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检查

合集下载

做完眼底筛查注意事项

做完眼底筛查注意事项

做完眼底筛查注意事项
眼底筛查是一种检查眼底情况的方法,旨在帮助医生发现和诊断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做完眼底筛查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注意术后眼部护理。

在筛查中,通常会用特殊的眼药水扩张瞳孔,这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和对近距离看物体的困难。

因此,在筛查后,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明亮的光线和看长时间的电视屏幕。

此外,还要避免揉搓眼睛,以免引起眼部感染。

其次,需要密切关注眼部异常情况。

眼底筛查后,医生可能会告诉你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或改变,如视网膜出血、黄斑变性等。

如果发现有任何眼部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此外,眼底筛查后还需要注意观察全身健康情况。

眼底筛查可以反映出一些全身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如果医生在筛查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另外,注意心理调适。

有时候,眼底筛查的结果可能让人产生焦虑或担忧。

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情绪,可以找家人或朋友倾诉,也可以咨询专业机构获取帮助。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恢复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眼底筛查结束后,医生可能会给你一定的治
疗方案和建议,如使用眼药水、改变生活习惯等。

为了保护视力和眼部健康,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总的来说,做完眼底筛查后,需要注意眼部护理、关注眼部异常情况、观察全身健康情况、进行心理调适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主动的健康管理,可以保护眼部健康并及早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眼底检查评分标准

眼底检查评分标准

眼底检查评分标准1. 引言眼底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通过观察眼底内部结构的正常与异常,可以对患者的眼部健康进行评估。

为了标准化和系统化评估结果,制定本评分标准。

2. 评分标准本评分标准根据眼底检查中关键观察点将眼底损害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以下为各等级的具体评分标准:2.1 轻度眼底损害(得分范围:0-4 分)轻度眼底损害通常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弥漫性垂直血管扩张(1分)- 能见度较差的动脉反光(1分)- 前负荷或低级动脉显著反光(1分)- 弥漫性水肿(1分)2.2 中度眼底损害(得分范围:5-7 分)中度眼底损害通常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斑点反光(1分)- 明显的视盘水肿(1分)- 弥漫性小出血(1分)- 弥漫性囊样水肿(1分)2.3 重度眼底损害(得分范围:8-10 分)重度眼底损害通常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弥漫性大出血(1分)- 弥漫性小结节(1分)- 明显的视网膜脱离(1分)- 颞动脉细化(1分)- 颞病变(1分)3. 应用与使用本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对眼底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而一致的评估。

在进行眼底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眼底损害的严重程度给予对应的分值,最终得分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眼部健康的状况。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本评分标准时,需要遵循医院或临床实践所制定的眼底检查操作规范。

- 检查人员需要具备眼底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 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质量控制,以保持评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 结论眼底检查评分标准是一种帮助医护人员对眼底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的工具。

通过标准化的评分,可以提高对患者眼部健康状况的评估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疾病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为眼底检查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请各位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循标准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眼底检查临床意义课件

眼底检查临床意义课件
指导治疗:根据眼 底检查结果,可以
3 指导医生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如 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激光治疗等。
评估病情:通过眼 底检查,可以评估
2 疾病的严重程度和 进展情况,为治疗 方案的制定提供依 据。
监测疗效:通过定 期进行眼底检查,
4 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眼底检查的注意事项
06
超声波检查:通过超 声波技术,观察眼底 病变情况
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
诊断眼部疾病
眼底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眼部疾病,如青光眼、 白内障等
眼底检查可以评估眼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
眼底检查可以监测眼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如 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障手术等
眼底检查可以预测眼部疾病的发展趋势,如 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等
检查前的准备
保持良好的睡眠, 避免过度疲劳
检查前不要使用 眼药水
检查前不要佩戴 隐形眼镜
检查前不要化妆, 保持面部清洁
检查中的配合
保持安静:避免干扰医 生检查
保持头部稳定:避免晃 动影响检查结果
保持眼睛睁开:避免闭 眼影响检查效果
保持呼吸平稳:避免呼 吸急促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后的处理
检查后应立即进 行眼部清洁,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 像(OCTA):无创,快 速,高分辨率,可检测视 网膜微血管病变
设备更新
眼底检查设备
1 不断更新换代, 提高检查精度 和速度
引入人工智
2 能技术,实 现自动诊断 和辅助诊断
便携式眼底检
3 查设备逐渐普 及,方便基层 医疗机构使用
远程眼底检
4 查技术发展, 实现远程诊 断和会诊
免感染

