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行截肢手术的麻醉——病例讨论总结小结
糖尿病的讨论总结范文(精选10篇)

糖尿病的讨论总结糖尿病的讨论总结范文(精选10篇)糖尿病的讨论总结1糖尿病是仅次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慢性流行病,是致死、致残、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糖尿病也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加强社会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对遏制糖尿病发病有重要意义。
20xx年11月14日是第x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我院自接到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后,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在华北油田局域网总医院网页上发出通知,号召院属各基层单位,在本社区内利用广播开展宣传活动,进社区义务咨询,举办健康教育等。
在11月14日当天,各社区共开设义诊现场4场,免费为群众测血糖500余人,发放宣传单、册3000余份。
二、11月14日上午,总医院本部组织11名糖尿病专家及医务人员在会战道繁华地段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现场进行义诊、测血糖、量血压、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现场设立了20多块糖尿病知识宣传展板,为群众免费测血糖200多人次,发放宣传手册300多余份,近200人进行了咨询。
三、当天下午,我院还特邀河北医科大学三院糖尿病教授支忠继开展了以“回归基础,安全达标—基础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地位”为主题的糖尿病知识讲座,10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学习。
通过此次活动,使人们更加了解糖尿病预防和诊疗的相关知识,加强了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和配合糖尿病的防治管理工作的意识,受到居民好评,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
糖尿病的讨论总结2为切实做好糖尿病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在20xx年11月13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即将来临之日,我院联合区疾控中心,走进农村,开展了以“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宣传材料。
悬挂条幅三个个:健康饮食与糖尿病;预防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后代健康,造福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
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千预的工作体会

·护理天地·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11月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致病原因为患者足部的神经发生病变,致使下肢和足部的保护功能受损等所导致的一种疾病[1-2]。
由于受到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的制约,尚且缺少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加之患者日常饮食缺乏合理控制和用药不规范等原因,致使很多初期症状较为轻微的患者病情逐渐恶化[3],尤其当发展至末期,不得不进行截肢治疗。
为了进一步减轻这类患者手术后的痛苦,该院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角度出发,从疼痛护理等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选择在该院入院行截肢术的34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包括心脏等脏器重度疾病,精神类疾病,因其他原因所致的截肢等。
患者症状表现为足部和(或)肢溃烂、麻木和疼痛等,需经截肢手术进行治疗。
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17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72.52±8.7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9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1.46±9.13)岁。
以上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1)临床基本护理:首先在患者病房准备好止血带等急救用品,以预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当患者截肢手术完成后,护士引导患者返回病房,指导和监督患者平卧6h [4]。
遵医嘱为患者静脉输液和发放口服药物。
对于腿部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需接通心电监护等设备,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率等生命体征状态。
在患者血糖监测方面,初期需要提高血糖监测的频率,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延长监测时间。
【病例讨论总结】糖尿病足行截肢手术的麻醉

糖尿病足急诊行截肢手术的麻醉
1.患糖尿病足的病人行急诊手术麻醉方式最佳选择什么?
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喉罩为相对禁忌症,因长期糖尿病的病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返流误吸的风险。
2.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是否应当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不应当,长期糖尿病的病人可能存在外周神经病变,神经阻滞可能加重神经损伤,导致神经病理性炎症。
3.幻肢痛的定义和病因
幻肢痛系指患者感觉被切断的肢体仍然存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
疼痛多在断肢的远端出现,疼痛性质有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等。
据报道,幻肢痛的两个发作高峰期分别为截肢术后1个月内和1年后。
目前幻肢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研究表明幻肢痛可能与感觉传入的各个环节发生变化有关,同时幻肢痛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
危险因素包括:(1)截肢前疼痛。
(2)手术部位术后持续疼痛。
(3)多个肢体截肢。
(4)足或腿截肢。
幻肢痛与心理因素及过去生活的经验有关。
消极情绪因素是幻肢痛产生的重要心理原因。
4.幻肢痛的治疗
国内外治疗幻肢痛的报道多集中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3个方面:(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降钙素、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镇痛药、麻醉药等。
(2)物理治疗术后早期安装合适的假肢可减少幻肢痛的发生率。
在国内,对幻肢痛的物理治疗多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干扰电、水疗和蜡疗等
方法。
(3)心理、行为治疗
5.对于麻醉而言,预防幻肢痛我们能做些什么?
