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日本学案1 最新
七年级下册日本学案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制作:班级:姓名:
课题:第1课日本(一)
学习目标:
预习指导:
自学:
位置组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西邻日本海,东临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琉球群岛等组成。
海岸线曲折多良港:著名海港:本州岛的神户、横滨。
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有利于进口原料,有利于出口产品,有利于海洋捕捞,有利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造船业的发展。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国”。
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日本年捕鱼量居世界前列。
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最高峰富士山是著名活火山。
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的海洋性明显,太平洋沿岸夏秋季多台风。
讨论:
展示:
检测:
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请说一说。
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说一说。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 掌握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
3. 学会常用的防震措施。
4. 认识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其他国家。
教学重点:1. 日本的自然环境。
2. 防震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
2. 日本地图、板块构造学说资料。
3. 防震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导入: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如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位于我国东方,是我们的邻邦——日本。
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二、新课教学1. 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1.1 阅读地图,回答问题:(1)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2)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3)日本的纬度范围是多少?1.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总结: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 学习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
2.1 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2.2 教师讲解: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地震与火山。
3. 学习常用的防震措施。
3.1 学生阅读防震知识资料。
3.2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应对地震,如保持冷静、迅速撤离、采取保护措施等。
4. 学习认识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4.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4.2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阅读地图、资料,总结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三、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强调防震意识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日本地图,标注重要地理特征。
2. 撰写一篇关于日本自然环境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资料、地图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防震知识。
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1.docx

第一课日本(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耍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知道日本的首都一一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经济结构, 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能力目标1.能利用地图分析口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及向外发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中国文化对tl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各种图片文字资料、地图挂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
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学生答略)播放录像:日本人穿着和服活动的有关内容。
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图中的服装是哪个国家的特色?(日本。
因为他们穿的是和服,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讲授新课]一、海岸线曲折的岛国引导读图:课件展示“世界行政图”并闪现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
口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板书:海陆位置一一太平洋西北部2.大洲位置日木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属于世界十三大区屮的哪一区?(东亚)板书:大洲位置一一亚洲东部3.纬度位置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引导分析:课件展示图9.1“日本的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学生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教师小结: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4000个小岛组成,通称日本列岛。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4. 使学生认识日本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经济部门,了解其经济发展特点。
5. 培养学生对日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点。
2. 难点:日本的地形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掌握其经济发展状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日本的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日本的地形对经济的影响,如山地、丘陵对农业、工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总结其特点。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日本地形分布图,标注主要山脉、河流、湖泊。
2. 请学生总结日本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请学生搜集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4.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的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利用却很充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日语老师进行日本文化介绍,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
2. 组织学生观看日本地理相关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日本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1. 课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2.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案(日本)(最新整理)

课题第八章 走进国家 第一节 日本学时2知识与技能 1.结合地图认识日本的自然地理特点。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搜集日本地形图中的信息,尝试与英国比较,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
三维目标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日本多火山地震2.日本四大岛和主要城市的位置。
教学难点填注日本的自然地理事物名称。
学情分析本节是世界地理分区国家部分的开始,具有国家地理开篇启迪的作用。
针对第六章、第七章的学习过程,学生已经掌握学习地理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初步分析某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了。
本次教学再次采用大量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等直观材料,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更利于学生理解。
第1学时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2.能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分析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3.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过程与方法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学好这节对后面的国家的学习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教材中设计了较多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获取知识的乐趣。
三维目标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如何对人类产生影响。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理思维习惯。
学时重点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学时难点日本的气候热点和成因。
导入新课5分钟第一环节:活动导入利用课件,播放日本名曲《樱花》,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引入新课。
1、感受日本文化,分别介绍自己对日本的了解(国花、最高峰、民族、服装、工业产品与中国的渊源等)。
2、学生积极读图,上讲台指出日本所临海域:日本海、太平洋。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认识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5.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提问:同学们对日本了解多少?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日本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1. 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1.1 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1.2 讲解日本的地形特点: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有狭小的平原。
1.3 介绍日本的气候特点: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1.4 讲解日本的资源特点: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2. 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2.1 介绍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2.2 讲解火山和地震对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 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3.1 介绍日本的经济特点:加工贸易为主,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2 讲解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请学生总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请学生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 强调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环境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日本地形分布图。
日本地理初中教案

日本地理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
3. 了解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和渔业的发展情况。
4.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
3. 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和渔业的发展情况。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日本地图,让学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日本地理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地形:介绍日本的地形特点,如富士山、大阪湾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 气候:讲解日本的气候特点,如四季分明、樱花季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3. 资源:介绍日本的资源情况,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4. 经济:讲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如经济发达、出口导向型经济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5. 工业:介绍日本的工业分布情况,如东京、大阪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6. 农业:讲解日本的农业特点,如水稻种植、畜牧业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7. 渔业:介绍日本的渔业特点,如海洋渔业、淡水渔业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日本地理练习题。
2.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日本地图,标注出地理位置、地形、城市等关键信息。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本经济的短文,介绍其发展情况和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让学生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以及经济、工业、农业和渔业的发展情况。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日本一》导学案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日本一》导学案1、在地图上标注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及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为岛国多港湾而发展经济的优势。
4、能够使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一、阅读课本P62—63,结合图片资料完成: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⑴海洋:A 太平洋 B 东海 C 日本海 D 朝鲜海峡 E 津轻海峡 F 瀬戸内海⑵邻国:1 韩国 2 朝鲜 3 中国 4 俄罗斯⑶首都:G 东京 H 富士山⑷四大岛屿:①北海道②本州③四国④九州二、阅读课本P64--66内容并结合图完成:⑴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日本的最高峰是富士山,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⑵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三、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下图上主要的工业城市:1. 东京2. 横滨3. 名古屋4. 大阪5. 神户6. 北九州7. 长崎(2)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岸和沿海的狭长地带,原因是岛国多港湾,交通便利。
四、回答以下问题:日本经济发展条件:不利条件:①国土贫瘠②国土狭小2、贸易对象:主要贸易对象是亚洲国家和美国。
3、工业:⑴工业部门:制造业、电力、石油化学、钢铁、纺织业、造船业等⑵工业分布:工业主要集中在关东、关西和中部地区。
⑶工业区:关东地区、关西地区、中部地区、九州地区和北海道地区。
[课后延伸]思考:1、日本多火山地震,请说一下原因及防震减灾的措施。
原因: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2、联系日本地形特点,分析日本农业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2.了解日本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多地震等特点。
3.掌握日本的主要城市和日本的地形特点。
学习过程:
【预习】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读“世界行政图”明确日本的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读图7.2“日本的地形”,说出日本领土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3、读图7.2写出日本地形的基本特征?
4、日本以什么气候为主?该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5、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反馈】
(一)填空题:
1、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和位置最北的岛屿分别是和。
2、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最高峰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是。
3、位于北海道和本州之间的海峡是海峡。
4、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它与海港城市________距离最近。
5、日本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6、日本北部属于气候,南部属于气候,日本的气候具有性特征。
7.日本的民居,多用________的建筑材料建成,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日本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碰撞,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2.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日本海峡 C.朝鲜海峡 D.白令海峡4.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
5.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是
()
A.牡丹 B.菊花 C.梅花 D.樱花
6.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是()
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伏旱
7.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
(三)读图回答问题:
(1)濒临的海洋:
○1○2
(2)邻国:
○3④
⑤
(3)岛屿:⑥⑦
⑧⑨
(4)首都:A ,位于平原。
(5)最高峰:B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