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精选、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白内障(一)术前检查与准备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2.验光(双眼)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4.眼科A/B超检查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与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得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二)入院医嘱长期医嘱:眼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普食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术眼 4/日裂隙灯检查 1/日临时医嘱: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三)术前交待要点1.手术得目得就是摘除混浊得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与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得原因就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得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与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得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得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得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与术后发生麻醉与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冲洗结膜囊剪睫毛冲洗泪道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术前1小时(五) 术后处理:1.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得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皮质残留,虹膜有无后粘连,人工晶体位置有无偏斜,玻璃体就是否混浊,眼底有无病变,眼压就是否正常。
完整版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引言眼科常见病是指那些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包括结膜炎、干眼症、角膜炎等。
本文档将为眼科医生提供一份完整的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些疾病。
一、结膜炎病因结膜炎是指结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性反应等。
临床表现结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结膜充血、眼部刺痛、流泪、异物感等。
诊断结膜炎的诊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眼部检查、结膜分泌物培养等。
治疗治疗结膜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局部抗过敏药物等。
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有害刺激物。
二、干眼症病因干眼症是由于泪液分泌减少或泪液质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组眼部症状。
临床表现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眼部干涩、疲劳、异物感和视力模糊等。
诊断干眼症的诊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眼表检查和泪液分析等来确定。
治疗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泪液、热敷、保湿眼膏等。
患者还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三、角膜炎病因角膜炎是角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眼部红肿、痛感、视力下降和角膜溃疡等。
诊断角膜炎的诊断可通过眼底镜检查、角膜染色等方法来确定。
治疗治疗角膜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抗病毒药物等。
对于严重的角膜炎,可能需要行角膜移植手术。
结论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为眼科医生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参考资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常见眼科疾病。
但是,诊疗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全面的病史,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眼科手术管理、感染控制、消毒灭菌指南(一)

·169·
(5)准备并检查用物:卫生手消毒,准备并检查用物: ①无菌物品外包装须完好,并在有效期内 ②双人核对药名、浓度,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 (6)手术眼表面麻醉: ①卫生手消毒 ②与手术医师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手术眼别 ③给予局部麻醉药:一手用无菌棉签轻压患者下眼睑,另一手持药瓶 距眼球l一2 cm处,将表面麻醉滴眼液滴人下睑结膜囊内1或2滴 ④移除棉签,轻轻闭合眼睑 (7)抽取消毒药液: ①卫生手消毒,开启无菌眼部消毒包。将外包装弃于生活垃圾桶;将 药杯放人弯盘内.倒入5%聚维酮碘溶液 ②取出注射器,检查注射器完整、无裂缝,拔下针帽弃于生活垃圾桶 内,固定针栓,抽取5%聚维酮碘溶液,将针头拔除弃于利器盒 ③取出静脉留置针,外包装弃于生活垃圾桶,拔出静脉留置针针芯弃 于利器盒 ④将静脉留置针套管及保护套一起安装在抽好消毒液的注射器上, 放人弯盘备用 (8)PB毒眼睑皮肤:与手术医师再次核对眼别后消毒 ①消毒上眼睑皮肤:取无菌棉签蘸取药杯中5%聚维酮碘溶液,由内 眦向外眦涂抹眼睑皮肤 ②更换消毒棉签,同法消毒下眼睑皮肤(图1) (9)消毒睫毛及其根部: ①无菌棉签轻压患者上眼睑,充分暴露上服睑睫毛及其根部,用蘸有 5%聚维酮碘溶液的无菌棉签,由内眦向外眦涂抹(图2) ②更换消毒棉签,同法消毒下眼睑睫毛及其根部(图3) ③重复消毒2次
操作流程
要点与说明
(1)评估仪表:衣帽整洁,戴口罩,卫生手消毒
(2)核对医嘱: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一起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手 术方式、手术部位及标识
·三方核查,确保准确无误
(3)核对患者:至患者手术床旁,请患者说出床号、姓名、年龄、手术名 称、手术眼别及过敏史,复述并核对腕带信息。无法正常沟通的患 者,双人核对腕带信息
导致眼内炎,存在其他致病原菌、朊病毒感染的风险。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20200530122128)

.
