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苏南四市苏锡常镇二模语文附加2019~2020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苏锡常镇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

《孟子》至“养心莫 先生说:“清心寡欲莫过于修养
善于寡欲”,先生曰: 心性。”张原洛说:“科举考试
“寡欲莫善于养心。” 不足以成就你的学问,为什么不
原洛曰:“ 举子业 去向薛方山先生请教道理呢?”
不足以竟子之学,盍
问道于方山薛先生
乎?”
举乡试第一,庚
先生参加乡试获得举人第一
辰登进士第。时江陵 名,庚辰年考中进士。当时张居
苏锡常镇四市
二模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
寥寥数语 ,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 、语焉不详
的遗憾。今天, 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
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
A. 切中肯綮 B. 高屋建瓴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是( )
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祇
园曰:“惟老僧最惧内。”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
娶耳。”一座粲然。
A. 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 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B
C. 发现上人和他们一样因惧内而不敢娶妻。
D. 理解上人因惧内不娶、进而出家的行为。
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
黄宗羲
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
顾宪成字叔时, 常州府无锡县人。父亲叫顾学,
别号泾阳,常之无锡 有四个儿子,先生排行在第三,
人。父学,四子,先 他最小的弟弟叫顾允成。他跟从
生次三,其季允成也。 张原洛读书,研习《孟子》到
从张原洛读书,讲
“修养心性莫过于清心寡欲”,
推荐-江苏省2019-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4月

2019~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2020.03注意: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语焉不详的遗憾。
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A.切中肯綮一鳞半爪推陈出新 B.高屋建瓴雪泥鸿爪推陈出新C.高屋建瓴一鳞半爪革故鼎新 D.切中肯綮雪泥鸿爪革故鼎新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喉舌,担负着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使命。
▲,▲,▲。
▲,▲,▲。
而优秀的作品正是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真的启示、善的教育的同时,也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熔铸于其中。
①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形成整体的理性认识②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敏感地关注人类命运③以独特的视角去反映客观事物④因而思想比普通人更敏锐、超前、博大、深邃⑤思考人类的发展和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⑥综合地、整体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A.①③⑤②⑥④ B.①⑥③②⑤④ C.②③⑤①④⑥ D.②⑤④①③⑥3.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3分)A.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C.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4.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
祇园曰:“惟老僧最惧内。
”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娶耳。
”一座粲然。
A.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苏锡常镇2020二模语文

苏锡常镇2020二模语文江苏省2020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附加卷1、语言运用(12分)(共4题,共12分)(3分)依次填写以下段落的空格。
最合适的组是()在古代,他们谈诗、词、文时,都是凭直觉写的。
他们虽然只能用几句话,却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了遗憾。
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梳理这些古代文论瑰宝,做到古为今用。
A、推陈出新C、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答:]甲【分析】【分析】中肯: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方向准确,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从战略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比喻,是一个高水平,无法阻止的情况。
现在是指对事物的全面把握、透彻的认识、全局的思考。