眼底检验规范操作步骤

眼底检验规范操作步骤

眼底检验规范操作步骤一、准备工作1.1 环境准备:确保检查室光线充足、安静、整洁,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

1.2 设备准备:眼底相机、裂隙灯、散光灯、视力表、视力卡片、眼底镜等。

1.3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取得其配合;确保患者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1.4 资料准备: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查记录等。

二、询问病史2.1 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其视力状况、眼部不适症状及其持续时间。

2.2 询问患者是否有眼部疾病史、家族眼病史、全身性疾病史等。

2.3 了解患者近期的生活习惯、饮食状况、工作环境等,以便评估其眼健康风险。

三、视力检查3.1 使用视力表和视力卡片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

3.2 对患者进行双眼视力对比,了解视力差异。

3.3 记录视力检查结果,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双眼视力对比等。

四、眼压检查4.1 使用眼压计进行眼压检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4.2 记录眼压检查结果,并进行双眼眼压对比。

五、裂隙灯检查5.1 使用裂隙灯对患者的眼睑、结膜、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进行详细检查。

5.2 记录裂隙灯检查结果,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六、眼底检查6.1 使用眼底相机拍摄患者的眼底照片,保存影像资料。

6.2 使用散光灯和眼底镜进行直接眼底检查,观察眼底状况。

6.3 记录眼底检查结果,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七、综合评估与诊断7.1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眼健康状况。

7.2 给出诊断意见,针对异常情况提出治疗建议。

7.3 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解答其疑问。

八、 follow-up 随访8.1 根据患者的情况,预约随访时间。

8.2 随访时重复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眼底检验规范操作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标准眼底检查执行程序

标准眼底检查执行程序

标准眼底检查执行程序一、前言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标准眼底检查的执行程序,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参考。

本程序依据我国现行的医疗标准及实践经验编写,力求确保检查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检查准备1. 环境准备:确保检查室光线充足、整洁安静,温度适宜。

2. 设备准备:眼科裂隙灯、眼底相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设备。

3. 耗材准备:一次性眼罩、棉签、生理盐水等。

4. 人员准备:眼科医生、助手及护士。

三、检查流程1. 患者接待:患者进入检查室后,护士协助其坐在检查台前,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以获取其配合。

2. 眼部准备:护士用棉签清洁患者眼部,然后为其佩戴一次性眼罩,确保检查过程中眼睛不受光线刺激。

3. 眼底摄影:眼科医生使用眼底相机拍摄患者眼底照片,保存作为诊断依据。

4. 裂隙灯检查:医生利用裂隙灯观察患者眼底的细微结构,以便发现潜在病变。

5. OCT检查:医生操作OCT设备,对患者眼底进行断层扫描,以获取更为详细的眼底结构信息。

6. 结果解读:医生分析拍摄的照片、裂隙灯及OCT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7. 检查结束:医生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提出治疗建议或后续检查方案。

护士协助患者取下眼罩,送其离开检查室。

四、检查注意事项1. 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眨眼、移动等动作。

2. 检查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检查。

3. 眼底相机、裂隙灯及OCT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检查准确性和设备使用寿命。

4. 检查室内应保证光线充足,避免强光直射患者眼睛,造成不适。

五、检查后处理1. 检查结果应妥善保存,便于后续查阅和追踪。

2. 对诊断明确的病例,医生应制定治疗方案,并跟踪随访。

3. 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医生应建议进一步检查或转诊至相关专业科室。

六、总结标准眼底检查是眼科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准确的检查结果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严格执行本程序,我们能够确保眼底检查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眼科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概述