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g) 脾胃虚寒:胃痛绵绵,空腹为细。
治法:温中健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味。
调护: (1) 如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始可下床活动。
炎症、溃疡等病变。 d) 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者,提示并发消化道出血。 e) B 超、肝功能、胆道 X 线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2、 证候分类 a) 肝胃气滞:胃脘痞胀疼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频作,苔薄白,脉弦。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b) 寒邪犯胃:胃脘冷痛暴作,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喜暧,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味。 c) 胃热炽盛: 胃痛急迫或痞满胀痛, 嘈杂吐酸, 心烦, 口苦或粘。 舌质红, 苔黄或腻, 脉数 治法:疏肝理气,泻热和胃。 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d) 食滞胃肠:胃脘胀痛,嗳腐吞吐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绶。苔厚腻,脉滑或 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 e) 瘀阻胃络: 胃痛较剧, 痛如针刺或刀割, 痛有定处, 拒按, 或大便色黑。 舌持紫暗, 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f) 胃阴亏虚: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
2、 证候分类
a)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 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 暑湿袭表: 见于夏季, 头昏胀重, 鼻塞流涕, 恶寒发热, 或热势不扬, 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

眼科诊疗常规外眼和眼眶疾病眼睑疾病睑缘炎【诊断】1.鳞屑性:睑缘部充血,睫毛与睑缘处有灰白色鳞屑附着,严重者与溢出的皮脂混合形成黄色腊样痂皮,除去痂皮无溃疡灶,睫毛易脱,但可再生。
2.溃疡性:睑缘充血,睫毛根部布满黄色痂皮,睫毛可被胶粘成束。
除去痂皮见睫毛根部有小脓疱和溃疡灶。
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
3.眦角性:眦部睑缘皮肤充血,可伴有糜烂。
【治疗】1.去除致病因素。
2.局部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除去鳞屑与痂皮。
3.涂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4.眦角性可用0.25~0.5%硫酸锌眼水滴眼,再加维生素B2口服。
麦粒肿【诊断】1.急性起病。
2.眼睑红、肿、热、痛并形成硬结,如为外麦粒肿,硬结位于睫毛根睑缘处,压痛明显,2~3天后硬结渐变软,中央有脓点,溃破排脓后,疼痛骤减,红肿也渐渐消退。
炎症接近外眦角部,常可致球结膜水肿。
有时可伴畏寒发热及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
如为内麦粒肿,硬结位于睑结膜面,炎症较重,相应部位睑结膜充血明显。
可透见黄色脓点溃破后脓液排出。
如细菌毒素强烈,未能破溃,炎症扩散可形成眼睑脓肿或眼睑蜂窝织炎。
【治疗】1.早期热敷与理疗。
2.外麦粒肿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脓多则放引流条。
3.使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中药。
4.切开排脓外麦料肿采用平行睑缘皮肤切口,内麦粒肿采用垂直睑缘结膜面切口。
霰粒肿【诊断】1.缓慢增大的睑皮下圆形、表面光滑与睑板相应皮肤不粘连的无症状肿块。
2.肿块相应睑结膜面成紫色,如自行穿破可形成肉芽肿。
3.若合并感染,则原霰粒肿硬结突然红肿与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充血肿胀,2~3天后睑结膜面出现脓点,穿破排脓,排脓后局部仍有硬结或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
【治疗】1.较小的可按摩后,外涂鱼石脂膏。
2.绿豆大以上者可从睑结膜面手术刮除内容物与剪除囊壁。
如已近穿破皮肤面则从皮肤面平行睑缘切开,刮干净后再作间断缝合。
3.霰粒肿合并感染切开排脓后两周以上,再作霰粒肿刮除术。
4.如拒绝手术,可用皮质类固醇从睑结膜面直接注射于肿块内。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眼科常见疾病是指影响眼睛健康的一些常见病症,包括眼疼痛、视力模糊、眼红等症状。
诊疗常规是指医生在面对这些疾病时,通常会采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眼科常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1. 结膜炎:结膜炎是指结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眼痒、畏光等。
2. 角膜炎:角膜炎是指角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模糊、充血等。