根据“少言”和“必然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可以看出,不能排除“整体思维”,所以选择了“中肯”。
不包括B和C。
一尺半爪:原来指龙在云,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
它是对零碎事物的隐喻。
雪泥红爪:大雁踩雪泥留下的脚印。
它指的是过去留下的痕迹。
第二空,根据“模糊遗憾”,强调“零碎碎片”,所以选择“一尺半爪”。
排除D选项。
引进新思想:批判地继承旧文化,去其糟粕,汲取其精华,创造新文化。
旧是指政府更迭或朝代更迭。
是指推陈出新。
第三个缺位,按照“古为今用”,不是“去旧立新”,而是“批判继承”。
因此,我们选择“推陈出新”。
所以选择a。
所以答案是:a【点评】要正确使用成语,应明确以下几种错误:1、习语的意义是否与前、后的制约因素相协调;2、习语的意义是否与语境相符,是否导致大词少用或小词多用;3、看成语的情感色彩是否适合语境;4、习语使用的对象、范围、场合是否使人看起来像是在打扮;5、看成语是否因字面意思而误用;6、看成语内容前后是否因蛇而重复。
2(3分)在下一段的行中填写句子,最合适的是()作为时代的喉舌,小说家肩负着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使命。
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真正的启蒙和良好的教育,而且使人们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
2020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精品)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和同行相比,郭开先生的精神也是的。
多年来,他不囿陈见,著述严谨,哪怕是一个脚注,一个标点,他都细加推敲,,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A.质疑当仁不让无微不至B.置疑不遑多让无微不至C.置疑当仁不让一丝不苟D.质疑不遑多让一丝不苟D2.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A.①醉翁亭②岳阳楼③鹳雀楼④蓬莱阁B.①兰亭②黄鹤楼③鹳雀楼④滕王阁C.①醉翁亭②黄鹤楼③天一阁④滕王阁D.①兰亭②岳阳楼③天一阁④蓬莱阁B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月光洒满庭院,,,,。
,,。
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地在她脚下延展。
①泛着皎洁的月光②承载着银色的光华③在那里荡漾④喷水池里的微波⑤远处枝叶扶疏的桂树⑥轻逸而静寂⑦烘出淡灰的影A.④②⑥⑤⑦①③B.⑤②⑦⑥⑦①③C.⑤①⑦④②③⑥D.④①③⑦⑤②⑥B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B.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C.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D.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C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盛溪绿生志胡胤嘉吾乡吕水山先生,通博异才,微及艺事,率尔造极。
书法精劲,画无尘埃气。
余尝得其所写《双柑图》,枝叶扶映,生气可摘。
性好奖成人材,凡有片长,引接不倦。
我家乡的吕水山先生,通达渊博,才能特出,稍一接触艺术之事,就能达到最高境界。
书法精妙道劲,绘画没有尘俗之气。
江苏省2019~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4月

2019~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2020.03注意: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语焉不详的遗憾。
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A.切中肯綮一鳞半爪推陈出新B.高屋建瓴雪泥鸿爪推陈出新C.高屋建瓴一鳞半爪革故鼎新D.切中肯綮雪泥鸿爪革故鼎新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喉舌,担负着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使命。
▲,▲,▲。
▲,▲,▲。
而优秀的作品正是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真的启示、善的教育的同时,也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熔铸于其中。
①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形成整体的理性认识②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敏感地关注人类命运③以独特的视角去反映客观事物④因而思想比普通人更敏锐、超前、博大、深邃⑤思考人类的发展和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⑥综合地、整体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A.①③⑤②⑥④B.①⑥③②⑤④C.②③⑤①④⑥D.②⑤④①③⑥3.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3分)A.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C.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4.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
祇园曰:“惟老僧最惧内。
”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娶耳。
”一座粲然。
A.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C.发现上人和他们一样因惧内而不敢娶妻。
苏锡常镇2020二模语文