超前镇痛及多模式镇痛,术中及术后给予充足的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临床分析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该院50例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患者选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予以麻醉,对两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等级,试验组患者中麻醉效果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的人数为25例,Ⅳ级0例,对照组患者中麻醉效果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的人数为24例,Ⅳ级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的麻醉镇痛效果的起效时间、麻醉的持续时间、患者痛觉与运动的恢复时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于麻醉效果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并行腰硬联合麻醉起到的效果更加理想,安全性也更高,当血糖水平适宜时,麻醉效果最佳。
标签:糖尿病;下肢手术;麻醉药物;罗哌卡因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整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1],该疾病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疾病。
该文以该院50例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接诊治疗的50例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
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45~82岁,平均(62.4±1.5)岁。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44~83岁,平均(61.9±1.2)岁。
该次糖尿病患者诊断时间均在1年以上,全部需进行下肢手术,其中小腿下肢截肢3例,膝关节手术25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15例,下肢清创7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不具比较意义(P>0.05)。
1.2 方法該次两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入室后均需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开放患者静脉通路。
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护理探讨

积极的配合治疗 , 自 我护理能力得到增强, 并有效的控制了患者
的m糖。在住院时间缩短的同时, 也减少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参 考文献】
糖尿病患者由于足部坏疽 , 皮肤溃烂, 腐烂发臭, 所以病房
内幕定时开窗通风 , 保持空气流通, 给患者的创口处做相应的处 [ 1 ]王莉. 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对截趾手术认知程度的调查分秽 亍 [ J 】 . 中国社 理,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 整洁、 舒适的环境同 。糖尿病是一种长 区医师 ( 医学专业 ) , 2 0 1 0 , 1 2 ( 3 4 ) : 2 4 6 , 期的慢性疾病, 并且由于患者的截肢导致患者情绪低落, 心理上 [ 2 ] 吴华英, 罗丽 铭. 老 年糖尿 病足坏 疽截肢患者围 手术期护理【 J ] . 临床 肺 难以接受。因此护理人员需陪伴在患者左右,安抚其紧张的心 科杂志, 2 0 0 6 , 1 1 ( 5 ) : 6 5 4 .
情, 鼓励和关怀患者。 若病人有任何疑问, 护理人员应耐心回答,
助其解开疑惑 , 并适时 的给予关怀和鼓励 。 若患者对于手术有疑
【 作者简介】 马秀英( 1 9 7 0 一 ) , 吉林松原人 , 女, 大专 , 外科护理方面 。
[ 3 】黄谭招.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护理中的应用[ J 】 _ 现代护
术的并发症 , 值得 临床推广。 【 关键词】 糖尿病足部坏疽 ; 截肢 ; 护理 、
【 中图分类号】R 4 7 3 .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4 0 6 2 ( 2 0 1 4 ) 1 0 ( a ) 一 0 0 6 1 — 0 1
1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的护理体会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49期V ol.4, No.49, 2019571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的护理体会李小红(南通市和美家妇产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关键词】糖尿病;截肢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9.57.01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由于糖尿病基本无法治愈,导致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受到较大影响.糖尿病发病后较易发生并发症,比较常见的后期血管并发症即为糖尿病足部坏疽,它增加了患者残疾死亡风险,所以需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截肢术为治疗糖尿病足部坏疽的方法之一,因手术对患者形象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1]。
为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我们在术后的护理上给予了干预。
现将一例糖尿病截肢的病例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王某,男,64岁,住院号:20189374,因“左足根部感染坏死20天”,于2018年07月11日,10:10扶入病房。
该患者二十天前左足跟部不慎被硬物碰伤。
自觉左足跟外侧部疼痛伴活动受限,未进行治疗,伤口逐渐扩大流脓伴腥臭味儿。
入院查体:T36.5。
C ,P80次/分,R22次/分,BP116/68 mmHg 。
左足跟外侧见一8*6*4厘米创面75%黄色创面,创面深达骨面。
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伴恶臭,上方皮肤红肿,见一8*2*1黑色伤口为75%,皮下向四周潜行4厘米,内踝区见一7*2*1皮肤坏死,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右下肢均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十天前在如东县人民医院就诊,予以控制血糖、清创、VSD 负压吸引、抗感染,活血等治疗,伤口未见好转。
渗出仍较多,现来本院就诊。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6*109/L ,中性细胞计数12.83*109/L ,糖化血红蛋白10.5%,葡萄糖测定15.8mmol/L ,血清白蛋白29 g/L,C 反应蛋白测定CRP25.8 mg/L 。
医学截肢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医学截肢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一例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下肢截肢案例。