眼科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概述


检查顺序
④ ①


正常的眼底解剖结构
静脉 动脉
眼底彩照
视盘
黄斑 中心凹
眼底检查部位
• (一)视神经乳头:注意其形态、大小、 颜色、境界、血管状况,杯盘比例,有无 缺损,有无隆起或病理性凹陷(均以屈光 度数表示,屈光度相差3D约相当高起或陷 下1mm)。
眼底检查部位
• (二)视网膜血管:血管走行状态,有无 扭曲、怒张、闭塞或搏动,有无微血管瘤, 动脉管壁之反光度,管腔大小、动静脉之 比例及交叉处情况,管壁有无白鞘。
• 通过检查视神经、视网膜血管等发现中枢 神经系统、心血管、血液、内分泌等全身 性疾病
解剖
• 透明薄膜,前界为锯齿缘,向后止于视盘, 内侧为玻璃体,外界为脉络膜。
黄斑(macula lutea )
• 黄斑 :视网膜后极部直径约2mm的浅漏斗 状的区域,中央无血管,富含叶黄素。
• 黄斑中心凹(fovea):黄斑中央的一个小凹。 • 最薄,视觉最敏锐 • 无血管、富含色素
眼底检查部位
• (三)黄斑部:黄斑部中心凹光反射及附 近情况,有无水肿、渗出物、出血、色素、 裂洞或囊样变性。
眼底检查部位
• (四)视网膜:颜色是否透露脉络膜,有 无水肿、渗出、出血、游离色素、萎缩、 瘢痕、新生物、新生血管和脱离(均需注 意形状、大小、部位)。
眼部检查
眼底病变的记录方法
• @ 以视乳头为标志,记录病变部位
与视乳头之间位置关系
@ 以视乳头直径(1PD=1.5mm)为单位,
估计病变范围大小及与视乳头之间距离
@ 病变水肿隆起或凹陷可根据病变与正常
视网膜屈光度之差计算。
正常眼底像
屈光度每差3D约等于1mm。 差数为“+”者表示隆起,

眼底检查-三面镜检查-眼科研究生课件

II号、III号、IV号镜均为平面镜, 均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来观察眼底,其成像 特点为:实像与虚像以镜面为界呈180度对称
三面镜的使用
2、三面镜的适应症
(1)确定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性质 (炎症、变性、血管异常等)
(2)视网膜脱离寻找裂孔 (3)视网膜出血点与视网膜小裂孔的鉴别 (4)黄斑部病变的鉴别
➢首先检查双眼瞳孔大小,利用瞳孔尺分别 记录左眼、右眼瞳孔的实际大小,并记录。
➢受检者注视远处目标, 记录瞳孔大小,后 查双眼集合反射。
➢检查者用手放在受检者鼻梁中间,用以遮 挡检查光线,然后用聚光手电筒分别照射 两眼,观察两眼瞳孔的直接及间接对光反 射,并记录。
➢检测瞳孔相对性传入障碍(RAPD):检 查者用手轮流遮盖患者一侧眼睛,同时观 察未遮盖侧眼的瞳孔大小,或用聚光手电 筒光轮流照射两眼,观察未被照射眼的瞳 孔大小,并记录。
▪ 注意事项:
➢瞳孔后粘连时,检查瞳孔反射没有实际意 义。
➢照射瞳孔的光线不应太强或太弱。
➢检查时应让患者注视远处目标,光线自在 而上照入,避免与近反射引起的瞳孔改变 相混淆。
前房角镜检查
▪ 适应症:
➢判断前房角是否关闭或可能发生关闭。 ➢判断前房角宽窄,确定青光眼类型。 ➢ 怀疑前房角有外伤、炎症、异物或肿瘤时。
▪ 检查顺序:
▪ 将反射镜置于上方,沿颞侧旋转前房角镜 和移动裂隙灯,依次连续检查下方、鼻侧、 上方和颞侧前房角。
▪ 静态下检查 先进行静态下检查。静态是指 受检者向正前方注视,前房角镜保持在角 膜中央位置,不向角膜施加任何压力。检 查范围包括瞳孔缘、周边部虹膜、睫状体 带、巩膜突、小梁网和前界线。注意前房 角宽度和入射角、小梁网色素,有无虹膜 周边前粘连、前房角血管等。