一、试题评析1. 试卷总体比一模偏难,可能因为离高考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能掉以轻心,所以试卷稍微偏难一点,适当增加考生的危机感,增强备考动力。
2. 听力部分比一模难度明显偏大,选项长度比2019年高考题明显偏长,读题量有所增加。
尤其第3题信息归纳比较难判断,最后一篇独白考题与题目信息呈现顺序不同,录音信息后置,给答题带来困难。
3. 单项选择题与一模难度相当,考点按照高考考点均匀分布,与平时教学重难点基本吻合,但个别题目如32题的选项设置在技术上值得商榷。
4. 完形填空仍然是小故事,大道理套路。
考点集中在词语辨析和上下文逻辑思维。
短文长度341词,比高考题略长,部分选项的上下文背景信息偏弱,需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如45,49,53等。
5. 阅读理解总体不难,主要集中在信息查找和对比,答题必须注意问题的设问方向与选项的答题角度是否匹配,如61题。
6. 任务型阅读材料读懂不难。
除72,74,76题以外,其它题目几乎均可直接根据表格信息就可填出。
7. 书面表达为读写作文,话题(知识产权、收费)和形式(不同观点阐述)比较常规。
二、参考答案1. 听力部分1-5 BCBCB 6-10 BAAAC 11-15 AACCC 16-20 CBBAB2. 单项选择21-25 ABDBA 26-30 CDBDA 31-35 CBCDA3. 完形填空36- 40 ADCAB 41-45 CADCA 46-50 BBBCD 51-55 CADDC4. 阅读理解56-57 BD 58-60 ACB 61-64 CADB 63-70 DCDACA8. 任务型阅读71. examples 72. afraid/scared/frightened 73. Similar 74. assemble / selected75. necessarily 76. overbearing 77. with 78. advantage(s) / benefit(s)79. wider / broader 80. Spotting 6. 书面表达(略)。
2020年某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试卷及答案

2020年某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试卷及答案(调查一)摘要:2020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语文ⅰ2020.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泥淖/绰约股肱/女红偌大/一诺千金 b.汲取/秘笈湮没/模样斐然/流言蜚语c.绽放/积淀埋怨/......2020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语文Ⅰ2020.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泥淖/绰约股肱/女红偌大/一诺千金B. 汲取/秘笈湮没/模样斐然/流言蜚语C. 绽放/积淀埋怨/叶脉杳然/纷至沓来D. 搭讪/籼米露怯/绿林自诩/栩栩如生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面对餐饮业的寒潮,我们要根据市场变化,努力创新经营思路,积极开展外卖业务,菜品结构合理调整,以促进消费。
B.参加晚宴的客人除了瑞典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国的大使及夫人外,还有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也会参加。
C.支持异地高考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实行高考同等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
D.继摘得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同里古镇保护工程又荣获2020年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的全球良好范例称号。
3. 根据下面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细节”(不超过30个字)。
(4分)材料一: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游轮启航后,船员突然发现船上唯一的望远镜锁在坚固的工具箱里,而钥匙却不在船上。
船员们未加重视,他们认为没有望远镜不会对航行产生多大影响。
然而,黑夜来临后,当船员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时,巨大的游轮想转向已经来不及了,一头撞向了冰山,造成1522人丧生。
材料二:台湾有一位博士,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
最合脚的尺码已经卖完了,就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十一)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十一)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鲁迅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________;另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
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________;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体味到读书的乐趣。
至于获益,则实在________。
A. 费尽心机正襟危坐难以名状B. 费尽心机道貌岸然难分轩轾C. 劳神费力正襟危坐难分轩轾D. 劳神费力道貌岸然难以名状2. 把“这也难怪好的书店老板,于‘生意经’外,还加上一点‘文化味’。
”这句话填入下面的文段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书店是商业活动的场所,老板当然也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可经营书籍毕竟不同于经营其他商品,它同时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准精神活动。
