地张望着的憨狗馋猫儿们,轻松惬意的谈笑声,随着清凉的晚风从农家的小院里飘得很远很远。
江苏省镇江市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桂花雨》教学设计(品读)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

《桂花雨》教学设计(品读)学习目标:①学会“箩"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①按要求语系课文,自学生字词料.②查找有关桂花数的资料。
③准备“摇花乐”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自读提示明要求:①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些什么有趣的事?②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
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板书课题:桂花雨)③快速默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那些要求?④全班交流,明确阅读要求。
⑤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树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知大意:①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③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语句悟情感:①读课文,看“摇花乐”的挂图,在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数,使劲地摇。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②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练习有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
③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
然而,作者仅仅为了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读读有关语句,再说说你的感受。
◆“我喜欢的是桂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小学语文鲁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桂花雨-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写出成语之最。
山穷水尽顶天立地天壤之别无米之炊最悬殊的区别——( )最绝望的前途——( )最难做的饭——( )最高的巨人——( )【答案】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分析】本题是对成语积累运用的考查。
【解答】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答题】快来做成语小游戏。
(1)写出几个含“花”的成语。
(至少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几个含有夸张手法的成语。
(至少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妙笔生花、花好月圆、花容月貌、心花怒放(2)一手遮天、度日如年、一毛不拔、垂涎三尺、口若悬河【分析】本题是对成语积累运用的考查。
【解答】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3.【答题】根据课文《桂花雨》填空。
(1)桂花树不像梅树那样有_______。
不开花时,只见到_______;开花时,仔细地在_______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_______,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_______,至少前后十几家_______,没有不_______在桂花香里。
【答案】姿态,满树的叶子,树丛,香气,香飘十里,邻居,浸【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解答】细读文章即可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答案。
4.【答题】选一选,填一填。
熟红白黄秋风吹( )了树叶,吹( )了庄稼。
秋风吹( )了棉花,吹( )了苹果。
【答案】黄,熟,白,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根据宾语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5.【答题】看拼音,写词语。
zǐ xì()wán zhěnɡ()fēn fù()jí shí()zī tài()chén jìn()【答案】仔细完整吩咐及时姿态沉浸【分析】本题为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掌握情况的基础知识,完成的关键是要在平时学习中重视生字词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烤红薯
这几天,台北的气候突然变得凉爽起来,整天下着丝丝细雨。
从学校回到宿舍,正遇着顶头风,雨丝飘在脸上,感到一阵阵冰凉,往往回到家,前襟都被打湿了。
晚上,天气更冷了,玻璃窗被刮得发出啪啦啪啦的响声,推门一望,远处的山,像一朵朵黑云凝固在那里。
夜是寂静的,除了间或有一两声汽车的喇叭响,打破这深夜的沉默外,一切像在我的故乡一样宁静。
在往常,故乡这个时候,正是红薯成熟的时节,农家忙着从土里挖出来,一担一担地挑回家里,拣出那些大个的、健壮的,堆在通风的地方,最佳是楼上,准备一直吃到明年的秋天。
我爱吃红薯,更爱冬天坐在火炉旁边,一面看着心爱的小说,一面守着烤红薯,真有说不出的喜悦。
不论谁,我想没有不爱故乡的;尤其儿时的喜悦生活,更使一个长年漂泊在外面的游子难忘。
我是在十二岁的那年便离开了家,到如今三十多年了。
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喜悦。
一个最清撤的记忆,永远映在我脑海中的,是有一次晚上外面正下着大雪,二哥和三哥从书房里回来,看着我在烤红薯,他们也要吃。
“来,我们三个人同时来烤红薯,不许烤焦,也不许有一点儿生疏的,要把皮烤成金黄色,里面的肉放出香喷喷的气味。
”
我说完,立刻找了三个大小差不多的红薯来,二哥把炉子里的红煤渣用竹棍子撬开,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他这样做,是希望红薯快点烤熟;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只有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火力虽然很大,但不会损伤红薯的皮。
好久,红薯开始熟了一小部分,三个人同时留心变更靠火那面的位置,慢慢地闻到香味了,快到成熟的时候,由红薯的一端突然冒出几点酱色的糖浆出来,并且还吐着一缕缕热气。
“你们闻到香味了没有?这是我的红薯发出来的。
”
二哥夸耀地说。
“不!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
”
我首先抢着回答。
“哪里,都不是,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清香。
”
三哥一面说,一面用手指着他的红薯上面那几个糖点。
“凡是红薯,一到烤熟了,都有香味的,你们还吵吵闹闹的争什么?看谁的红薯烤得又快又好,谁就第一。
”
母亲的几句话,把我们争吵的问题转移了目标,三个人同时都静下来了,谁都注意着翻红薯。
半小时以后,三个人的红薯都熟了,结果是二哥得了第一,三哥第二,我是倒数第一,为了不服气,我主张再决赛一次,他们不肯,我几乎哭起来。
母亲见形势吃紧,连忙出来调解,要他们每人分给我一半吃,并且要他们承认方才那股清香是由我那个红薯上面发出来的,这才使我停止吵闹。
其实凭良心说,我是没有理由的,明明是自己失败了,还要故意和他们吵闹不休,只因为我在家里是最小的一个,父母爱如掌上珠,所以这样娇,这样淘气。
现在我的两个孩子又在抢红薯吃了,前几天为了切红薯,把我的食指砍进去三分多深,流了不少血,一直到今天还在痛。
我告诉孩子从此不要吃红薯,但他们回答我:“以后可以不切开,红薯是非吃不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