3.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眼压升高引起的眼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4. 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灰白瞳孔等。
5. 弱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不良导致视力减退,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不正常、眼球偏斜等。
诊疗常规在面对眼科常见疾病时,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诊疗常规:1. 详细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家族史等信息,以了解疾病的可能原因。
2. 视力检查:医生会使用视力表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
3. 眼部检查:医生会使用专业仪器观察患者的眼球、结膜、角膜等部位,以寻找可能的异常表现。
4. 眼压测量:针对可能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医生会使用眼压计来测量患者眼压的情况。
5. 辅助检查: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辅助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病情。
6. 给予适当治疗: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手术矫正、视觉康复等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视力。
以上是眼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若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眼睑病第一节眼睑皮肤病一、眼睑湿疹〔一〕定义及分型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局部皮肤涂抹滴眼液、眼膏或其他不能耐受的刺激性物质时,常呈急性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溢泪、慢性泪囊炎、卡他性结膜炎等则可引起慢性湿疹。
〔二〕诊断1.病变部位痒感明显。
2.急性者初起时,睑皮肤肿胀充血,继而出现疱疹、糜烂、结痂。
如有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疱、溃疡。
慢性者,局部皮肤肥厚、粗糙及色素沉着。
少数可并发结膜炎和角膜浸润。
血液中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三〕治疗停用有关药物,去除致病因素。
局部糜烂、渗液时,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
局部丘疹而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已干燥的病变可外用氧化锌糊剂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全身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去氯羟嗪(克敏嗪),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
重症患者可加用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物,并作对症处理。
二、眼睑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palpebral dermatitis)〔一〕定义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其第一、第二支,在其分布区域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
各年龄及性别组均可出现,但多见于老人及体弱者。
〔二〕诊断起病前常先有发热、疲倦、全身不适、神经痛、畏光、流泪等前驱症状。
3天后,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皮肤肿胀、潮红、群集性疱疹。
水疱可变干结痂,痂皮脱落后常留下瘢痕及色素沉着。
病变区域可留有长期的感觉消失或异常。
皮损局限于神经支配区域,不超过鼻部中线为眼睑带状疱疹的最大特征。
有时同侧眼的角膜与虹膜也可同时累及。
继发感染者,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发病初期局部可涂1%甲紫(龙胆紫)液或氧化锌糊剂。
也可用0.1%—0.2%碘苷(疱疹净)液湿敷或3%阿昔洛韦眼膏涂布。
适当休息,给予镇静、止痛剂,以及维生素B1、B2。
重症患者,为增强抵抗力,可用丙种球蛋白及转移因子。
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出现角膜炎、虹膜炎等并发症时,局部应用抗病毒药和散瞳药等。
眼科诊疗常规

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herpes zoster of eyelids)【概述】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
多见于老年人或体弱者。
【临床表现】1.多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的前驱症状。
2.随后病变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痛和皮肤知觉减退或消失。
3.数日后可出现相应部位额部和眼睑皮肤潮红、肿胀,出现成簇分布的透明小泡。
小泡基底有红晕,疱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随之水疱破溃、结痂、色素沉着及皮肤永久性瘢痕。