__①__正是这一点,使得读书人与书店的关系,并非一般的买卖关系,更有休戚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味道。
__②__书业的景气与不景气,不只关涉到书店的生意,更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折射出当代读书人的心态与价值追求。
__③__书业的凋零,“不胜感伤之至”的不只是书店的掌柜,也包括常跑书店的读书人,因其同时显示出文化衰落的迹象。
__④__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3. 如果要从历代文人中为梅、兰、竹、菊各选一位代言人,按顺序匹配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杜甫陆游陶潜B. 苏轼屈原陆游王维C. 林逋杜甫郑燮王维D. 林逋屈原郑燮陶潜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人一直喜欢幻想,所以有神话、宗教、文学。
人越来越理智成熟,从前的幻想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人一直在寻找幻想的新形式。
在今天,这种新的幻想形态已经卓然成形,那就是科幻。
从前人信神,现在人信科学,它们都能给人提供安慰和希望,但科学的安慰和希望比从前的神更加真实可信,从这个意义上,科学不但是现代的神,而且比旧神更加威力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语文Ⅱ(附加题)2020年5月本部分为选考历史科目学生加试内容。
总分4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
答张东阿
袁宏道
读佳集,清新雄丽,无一语入近代蹊径知兄丈非随人脚跟者而邢少卿诗序中亦谓兄直法李唐不从王李入此语甚是。
仆窃谓王李固不足法,法李唐,犹王李也。
唐人妙处,正在无法耳。
如六朝、汉、魏者,唐人既以为不必法,沈宋李杜者,唐之人虽慕之,亦决不肯法,此李唐所以度越千古也。
兄丈冥识玄解,正以无法法唐者,此又少卿序中未发之意,故不肖为补足之。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23.“沈宋李杜”指唐朝诗人沈佺期、、、。
(3分)
24.根据材料,概括文中“未发之意”的内涵。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A.《三国演义》中关羽死后,孙权害怕刘备与魏国联合起兵报仇,就把关羽首级献与曹操,想以此使刘备迁怒曹操。
刘备果然中计,发兵曹操。
B.《边城》中,老船夫向二老求证那晚唱歌的情形,二老说“做傻子唱过一晚的歌”,语气中有对自己的后悔,也包含着对老船夫的埋怨。
C.《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梦到父亲告诉他被害的经过:克劳狄斯趁老哈姆雷特在花园里午睡,把致命的毒草汁滴进他的耳朵,夺取了他的生命。
D.《茶馆》中,常四爷不惧恶人,仗义执言。
面对专横的二德子,愤言道:“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死后,欧也妮当家。
她手下只有拿侬,她和拿侬恪守葛朗台定下的规矩,所以她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26.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57回,“一语未了,忽见湘云拿着一张当票走来,口内笑道:‘这是什么账篇子?’黛玉瞧了不认得。
底下婆子都笑道:‘这可是一件好东西,这个乖不是白教的。
’宝钗忙一把接了看后,忙着折了起来。
”这张当票的由来是怎样的?湘云、黛玉和宝钗的不同反应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6分)
(2)《呐喊》中有一篇关于人与动物的文章《兔和猫》,故事中那对白兔的第一窝小兔最终都死去了。
请写出这些兔子的主人是谁并简要概括第一窝小兔死亡的原因。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季羡林先生在谈论佛教文化时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古人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不断地充实自己。
现在我们许多人有极大的盲目性,把中国传统文化想象成纯而又纯的国产货。
这样的文化,在世界上基本不存在,如果有,那一定是落后的、羸弱的、必将被淘汰的。
世界上近代众多土著文化的命运就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盲目性,就是并不真正理解文化交流为何物。
文化这种东西好比水,其本性是流动的,人为地阻止它的流动是不可能的,如果谁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阻止,那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清代后期的代价实在太大,而且记忆犹新。
一定要让文化流动起来,你流过来,我流过去,叫做交流。
我们现在一说文化交流,好像就是中国的京剧团、民乐团、杂技团到国外去演出,外国的歌剧团、芭蕾舞团、马戏团到中国来演出。
再就是翻译作品。
这些其实只是文化交流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实际上,文化交流和物资交流一样,就是我从你那里挑选我所需要的东西,你从我这里挑选你所需要的东西。
但许多人对此缺乏心理准备,看见人们从外国人那里弄了什么东西来,换下了祖宗留下的东西,就说他崇洋媚外,就义愤填膺。
他们不知道,文化交流的加速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文化趋同又是交流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害怕也没有用。
我们不但不应当害怕,抗拒,反而应当高兴,欢迎。
道理很简单,从别人那里捡了好东西来,对我有好处。
也有人专门捡别人的破烂货的,那也难免,但不可能是主流。
主流还是捡好东西。
(节选自许博渊《裤子的革命与文化》)27.简要概括现在许多人对文化有哪些盲目的认识。
(4分)
28.材料认为,对文化交流应秉持怎样的态度?(6分)
29.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