眼底检查技术评分标准

眼底检查技术评分标准简介眼底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

本文档旨在提供眼底检查技术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和技术人员准确评估眼底检查结果。

检查项目眼底检查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 瞳孔扩张:评估是否正常扩张,瞳孔直径是否达到合适的大小。

2. 视网膜状况:检查视网膜是否光滑、无损伤,评估是否有出血、渗出或其他异常。

3. 动脉和静脉:评估动脉和静脉的粗细、弯曲度以及有无异常。

4. 黄斑:评估黄斑的形状和颜色,检查是否有黄斑变性或其他黄斑病变。

5. 视神经:评估视神经盘的形态、颜色和杯盘比例,检查是否有视神经炎或其他异常。

6. 眼底其他结构:评估其他眼底结构的正常性,包括视网膜周边和玻璃体等。

评分标准根据上述检查项目,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眼底检查技术评分:- 优秀(Excellent):所有项目均正常,没有任何异常。

- 良好(Good):大多数项目正常,只有个别轻微异常。

- 一般(Fair):多数项目正常,但有一些轻微或中度异常。

- 亚健康(Suboptimal):多数项目有异常,且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跟踪。

- 不合格(Unsatisfactory):大多数项目异常,无法正常评估眼底状况。

结论眼底检查技术评分标准可为医生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参考框架,用于准确评估眼底检查结果。

通过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可以提高眼底检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一步改善眼科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请注意,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因医院、医生或地区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眼底检验规范操作步骤

眼底检验规范操作步骤眼底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眼底结构和病变情况。

为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操作步骤。

以下是眼底检验的规范操作步骤:1. 环境准备:- 确保检验室或诊所的环境明亮、干净,没有杂物干扰。

- 确保检验室或诊所的温度适宜,以提供舒适的检验环境。

- 确保检验室或诊所的设备和仪器正常运行,保证检验的顺利进行。

2. 设备准备:- 确保眼底检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 检查灯和放大镜等设备应调整到适当的亮度和放大倍数。

- 确保眼底摄影设备的正常工作,并校准好对焦和曝光设置。

3.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眼底检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主诉等。

- 让患者脱掉眼镜或隐形眼镜,并告知他们需要保持眼睛稳定和放松。

4. 检验操作:- 使用瞳孔扩张药物,如眼药水或眼药膏,以扩大瞳孔,便于观察和拍摄眼底。

- 请患者就坐或躺下,保持头部稳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眼动。

- 使用放大镜和检查灯,仔细观察眼球、角膜、晶状体等结构,检查是否有异常。

- 使用眼底摄影仪或激光扫描设备,拍摄眼底照片或生成眼底图像,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5. 结果记录:- 详细记录眼底检验的结果,包括眼球结构、血管情况、病变特征等。

- 使用专业术语和标准符号记录结果,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将检验结果与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关联,建立完整的病历档案。

6. 结束流程:- 清理和消毒眼底检验设备,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 向患者解释检验结果和可能的诊断,并提供必要的治疗建议。

- 根据需要,将检验结果报告给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以便协同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眼底检验的规范操作步骤。

通过遵循这些步骤,我们可以提高眼底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请在进行眼底检验时务必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

眼底检查的健康宣教

眼底检查的健康宣教眼睛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感官之一,维护眼睛健康需要我们平时的关注和保护。

眼底检查是一项重要的眼科检查项目之一,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眼底检查的意义、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了解眼底检查的重要性,促进眼健康。

什么是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通过观察眼底,即视网膜、眼底血管、玻璃体等部位的检查方法。

一般通过特殊仪器放大视野,让医生能够看清眼底的细节情况。

这是一项无痛的检查,可以快速了解和判断眼部疾病的情况。

眼底检查的意义眼底检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眼底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延伸,通过观察眼底可以了解到循环系统的健康状况。