4.病变通常局限于单侧,以颜面正中为分界线。
5.带状疱疹除侵犯眼睑前额皮肤外,通常合并有角膜炎、虹膜炎等。
6.炎症消退后,皮肤感觉数月后才能恢复。
【诊断】根据病史和典型的眼部表现,可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1.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眼睑部病变。
多发生于感冒、高热或身体抵抗力下降后。
眼睑或睑缘部出现多个或成群的针尖大小的疱疹,多在7日后结痂脱落,通常不留痕迹。
2.眼睑湿疹:为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睑皮炎症。
多有过敏史。
局部皮肤潮红、水疱、奇痒、皮肤增厚。
【治疗】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必要时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
2.疱疹未溃破时,局部无须用药治疗。
1.疱诊破溃无继发感染时,患处可涂敷3%无环鸟苷眼膏或0.5%疱疹净眼膏。
2.患处如有继发感染,加用抗生素滴眼液湿敷,每日2~3次。
3.滴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防止角膜受累。
4.对重症患者应全身应用无环鸟苷、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
5.伴有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除抗病毒治疗外,还应滴用睫状肌麻痹剂。
【临床路径】1.询问病史:重点注意全身情况,有无发热、乏力、不适等前驱症状。
患处是否有明显的神经痛。
2.体格检查:患处是否有成簇水疱,是否单侧性,病变是否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分布。
3.辅助检查:一般不需要。
如对诊断有怀疑,可在皮损处刮片查细胞核内包涵体。
4.处理:对症处理。
眼部抗病毒治疗。
5.预防:增强体质,预防病毒性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白内障
(一)术前检查和准备
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2.验光(双眼)
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
4.眼科A/B超检查
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和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0.1ml 点术眼4/日
裂隙灯检查1/日
临时医嘱:
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
(三)术前交待要点
1.手术的目的是摘除混浊的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和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的原因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和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的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的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的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和术后发生麻醉和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冲洗结膜囊
剪睫毛
冲洗泪道
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 术前1小时
(五) 术后处理:
1. 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的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和晶体皮质残留,虹膜有无后粘连,人工晶体位置有无偏斜,玻璃体是否混浊,眼底有无病变,眼压是否正常。
2. 术后全身使用抗菌素3~5天,局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点眼3~4周。
3. 术前眼底情况不详者,术后详查眼底,有问题需对症处理。
4. 出院前查双眼视力、矫正视力、验光度数,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二、青光眼
(一)术前检查和准备
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重点是视力、眼压和眼底)
2.房角镜检查
3.动态视野检查
4.UBM 检查、眼轴测量
(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眼 4/日
裂隙灯检查 1/日
视功能检查 1/日
眼压 1/日-2/日
毛果芸香碱眼液0.1ml 点×眼 3/日
噻吗洛尔眼液 0.1ml 点×眼 2/日 醋甲唑胺片 0.5 口服 2/日 维生素C 片 0.2 3/日 复合维生素B 片 2片 3/日
临时医嘱:
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房角镜检查、动态视野检查、静脉抽血、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糖、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胸正位片、心电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救程序