通过对患者的病史、诊断过程、手术决策、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的综合评估,以期为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截肢、糖尿病并发症、下肢截肢、案例分析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保密性别:男年龄:52岁职业:退休工人主诉:右下肢疼痛、溃疡持续3个月,加重1周。
二、病史回顾患者有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15年。
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曾因糖尿病足溃疡多次住院治疗。
本次入院前3个月,患者右足出现溃疡,自行使用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溃疡面积逐渐扩大,疼痛加剧。
三、诊断过程1. 临床检查:患者右下肢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感觉减退,溃疡面积达10cm×8cm,深达肌层,有脓性分泌物。
2.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 血糖检测:空腹血糖12.5mmol/L。
- 影像学检查:X光显示右下肢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但周围软组织- 血管超声:右下肢动脉血流明显减少,部分血管闭塞。
四、手术决策综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患者右下肢动脉血流严重不足,溃疡难以自愈,感染风险高,决定进行右下肢截肢手术。
五、手术过程1. 术前准备:患者禁食6小时,给予术前抗生素预防感染,调整血糖至适宜范围。
2. 麻醉方式:选择椎管内麻醉。
3. 手术步骤:- 确定截肢平面:选择在右膝关节上方5cm处进行截肢。
- 切口设计:沿预定截肢平面做环形切口。
- 截肢操作:依次切断肌肉、韧带、血管和神经,注意止血。
- 处理残端:修整残端皮肤,确保愈合良好。
- 缝合:逐层缝合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
六、术后恢复1. 术后管理:患者术后给予镇痛、抗感染、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
2. 康复训练:术后一周开始进行残端肌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
3. 心理支持:患者术后出现情绪低落,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适应生活变化。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糖尿病足是指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其严重者可导致下肢截肢。
其伤害性不仅是肢体和功能的丧失,还有内心巨大的创伤。
我院 2011 至 2016 年我科收治 50 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截肢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2],为2型糖尿病。
本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6岁,平均70.2岁。
肢端坏疽按 Wagner,s级分类标准。
IV级24例,V级22例。
44例单侧截肢,6例双侧截肢;膝上截肢5肢,膝下截肢20肢,踝部截肢10例,趾列截肢15足。
入院时空腹血糖10.8~21.1mmol/L,餐后2h血糖15.5~24.6mmol/L。
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检查,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及控制血糖水平。
完善尿糖、尿酮体、血尿常规、凝血、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肺X线、心脏彩超等检查。
常规患肢多普勒超声检测,必要时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
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
监测血糖,一天7次。
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术前1~2d宜停用长效胰岛素,改为早、午、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的方式,控制空腹血糖在6~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
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40/82~90mmHg。
血脂异常给予控制血脂。
给予支持疗法,术前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2 心理护理患者常出现悲观失望,对截肢手术难以接受,我们要真诚地表示理解、同情。
帮助患者分析病情,鼓励患者正视和接受现实。
我们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通过图片或幻灯安装假肢后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行截肢手术的麻醉
糖尿病足急诊行截肢手术的麻醉
1.患糖尿病足的病人行急诊手术麻醉方式最佳选择什么?
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喉罩为相对禁忌症,因长期糖尿病的病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返流误吸的风险。
2.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是否应当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不应当,长期糖尿病的病人可能存在外周神经病变,神经阻滞可能加重神经损伤,导致神经病理性炎症。
3.幻肢痛的定义和病因
幻肢痛系指患者感觉被切断的肢体仍然存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
疼痛多在断肢的远端出现,疼痛性质有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等。
据报道,幻肢痛的两个发作高峰期分别为截肢术后1个月内和1年后。
目前幻肢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研究表明幻肢痛可能与感觉传入的各个环节发生变化有关,同时幻肢痛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
危险因素包括:(1)截肢前疼痛。
(2)手术部位术后持续疼痛。
(3)多个肢体截肢。
(4)足或腿截肢。
幻肢痛与心理因素及过去生活的经验有关。
消极情绪因素是幻肢痛产生的重要心理原因。
4.幻肢痛的治疗
国内外治疗幻肢痛的报道多集中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3个方面:(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降钙素、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镇痛药、麻醉药等。
(2)物理治疗术后早期安装合适的假肢可减少幻肢痛的发生率。
在国内,对幻肢痛的物理治疗多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干扰电、水疗和蜡疗等
方法。
(3)心理、行为治疗
5.对于麻醉而言,预防幻肢痛我们能做些什么?
超前镇痛及多模式镇痛,术中及术后给予充足的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