眼底检查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早期发现眼病: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眼病,包括白内障、黄斑病变、青光眼等。

早期发现眼病可以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 诊断慢性疾病:眼底检查还可以用于诊断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这些疾病对眼部造成严重损害,早期发现可以进行相应治疗,避免进一步损伤。

- 检查眼部健康:眼底检查可以检查眼部其他部位的健康情况,如视神经、眼底血管等。

这有助于了解眼部整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疾病。

眼底检查的步骤眼底检查一般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来进行。

以下是一般的眼底检查步骤:1. 瞳孔扩张:医生会给患者滴眼药水,使瞳孔扩大,以便更容易观察眼底。

2. 观察眼底:医生用专业的检查设备观察眼底,包括视网膜、血管、玻璃体等。

3. 评估眼部健康:医生评估眼部健康情况,包括是否有病变、损伤等。

4. 做必要的记录:医生会将眼底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备日后参考。

眼底检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眼底检查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医嘱:如果医生有特殊要求或建议,一定要遵医嘱执行。

2. 注意饮食:在检查前一天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情况下做眼底检查,以免影响观察的准确性。

4. 看清楚检查结果:在医生给出检查结果时,一定要主动询问,并要求医生解释结果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眼底检查法是利用带有照明与放大的装置检查 眼底的方法。
✓ 眼底检查的疾病
➢ 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视网膜脉络膜病、视乳 头视神经病变等)
➢ 全身疾病的辅助诊断与评估疗效(高血压、糖尿 病与颅内高压等)
✓ 眼底检查仪器
➢ 直接检眼镜 ➢ 间接检眼镜 ➢ 前置镜或三面镜(裂隙灯显微镜)
✓ 直接检眼镜的构成
✓ 视网膜血管系统
➢ 视网膜病变:水肿、出血、渗出、脱离、坏死、色素 异常
✓ 黄斑
➢ 正常黄斑
位于乳头颞侧距2PD、暗红色、无血管、针尖样反光点、 中心凹光反射
➢ 黄斑病变:出血、渗出、色素紊乱
正常眼底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黄斑樱桃红色)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血压视网膜小动脉痉挛
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盘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裂孔
老年黄斑变性
黄斑出血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脱离
谢谢!
➢ 正常视网膜血管
视网膜透明,脉络膜深橘红色,豹纹状 动脉色鲜红、静脉色暗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伴行分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 A : V=2 : 3或3 : 4(第一分体后) 视网膜血管是全身可在活体直接观察的血管,视神经是
脑的延伸
✓ 视网膜血管系统
➢ 视网膜病变:小动脉痉挛、变细,动静脉交叉征
➢ 手柄筒 ➢ 棱柱镜 ➢ 镜盘
-1~-25D 0 +1~+25D
镜盘 手柄筒
棱柱镜
✓ 直接检眼镜的使用方法
➢ 环境:暗室或相对暗室
➢ 被检者:坐位或卧位 ➢ 检查者:检查病人右眼,医生:右立—右手—右眼;
反之,左立—左手—左眼。 小瞳孔视野范围小 扩瞳(0.5% 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注意青光眼)
张怡
✓ 眼球内位于晶状体以后的部位,包括玻璃体、 视网膜、脉络膜与视神经。
✓ 眼底检查意义:
✓ 视神经 、视网膜、是脑的延续部分,视网膜 血管通过检眼镜可以直接观察,所以中枢神经 系统、心血管、血液、内分泌等全身性疾病也 要进行眼底检查;因此不仅眼科医生,即使是 全科医生也应该熟悉检眼镜的用法,对诊治工 作会有很大帮助。
做眼压检测
✓ 直接检眼镜的特点
➢ 正立、放大(15倍)、虚像
✓ 视乳头(视盘)
➢ 正常视乳头:椭圆形、淡红色、中央凹陷(生理凹陷) 杯\盘≤0.5
✓ 视乳头(视盘)
➢ 视乳头病变:水肿、视神经炎:视乳头边界模糊、隆起
✓ 视乳头(视盘)
➢ 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色泽苍白、边界清楚
✓ 视网膜血管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