1. 一线药:
2% 匹罗卡品眼液 点1次/5分钟×6次 即
醋甲唑胺片0.5 口服即
2.二线药:(一线药用后约2小时再测眼压,观察瞳孔,若瞳孔不恢复,眼压仍高者用。
)
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 快速静点即
3.三线药:(二线要用后让病人解小便两次,约2小时再测眼压,眼压仍高者用。
)
盐酸哌替啶针剂50mg
非那根注射液25mg
4.急诊手术处理
(三)术前交待要点
1.手术的目的是建立房水流出通道,降低眼压,阻止病变的发展,尽量保住现有视力。
手术并不能使视力提高。
2.术中视力突然丧失。
3.术中出现眼内出血,术后前房积血、角膜血染可能
4.术后前房延迟形成或无前房,继发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水肿失代偿、能瞳孔变形。
5.继发恶性青光眼、并发或加重白内障
6.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还需长期配合用药或二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交感性眼炎的可能。
8.术中和术后发生麻醉和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年×月×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青光眼×××术
按内眼术前常规准备
注:(1)若在全麻下手术,则需加开:
术前6小时禁食水
阿托品注射液0.5mg (0.01~0.05 mg/kg)肌注术前半小时
鲁米那钠针剂0.1 (5~8 mg/kg)肌注术前半小时
(2)术前要准备好纤维缝合针线和其它必要器材
(五)术后医嘱:
长期医嘱:
按内眼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青霉素钠针剂800万u 滴注1/日
地塞米松注射液5mg 滴注1/日
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 4/日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 4/日
维生素C片0.2 3/日
复合维生素B片2片3/日
术眼大换药1/日
(六) 术后处理:
1.术后5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测眼压,观察前房深浅和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
血,虹膜有无后粘连,观察结膜滤过泡大小、形态及有无漏液,晶体有无混浊等。
2.术后全身使用抗菌素3~5天,局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点眼3~4周。
3.有结膜缝线者,第5天拆除结膜缝线。
三、视网膜病不需手术者
(一)入院检查
1.眼科非手术病人入院常规检查
2.散瞳详细眼底检查
3.查眼科A/B超检查、视觉电生理
4.必要时化验血凝四项
(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救处理
1.血管扩展剂
硝酸甘油10mg 舌下含服即
2.降眼压
(1)醋甲唑胺片 0.25 口服 2/日
(2)按摩眼球15分钟
3.给氧
4.其它:阿斯匹林片0.3 口服3/日
(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
1.纤维溶制剂
2.抗血小板聚集药
阿斯匹林片0.3 口服3/日
3.活血化瘀
川芎嗪针剂40~80mg
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静滴 1/日×10天
或复方丹参 8ml
10% 葡萄糖注射液静滴 1/日×10天
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 3/日×10天
4.眼底激光治疗
5.其它
(1)降眼压:醋甲唑胺片 0.25 口服 2/日
(2)糖皮质激素治疗(适用于青年患者,因其主要病因是炎症)
强的松片 10mg 3/日
(3)促出血吸收
(4)高压氧治疗(适用于黄斑囊样水肿者)
(四)静脉周围炎的检查和治疗
1.入院检查
(1)视网膜病非手术病人常规检查
(2)PPD试验,抽血查抗“O”,类风湿因子尽量明确病因
1.一般治疗
突然大出血者:
(1)卧床休息,半卧位,
(2)包扎双眼
(3)云南白药 0.5 3/日
陈旧性出血者:
安妥碘注射液 2ml 肌注 1/日
2.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3.眼底激光治疗
4.其它辅助用药
曲克芦丁片 120mg 口服 3/日
维生素C片 200mg 口服 3/日
中药治疗
5.玻璃体大量出血者:玻璃体切割手术
(五)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治疗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自愈趋向,各种治疗效果很难评价,药物治疗可缩短病程。
1.血管扩展剂:
复方血栓通胶囊 1.5g 口服 3/日
曲克芦丁片 120mg 口服 3/日
妥拉苏林注射液12.5mg (或25mg)
2%普鲁卡因注射液0.3ml ×眼球后注射 1/日或1/2日
2.改善局部循环
灵光注射液 1ml 患侧太阳穴皮下注射 1/日 10日一个疗程
3.神经营养和支持疗法
维生素B1片 20mg 3/日
维生素C片 0.2g 3/日
肌苷片 0.4g 3/日
5.中药治疗:早期可用五苓散加减,后期水肿消退后,可用明目地黄丸。
6.眼底激光治疗可选择性地应用氩激光或氪激光封闭中心凹渗漏点,可加快病情恢复。
(六)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检查和治疗
1.检查
眼底病人常规检查
PPD试验
2.治疗
(1)疑有结核,抗结核治疗3周(用药请呼吸科会诊),无好转,放弃用药
(2)疑为其它炎症
强的松片 20mg 1/日
3.激光治疗封闭位于中心凹外新生血管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